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

    时间:2021-02-24 07:52: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以“探索展示母语之美的语文教育”为目标,坚持走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母语教育儿童化之路、母语教育审美化之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课程群开发、审美品格提升三个阶段,确立了关注母语本体特质、凸显儿童文化内涵、回归优秀民族文化的核心思想,建构了语文课堂范式,开发了儿童书香课程群,优化了语文教育实施策略,形成了“母语种子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民族化;儿童化;审美化;小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5A-0021-06

    “‘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是笔者带领团队研究了十多年的项目。该项目以“探索展示母语之美的语文教育”为目标,坚持走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母语教育儿童化之路、母语教育审美化之路,这三条路聚焦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核心价值观:提升母语素养,弘扬中华文化,培植民族精神,实现中国梦。

    “中国风·母语美”彰显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质,凸显的是语文教育的特质与使命,建构的是具有中国特色、语文特质、儿童特点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国风·母语美”的语文教育内涵与特征可概括为: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認同、滋养中国精神为宗旨,以汉语言的使用为任务,以开发与优化母语课程为载体,以儿童母语学习研究为基础,培养以“中国风·母语美”为核心的语文核心素养,让儿童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建设者、创造者。

    “‘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是一种母语教育的回归。首先,回归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土壤里寻找中国教育的钥匙,让传统文化经典在当下儿童的语文生活中复活。其次,回归了语文和儿童的关系。语文教育要使母语成为儿童的精神家园,这个家园中有民族的文化信念和信仰,可让儿童成为有民族文化根基的人。再次,回归课程,为儿童铺设一条促进母语素养提升的跑道,以民族文化为核心,追求母语的情调性灵,强调儿童的精神发展和智慧生长,用有价值的知识、用道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母语文化。

    一、“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背景

    (一)基于母语教育的时代需求

    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1]也就是说,母语是民族精神的符号,她承载着连绵不断的民族文化。党的十八大之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载体的母语教育,必须放在民族文化建设、当代社会发展、未来人才需求的大背景下进行。只有重视母语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热爱母语,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家国情怀,树立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二)基于母语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全球化、网络化语境下,在审美观念、审美心理普遍“西化”的情况下,产生了严重的“母语危机”,母语污损化、粗鄙化现象严重,母语文化根脉缺失、活力不足。具体来说,当前母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大缺失:

    1.经典母语课程内容的缺失。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大多数语文教师仍不敢跨出教材的樊篱。而现有大部分教材中,经典母语选文内容单薄,可谓“短小轻薄”。同时,部分学校在经典母语阅读中存在盲目跟风、不注重系统性、对内容不加选择等问题,甚至把传统中的糟粕塞给了学生。

    2.儿童母语教学方法的缺失。近年来,我国母语教学虽有成效,但并不容乐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生搬硬套其他语言系统的法则和定律,而漠视我国优秀的母语教育传统,轻视汉语之美,忽视汉语重情境、重虚实、重神韵、重意象等文化特征,导致母语教学工具化、符号化,语文灵性弱化,语文内涵虚化、浅表化。母语教学的这些问题,不仅不能让儿童感受到母语的魅力,而且容易使他们对母语学习丧失兴趣。

    3.教师良好母语素养的缺失。作为儿童母语学习的引领者,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缺乏对母语的认识与热爱,母语素养、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教育素养都有待提高,在进行母语教育时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三)基于儿童特点的深入研究

    儿童是一个独特的生命阶段,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者。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小学毕业之前是一个人记忆力的高峰期,15岁以后人的记忆力慢慢退化,理解力慢慢增强。根据小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毫无疑问,“重诵读、重记忆、重积累,应是小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法则”[2]。母语教育应尊重儿童学习母语的心理以及对母语的感受力,建立起儿童与母语之间的联结。要坚持儿童本位,用各种乐学方式让儿童主动与母语温暖相逢,进而激发他们母语学习的潜能,培养他们母语审美的眼光,培育他们的言语悟性,让他们成为有“根”的人。

