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数字校园是跨越数字鸿沟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1-03-27 08:08: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动力:现实的思考

    以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来指引现代学校建设的行动?以什么样的新支点来支撑学校持续发展?当技术的进步引领我们未来的数字化生活之际,当我们审视我们的教育生活与信息化时代存在的巨大鸿沟之时,当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交汇与融合之时,数字校园的理念应运而生,逐渐演变为驱动学校持续不断发展的新的原动力。一座桥梁跨越数字鸿沟,一条路径连接教育的现在与未来。教育者自身理念的现代化以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更是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突破口。

    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校园,是获取学校持续发展新动力的良机。植根于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数字校园创建实践,将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视野中得到更优质的教育,使教师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实践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自身发展与价值实现,帮助学校实现办学水平的提升与现代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目标:焦点的聚集

    建设数字校园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以革新教育方式为目标,以有效应用为价值体现,最终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数字校园中数字管理中心对学校事务管理行为的数字化集成,实现校务办公、教学管理、政教管理、科研管理、总务管理、教育技术管理、档案管理、资源管理和数字系统管理的数字化;实现学校各职能部门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数字化;实现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学校与外部之间更加方便、更加通畅、更加安全、更加快捷的信息交流,确保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率;实现高效、集约、充满活力的新型学校管理机制与模式,使管理行为数字化。

    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系统构建学科教学资源,改变、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数字教学资源为知识载体,实现基于网络技术的数字教学资源和教师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与传播,促进师生互动式、家校互动式学习,在一种更为开放的、更为高效的具有知识管理特征的教学模式下,促进学生主动式、协作式、探究式的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现师生教学行为的数字化。

    方案:纲领的引导

    数字校园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考虑,统筹规划——既要兼顾前瞻性的应用需求,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宜超越学校办学经费的承受能力;既要考虑各职能部门、教师以及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要考虑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的聚集性需求;既要追求流程的顺畅和表现的完美,也要考虑实现的难易程度和实用程度。

    数字校园系统应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维护,追求安全高效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全面详细地考察了学校各个部门、各个工作条块的流程,从数字化的视角,考量其整合于数字校园建设之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为了使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贴近学校管理工作以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的需求,由学校信息中心牵头,通过问卷调查、部门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反复分析、论证、规划,最终形成了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明确了创建数字学校的目标,细化了建设过程和时间节点控制,设计了创建的成果预期与达成检测,同时,设立了创建数字校园各项实践项目的决策、支持、反馈、调控系统,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我校《数字化校园功能设计方案》和《数字化校园技术方案》。

    整合:多维的融合

    1.系统整合

    硬件系统整合主要集中在校园电视网、校园广播网、校园互联网“三网融合互联”以及网络与终端群的匹配连通。在创建数字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在原有校园局域网络的基础上,建设了覆盖校园所有楼宇建筑,且通达每个终端用户桌面的一体化网络环境;配备了面向每个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进行底层应用的数字媒体设备终端;搭建了提供校园门户访问服务、数字化管理办公服务、教学数字资源服务、数字图书馆阅览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信息安全审计服务、计算机系统安全服务、数据存储服务、互动教学服务、过程性综合评价服务等的服务器集群(见下图)。

    数字校园扩展应用子系统结构图

    一体化网络环境构建指的是基于网络环境的以数字校园中枢为核心的软件系统,具体而言是利用电子身份认证机制,通过数字中枢,实现用户对教育业务子系统、信息安全子系统的集成授权模式的一站式访问。数字校园的一体化构建是要求建立一个超越异构数据库系统环境的信息交换平台,从各异构数据库子系统中抽取需要的数据,通过中间件完成数据转换,在数字校园中枢统一权限系统控制下,完成向各个分布式异构数据库子系统进行数据协同传输,实现同步或者异步更新;要求建设统一的电子身份认证中心,针对各个集成到身份认证系统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权限识别认证的机制,提供与电子身份相匹配的应用服务,实现单点登录与多点应用访问,我们将其归结为多数据库的平滑访问控制、多平台的统一入口的数据协同与系统整合机制。除了制度规范与管理强化以外,我们在数字校园一体化构建时,在技术的层面,部署入侵检测系统、防火墙,建立了集中式病毒滤杀系统,启用信息安全审计系统,通过各种策略配置,外防内控,构筑起一道信息安全屏障。

