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重庆小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_通往重庆以北的北碚的小道上的一株中国的榕树

    时间:2019-02-02 04:27:2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最近正在申报中国科协的一个科技能力提升的课题,我申报的是《重庆自然博物馆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思路一直在这条道上行走。   今天正好碰上了这棵榕树。   在自然中融入人文的元素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关于榕树的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如春天的榕树叶缓缓地舒展开来。
      一、活动设计背景
      翻开李约瑟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 生物学及相关技术 第一分册 植物学》第37页,有一幅图,名为“在通往重庆以北的北碚的小道上的一株中国的榕树(Ficus retusa),树荫下有一座土地庙”。因为提到了重庆、提到了北碚,因为是李约瑟,因为李约瑟曾到过重庆、到过北碚,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想去找寻在通往重庆以北的北碚的小道上、树荫下有一座土地庙的一株中国的榕树。并且想把这种在现实中找寻历史的快乐与青年朋友们分享。
      二、活动知识材料
      朱熹、吕祖谦在公元1175年就说“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近思录》卷三),让我们观察、思考一草一木中的道理吧!
      李约瑟的书中说:中国的榕树(Ficus retusa)从热带一直分布到长江南部地区,通常用于遮盖土地庙。
      1.榕树(Ficus retusa Linn)
      别名正榕、细叶榕,桑科,榕树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m以上,胸径可达2.8m。榕树树冠宽广,枝叶稠密,浓荫覆地,气根纤垂,独木成林,姿态奇特古朴。树冠广卵形、庞大。老杆黑褐色,枝条节部常发生很强的气生根。气根纤细下垂,渐次粗大,下垂及地,入土成根,复成一千,形似支柱。叶椭圆状或卵形、倒卵形,长4~8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羽状脉5~6对,上下两面细脉不明显,叶柄短,叶薄革质、光滑无毛。隐花果腋生。
      产地分布:原产印度、马来西亚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野生在山麓疏林、灌丛中或平原的村边、路旁。
      生长习性:喜阳光充足、温暖而湿润的气候,亦能耐荫,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湿润肥沃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快。干上的气生根,在湿热环境中可下垂入土生根,形成独木成林的雄壮景观。萌芽力强,抗污染,耐烟尘,抗风,病虫害少。深根性,适生性强,生长快,寿命长。
      繁殖培育:繁殖方法播种或扦插繁殖,也可分蘖繁殖,大枝扦插易成活,主要以扦插繁殖为主。
      园林用途:常在热带和亚热带作优良的行道树种、庭荫树。抗污染、管理简便,是我国南亚热带城市园林的特色树种。由于遮荫性强,也可作为庭院孤植景观树。宜制作盆景,北方由于气候原因,需要在温室越冬,故多以中小型盆株来造型观赏。
      2.榕树中产于北碚的模式标本――北碚榕
      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S. S. Chang,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产于四川重庆,北碚北温泉是其模式标本产地,生于海拔300~500m石灰岩陡壁上或岩下较阴湿的地方。1981年,同一地点,张秀实,元月采集1号♂株,11月采集2号♀株(模式)。
      北碚榕为乔木,高约15m,胸径15~20cm,小枝无毛。叶纸质,长圆状椭圆形,长约12~22cm,宽5~9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在2/3以上疏生不规则锯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绿白色,密被微点状的钟乳体,侧脉4~5对,基生叶脉延伸至叶片2/3处;叶柄长2~3cm,散生微柔毛;托叶披针形,长约1cm,红色。榕果生于老茎发出的无叶枝上,果枝长15~30cm,下垂;榕果梨形,直径1~2cm,密被锈色短柔毛和散生球形瘤体,顶生苞片排为莲座状,基生苞片3,宽卵形,总梗长l~2.5cm。雌花具柄,花被片4,带状,红色,子房近球形,柱头棒状;雄花近无柄,花被片3~4,倒卵形,红色,雄蕊2;瘦花,子房近球形,花较短。
      3.李约瑟与北碚
      (1)李约瑟简介。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文学院院士,英中友谊协会会长。
      李约瑟博士主编的七卷本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全面系统地阐明了4千年来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展示了中国在古代和中世纪科技方面的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史》被认为是20世纪完成的重大学术成果之一。李约瑟因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而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巨大成就,1968年在巴黎第12届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联合会上被授予乔治•萨顿奖章,1974-1977年当选为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的科学史分会主席。