    二、“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基本阶段

    “‘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在不断追问、澄明、建构中形成了母语教育民族化、母语教育儿童化、母语教育审美化的核心要义与关键要点。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改革阶段

    这一阶段的探索重点是:把握母语教育民族化精髓,构建“情意课堂”,铸造语文教学的民族品格。

    在反思语文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走上“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 “母语教育民族化”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不是“复古”,也不是“排外”,而是遵照汉语言特点与语文学习规律,遵照现代先进教育思想来改造和实施母语教育,以尽快祛除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痼疾,加速提升青少年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应当指出的是,母语教育的目标是现代化,其过程是民族化。“语文教育必须坚持民族化的方向。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民族化,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与保守的复古意识。相反,开放意识与现代化意识正是‘民族化’题中的本来之义。……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这是汉语文教育必须坚持民族化的重要依据之一。”[3]只有坚持走“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才能实现母语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本阶段,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理论研究、课例研讨、案例分析等方法,“旧”中求新,重新理解母语文化,深刻领悟中国文化传统与汉语特点,构建“情意课堂”,铸造语文教学的民族品格,这是语文学科的内在需求与本色回归。

    第二阶段:课程群开发阶段

    这一阶段的探索重点是:把握儿童发展特点,走母语教育儿童化之路,开发课程群,把最美的母语献给美好的童年。

    研究中,我们发现:母语阅读必须满足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关注儿童语言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关系;必须突破原有的阅读框架,引进新的资源。于是,我们树立大母语观,充分利用汉语的文化禀性,开拓阅读疆域,让学生走进迷人的童话、绮丽的诗歌、精彩的小说,阅读神奇的科学、绵延的历史以及充满人文情致的民歌、对联、成语、农谚、童谣等。将中华经典诵读、经典童书阅读、主题美文赏读结合起来,建设独具个性的符合汉语言特点的大母语阅读课程体系。我们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让他们以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学习母语,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本阶段,我们深入研究儿童,让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以乐学策略自主建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能力,过一种美好的大母语阅读生活。

    第三阶段:审美品格提升阶段

    这一阶段的探索重点是:把握母语发展特点,通过“情境建构”,彰显母语教育的中国美学特点与丰富意蕴。

    中国美学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和深刻的内蕴,诸如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的宇宙观、“立象立意”的传统等,诸如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自然之美、素淡之美设为至高标准等,都值得母语教育吸收、运用,并加以弘扬。中国美学的优良传统就是“返本开新”,所以,我们用传统母语教育的智慧来引领当今的母语教育。

    本阶段,我们通过借鉴、运用,提出汉语教学应进行“情境建构”。母语教育的“情境建构”,就是让儿童在优化的情境中,以“美”为突破口,努力彰显审美追求,获得审美化的体验。我们认为,只有认识、揭示、开发、创造母语之美,才能真正实现母语教育民族化、儿童化。母语教育民族化、儿童化之路就是审美化之路,尤其是中国美学精神的弘扬之路,是铸造母语教育审美品格之路,其品格就是“中国风·母语美”。

    三、“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确立“中国风·母语美”语文教育的核心思想

    1.关注母语本体特质

    母语有其独特的本体特质,如:汉语表达的极其灵活和高度自由,语意语用高于语法,重情境、重具象、重神韵、重意会、重诗趣、重虚实等;汉语结构的以神摄形、富于韵律、气韵生动;汉语的“情境建构”特征;中国文学情景交融的文化精神,“言近旨远”“言简意深”“意象具足”“气韵生动”的文化张力;等等。“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关注母语独特的本体特质,引领儿童去追溯、探寻、领略母语的文字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进而激发他们对母语的炽热情感,培养他们对母语的认同感和丰富的语言感受力,最终实现学生母语素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2.凸显儿童文化内涵

