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蛾道求真有薪传

    时间:2020-05-29 03:35: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永礼

    清代乾嘉学派风靡朝野,声华日盛,汉学营垒中,学者承流,纷然蔚起。专家精学,并时而兴。影响所及,延至民国余风未绝。王欣夫尚学蓄书,博通流略,娴精典籍,敦古博学的他以吴中学派伏脉潜流的传人自任,对乡贤文集裒集冥搜,精雠密勘,倾力整理,刊布与研究,守朴存真,实事求是,特别是他融目录、版本、校雠三位一体的古典文献学的治学方法,覃思著述,成果斐然,裨益学林,与现当代文献学家陈垣、余嘉锡、张舜徽、王重民、赵万里等人并列而无愧色,足称大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学术思想得到赓扬,未竟之业由弟子续成,文脉薪传,息息相继。

    王氏家族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至王欣夫父亲王祖询时举家迁居苏州。王祖询(1868—1909),字蟫庐,号次欧。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及第,曾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派赴日本考察学政。家有二十八宿研斋藏书,收弆宋元善本三十余种,以宋本《陶渊明集》最为有名,后归张之洞。小字本《通鉴纪事本末》后归傅增湘双鉴楼,余仁仲本《周礼郑注》后归周叔弢自庄严堪,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弘治本《陈伯玉集》也是王家旧物。二十八宿研斋得名于其收藏的一方端砚,上面散布二十八斑眼,犹如天际的二十八颗星宿。中国古代将天宇上的二十八颗星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各有七宿,即东方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七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为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二十八星宿在天宇间光闪熠熠,云灿星辉,颇为壮观。王氏以此名砚,比拟形象生动,寓意深远,且儒雅蕴藉。

    王祖询去世后,二十八宿研斋成为其子王荫嘉、王欣夫的藏书、读书之处,昆仲颇得共读之乐。王荫嘉(1892—1949),曾名大森,字苍虬,号殷泉,别署百剑主人。因苏州老宅有两株茁壮老树,又号双长生树屋主人。早年随父宦居京城,父亡后返回苏州,掌理家业。其博览群书,喜治目录,嗜金石考据,爱好钱币收藏,历经三十余年苦心搜求,得古钱万枚以上,独拥多枚稀世珍泉,是苏籍近代钱币学家。受父辈影响,耽嗜古籍收藏,沿用其父书斋之名,以志嬗继。所贮之书,或得之于家传,如万历二十二年(1594)原刊五色评点本《檀弓考工说辑注》、潘植庭临江铁君等校本《说文解字段注》,万历十九年(1591)刊本《咸宾录》;或购之于各地书肆;也有的来自故家旧藏,如冯桂芳与王家世有姻娅,人事变迁,冯家楹书尽散,多部善本藏书为王荫嘉所得,又从苏州藏书家潘遵祁家得到十五部藏书。王荫嘉历时数载,撰成《二十八宿研斋善本书录》,载录古籍善本一百五十九部,包括元刻本一本,明刻本六十六部,稿本七部,日本抄本一部,清刻本二部,清刻名人校本二十五部,清抄本二十三部,清抄校本二十三部,明抄本与明影宋抄本九部等,其藏书总量达五百余种二千五百余册。另撰有《二十八宿研斋珍藏书目》稿本一册。此外,王荫嘉还协助其弟王欣夫校注乡贤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王欣夫《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也吸纳了仲兄王荫嘉精研古籍的成果,征引其跋语十二条。