    2.资源整合

    我们在建设数字校园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资源为核心、以应用为导向的理念,将数字化环境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作为支撑数字化应用两根坚实的支柱。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必须考虑其动态生成的特性,摒弃一劳永逸的错误观念;必须具有共建共享的理念,摒弃单兵作战的孤立建设模式;必须以满足应用作为资源建设的度量指标,摒弃建非所用的资源开发指向。

    我校数字化课程资源平台初步形成了四个资源系列,即基于资源列表的数字化资源系列、基于网络教学辅助平台的音视频资源系列、基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课程资源系列和基于光盘资源系统的在线光盘共享资源系列。

    一方面,我们按照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的章节顺序与课程结构,建设覆盖主要学科和所有年级序列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以目录树结构顺序予以呈现;另一方面,我们根据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属性特征,逐步建设资源系统中的各种分类资源,如课件库、教学设计库、试题库、微格资源库、课堂实录库等,形成以资源类别为分类标志的数字化课程资源系列,在目录树结构中平行呈现。

    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动态生成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建成,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要依靠全体教师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建共享,其进一步拓展的方向是要根据课程变化而变化,逐步完善、扩展数字化资源的序列。

    3.课程整合

    资源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应用。如何使资源在应用中产生正向的效果,这涉及资源和课程的有效整合问题。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教学应用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数字资源与课程教学的融会贯通,形成紧密贴近课程教材与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资源。资源只有与课程、与教学有效融合,和谐共振,才能产生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中,特别注重课程结构的梳理和课程知识的重构,体现教师教学过程及教学智慧,形成立足于教师课程教学需要的全序列的数字教学资源。

    在二期课改精神指引下,我们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中还特别考虑到了学生拓展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需求,引入拓展性数字资源的概念,使我们建设的数字化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资源辅助,还对教学内容、对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予以适当的拓展,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课堂中开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协作讨论和构建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化知识、习得数字化技能、运用数字化工具、适应数字化社会生活。

    应用:价值的挖掘

    在我校数字校园平台中,事务管理模块几乎涵盖了学校各职能部门日常的主要工作处理,初步实现了学校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自动化和无纸化,减少了中间人员和中间环节,使管理工作的信息流程清晰、通畅,信息及时、可控、安全,管理体系更加集约、高效。

    数字校园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环境的应用,改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创设师生互动交流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借助于前文所述的四大资源系列的深度应用,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升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建构数字化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在应用实践中完善、择优,逐步丰富校本性的学科教学数字资源系列。

    数字校园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中的应用主要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突破了课堂学习的模式,学生学习的时空环境得以改进和延伸。数字课堂和专题学习模块是建立在我校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数字校园平台基础之上的,提供给学生在线与线下学习、实时与延时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这样宽广的学习空间里,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方式可以选择,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讨论式、探究式和合作性的学习。

    教师在数字工作室中扩展教学空间,延伸教学过程,如在“我的E桌”中根据角色授权,发起或者完成教育教学公共事务处理以及私有数字空间中的个性化应用;在“知识库”中积累优秀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方法与和手段、教育艺术和智慧,将各种优秀的教育思想集中起来形成理论仓库,将学校优秀教师的教育观念、方法和手段保留下来,将他们经典的教育教学案例、授课实景等留档,便于后来者继续观摩学习,辐射与传递教育智慧,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和专业化素养更快更好发展。

    反思:理性的坚持

    必须坚定地推进数字化应用的进程。数字校园建设本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间会有不少的曲折和反复。这个过程可能是痛苦的、渐进的,但是其发展的方向和总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必须把技术和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的对象,即教育技术来看待。数字化的进程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作为传统教育的发展和有益的补充。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教学的精髓必须保留。

    必须防止形式上的数字化,穿新鞋,走老路,忽视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价值。数字化教育应用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效能的提升。数字化设备、数字化平台,这些都不是数字化的内涵与价值体现。数字化环境、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应用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应用上,也就是要把数字化做实。

    必须加强数字化应用的培训。在数字校园的应用推进工作中,教师的应用培训至关重要,不仅仅是数字化技术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教师理解和感悟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师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应用数字化成果。

    必须把技术力量建设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学校决策层的决策力外,作为推动数字化进程的业务部门的执行力也是一个关键。要出政策,定任务,打造一支有技术、勤钻研、肯实干、懂管理、会服务的技术中坚团队。

    必须适时引入数字化应用评价。作为一种机制,“建设——应用——评价——反馈——再造”的创建流程控制十分必要。数字化应用评价正是基于上述流程控制的需要,及时发现数字校园存在的缺陷以及数字化应用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数字校园、制定改进措施、调整应用推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上海闵行区北桥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数字 鸿沟 跨越 探索 实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