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网络时代,先进人物报道的,“华丽转身

    时间:2020-08-16 07:55: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09年10月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地处湖北荆州的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结成“人梯”实施救援,最终,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年仅19岁的“90后”大学生英勇献身。楚天都市报10月25日在1版以《大学生结梯救人3人英勇献身》为题,在全国率先报道。

    2009年10月27日,楚天都市报又陆续推出了“暴走妈妈”的系列报道:为了能将自己的肝脏移植给患病的儿子,患有重度脂肪肝的湖北妇女陈玉蓉每天暴走10公里。经过7个月的坚持,奇迹终于发生,这位平凡而坚忍的母亲摆脱了脂肪肝,实现了割肝救子的心愿。

    今年2月21日,楚天都市报又报道了武汉市黄陂区市民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信义”接力故事:为了抢在大年三十之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孙水林在连夜驾车回家途中,路遇车祸,全家5口人不幸身亡。弟弟孙东林为了践行哥哥的承诺,来不及为哥哥办理丧事,先凑钱按时为66位农民工发放了33.6万元工钱。两个人20年信守一个不变的承诺——“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这3篇人物报道均收到了高度的社会关注和相当正面的舆论反响:

    如在百度中搜索“暴走妈妈”,结果为613万篇。

    在新浪博客,与“暴走妈妈”有关的博文达854570篇;

    为陈玉蓉儿子做肝移植手术的武汉同济医院为“暴走妈妈”代开了博客,3天内就吸引了7.9万人的访问;

    在百度每日更新的TOP榜单中,“暴走妈妈”数十日稳居前茅,日均搜索量达15747次,搜索热度超过甲流。

    继而,“暴走妈妈”陈玉蓉当选为央视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同样,“信义兄弟”的报道也迅速引起全国各媒体的广泛关注:

    百度名片专门对“信义兄弟”作出解释,与“信义兄弟”有关的文章达340万篇。

    ……

    这些反响说明,最具时代色彩的网络媒体,开始接纳了最传统的报道品种——先进人物报道。这种接受也证明了,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报道的“华丽转身”获得了广大网民的认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先进人物报道在我们国家的新闻实践中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每一代人中国人在自己的成长年代都与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形象相伴随:20世纪60年代是雷锋、焦裕禄,70年代是王杰,80年代是蒋筑英、张海迪,90年代是孔繁森、李素丽。新世纪一开始,新的先进人物又一个一个向我们走来:模范工人许振超、警察局长任长霞、独臂英雄丁晓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今,“暴走妈妈”、“信义兄弟”又从网络走进千家万户。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对雷锋和焦裕禄的报道产生巨大影响以来,对于作为“榜样”的先进人物的宣传和报道已经成为一种整合舆论、教化社会的方法,并被从中央到地方,特别是广大基层单位广泛运用。且不说年年不断更新的全国性的典型人物报道的强劲攻势,随便拿起一张单位内部发行的小报,都会看到上面有该单位先进模范人物 “好人好事”的专门版面 。在遍布于全国各基层的难以计数的小型报纸、广播站、电视台和单位网站中,大大小小的“榜样”们也正在继续发挥着“宏扬精神文明”的作用。

    虽然有些先进人物报道曾因盛行一时的“神化”和“模式化”的弊端广为世人诟病,但旨在表扬先进、宏扬主流价值观和人生理念的先进人物报道,在目前中国的新闻语境中,仍在生长、繁衍和进化之中。

    为什么先进人物报道仍有用武之地?为什么这个新闻品种历经风雨、脱胎换骨又浴火重生?社会心理的巨大需求不能不说是个最根本的理由。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先进人物的形象是一个和现代读者心灵沟通的接口。人们因关心自身的命运而希冀从报道描绘的人生图景中窥见自己的影子,以致人们在阅读和欣赏这些人物时带有强烈的移情倾向。人们在先进人物形象中寻找着自己,这又反过来不断创造和更新着先进人物的形象。

    如果我们浏览一下在我国兴盛了数十年的先进人物报道,就会发现,这些“人物”的形象正在悄然改变,而这个报道品种已经经历了3次“华丽转身” 。

    从“神”——“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以雷锋为代表的典型人物报道中,人物的形象特征有二:

    第一,在工作中,典型人物们永远是“革命加拼命”,毫不顾及个人健康和生命。如舍已扑火救国家财产的向秀丽,如为了完成周总理嘱托鞠躬尽粹的植棉模范吴吉昌,如忍着癌症病痛不断攻关的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栾茀、蒋筑英。