    王欣夫(1901—1966),名大隆,字欣夫,号补安、补庵,以字行。幼年受学家塾。十八岁,执贽进谒,从金松岑习国文,读《资治通鉴》。金松岑(1873—1947),名天翮、天羽,号鹤望、鹤舫,自署名“天放楼主人”。江苏省吴江人。精擅诗文,活跃于近代文坛,热衷倡导新小说,与曾朴交谊笃契。《孽海花》小说实为金氏造意,其擘划小说全局,并撰出前六回,由曾朴续成全书,金氏定名为《孽海花》,并标为“政治小说”。小说出版后风靡一时,多次再版,大有洛阳纸贵之概。早年,金氏追随孙中山,为反清革命奔走呼号。民国初年,他与章太炎在苏州成立国学会,招揽四方英俊之才加以煦育培壅。金氏不收学费,弟子们多用图书作为见面礼。后金氏藏书多达百余箱。此后,又在上海光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金氏去世后,其弟子潘光旦请清华大学出资为其办理丧事,金氏藏书归清华大学收藏。其弟子王謇在《续藏书纪事诗》中记其事:“经师人表宾朋满,天放楼高处士家。痛哭山隤梁木坏,遗书徙载到清华。”经王欣夫建议,弟子们私谥金氏为“贞献先生”,金元宪《伯兄贞献先生行状》称,“时论称允,谓当兹而无愧色焉”。金氏有《天放楼诗文集》传世。

    金松岑发现王欣夫治学志趣在于汉学和顾、黄流略之学,在王欣夫二十岁时,将他介绍给自己的老师、吴县名儒曹元弼问学。曹元弼(1867—1953),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近代著名经学家,精于《周易》、《尚书》、“三礼”之学。累世耕读传家,自曾祖以来,世以岐黄术济世,有儒医世家之誉。其藏书多达万卷,王謇《续藏书纪事诗》称:“万卷藏书填户牖,十三经注训蒙童。”曹元弼生長儒门,师从礼学家管礼耕、黄以周,是吴派经学大师江声的五传弟子,学问早成,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中进士,授内阁中书。次年,被张之洞电召,聘为两湖存古学堂总教。辛亥革命以后,曹氏以清遗民自居,闭户绝世,殚意著述,讲学授徒。一生专研经学,为学兼融汉宋,著述宏富。王欣夫从学三十五年,获益良深,成为曹门弟子中造诣精深者。曹氏因自幼用眼过度,患有目疾,中年目病加剧,晚年犹口述著书。八十五岁时,曹氏将历时十余年精心撰述的《古文尚书郑氏注笺解》、《孙氏尚书今古文注疏校补》(未完稿)书稿托付给王欣夫,嘱望殷拳。曹氏晚境艰屯,又乏子嗣,多得王欣夫周全救济。曹氏去世后,王欣夫为乃师撰《吴县曹先生行状》,表彰乃师一生德业学行,中称:“自辛亥以来,历世多变,忧伤憔悴,晚更穷乏,饔飱不继,而惟以著书立教,孜孜不倦。虽疾病呻吟,不废简毕,斯真所谓守死善道者非耶。”曹氏去世后次日,其夫人曹柴氏报知王欣夫专函中说:“(曹氏)弥留时,他无所嘱,只言数年以来承世兄(指王欣夫)肝胆照人,可托生死,得以苟延残喘,此情此德,没齿难忘。今天既不再假年,只有来生图报,务必将此意函达,以志生离之痛云云。”师生间的情深厚谊至为感人。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中详列乃师著述目录,即已刊书十三种,刊而未印书十二种,此外还有不少曹氏批校本和手稿本,评价乃师的经学成就:“经传洽熟,所疏释有左右逢源之乐。且兼通群经,尤为自来儒林所罕有”,“著述之富,近世所未有”。王謇《续藏书纪事诗》推誉王欣夫:“屡受大儒托遗稿,请刻名家著作书。安得人人逢君子,流传孤本馈经畬。”王欣夫留意搜寻乃师遗著,勉力整理,先后收集到《复礼堂朋旧书牍录存》和《复礼堂书牍》两部内容丰富的书信集。二书所收信札往来者多晚近学林与政坛重要人物,涉及近代史诸多重要关节,保存有大量一手史料,对近代史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与极高的价值。信札被复旦大学图书馆收存,经崔燕南整理,定名《曹元弼友朋书札》,201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欣夫还向曹元弼的从兄曹元忠问学。曹元忠(1865—1927),字虁一、揆一,号君直,又号瓿云,晚年得宋代赵子固《凌波图卷》,因号凌波居士。年幼时与曹元弼一起受学于名儒管礼耕、黄以周,得恩师传授,研核训诂,考详典章,诵读校勘,常至深宵。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得江苏督学黄体芳赏识,光绪二十二年(1896)入南菁书院读书,学业日进。精于目录版本校雠之学,实受教于缪荃孙,兼通三礼、医术和词章。一生依傍缪氏,曾协助缪氏编纂《清学部图书馆善本书目》,缪氏校辑书籍,常引曹元忠助辑。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京供职,充玉牒馆校对官,后派检阅内阁大库图籍,考订宋元旧椠。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礼学馆纂修。家有藏书,室名笺经室。多明清刻本和抄本,四库本与宋元版本外,兼精辽金医学之长,藏有宋、辽、金、元医书遗籍多种。王謇《续藏书纪事诗》云:“班氏艺文志经史,学林余事及儒医。辽金古本传方术,文苑儒林两传遗。”称其“著书本题跋,近世岐黄人物中一人而已”。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称曹氏“议礼笺经书满床,春曹玉漏老潜郎”。辛亥革命以后,以醫学传家,家境渐窘。先后在松江藏书家韩应陛家坐馆,为安徽贵池刘世珩校刻宋元刊旧籍。曹氏学问淹博,文章尔雅,颇受士林推重。去世后,曹元弼因病目,难以整理其遗著。1931年,委托王欣夫代行其事。王氏欣然受命,耿念在心,经多年搜辑,编成《笺经室遗集》二十卷,与曹氏故人冒广生、叶景葵、刘承干等人协商,谋寿诸梓,由二十一人集资,1941年王氏学礼斋刊行。王欣夫撰跋,对曹氏学术成就加以评说,认为其经术、考订、校勘、辑佚之功为高,其辑佚之书颇多,“皆博采群籍,绳贯丝联,千百年不传之秘重现旧观”。曹元弼致信称谢王欣夫:“真凌波老人知己也,其辩章之确,搜采之勤,虽使兄目不眊,亦未必能此,感佩何已。”

