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论正书与八分的起源

    时间:2021-02-05 08:01: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于几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我在历史课上让学生将俗语所说的“真草隶篆”倒过来说,并告诉他们这倒过来说的顺序便是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学生们觉得记倒是好记,但他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篆书那么复杂,为何能在最前面?第二,草书那么复杂,怎么会在正书之前?其实,我心里也是有疑问的。人们既已将线条为了美观而弯曲了(篆书),而加粗了(八分书),反倒不知平直的点画,一样粗细的点画?他们已经能写像舞蹈一般的草书,却不会写得横平竖直?我索性将我的想法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在我看来,篆书要比隶书复杂,是隶书美化、雅化、固定化的结果。而且多种字体并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同的场合使用着不同的书体,如篆书,总是用在极为正规的场合。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甲骨文、金文都是在极为正规的场合使用的,民间的字体不是如此。这就如同古人说话或许都是大白话,一提笔作文马上便之乎者也,是一样道理。总之,隶书最初不是由篆书简化而来,相反,篆书是由隶书美化而来的。秦朝又将篆书简化成隶书,实际上是回复古代已有的东西,就像欧洲文艺复兴恢复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一样。

    南朝庾肩吾在《书品》中说:“寻隶体发源于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奇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

    可见,前人所说的隶书这一概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隶书根本不同。移楷真于重密中的楷真,是指八分字体。南朝人去汉不过二百年,但他们清楚地把隶书与八分区别开来了,并且明明白白地说,隶书就是今时之正书。元常就是与曹操同时的钟繇,现在大家公认他是正书的创始人,其实这里说得很清楚,他不过是写得“绝”,达到当时最高水平罢了,正书并不是从他才开始。

    总之,隶书与汉字的起源同时出现,在秦代又将篆书简化为隶书,这是民间一直使用的隶书渐登大雅之堂之始。

    至于秦汉时的隶书,虽然没有出土完全和阁帖所载程邈书这样风格的作品,但我们可从竹简、帛书中探取消息。山东武梁祠的题铭,也是点画平直,字型方正,我以为秦汉正书大致如此。其实,字体之区别都是后人总结的,老祖宗在书写时是不觉为意的,根本不去想我用什么体什么体,时代决定了他自然而然写出那样的字体。从这种理解出发,我认为今人发现的那些竹简、帛书中并无蚕头燕尾之状,捺笔也不是每个字都加肥,只是偶尔为之,以增其趣者,现在大家送它一个名称叫“古隶”,我认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隶书即今天所说的正书。碑刻中《石门颂》也接近这种情况,当然这是许多学者难以一下子接受的,但摩崖刻石《石门颂》与东汉后期的碑刻书风有别,相信大家又都承认,所以希望大家姑且存我一说。

    八分的起源,按照张怀瓘的说法,是秦始皇时代的王次仲所创,这种字体也为秦始皇利用,传说王次仲在受押途中,化为大鸟冲出槛车,飞至西山,落双翮(翅膀)冲天而去,这双翮变成了大小两座山。传说的荒诞并不碍于王次仲创八分的可能性。相反地,人们为什么把王次仲神化?把山的名字与他联系起来?这不正是因为他对人类有过贡献,人们才这样寄予他以同情,赋予他这些传说的吗?南朝诸人,多云王次仲是东汉人,张怀瓘回答说是同名不同人,王次仲是上谷人,东汉的王次仲在上谷做过官,而且东汉王次仲也为八分这种书体作过贡献。张怀瓘的意思就像我们说今天南京有个叫“天池”人,不是明代的“天池”,近代有个张伯英,不是汉代的草圣张伯英,是一个道理。

    张怀瓘认为,秦始皇时代出现了数种字体,小篆存古形之半,八分存小篆之半,隶存八分之半。他说可云子似父,不可云父似子,故知隶不能生八分。他坚决反对南朝以来那种认为八分是从隶书而来的观点。我认同张怀瓘的说法,从他认为隶与八分同出于秦代来说,是很有道理的。只是隶存八分之半,从字形上说是可以的,但不能说隶从八分变来,当然张怀瓘也并没有直接这么说。即使张怀瓘不知道秦以前隶书已存,即就程邈创隶书来说,也是如羊欣所说“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起码也是从秦代小篆直接而来,不会从八分而来的。

