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浅谈诗歌的艺术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1-02-23 07:53: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诗歌是一种凝炼地反映社会生活、强烈地抒发思想感情、想象丰富、节奏鲜明的文学样式。充分应用这些诗歌材料进行语文教学,对于加深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诗歌可以作为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

    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它蕴含于叙述与描写之中,要理解它,须有具体的分析。以诗来引点,更富于启发性,更易于学生的准确把握。《枣核》一课,表现了一位美籍华人朋友的思乡之情。文中有许多诗意的描写,提到“月夜”引起的乡愁。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很难体会。此时引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些诗句,意境深远,均有可感可触的乡愁。同学们就会较为深刻地体会到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打开了理解课文的大门。

    第二,联系诗歌,掌握课文的特点。

    诗歌有语言凝炼、易学易记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联系诗歌进行讲授,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新的知识,不失为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纪念白求恩》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到的议论文,学生对议论文的特点往往掌握不牢。如果把以前学过的《白求恩纪念歌》一诗拿来比一比,一诗一文,有熟有生,在对比中增强了学生对议论文特点的感性认识。

    对于诗歌的学习,同样也能在对比中看出特点。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其特点在于以虚喻实,教学中可以引用唐代韩愈的《送桂林严大夫》中的名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在简要的分析中让学生体会到桂林山水的秀美,总结出“青罗带”“碧玉簪”都是可触摸的事物。随后讲析课文:贺敬之笔下的桂林山水像什么呢?像神仙、情梦。神、仙、情、梦到底如何美呢?至此,学生对本诗迷离奇幻、以虚喻实的特点,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同样在《天上的街市》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路灯》来对比学习——“我说你是夜行者/哭红的眼睛/你说你是黎明的天空/种下的星星/我说你是黄昏季节/长长的身影/你说你是混沌的梦天/不灭的憧憬”,平实的诗句中那种强烈的感情,很易为学生所察觉和进行联想。诗歌创作中想象的手法在此变得浅易。

    第三,与对联相映成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联在表情达意上与诗歌有相通之处,同样具有诗歌的艺术性。顾平旦、曾宝泉在《 漫话对联》一文中写到,“在只言片语、著墨不多的文字中,既能叙事绘景,写意抒情,又能信手拈来,随处可用”。在教学某些课文的时候,诗联并用,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更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名篇,济南大明湖一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联,也为大多数喜爱济南的人所熟知。由这副对联,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老舍先生为什么着力描绘济南冬天的山和水,文中所表达出的作者的无限爱怜之情,与“树荫照水爱晴柔”相映成趣,更易为学生所领悟。

    白居易诗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奇特描写,讲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时,它可加深学生对气候的高下差异这一现象的理解。“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可以加深学生对散文《春》的内容的理解,等等。只要教师注意以诗歌的艺术性去感染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起来。如果再引导学生去尝试应用诗、联的艺术,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朱自清的《背影》写出父子情深,不知感动了多少人。我在学生的读书随笔中读到这样一首诗——“回家未久又离家,相见时愁别亦愁,蹒跚背影见情深,家书复引泪双流”,他以诗的形式涵盖了课文的内容和感情,这种尝试是非常积极有益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有这样的水平,也不需要过分强调这个做法,但在教学中引入对联,要求学生尝试是很有好处的。如在教读《春》时,出一联“冬去山明水秀”,并点明它概括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一段的内容,要求学生读完“春草”、“春花”、“春风”的描写后,写出下联。学生表现很踊跃,有对“春来柳暗花明”、“春来春绿花艳”的,有对“春来草嫩花香”、“春来鸟语花香”的,这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四,变抽象为生动,学习语法知识。

    语法知识抽象、枯涩,所以教学中要尽量使课堂生动起来,方法很多。其中运用诗歌的艺术性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如教词性,就可用邵康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学生有兴趣,教师的讲解也会易于被接受。在练习中,再引郑板桥的“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此诗虽为游戏之作,但学生在练习中饶有兴趣,在轻松喜悦中学习了语法知识。

    以上四点表明,诗歌的艺术性,能够很好的感染学生,对语文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让诗歌贯穿在教学中,会使语文教学更富生命力,更利于学生用语文这把钥匙,打开生活的大门。

    (孟献超,河北省廊坊市第七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艺术性 浅谈 诗歌 语文 教学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