•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杨绛在豫南的尘封岁月

    时间:2020-04-27 07:50: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16年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杨绛生前恬淡高雅,文学造诣颇深,她写的散文集《干校六记》曾获1989年全国首届优秀散文(集)奖,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反响很大。《干校六记》,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她下放河南息县“五七干校”时的真实生活经历。那段岁月,让杨绛刻骨铭心。

    钱钟书、杨绛下放“五七干校”

    1969年11月17日下午,天下着雪,在河南信阳专区息县东岳公社唐坡大队,几辆满身泥泞的大卡车载来了中国科学院的几十名学员,他们要在“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五七干校的创办与著名的“五七指示”有关。据息县县志记载:1969年前后至1972年,外贸部、物资部、铁道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对外文委、对外经委、全国总工会等中央机关的106位部级干部,近2000名专家学者与家属被分在河南信阳专区息县的项店、杨店、张陶、东岳、路口、孙庙公社,接受劳动锻炼。分在东岳公社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的8个研究所和学部机关的100多人。

    恬淡高雅的杨绛先生

    1966年后,钱钟书、杨绛作为所谓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被揪了出来,遭到批斗。钱钟书和夫人杨绛被誉为文坛的“双子星座”,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博学多能,学贯中西,是一个文化大家,其主要作品有《管锥编》、《围城》等。杨绛,原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是翻译家、文学家。她早年任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以后任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她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璐璐,不用愁!》,于1934年年初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1940年代初,她连续创作了喜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当时引起很大反响。

    当时采用军事编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所是“学部七连”,该部文学所是“学部五连”。学部五连由年逾70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和他夫人许宝驯领队,他们先去了与息县相邻的罗山县。在那里,钱钟书、杨绛夫妇等十几人已于11月12日先期到达。11月17日,大部队到达后,80多人聚居在一间屋里。因罗山无地可种,一个月后,他们就来到了息县东岳公社。在东岳公社的学员还有沈从文、俞平伯、诗人何其芳,文学理论家吴世昌、余冠英,美学家蔡仪、语言学家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总编纂丁声树、文史专家胡绳、历史学家胡厚宜、张政烺、杨向奎,哲学家金岳霖、沈有鼎,经济学家顾准、骆耕漠、巫宝山、荻超白,以及后起之秀吴敬琏、张卓元、董辅礽、赵人伟等人。

    《干校六记》孕育于五七干校

    在东岳“五七干校”,学员要种地,打坯,烧砖,盖房,劳动强度大。有时也干些脱坯、养猪、打井、种菜等杂活。钱钟书与研究梵文的学者吴晓铃负责烧锅炉,杨绛被分在一个村庄看管菜园。杨绛夫妻两个身在咫尺却很难见面。后来,钱钟书负责到邮电所领取报纸、信件,刚好经过杨绛看管的菜园。于是,菜园成了他们二人相聚的地方。在这期间,他们为了庆祝60岁的生日,还开了一瓶罐头。

    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工作的刘士杰和钱钟书一起来到了息县。2009年,刘士杰在回忆文章中说:“有一次,当钱先生像往常一样匆匆行走在土路上时,一辆警车突然戛然而止,在他身旁停下,从警车里,走出两位警察,把惊魂未定的钱先生请上了车。在场的人都吓坏了,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都为他捏一把汗。直到傍晚时分,警车又把钱先生送了回来,大家心上的石头才落地。原来县公安局把钱先生接去,是请他翻译档案中的英文,真是一场虚惊。”

    2010年9月8日,当年也曾下放到息县东岳“五七干校”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回忆钱钟书。何西来在息县下放劳动期间,看到钱钟书每天在熬人的体力劳动之余,见缝插针、旁若无人地捧书大读。正是在息县的积淀,钱钟书返京后才得以创作《管锥编》。这部书博大精深,涉及中西,仅引文就包括中、英、法、德、意、西班牙等数种语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多卷本学术著作。

    1972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特别关照下,钱钟书、杨绛夫妇作为第二批“老弱病残”人员被“解放”出来,离开东岳“五七干校”,回到了阔别两年之久的北京。那段岁月让杨绛刻骨铭心。杨绛曾经说,她和钱钟书在“五七干校”度过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时光。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影响深远。杨绛晚年经常引用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就准备走了。”面对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钱钟书、杨绛夫妇不怨不恨,不自怜自悯,也不伸冤诉苦,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精神。