    王欣夫雅嗜儒素,拥书万卷,书斋名学礼斋、抱蜀庐,晚年书斋名蛾术轩,取自《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以小蚂蚁学大蚂蚁勤力衔泥成冢蚁,借喻勤学。又因清代乾嘉学派王鸣盛撰有《蛾术编》,含有仰企前贤、精研朴学之意。他先后任教于苏州女师、上海圣约翰大学。1952年调至复旦大学中文系,1957年至1960年,讲授文献学。蛾术轩藏书有的来自家传,如父辈的遗书有明万历刊《抱朴子》(内、外篇),清康熙刊《文选》,清乾隆刊《竹云题跋》、《虚舟题跋》、《补原》,清嘉庆刊《苏文忠公诗合注》,清同治刊《汉书》。还有许多珍贵版本,如磁版印书世所稀见,王氏收有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泰安徐志定真合斋磁活字本《周易说略》,为济阳张尔岐所撰。解放初,时任国家文物局长的郑振铎提出以三千元收购此书,或以别的好版本与之调换,王欣夫不肯割爱奉让。清康雍间书法家王澍少时家境贫寒,但胸怀大志,奋淬励学,高中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他醉心书法,工楷书篆书,著有《古今法帖考》、《淳化阁法帖考证》,临摹古帖,诸体兼备,成《积书岩摹古帖》,后归其媳无锡华氏。后华氏兄弟析产,各得一半。1927年,王欣夫购得此帖一半。再购另一半时,因索价过昂而难以遂愿,由其夫人黄翠莲典质妆奁首饰,玉成此事。

