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我国音乐考级研究综述1990—2010

    时间:2020-09-29 07:57: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对1990—2010年间关于我国音乐考级的研究成果,按照专论性研究与通论性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归纳和分析,希望从中看出对我国音乐考级的渐进认识和研究渐渐深入的理论历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音乐考级;专论性研究;通论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7)01-0073-03

    音乐考级是1989年中国音协决定成立全国业余乐器考级演奏委员会,以逐步试行定期考级制的战略性措施以来,社会音乐教育领域中最兴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音乐教育领域中最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就像下面论及的舒泽池的《音乐考级的定位和特点——十年考级的回顾》[1]在文章开门见山提到的那样:音乐考级从中国音协颁布考级标准到1998年,才10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人数超过10万人次。涉考项目除了钢琴、小提琴、电子琴、二胡、琵琶、古筝等十余种中西乐器外,还增加了“音乐基本素养”考级系列和“综合水平”等级认定。除了中国音协,还有一些地方音协和音乐学院组织的音乐考级,规模和总数更加可观。而现在,音乐考级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稳步的提高又走过了十年的历程,无论在规模和参与人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引起更多的人对于音乐考级现象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拟对1990年以来关于社会音乐教育中音乐考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做综合的归纳与分析,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只求从中看出对社会音乐教育中音乐考级的渐进认识和研究渐渐深入的理论历程,有利于今后的研究。

    一、专论性研究

    (一)关于钢琴考级

    钢琴考级是所有乐器考级中是开展时间最早,参加人数最多,对它的关注和研究也是最广泛的。

    张慧作为从1992年起一直担任中国音协的钢琴考级活动的评委,她的《考级十年》[2]论述的虽然只是关于钢琴考级方面的问题,但文章论述的面非常广,谈到的问题可以说在众多研究考级现象的文章里是颇具代表性意义的。文章论述到:积累了十年经验的钢琴考级的组织工作已臻完善,现在中国音协的考级无论从评委选派到日程安排、从考场设置到经费使用都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严密的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了考级有序的进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通过十年的考级活动,培养和锻炼了教师队伍;持续多年的钢琴考级活动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十年的成绩是很大的,现在应认真总结和反思考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1考级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对考级目的认识的偏差而产生的学生、家长、教师的急功近利性倾向;2十年以来,通过钢琴考级活动,业余钢琴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总体上来说水平还不高,教学不够严谨和规范;3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对音乐美的追求,但在考级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音乐的本质;4在多年的考级活动中,我们似乎更多地注意了“考”与“评”,而忽视了学术上的探讨与交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应在考级工作的逐步完善中得到解决。如考级主办单位呈过多过滥趋势,缺乏必要的行政约束,影响了考级的社会声誉;教材更新速度慢,曲目选择范围不够宽泛,练习周期太长;学生学习曲目积累太少,音乐知识贫乏,视野太窄;如何科学地处理和解决跳级的问题;等等。作者在此文论述的基础上,又撰文《钢琴考级利弊谈》[3],专门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金铭真的《音乐文化修养考核与技能考级并行的可行性研究——对完善现行钢琴考级的思考与建议》[4]是作者针对技能考级带来的弊病,为了促进音乐考级的健康发展,既让绝大多数中途退出的学琴者获得更多终生受用的音乐文化修养,又让所有的学习者都具有弹好钢琴、奏好乐器所必须具备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出将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能力的考核作为一个综合音乐文化修养考核项目,与现行的音乐技能考级并行的一个大胆设想。旨在進一步发展考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广泛、丰富的音乐知识和宽阔的音乐视野,使他们的整体修养得以提升,并以相应的考级或考核制度促进其音乐分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作者从多个视角和层面比较充分地论证了自己这一“大胆设想”的可行性。这对于包括钢琴考级在内的音乐考级如何探索更具科学、完善的制度、方法等开了先河。

    此外还有周奇迅的《钢琴考级中出现的问题》、童道锦的《关于钢琴业余考级制度的思考》、姚德利的《尽快走出钢琴业余考级的误区》、周晓凡的《考级升温背后的冷思考——泉州市钢琴考级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蔡江宁的《钢琴考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吴巧云、姬红兵的《再议钢琴考级》和音诗的《业余钢琴教育应成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等文章,都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阐述了自己对于钢琴考级带来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这些看法和见解里尽管有一些重复的地方,但更多还是各有自己独到的方面,都可以相互参考、借鉴。可以说这些现象和问题仍然还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考级过程中,仍然等待我们去继续研究,探索更趋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案。