    第二,在生活中,典型人物们没有个人利益和个人生活空间,“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是本分,不考虑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

    一篇曾入选全国好新闻的消息《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报道了辽宁省章古台地区一批在科尔沁沙地造林固沙30年做出重大贡献的知识分子。消息中描绘了他们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赞扬这批创业者扎根沙丘,反复试验,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瞩目的成果。消息报道说:

    “这些知识分子尽管多年来蒙受过不同程度的冤屈,子女招工,升学受到影响,有些人的家属一直吃农业口粮,一些条件优越的单位也纷纷抢着要他们,但他们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长期在这里艰苦奋斗。……30年过去了,他们的业绩,受到党和人民的赞扬,许多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不以荣誉止步,不以白发为憾,继续争分夺秒,开拓新的领域。”

    在这种报道中,典型人物们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而且,“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曾几何时,人们甚至还用这种典型模式去束缚活着的先进人物,认为凡是当了劳动模范的人,只能吃苦、吃亏,没有权利享受生活。某厂曾发生过厂工会主席阻止他们厂的一个老模范家里添置新彩电的荒唐事,那个工会主席的理由是:“劳模怎么能看彩电呢?!要艰苦奋斗,看黑白的就行了!”

    “精神境界至高无尚+苦干+无私奉献”,这就是那个时代典型人物形象的基本模式。正因为在这些典型人物身上,“悲壮”的色彩、“牺牲”的色彩、“殉道者”的色彩过于浓厚,常常使青年人敬而远之,敬而畏之。

    改革开放以后,典型人物形象的单面化受到了时代的纠正。典型人物报道开始人性化:既要奉公,也要兼顾个人利益;既要为国,也要为家。 “典型”的“高大”、“完美”色彩淡化,“典型”人物开始变身“先进”人物。

    上世纪90年代初解放军报的一篇报道《黑脊梁——记广州军区某团连长李邦亮 》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作。文中分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那脊梁,共和国安全的屏障”——主要讲基层干部李邦亮严格训练,善于带兵的事迹。李邦亮的格言是“一个优秀军人就是国家一道安全屏障”,显示了他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对国家对民族的严肃承诺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部分;“那脊梁,托起战士的希望”—— 主要讲这位敢打硬仗,意志如钢的连长关心战士生活和思想,开荒种菜又为战士联系复员后的工作,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善于严格管理又有人情味的一面;

    第三部分:“那脊梁,妻儿老小的依傍”—— 主要讲这位人称“黑脊梁”的军人对于家庭所尽的责任: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每逢农忙必赶回家,家里收割麦子,盖房子全靠他。

    进入2000年之后,先进人物报道更加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展现。如对公安局长任长霞的报道中,她不仅仅是严格执法的警察,而且是一个心灵自由的性情中人。在新华社记者写的报道《警察任长霞》中,这位女公安局长被刻画成为一个敢作敢当、爱笑爱哭的女中豪杰:

    可一有个风吹草动,任长霞的女人本性就露出来了,水做的人嘛,哭!

    局长接待日。人太多,任长霞把群众集中:“我对大家很同情,我们一定抓紧解决,抓紧查处!”

    说着,她哭了,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上访的群众也哭,哭成一团。

    抓住了一个强奸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他的妹妹抱着嫌疑人的孩子在警车旁哭。

    任长霞走过来,“把手铐给他打开”,她让父子二人告别。

    犯罪嫌疑人抱起了自己3岁的骨肉,今朝一别难再见,没了妈的孩子眼见着就要没有爹了!他悔。

    老乡们都忍不住泪,“作孽呀!”

    任长霞带走了当爹的,又把一百块钱塞在了孩子的亲戚手里,叮嘱:“以后这孩子有困难来找我。”

    那天,很多人都看到任长霞在一旁抽抽搭搭。

    既为国又为家,既坚强又软弱。这类人物形象与普通百姓的人生经验有很大的接近性,使报道中的人物看起来可亲了许多。

    从大人物——小人物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富足和社会的发展,也随着在富裕年代中成长的“80后”一代走向社会,典型人物的报道也在不断地适应着受众的口味而改变着形象。家国兼顾的“黑脊梁”式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新一代那里已显得有些“沉重”,和他们产生了“历史间距感”。人们更追求贴近生活、贴近心灵的先进人物报道,于是,先进人物报道开始关注“小人物”。

