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们》的艺术特征

    时间:2021-03-02 07:56: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作为乔伊斯小说的开篇之作,《姐妹们》在他的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从语言风格和叙事风格两个方面对乔伊斯短篇小说《姐妹们》中所体现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反映了乔伊斯在小说创作初期,其写作风格已初显现代主义特征和意识流特色。

    【关键词】乔伊斯 《姐妹们》 艺术特征

    詹姆斯·乔伊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被认为是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在小说领域取得的成就,代表着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座高峰。然而,确切的说,乔伊斯是个爱尔兰作家,他于1882年2月2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郊区拉斯加尔。他一生颠沛流离,历经坎坷,辗转于的里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后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追求执着,写出了四部经典著作:《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和《为尼芬根守灵》,终成一代巨匠。1941年1月13日,乔伊斯在瑞士的苏黎世病逝,享年59岁。

    在乔伊斯的四部巨作中,《都柏林人》是他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是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上上之品。而《都柏林人》的开篇《姐妹们》几乎涵盖了《都柏林人》的所有主题,隐含了乔伊斯本人在童年时所产生的对故乡爱尔兰的局势和社会世态的深深的愤慨之情,儿时的他早已看到了爱尔兰社会黑暗的一面,看透了人们生活的糜烂,道德精神的停滞,教会的腐败以及都柏林政治的瘫痪。而从那时开始,乔伊斯的思想里就已经产生了需要唤醒爱尔兰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意识这种想法的萌芽。于是,在他描述这些故事时,他用“混乱”、“厌倦”、“绝望”、“徒劳”等刻薄的词汇把都柏林人民的生活描写出来,几乎不留余地的揭示了都柏林人生活中呆滞的一面。而他对自己国家的人民生活的这种未曾言明残酷批判并不是对祖国的憎恶,相反,正是因为他爱国情切,为了拯救整个国家、民族,唤醒新一代的崛起,他宁愿背负恶名也要把这部小说集完成、出版。由此一来,《姐妹们》是乔伊斯中审视爱尔兰社会丑态、试图唤醒并拯救爱尔兰民族意识的开端。

    一、语言风格

    乔伊斯的语言风格独特而隽永,充满现代主义气息。《姐妹们》语言风格和乔伊斯的其他小说作品风格基本保持一致,预示着乔氏小说风格的诞生。乔伊斯曾在给出版商的信中强调 “总体上采用了一种严肃认真的刻薄风格"(Ellnann 2010)。这种严肃认真的风格,多从他的遣词造句中可以感受的到,他的描述尽量趋近于真实,大多只是一种单纯的描述,少有评论和抒情性的语句。作者只是想将自己想要描述的情景和事件以真实且细腻的笔触展示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去揣摩去理解去领悟。这也是乔伊斯小说于读者来说难懂的一大主要原因。而刻薄又在于,乔伊斯的语言或讽刺,或直接的描述社会、生活和人性中的丑陋和罪恶。这是源于他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中,爱尔兰人民生存现状的忧虑以及对社会政治及各方面的不满所致,他的揭露和批判,并不是因为他对爱尔兰的厌恶,相反地,他想用这种方式引起人们的重视,想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恶劣的状态,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

    在短篇小说《姐妹们》中,作者的语言时而细腻时而简约时而模糊。故事的开篇没有清晰的情节,模糊的出现了小说的叙述者“我”的心里所感所想,这些模糊的描述,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忍不住去想,去思考“我”究竟是谁,“我”口中的死者又是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情节处理上,大量的使用了较为模糊的语言,这与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息息相关,他就是要让读者更多的去思考,去探索。而在另一些地方,作者又使用了极其细腻的描述,如:

    不过,每次都是我把烟末倒入那只黑色鼻烟盒内,因为他的手抖得厉害,如果自己倒的话,准会把一半烟末撒在地板上的,即便我替他弄好了,当他用一只颤巍巍的大手,沾了些烟末子,送到鼻孔内时,指缝里 还会漏出云雾般的粉末,落在大衣前襟上。或许是这些不断飘落的烟屑,使他那老古董似的法雨泛出一种退掉的绿色;即使他用手帕擦掉落下的粉末,也不顶事;并且那块手帕,原来是红的,却也因长年累月地沾上鼻烟,变黑了。(王逢振,2010)