    母语教育中最重要的要素必定是儿童。儿童文化是指儿童特有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心理特点和游戏规则等。语文教育要秉持“源于儿童,通过儿童,为了儿童”的理念,充分利用兒童语言、儿童文学以及相关的教育资源,以适合儿童天性的、充满童话般诗意和生命活力的方式教学,努力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儿童化。

    3.回归优秀民族文化

    母语是最具民族性的,母语凝结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怀、民族立场,坚持并优化母语教育就是坚守民族文化。母语教育,理所当然应当深深植根本民族文化的土壤。回归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深刻把握和领悟汉语本质特征、审美特性和学习规律,构建独具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体系,探求符合规律的现代母语教育方法,让儿童积淀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养成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形成有民族文化根基的学养和人格。

    (二)建构“中国风·母语美”语文课堂范式

    在反思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及研究汉语本体价值的基础上,借鉴了诸多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理论、古代文论和传统语文教学精髓,直面课堂,我们捕捉到了母语教育民族化的精髓——尚情尚意、情意交融,努力探寻“中国风·母语美”语文课堂范式。

    尚情尚意、情意交融,其中的“情”,可理解为情感、情绪、情趣。“意”,内涵丰富,主要可理解为意象、意境、意蕴。形成了“以情为纽带,创设语言生活的‘意境’”“以情为根基,灵动儿童本位的‘意趣’”“以情为动力,彰显主体发展的‘意志’”“以情为导向,洋溢文化积淀的‘意蕴’”“以情为引领,追寻哲学启蒙的‘意义’”等几大操作要义,并进行了“情境建构”。

    同时,提出“中国风·母语美”语文课堂的四个核心要义:以“情智互动、言意共生”为价值皈依,以“雅致灵动、情意交融”为审美追求,以“曲径通幽、诗情画意”为实施路径,以“立象尽意、意会言传”为基本策略,每一个核心要义中都有具体的操作要点。还形成了母语教育特有的审美节律:美智相映、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理相谐、冲突融合。“中国风·母语美”语文课堂范式,不仅是教学形式的一种表现形态,更是对语文本源的一种阐释,是一种精神态度、一种美学追求,让语文走上了“回家”之路。

    (三)开发多元融合的“中国风·母语美”儿童书香课程群

    针对目前课程实际,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将中华经典诵读、母语主题赏读、儿童文学阅读等结合起来,整体架构独具个性的、符合汉语言特点的、多元融合的“儿童书香课程群”(见图1)。同时,以“精选经典、适切儿童、互补整合、形成阶梯”为特点开发与课程群相配套的读本,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下经典语言的种子,使他们获得语言的滋润,实现精神的拔节。

    “儿童书香课程群”开发在遵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通过解构、重组、精简、拓展等途径重构国家、地方、校本教材,并实现基于教材、超越教材。其中的课程并不是单个的、零散的,而是根据母语内容、类别的不同以及不同年龄儿童的身心特征,开发形成的具有一定的顺序、稳定的数量、特定的进度的系列母语课程,突出了学校整体推进、教师整体参与、内容整体架构的特点。

    1.整本书阅读课程:把美好的东西给美丽的童年

    儿童的心灵是柔弱而稚嫩的,我们应当为他们输送契合他们心灵的优雅、诗意、柔美、精致的母语作品。为此,我们构建了一至六年级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努力把人类那些重要的价值,如爱、自信、尊重、感恩、诚信、同情、敬畏、宽容等,通过经典、美好、优秀的书籍带给孩子,为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群体观、自然观等的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探索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形成基本课型,如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语言积累课、大声朗读课、经典诵读课、读写结合课等,并逐步形成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推进—延伸”三课一体实施模式。有了阅读指导,学生更能感受到作品独具的美学特质,更能充分浸润在母语之美中。同时,我们还以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为范本,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现代阅读观念,全方位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设计相配套的《阅读手册》,从字、词、句、篇章以及听、说、读、写等方面逐步建构起以名著为精读范本的阅读课程新体系。《阅读手册》设计了一系列的阅读练习,包括讨论、争议、剧本创作、想象、动手做、游戏等,把读书与听、说、议、讲、编、写、画、演、做、想象相结合。利用《阅读手册》,师生一起阅读、分享、探讨、思考、感悟,一起步入阅读境域,启智怡神,将母语阅读的积淀融注到一个个生命个体中[4]。