    (二)关于手风琴考级

    手风琴考级的开展在我国也有十几个年头,其普及的面积之广、培养的演奏人员之多和水平之高,都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5]的作者闪源昌多年来参加了全国大部分省市的考级工作,接触了大量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也接触了许多指导考生练琴的同行,因此对于手风琴考级的看法和见解较之常人更丰富、更独到,也更深刻和具有代表性。作者认为应该通过考级推动考生陶冶情操,更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考生的音乐素质和意志品质,丰富考生与家庭的生活,而不应该是单纯追求考级证书,用证书做名校的敲门砖。这其实也是其他类别乐器考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者还着重谈到教材的问题,认为教材的好坏跟教师的执教水平也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当经常反思教材内容是否充实,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准确,教课方法是否生动,组织能力是否健全,教学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启发是否明晰。这何尝不也是其他类别乐器考级所要认真对待和思考研究的问题。

    (三)关于电子琴考级

    《谈电子琴考级——展望电子琴社会教育之未来》[6]的作者林棣华是天津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电子琴专业专家委员会主任,他列举分析了从1993年到1996年四年中考级所出现的问题,并一一提出了自己相应的看法和见解,认为学习音乐的目的是使孩子终身受益,不能只是为了一时的考级而耽误了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关于小提琴考级

    蒋雄达的《关于完善小提琴考级的几点意见》[7]就目前小提琴考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改善的意见:完善组织管理、完善考级内容、完善考核标准和完善教学质量等。

    (五)关于二胡考级[HJ2.1mm]

    耿家林的《谈二胡艺术水平考级的良好社会效应》[8]是笔者所收集的文章中唯一一篇专门探讨二胡考级带来正面社会效应的文章。很显然作者认为,二胡等乐器的考级都有利、弊的两面,但是“利”终究是大过于“弊”的,这也正是音乐考级的未来和希望所在。作者认为二胡考级可以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正面效果: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推动了二胡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促进了二胡教学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二胡理论的学术研究水平和间接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六)关于视唱练耳、乐理考级

    目前在全国开展的社会音乐教育及音乐考级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一些级别的曲目反映出较高的专业水平,然而对视唱练耳、乐理课业余教育的忽视,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各专业学习的进一步提高。为此中国音协、中国视唱练耳、乐理学会于1997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旨在全国推行视唱练耳、乐理考级的研究会议。刘荣弟的《谈视唱练耳乐理考级》[9]从多方面比较详细地分析论证了孩子在学习专业的同时,要及早进行音乐基础课(视唱练耳和乐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通论性研究

    音乐业余考级已经成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项社会文化教育,业余考级制度的规范与发展对下一代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考级制度的研究论证、师资培训、考级工作的规范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孙伟的《音乐考级发展现状及对策》[10]认为整个社会的音乐考级的发展现状表现为:1随着学习音乐人数的大增,专业教师的数量增长相对缓慢,整体水平偏低。2表演艺术是感知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业余音乐考级的标准无法完全统一。3音乐业余考级的教材更替周期过长,有些专业多年来一直沿用多年前的教材;有的考级教材虽重新编写,但却没有强行要求使用,造成学习者长年只练考级规定曲目的应试现象,这对音乐考级的良性发展很不利。4业余音乐教育市场的迅速发展,对培训教师的需求变得异常迫切。这些都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当前音乐考级发展中存在的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也从建立专业考核委员会、制定考核教师管理办法、采用多样性的考级教材和制定考核量化标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无疑对于促进音乐考级的合理化、科学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舒泽池的《音乐考级的定位和特点——十年考级的回顾》从音乐考级的定位和特点两方面阐述了音乐考级蓬勃发展的三个理由:遇天时、顺民心和得人和。对于减少或者消除考级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认为既要做到教材、教法和考评方法的规范化,又要坚持音乐考级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公正性。

    陈立伟的《完善乐器演奏业余考级制度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巩成国的《业余乐器考级意义所在》、周海宏的《学琴的孩子要不要参加考级》和先农的《关于琴童的话题》等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阐述了自己对于音乐考级相关问题的看法,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和希望。