    张怀瓘对八分的名称流传是这样总结的:“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盖其岁深,渐若‘八’字分散,又名之曰八分,时人用写篇章或法令,亦谓之章程书。故梁鹄云:‘钟繇善章程书是也。’……唯蔡伯喈乃造其极焉。”

    既然蔡邕是最擅长八分这种书体的,那么他写的熹平石经便是八分的经典之作了。由此可见,我们今天称为隶书的东汉碑刻,实际上都是八分书。

    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关于八分的说法应当比别人更有参考价值。蔡文姬本人也善书,《淳化阁帖》也收了她的字迹。文姬是这样解释八分的:“割程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这是讲得通的。取隶书的二分是指横平竖直,而装饰性却占了八分。可见它比隶书要保守多了,要更加注意人为的雕饰。蔡文姬所说的八分取隶书的二分的“取”字,是说和隶书比起来,相当于占了隶书风格的二分。未必是在说当初创造借鉴了隶书的特征,退一步说,即便有这个意思,我认为也是对的,当然张怀瓘是不这么看的。

    八分在最初肯定是保存了更多的篆书风格的,王莽时有六种书体,其中有隶书但是没有八分,但我疑心“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是当时的八分书。到了东汉,才像张怀瓘所说的那样“盖其岁深,渐若‘八’字分散”,原来的篆意变成分意了。而当这种新的八分广泛地应用于碑刻之后,原来的八分就广泛地应用于碑额了,如《张迁碑》碑文是新的八分,而其碑额则为原来的八分样式。东汉碑刻中只有极个别的如《大三公山碑》,全是用旧式的八分书法。唐代杜甫有诗云:“大小二篆生八分”,可见八分最初与篆书的关系正如蔡文姬所说的那样。所以对八分的解释,蔡文姬和张怀瓘都是对的,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的分界线当为东汉初。

    南北朝时,郑道昭所书的《郑文公下碑》等云峰刻石,是隶书发展的极至。显然,郑道昭的书风在当时虽精美,但不是主流。以至于魏书本传中对他的善书竟没有提及。当时的碑刻风格主要由八分发展而来,成为我们所说的魏碑的典型形式,在云南发现的南朝的一块石碑竟也具有同样的特征。隶的风格和八分风格是怎样看出来的?看点画的两头,八分从篆而来更重视两头的装饰,隶书虽然自由舒展,而并不在一画之间的粗细变化上做文章。

    唐代褚遂良这些人都是从隋代过来的,这些人的书法本来就带有北朝的一些特征。当唐太宗提倡王羲之书风时,王羲之的书风便与由八分演变而来的魏碑书风融合了,终于开创了正书的新局面。但一种新书体形成之后,并不代表它来源的那些书体的消失,从秦代就各自奔流的正书和八分两条古老的河流,如今仍然奔腾不息。

    结论是,从字体的起源说,在正书、篆书、八分三种字体中,正书最早,以后依次是篆书和八分。如果一定要与俗语所说的“真草隶篆”说法结合起来考察的话,我以为恰当的顺序应当是真篆隶(实为八分)草。根据东汉赵壹《非草书》,草书出现于秦,四种字体在秦始皇时代竟已完全具备。可见,秦始皇在字体的流通这个问题上还是非常开明的。如果我的说法是正确的话,我们不仅能解释学生提出的疑问,而且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东汉初年草圣张芝就能写一手狂草了。我将个人的看法,在这里大胆地说出来,是想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字体起源的问题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教师是有权探讨的,不能把它看成只是少数专家的事。当然,教学中我们仍会按照教材的观点进行教学,这又是原则的,毫无疑问的。

    相关热词搜索: 正书 起源 八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