    2.“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用汉语经典激活母语基因

    我们从儿童需要和发展出发,运用 “主题·整合”思想,借鉴多种理论系统进行整体架构,按照儿童成长阶梯,分低、中、高三个学段,以“经典、童乐、情趣、意蕴”为原则,安排若干微课程,架构起“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见图2)[5]。

    微课程群旨在“让儿童汲取此时此刻最适合的母语营养”。低年级的如:“蒙学经典”微课程,主要从《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读物以及一些民国“老课本”中精选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的内容;“童诗童谣”微课程,主要通过各种童谣的搜集、整理和吟诵,让儿童充分感受母语的独特和好玩。中年级的如:“声律对韵”微课程,主要从《历代趣味诗词》《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经典书籍中精选诗谜、颠倒诗(歌)、回文诗、对韵歌等,让学生诵读、感悟、积累;还有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民间故事等微课程,让学生感受母语的丰富多彩和活泼有趣。高年级的如:“爱上小古文”微课程,主要精选《论语》《老子》《增广贤文》等经典名篇中的名句以及其他趣味小古文,让学生初步认识文言、爱上文言;《诗经》、寓言、民间戏曲等微课程,让学生回到源头学习母语。

    为了调动学生阅读传统母语经典的热情,我们主要有以下实施策略:熟读成诵,做足涵泳功夫;悟读感化,唤醒主体智慧;细读探究,积淀文化底蕴。

    “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实现了母语文化精髓与现代儿童成长的对接、与素质教育实践的对接、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对接,让学生在情韵丰满、意象深远的大母语阅读中亲近母语,使他们更加感受到母語的亲和、温馨,形成母语情结。

    3.母语主题阅读课程:对美丽的母语存敬爱之心

    母语主题阅读课程的开发,旨在为儿童营造一种博大圆融的文化背景,引领他们穿越母语的丛林,让每一个儿童从小就被经典母语所浸润,充实自己,增长智慧,使他们对美丽的母语存敬爱之心。

    如: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结合,编写母语读本。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将同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并以此拓展多篇(册)相关的文章、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再如:课外阅读与主题活动结合,编写母语读本。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中,对丰富的文本资源进行统整与优化,为学生精选读本,结合母亲节、中秋节、游戏文化节、海洋文化节等主题活动,我们开发了《“亲亲我的妈妈”主题读本》《“中秋月明”主题读本》《“童年的游戏”主题读本》《“海洋,美丽的家园”主题读本》等。这些读本围绕主题,精选适合儿童的阅读材料,内容以儿童文学(童谣、童诗、图画书、民间故事、童话、儿童小说等)为主,也包括适合儿童阅读的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化资源,如神话传说、古典诗词、简单文言文、汉字故事等。文章的选择力求文质兼美:内容上有情趣,字里行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思想的光辉、大自然的和谐、童真童趣;文字有张力、有质感;语言有意味,规范、生动、优美;文章具有较高的认知价值、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除了上述三种课程,我们还构建了阶梯晨诵课程,让师生共同穿越诗歌,让儿童当下的生命获得充分舒展。开设了读写绘课程,引导儿童通过阅读图画书、讲故事,以图画表达与创造相结合的方式开发智力,言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暮省课程则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载体,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中国风·母语美”儿童书香课程群,在儿童心中播下美丽的母语种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打上美丽的底色。