    对于乡邦旧梓的著述,王欣夫也刻意搜辑访求,力谋刊布,前薪后火,继轨增绵。受曹元弼治学的影响,王欣夫以吴派学术第六代传人自许,为绍承先绪,对先贤遗书、乡邦文献搜辑尤勤,多方钩致,定力坚执,慎守护持,意在锓传。早年他读家塾时见到惠栋所撰《后汉书补注》,心生倾慕。后受学曹氏,熟知惠氏四世传经之事,开始遍读惠氏之书。惠栋(1697—1758),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出生四世传经的经学世家,自幼笃志向学,受曾祖父惠有声、祖父惠周惕、父惠士奇治经的家学影响,尊信推崇汉儒经说。研精覃思于汉儒《易》学,恪守彰扬汉代经师对儒家经典的章句训诂,崇尚汉学,兼治史学,重视辨伪,长于考证,著述丰赡。他倾力整理濒临失传的汉代经学,对清儒治经的学术风气影响甚大,著名学者钱大昕称颂他:“汉学之绝者千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章矣。”晚年应邀入扬州两淮盐运史卢见曾幕府,主持编校刊刻《雅雨堂丛书》,撰写学术专著《周易述》,为其一生心力所寄。卢见曾服膺惠氏之学,倾力扶助,惠栋去世后,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竣《周易述》全书,以绍往绪而开来学。王欣夫毕尽心力,留意惠氏文献的辑存。1929年,他从常熟藏书家丁祖荫家《吕氏春秋》中发现有惠栋的评校,恳请录副,与仲兄王荫嘉用四天时间,昼夜不休,加以誊抄,此为辑校惠氏三惠(惠周惕、惠士奇、惠栋)评校古籍的语录与札记之始。辑书所据之书,除自家藏书之外,王欣夫与众多同好执友、南北藏书家交往,借阅转临惠栋有关古籍的评校与札记,历时十年,仿张海鹏刻印《惠氏读说文记》体例,每种案条辑录,汇为一编,编纂成《松崖读书记》。曹元弼特致书王欣夫,称其辑《松崖先生读书记》,“可谓艺林鸿宝”,并要为书作序,“使吾党后进英髦咸资准的”。十年辛苦不寻常,张尔田为此书作序,发出喟叹:“欣夫鐍鐍之勤,与夫服膺前辈之笃,又岂可望之今人哉!”王欣夫《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中收有惠栋手校本四种,前人临校本十四种,王氏自临本十四种,三惠著作十一种,《惠氏四世传经图》真迹题跋本一种,称王欣夫为“惠氏学”功臣,洵非过誉。

    王欣夫不仅钦慕惠氏汉学,对黄顾流略治学及其藏书题跋的搜集也不遗余力。黄丕烈与顾广圻是清代嘉、道间校勘古籍名家,黄跋顾校极受学界推崇,经其所藏、所校、所刻之书,无不身价倍增,珍若拱璧。黄丕烈鉴别古书,每每撰作题跋,将得书的来龙去脉、鉴书心得、校订结果、版本源流及其掌故佚闻一一加以记录,实开书话之滥觞,极具学术价值。黄氏藏书题跋屡经后人搜辑,先后有潘祖荫《士礼居藏书题跋记》、江标《士礼居藏书题跋续记》、缪荃孙《士礼居藏书题跋续记、再续记》,后又合编为《荛圃藏书题识》和《荛圃刻书题识》。1933年,王欣夫辑刊《荛圃藏书题识续录》,补收黄氏题跋一百一十七篇。1940年,又辑成《荛圃藏书题识再续录》,补收黄氏题跋七十四篇,二录均由王氏学礼斋刊行,黄氏八百余篇藏书题跋大体收集齐备。江标撰有《黄荛圃先生年谱》,虽有广搜博采、钩稽排比之功,但仍有阙漏。王欣夫广泛阅读黄氏题跋,参稽他书,拾遗补阙,不遗巨细,订正江氏黄谱若干疏漏,增加了黄丕烈与其相关人物的交往事迹及其有关掌故,补充了黄氏访求图籍、校勘古书的若干史实,增补了黄氏所著书目,并考订出黄氏的卒年月日,辑成《黄荛圃先生年谱补》,为功匪浅。1988年,中华书局将江、王二谱合为《黄丕烈年谱》一书出版,是现今流行的版本。顾广圻受业于师事惠栋的江声,得惠氏遗学,尤精校雠,考订翔实,一时推为宗匠,被誉为“清代校勘第一人”。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称其“不校校书比校勤,几尘风叶扫缤纷。误书细勘原无误,安得陈编尽属君”。顾氏藏书处名思适斋,取北齐文学家邢邵“日思误书,亦是一适”之意。对于顾跋的收辑,始于民国期间,先后有王欣夫、陈乃乾和蒋祖诒三个《思适斋书跋》辑本。1935年,王欣夫辑成《思适斋书跋》、《思适斋集补遗》,由王氏学礼斋刊行。傅增湘为之作序,盛赞王欣夫搜辑之功:“因刻意搜求,驰书四出,博访旁咨,历时数载,得一百八十余篇……欣夫之致力于是,可谓勤且专矣。”由此,黄、顾二人题跋始近完备,被合称为《黄顾遗书》,裨益学林,周退密、宋路霞《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称其“志业皎然接顾黄,缥缃万卷箧中藏”。其友人吕贞白作诗称颂王欣夫:“蛾道学斋能抱真,三吴学派未沉沦。自从黄顾风流歇,天壤王郎第一人。”