    1996年对全国性典型李素丽报道,就明显地带有 “平民”色彩。

    李素丽只是一个普通的售票员,在世人看来,售票员工作单调,任务繁重,工资不高,是一个实在没理由让人们追求和羡慕的平凡的职业,但李素丽却将这个二尺售票台演绎得充满了人生的快乐,使小小的车厢如沐春风。李素丽报道的主题“真情为他人”,带有浓厚的普通人的色彩,这种人生境界并非至高无上,高不可攀,这正是一个普通的售票员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劳动者的善良和审美观——工作者是美丽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普通的小人物开始“大批量”地进入先进人物报道的选题视野。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冰点”所报道的《最后的粪桶》、《五叔五婶》《桥下人家》等,把与先进人物不太沾边的芸芸众生——身份卑微的掏粪工人、贫困潦倒的农民、下岗女工、城市乞丐作为人物报道的主角,着力描写这些并非英雄,并不高大的形象,特别展现这些平凡人身上所蕴含的不平凡:顽强、坚韧、善良。

    从2002年起,中央电视台连续8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这是用电视手法呈现的先进人物报道。每年经过广泛群众基础评选出的10位感动中国人物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准:“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无论是带着妹妹上学的大学生洪战辉,还是2008年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唐山13位农民志愿者;无论是在北大荒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陈健,还是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感动中国”一次次地将奖杯颁发给那些平凡的小人物。2008年,“感动中国”的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忍、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至此,先进人物报道,这一在我国兴盛了半个世纪的报道品种终于走下“神坛”,从让人仰望到让人平视,让人们有更多的亲切感。

    这些人物报道的主题,大多并非是时代强音,而是朴素而平实:孝道、母爱、诚信、见义勇为……这些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展示了中华民族真挚的人性之美,一次次使人们“泪流满面”。这种美德或社会理念,是人类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发展的基本精神支柱。虽然从表面看,似乎时代色彩并不是很强烈,人物形象一点都不“高大”,但是,这些主题在心理上却和老百姓很贴近。

    静态人物——动态人物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年人成了网军的主角,网络的海量信息迅速成就了信息消费的短注意力和速食文化——人们只关心新鲜的事、突发性事件。在这样一个网络背景下,旨在报道先进理念的人物报道必须适应网络消费的特点。先进人物报道又面临一次转型:必须具有新闻性。从长江大学为救人献身的“90后”大学生,武汉黄陂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和接力送薪的“信义兄弟”在网上产生的轰动效应来看,先进人物报道又出现了他的第三次华丽转身:从静态人物到动态人物。

    新闻性是先进人物报道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以往大多典型人物的报道,是先遴选出一个相对完美的优秀人物,然后再通过记者的采访“挖掘”,“还原”其生活环境和先进事迹,对人物的先进性做事实的“再现”。这些报道的普遍弱点是:事实陈旧,缺乏“新闻基因”。而所有得到网上热烈反响的人物报道的模式几乎如出一辙——“事件”打头:

    ●一群大学生在长江上救孩子,三个救人的学生死了!

    ●一个妈妈为捐肝救儿子每天暴走10公里!

    ●残疾人火炬手金晶为维护祖国的奥运火炬传递与藏独分子搏斗……

    人们通常说,“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受众首先关注的是事件:突发事件、新鲜事儿、奇异事儿的情节,这是人们的新闻本能。这些新发生的事儿构成了新闻人物的“事迹”和“美德”,正因为是新鲜事儿,所以被广大网民关注。

    动态事件还有一个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悬念感。事实是动态的,人物也是动态的。如“暴走妈妈”陈玉蓉在7个月暴走后,她的肝脏指数是否正常、捐肝手术是否顺利,都成了读者牵肠挂肚的地方。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最想知道的,首先不是一个先进人物,而是一件刚刚发生的事实。这些人物的先进感人之处不是记者花工夫“挖掘”出来的,而是事件本身的新闻要素。这种动态式的先进人物报道,给人以很强的真实感。

    在数十年的新闻改革历程中,可以说,从写神到写人,从写重大典型到写小人物,从只写“事迹”到写人生,从写静态人物到写动态人物,我国的先进人物报道经历了数次脱胎换骨的“华丽转身”,开始进入网络时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热词搜索: 网络时代 转身 报道 先进人物 华丽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