    (四)优化“中国风·母语美”语文教育实施策略

    1.建设师生共享的母语阅读圈

    构建了以学科阅读、主题阅读、经典阅读为主要领域,以课堂阅读、班级阅读、网络阅读、亲子阅读、自主阅读等为主要形式,以丰富多样的阅读指导和推广策略以及充满激励和促进功能的阅读评价机制为支撑的母语阅读圈。通过举办母语文化节、童手写童心、我为名著写书评、课本剧表演、诗词诵读会、持续默读等系列读书活动,让学校成为一座永远开放的图书馆。

    2.建构儿童本位的“乐学范式”

    (1)多种课型的探索和实践。针对不同课程的内容,探索精读略读结合、主题阅读、比较阅读、群文阅读、单元整体阅读等多种课型,促使教学最优化。

    (2)找寻适宜的“乐学”方法。汲取我国母语教育的精华,吸收当今母语教育改革的成果,遵循汉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儿童实际,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

    (3)探索母语教学的课时重组。根据学生发展及课程实施的需要,以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在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进行长、短、微等课时的统筹安排,有效提高了课程实施的质量。

    (4)建立多元有效的评价体系。使用“星级评价手册”,举办各种“中国风·母语美”大赛,还采用展示性评价,让学生在“歇后语对对碰”“成语大闯关”“小儿对韵”“飞花令”等游戏活动中展示母语学习成果,使评价更有实效,更具价值。

    3.探索大母语阅读实施的拓展路径

    (1)建设“母语空间”。重视校园环境这一“活课程”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提升校园物质文化的品质,营造浓郁的母语文化氛围。

    (2)组织特色活动。组织各种母语特色活动,让学生从中充分体验母语阅读的快乐,真切感受母语阅读的价值,悄然习得母语阅读的能力。

    (3)联系日常生活。以课程实施与日常生活一体化的思路,引导学生将母语阅读与现代社会、学生日常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学生将在母语阅读中所获得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和人生智慧运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五)形成“母语种子教师”培养模式

    本项目的研究在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生态的同时,也在改变语文教师的成长模式。“母语种子教师”的培养机制与方法主要有:

    1.文化研修。通过“课题研究”“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文化阅读”“主题沙龙”“书斋讲坛”等路径,让教师有一种更宏观、更开阔的视野和思想文化背景,成为儿童母语阅读的领路人。

    2.创新设计。包括课堂阅读、课外阅读、自主阅读等阅读方式的设计,班级阅读、亲子阅读、网络阅读等阅读途径的设计,积累性阅读、比较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等阅读指导课型的设计,等等。

    3.课程研发。通过设计“阅读手册”“星级评价手册”“母语微课”等,使教师在课程研发中重新确定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术视野更加开阔。

    “中国风·母语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旨在遵循汉语文特点与儿童母语学习的规律,构建起独具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母语教育体系,坚持走母语教育民族化之路、母语教育儿童化之路、母语教育审美化之路。或许,这才是母语教育的刚健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德)威廉·馮·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2.

    [2]孙双金,等.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4(33).

    [3]张翼健.必须坚持语文教育的民族化的方向——以识字教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1995(1-2).

    [4]吴建英.整本书共读:播下最美妙的种子[J].人民教育,2017(10).

    [5]吴建英.“中国风·母语美”微课程群的研发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17(12).

    责任编辑:杨孝如

    Explo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 with

    the Theme of “Chinese Style and Native Language Beauty”

    WU Jian-ying

    (Haimen Dongzhou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Group, Haimen 226100, China)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 with the theme of “Chinese Style and Native Language Beauty” i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xploring and displaying the beauty of our mother language in Chinese education, sticking to the paths of national styles, child-oriented styles and aesthetic styles of our mother language. Through three stag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group development and aesthetic character promotion, we have established the core idea of focusing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our mother language, highlighting the connotation of children’s culture, and returning to excellent national culture. As a result, we have constructed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paradigm, built the curriculum group of children’s reading, optimized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and formed the cultivating modes of leading Chinese teachers.

    Key words: national style; child-oriented style; aesthetic styl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相关热词搜索: 母语 教育改革 国风 小学语文 探索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