    王欣夫对前辈学者遗作的整理与传播也付出大量心力。胡玉缙(1859—1940),字绥之,号绥庵。江苏元和(今苏州)人。名儒黄以周入室弟子,为学精深,专治经学,长于三礼。光绪朝举人,应经济特科试,录取高等,官湖北知县,入张之洞幕,派赴日本考察,后任礼学馆纂修。曾任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教授。拥书万卷,室名许庼。生平孜孜撰述,积稿等身,耋学不倦。章钰《四当斋集》开列胡氏著作多达十四种,其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用力殊深。胡氏病重易箦前把整理其遗书之事托付给王欣夫,意在传世。自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总目》纂修后,因为钦定之书,对其评骘及匡谬补正之书未敢公开出现,民国以后,有关对《四库全书总目》补阙纠正的学术专著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和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最为著名。余书系统辨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乖错违失,考辨论证,以论辨体取胜。余书于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胡书则检索群书,广辑前人著述中匡谬补阙的资料,参互考核,正其讹误,断以己见,时有新义,以辑录体见长。胡书有辑录荟萃之功,引用包括经解、正史、传记、会要、方志、目录、金石、文集、笔记、藏书志、题跋等各类书籍达五百余种,并详注出处,体现了“无征不信”的严谨学风,开列书目,便于检寻。同时,以案语的形式,抒发己见。胡书书稿交王欣夫后,曾向胡氏故人募资,以便鸠工付梓。但时局不靖,物价腾贵,延至1964年,王欣夫终践宿诺,经其十余年整理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余、胡二书各有优长,可互补未备,相辅而行,对研治四库学为功匪浅。1957年,胡氏所著《许庼学林》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差堪告慰胡氏于九泉。

    受吴中藏书传统的影响,王欣夫服膺常熟藏书家张金吾“书贵通假”的藏以致用的理念,他与赵诒琛合作出版的“干支丛编”最为世人瞩目。赵诒琛(1869—1948),号学南。江苏昆山人。近代苏南著名藏书家、出版家。赵氏家族藏书始于其高祖赵青来。至赵元益(赵诒琛父亲)时,藏书美富一时,在上海建峭帆楼以贮书,刊行《高斋丛书》。赵元益故世后,藏书由赵诒琛继承。赵诒琛酷嗜典籍,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上海讨袁军围攻江南机器制造局,战火殃及峭帆楼,楼毁书烬。赵诒琛发誓重新收藏图书,为此节缩他用,经历年搜求,至1921年,藏书渐复旧观,辑刊《峭帆楼丛书》。他还创办赵氏义庄图书馆,这是中国近代较早以图书馆命名的私人藏书楼。又以《又满楼丛书》之名,刻印十六种稀见古籍。1932—1937年间,又陆续辑刻《对树书屋丛刻》,收书六种。1933年,赵氏与王謇合作,收辑宋、明、清人有关书法、绘画、篆刻、花谱等艺术小品二十三种,多为稿本或抄本,辑印为《艺海一勺》,王謇《瓠庐杂缀》记其事:“余近与鹿城赵雪南先生诒琛辈,集资以聚珍法印行莳花谱录及金石书画词曲小丛书六百部。王补庵先生大隆为署总名曰《艺海一勺》。”1934年,赵氏发起集资印书,援引古人以年名集的旧例,题为《甲戌丛编》。此后与王欣夫合作,岁为一集,纪以干支,至1941年《辛巳丛编》,连续编印成八编,总称“八年丛编”,所收之书多寡不一,或零星小种,或从未刊行,或旧刊而仅存之本,共九十七种,为近代著名系列丛书,开创分年刻就一丛书的先例。该丛编保存了大量珍贵的私人家藏手稿,每种书后多有赵诒琛或王欣夫等人撰写的跋文、校记,或介绍作者生平、书籍内容,或叙记版刻源流、得书始末,或记录刊刻原委、校勘经过,均言简文赅,鞭辟入里,考订精辟。