      李约瑟在其前半生以对胚胎生物化学的卓越贡献而饮誉全球,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对中国历史文化倾注了特别感情,以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为己任。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是道家思想的影响,把自己的中文姓取为“李”,以与老子李聃同姓为荣。
      (2)李约瑟与北碚。在中国抗日战争后期(1942-1946),李约瑟博士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助和英国生产部的支持,出任英国驻华使馆科学参赞和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并在重庆组建中英科学合作馆。在中国,踏遍大后方云南、贵州、四川等10个省,访问了300余个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接触到上千位学术界著名人士。1943年至1945年,李约瑟向国外发表大量文论《中国西南部的科学》、《重庆的科学》、《川西的科学》、《中国西北部的科学与技术》、《重庆工矿展览会》、《贵州及广西的科学》、《中国东南部的科学与技术》等,极力介绍中国的科学文化。并把中国上百篇的学术成果推荐到世界一流期刊,英国的《自然》、美国的《科学》等杂志上发表,使中国抗战期间科学研究成果远播国外。通过李约瑟的努力,加强了中国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
      在四川重庆时,多次与北碚结缘,进行科技文化的交流与访问,介绍世界认识中国、认识战时中国的科学事业、认识当时中国最大的科学中心――北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之时,李约瑟就有在战后设立全世界科学工作者合作机构的设想。1943年7月,中国科学社名誉社员李约瑟在四川重庆北碚召开的中国科学社等6个学术团体联合年会上,作了关于战时及平时的国际科学合作工作的演讲,次年在成都的年会上,又进行了呼吁。李约瑟非常重视国际科学合作事业,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这都是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
      1943年,李约瑟在《自然》杂志发表《重庆的科学》一文中说“最大科学中心无疑地是在一座小镇,北碚,临着另一条大河,这里的科学和教育机关不下十八所,大多数都是很具重要性。”
      李约瑟把抗战时期中国制造的若干件科学设备、标本等送到伦敦作英国文化协会10年展览会展览。这些物品,后又在1946年10月联合国文教组织月在巴黎发明馆举行的国际科学展览会中作为一种特殊的陈列。
      1946年11月19日,第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在巴黎大学文理科的大礼堂苏彭厅正式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在发现宫举办了国际科学展览,展出雷达、电视、原子弹等实物和图片,同时还展出了中国兰州防疫处和北碚中国西部科学院的照片、解剖刀叉,还有兵工署的望远镜,以及《天气》、《科学与民主》等杂志。李约瑟不但参加了展览会的筹备工作,还亲自在会上为观众作了精彩的讲解。
      三、活动设计方案
      名称:寻找“通往重庆以北的北碚的小道上的一株中国的榕树”
      对象:中小学生
      时间:1天
      过程:
      1.准备:记事本、笔、尺、植物标本夹、水、食物
      2.出发:沿途辨识、采集植物
      3.到达:事先选好的一个有榕树的地点
      4.餐前开胃菜:说出自备食物中使用了哪些植物
      5.午餐:享用自备食物
      6.餐后活动:学生填写观察或采集到的植物的名单;师生交谈式讲解或问答关于榕树的小知识、小故事;指导老师小结。一次旅行,并没有找到李约瑟所说的那株榕树,但只要有一个目标,坚持进行下去,总会有所收获。
      7.乐归:愉快返程。
      特点:体验式户外观察与学习。四季皆宜,分期进行,每期1天,每期不同线路,选不同的从重庆至北碚的小道。
      四、结束语
      利用乡土教学资源,学习材料亲切而易于获得,更有利于学习者的领悟掌握。设计开发相关教学案例,给科学教育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六卷 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 植物学(Volume 6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Part 1 Botany)(袁以苇等译)[M].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7
      2 张秀实.桑科新分类群[J].植物分类学报,1984(1):69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编、张秀实等编著.中国植物志 第23卷 第一分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桑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72~173
      4 许为民、张方华.李约瑟与浙江大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3):65~68
      5 李约瑟.战时及平时之国际科学合作[J].科学,1944(2)
      6 王钱国忠、李约瑟传[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12:122~129
      7 李约瑟.重庆的科学[A]//倪约瑟著.战时中国的科学(一)(张仪尊编译)[M].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11,1955.10再版:117
      8 钱 进.抗战时期的中英科学合作馆[J].民国档案,1991(3):138
      9 竺可桢著.竺可桢全集 第10卷(樊洪业主编)[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259

    相关热词搜索: 北碚 重庆 小道 榕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