    正是因为考级热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对考级质疑的思考,并希望将来有一天考级的这一现象可以消失。许卓娅的《超越音乐考级》[11]可以说委婉含蓄然而又是立场坚定地道出了这部分人的心声。作者认为:在相当久远以前,社会音乐生活的主要本质是自我享用,人际交流以及通过音乐艺术作品的创作或再创作展现和发展个人的潜能或聪明才智;考试(包含考级)的潜在目的是为了将个人从社会群体中突现出来,而参与大众音乐生活实践的潜在目的则是为了将个人融入社会群体之中。作者还通过列举自己亲身的几个小经历来说明,作为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正是因为自己曾无数次地体验到了种种“并非为考试所揭示的”音乐价值,所以,才认定:我们的社会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生活完全有必要和有可能最终 “超越音乐考级”。而且她想:即便是音乐大师,其个人价值的实现也主要在于通过他的音乐,更好地表达他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更好地唤起千千万万普通人对音乐的理解和热情,而绝不仅仅只是为引发普通人对其精湛的职业技术水平的崇敬。作者还相信:音乐界、音乐教育界人士和非“界内”的普通人士,都将最终会意识到,为了使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社会新公民能够从音乐中获得更丰富、更全面的价值,我们就必须要超越“考级”这种音乐的评价方式。作者对于治理考级过程中出现的弊病的设想有理想化的色彩,但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音乐考级的存在合理性的重新审视。

    结合上面对音乐考级的综述,不难发现,十几年的音乐考级活动不同程度地普及了音乐教育,促进了学习交流,培养了艺术人才,提高了社会素质。正因为考级活动的效应是积极的和明显的,因此才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但不可否认,目前的考级活动仍存在不少缺憾,问题多半是指導思想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由于考级活动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的、长期的、庞大的社会文化艺术活动,直接关系到普及和推动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发展,因此,“完善考级”始终是人心所向。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社会音乐教育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一些结论:1与1980年以来近30年中社会音乐教育实践上的蓬勃发展相比,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总体上还是不够的,也跟不上实践发展的步伐;2缺少“扛鼎性的”、纲领性和通论性的经典研究成果,更多的只是散论性的、不很成熟的研究;3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方面还有所欠缺;4研究上有重复的现象,比较缺乏具有新视角和创见性的研究;5研究队伍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深度都有所欠缺,权威性的“大家”、学者的参与研究有待加强;6除钢琴考级外,很多领域的研究相当薄弱,甚至空白;等等。但是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和重视的是:社会音乐教育中音乐考级存在的许多众所周知的问题,也是研究者们反复提及的,却总是得不到根本的改革和完善的深层次的原因。当然,换一种角度看,研究对象上存在这么些问题,说明研究的领域还有待拓宽,有待深入,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有新视角和创见的人士加入到研究的队伍中来。不管是对于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研究和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活动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然而又是相对宽松的环境。只有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更多重视和全民的积极参与才可以让社会音乐教育中音乐考级的发展呈现出更好的态势,从而积极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参 考 文 献]

    [1]舒泽池.音乐考级的定位和特点——十年考级的回顾[J].北方音乐, 2000(02).

    [2]张慧.考级十年 [J]. 钢琴艺术,2002(04).

    [3]张慧.钢琴考级利弊谈[J].中国音乐教育,1999(03).

    [4]金铭真.音乐文化修养考核与技能考级并行的可行性研究——对完善现行钢琴考级的思考与建议[D].上海师范大学, 2005

    [5]闪源昌.参加手风琴考级之所见所闻所感[J].乐器,2005(02).

    [6]林棣华.谈电子琴考级——展望电子琴社会教育之未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7(02).

    [7]蒋雄达.关于完善小提琴考级的几点意见 [J].小演奏家,2005(09).

    [8]耿家林.谈二胡艺术水平考级的良好社会效应[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3).

    [9]刘荣弟.谈视唱练耳乐理考级[J].音乐天地,1998(03).

    [10]孙伟.音乐考级发展现状及对策[J].戏剧文学,2007(05).

    [11]许卓娅.超越音乐考级[J].中国音乐教育,1999(03).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热词搜索: 考级 综述 我国 研究 音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