    王欣夫热衷于为师尊故旧、乡邦先贤的著作行世勤搜博访,甘作嫁衣,自己的著述却迟迟未能及早刊行,颇有忠于谋人、拙于谋己的高风。“文革”不久,王欣夫因病去世,动乱中蛾术斋藏书被论斤斥售,多有散失,经其学生、复旦大学教师徐鹏代为奔走抢救,复旦大学图书馆以廉值收购部分藏书,但千余种善本古籍仍三分之一无迹可寻。周退密、宋路霞《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诗云“神州骤起空前劫,幸不还魂作纸浆”即指王氏藏书历劫残存。叶昌炽《藏书纪事诗》采摭群书,钩勒历代藏书家史实,起于五代,迄于清末,共一千一百余人,每位藏书家冠以叶氏所撰绝句一首,概括其一生藏书业绩,资料“自正史以逮稗乘方志,官私簿录,古今文集”,无不广事采录,堪称藏家的“诗史”、书林之掌故,奠定了它在中国古代藏书史研究中开山发凡的地位。有江标所刻的六卷本,收入《灵鹣阁丛书》,另有七卷本,刻于宣统元年(1909)。王欣夫娴熟藏书掌故,把所知叶氏未收的藏书家故实逐一加以批注,引用地方志、藏书志、文集、笔记中的有关材料,对叶书予以纠谬补阙,批注达七百余条,生前未及整理定稿。1989年,经王氏学生徐鹏加以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藏书纪事诗附补正》,是研究中国古代藏书史和藏书家历史的必备工具书。王欣夫在复旦大学讲授文献学课程编写的讲义为“未定的初稿”,书中对文献学包含的目录、版本、校雠三个方面的源流嬗变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作了较为全面的叙述,提出目录、版本、校雠是三位一体,目录是用来揭示文献材料,版本用于检验材料的可靠性,校雠则是整理材料的方法,从而形成了融目录、版本、校雠三位一体的古典文献学思想,为学人津筏。1986年,经徐鹏教授整理成《文献学讲义》,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被誉为研读文献学的必备参考书。

    王欣夫一生著述三十余种,如《景刊元贞本论语注疏解经考证》、《管子校释》、《学礼斋随笔》、《学礼斋杂著》、《学礼斋文存》、《补三国志兵志》,其中尤以《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最见学术功力,对古典文献学、近当代经学研究有重要学术意义。此书是王欣夫晚年所撰,是其对自己学术成果的归纳总结。他历时五六年,涓滴汇流,著录了罕见的刊本、校本、抄本、稿本一千余种,考释了多种善本书的成书和流播经过,纠正了有关书目和研究者的错讹,记录了自清代以来许多鲜为人知的学者的活动以及学术史的史实,并在一些书录后收录该书流传过程中原抄校者、收藏者的题跋,全书达一百七十余万字。当时由王氏出资,请友人耐公即封尊五以小楷抄正,并请友人郑翼校阅。王欣夫去世后,封尊五闻悉后,撰作两首律诗以为吊唁,其一云:“荛翁绝业著蜚声,抱蜀希纵拥百城。讲学卅年心独苦,雠书千卷眼长明。钩玄提要藏山志,补阙搜遗思古情。我佐缮抄多岁月,忍教浩劫负平生。”《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经鲍正鹄、徐鹏标点整理,于200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徐鹏特命其学生,亦即王欣夫的再传弟子李庆撰写了前言。此书出版后廣受佳誉,学界认为可与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和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鼎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王欣夫倾力黄、顾研究,辑有《顾千里集》,其再传弟子李庆承其余绪,撰有《顾千里研究》,198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也可以说是薪尽火传,志业不朽吧。

    相关热词搜索: 薪传 真有 蛾道求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