    散文集里的“五七”时光

    1981年,杨绛根据“五七”干校的亲身经历,写成纪实散文集《干校六记》。《干校六记》成文于1980年,文字质朴平白,充满了真情实感与深邃的思考。虽然只有三万多字,但已高度概括了那個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状态。《干校六记》由《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六篇散文组成,反映杨绛在息县东岳“五七干校”种菜、干活以及与丈夫钱钟书在一起的难忘经历。

    杨绛在《凿井记劳》一文中记录了当时挖井的过程和感受:挖井一开始是干土,“干土挖来虽然吃力,烂泥的分量却更沉重。越挖越泥泞,两三个人光着脚跳下井去挖,把一桶桶烂泥往上送,上面的人接过来往旁边倒,霎时间井口周围一片泥泞。”

    杨绛干的是为打井人送饭和烧水的杂活,有时也凑凑热闹,脱了鞋袜,把四处乱淌的泥浆铲归一处。《干校六记》中还记述了杨绛与当地农民之间建立的深厚感情。一天,有位老大娘带着一个小女孩来到干校的菜园,拣了一些干老的菜帮子。杨绛问:“那些干老的菜帮子拣来怎么吃?”小女孩回答:“先煮一锅水,揉碎了菜叶撒下,把面糊倒下去,一搅,可好吃哩!”此后,杨绛经常在生活上帮助他们,还对小女儿的学习进行指导,彼此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71年元旦刚过,钱钟书听说第一批被送回京的“老弱病残”人员名单中有他,悄悄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杨绛听后喜出望外,帮助丈夫收拾好行李,焦急地等待着动身返京的日子。谁知,等到名单公布的时候,却没有钱钟书的名字。杨绛在《误传记妄》一文中写道:“据说,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后来,杨绛想到去留的问题,问自己的丈夫:“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钱钟书毫不迟疑地回答:“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五七干校”的遗迹

    如今,“五七干校”作为历史遗存,已经离人们渐行渐远,但是这些名人在息县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弥足珍贵。1974年12月3日,顾准在北京病逝。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2005年7月1日,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牵头在河南息县举办了顾准90周年诞辰座谈会。时隔36年,再次踏上东岳这片土地,看到这窄窄的小路、浅浅的池塘、劳动过的田畴、吃住过的瓦舍土屋,当年的老学员感慨万千。在干校旧址模拟全景图前,寻访者的脚步久久停留。

    文学所离经济所有两公里远,钱钟书和杨绛当年住的房子还在,钱钟书住的这排瓦房从南边数的第四间,门口还放有一口水缸。钱钟书房子的南边,住的是军宣队和专案组的人。再往前走,是四排面南背北的房子,这是外文所的房子。

    众多名人在息县的经历,也引起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栏目组的关注。2012年3月27日,《凤凰大视野》摄制组一行十人来到息县,拍摄纪录片《息县干校记忆》。此片以息县“五七干校”为背景,以钱钟书、杨绛、俞平伯等文学泰斗和顾准、吴敬琏、张卓元等经济界精英人物为主线,通过十集纪录片,还原一位位名人大家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境遇和生活,以及他们与当地群众结下的深情厚谊。

    息县人在茶余饭后,谈论起当年“五七干校”的人和事,至今仍然津津乐道。东岳镇唐坡村一位群众说,原来的“五七干校”占地千余亩,有围墙水沟。现在,一些房子被群众扒掉了,仅剩下几排旧砖房。如果仔细看,依然能看到被砸烂的蓄水池,封住的水井,这些都是当年“五七干校”的遗迹。

    河南省信阳市政协委员徐澤林认为,这些名人为息县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挖掘这一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现在,息县政府正在招商引资。计划投资7600万元在东岳镇建“五七干校展览馆”,展览馆陈列当年文化名人用过的农具、工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写的书,编的草帘子、草帽等物品。

    (谢绝转载,违者侵权)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相关热词搜索: 尘封 岁月 杨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