    以上这段中,作者的描述可谓真实而细致。仅仅描述了老詹姆斯的一个小小的日常行为,却让读者立刻真实地感受到了他年老体衰又精神不济的困顿,以及他常年生活在腐败的环境中而显得粗陋不堪的生活状态。原本红色的手帕,已经变黑,也象征着詹姆斯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状况都趋于腐败的,濒于死亡。这是作者在这短小的篇幅中用大量笔墨来描述这一场景的原因,而给读者造成的心灵上的冲击则正是作者笔法的高超之处。

    此外作者在人物的对话描写上,语言又极其简洁,言简意赅的表达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不同的方面描写上用不同的语言,整体却保持一种严肃而刻薄的风格,这也正是乔伊斯小说吸引人的地方。

    二、叙事风格

    叙事方式的更新和递进是小说演变的灵魂。“对新小说来说,最艰难、最关键的变革不是主体意识,也不是情节类型或者小说题材,而是叙事方式。”Levitt认为《姐妹们》是用“显示”而非“讲述”故事,要求读者积极参与。

    在小说《姐妹们》中,作者用了第一视角“我”作为叙述者,但同时又有大量的全能视角叙事掺杂其间,视角的变换自然而贴切,丝毫无违和之感。此外,在作者的叙事中,多用空白,静默和信息残缺等技巧,使得整个故事看似简单清晰实则扑朔迷离,读者只有多次阅读,仔细揣摩,才能发现其中有很多线索和人物并不是清晰的,每个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猜测,也许读到和领悟到的故事会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读者读到的只是詹姆斯是因中风瘫痪而去世,以及在他后来身体恶化后,一度精神混乱癫狂,几近崩溃。但究竟是何原因致使他如此,是遭受了什么磨难还是因为身体的原因,是精神上的压力还是肉体上的折磨,作者并没有明确分析,所以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思索,去感悟。此外,通篇故事的叙事者“我”对詹姆斯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通篇来看,从外人的话语中可以了解到,他是敬仰詹姆斯的,因为他教会他很多,但为何詹姆斯的死对男孩“我”来说,竟然是一种解脱,那么“我”究竟是敬他畏他还是恶他厌他。所有这些,读者只能从作者的一些或简单或模糊的描述中去理解和领悟。这就是乔伊斯的叙事特色,他总是给读者一些细节和线索,但他从来不揭开谜底。他就是要让读者更多的去思考和探索,而不是作者全盘呈现,读者只一味接受。就像乔伊斯自己曾在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说过的那样“艺术家像造物主一般,或存于作品之内,或藏于其后,或远在其外,或高于其上,无迹可寻,出神入化,超然物外,闲若无事地修剪着指甲”。

    此外,乔伊斯在《姐妹们》中还采用了大量的碎片化叙事技巧。整个小说的情节架构就是用几个碎片化的场景构成的。虽然都是叙述者“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但场景之间却并没有很强的逻辑关联,只是单纯的叙事和描写。这体现了乔伊斯小说初期的现代主义特征,也反映了他叙事风格的独特性。作者运用这种叙事模式,也同样为了表现自己的写作目的,即让读者更多的参与其中,也使作品更加丰富。

    三、结语

    在短篇小说《姐妹们》中,作者乔伊斯的语言风格严肃刻薄,叙事风格多样化。这说明,在乔伊斯的小说创作初期,他已经开始尝试性地运用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是现代短篇小说的先声。且在作品中很多地方,作者对于“我”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致模糊且游离,已初显意识流的写作特征,体现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魅力,为后来创作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Levitt M.The rhetoric of modernist fiction from a new point of view [M].Motorr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6.

    [2]Ellmann R.Joyce J,Selected letters of James Joyce[M].New York Viking.1975.

    [3]孙梁.《都柏林人》技巧探微[J].外国文学评论.1990.

    [4]袁德成.詹姆斯·乔伊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5]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M] 王逢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李尚娥(1990-),女,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 短篇小说 姐妹们 特征 艺术 乔伊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