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探究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

    时间:2020-03-11 13:42: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南阳理工学院

    【摘 要】在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学生以及课程的创新与优化。文章在信息环境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其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为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高校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培养

    受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高校的教学需要素质更高的优秀人才,而教师本身作为知识以及技术的传播者、学生信息结合的推动者,务必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水平,只有如此才能与时代需求相适应,成为高校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信息化进程不断发展的现在,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决定其专业水平的关键条件,教师要积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时代相适应。然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除了教师与学校作为支持外,也需要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基于此,则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积极意义

    1.满足教改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代表着知识信息化的到来,这也是高校教育发展以及创新的重要前提。基于這一工作,教育部门也对信息化教育展开了高度重视,且以此提出了“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与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现代化教育的落实”等政策。另外,十八大中也对教育现代化做出了要求,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发展品质,这也是实现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策略的一个关键手段。由此可见,培养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也满足了教改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实现教师专业化需求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逐渐实现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化培养也因此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教育部门提出了教师能力培养的相关意见、发展的目标与具体措施,但是现阶段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关实践存在不足,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如此,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育信息化依然得到了显著发展,在教育以及信息技术的前提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为实现教师专业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3.适应多变的时代环境

    现代社会处于多元化的时代环境中,这主要体现在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多元化、学生多元化等诸多方面,各个高校增加了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的机会,一些外籍学生开始来我国学习,尤其是一些高等院校中。因为这些学生均来自于不同国家,且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在学习上也体现不同的需求。而教师为了适应多变的教育环境,必须要积极提升教育技术能力,为学生教育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平等、民主、对话、协商、合作的网络教研文化将很好地改变高校教师个体性劳动的学习和工作习惯,在网络教研文化的引领下高校教师会更自觉地、主动地开展教研,教学研究会自然而然地成为高校教师生命价值须臾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向

    1.实现灌输现代化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必须要将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并建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以此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并促使教师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变传统课堂[2]。在信息化教育的环境下,高校中的教育理论实现了飞速的发展,这也对教育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学校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扩大现代化教育范围,突破学校的限制。而在教师方面,则需要以学生个人情况为基准,了解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真正发挥现代化教育的终身性、开放性与全面性。

    2.能够构建教育技术知识架构

    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养,可以将原来高校教师在信息范围方面的弱势进行弥补,加强教育技术力度,以此加深教师在教育技术方面的理解。高校教师对专业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针对教育技术理论却缺乏足够的认知,恰好这些理论知识对于高校的教学而言,具备深刻的指导意义。其中,以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及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理论,其自身均代表了各自的教学模式,这也意味着教师在对其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学习环境的创建。除此之外,教育技术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知识涵盖了媒体理论以及设计理论知识两个不同的内容,其中媒体理论知识中包括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等理论技术,而设计理论中则包括教学设计理论。教师经过培训,可以将由于不了解媒体知识而产生的焦虑心态进行调节,掌握学校中所具备的软硬件环境与设备的基础操作,让教师的教学能够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引导下合理的推进,全面改善了仅依靠直觉与经验教学的状况。

    3.实现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高校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将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加强教师对于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水平,以此掌握课件制作的技能,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教育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并不只是单纯的理论性。教师若只是掌握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却没有将其运用于实践,那么对于知识而言也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其中包含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相应软件开发以及媒体应用等方面。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必须要科学利用多样化的媒体设备与技术,并将其与教育进行结合,在传统媒体的共同推动下,发挥对教育的积极作用。另外,教师也要掌握不同媒体的使用技巧,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媒体的不同优势,以此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利用几种不同的软件制作课件,对课堂教学进行辅助,在教学的同时能够突出现代化教育观念与技术的优势,全面突破教育改革仅是黑板搬家的状况,在全新的视野下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措施

    1.提出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对于教师信息化教育技术能力已经做出了规定,即不断强化高校教师在信息素养以及教育技术素养方面的培训力度,所以,高校可以在校内组织教师展开相应的培训。一般我国国内对于教育技术培养这一方面而言,有专家对其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育技术标准与培训模式,以实现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以及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必须要构建一套适合学校与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培训体系,这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而言十分重要。例如校本培训这一模式,便是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校本培训主要是在学校这一载体的基础上,集合了包括教育专家、教学诊断以及评价教师培训组等多个主体,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评价与诊断教师教学的同时,对其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此外,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也可以与长短结合模式进行结合,即以短期集中培训与长期辅导相结合为主的培训形式。因为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过程,并非是短期能够完成的,教师在接受培训之后,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反思、评价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教育技术。

    另外,高校也可以运用学科渗透模式,即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同时,将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教学进行结合,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并利用教师的实际实践与体验,在培训教改过程中充分体现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效果。

    2.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资源平台

    现阶段,各大高校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但是在实际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因为培训教学资源的原因,使得培训的质量与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高校可以建立一个教育技术培训教学资源平台,组建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设置优质的培训内容、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这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因为参与培训的主要是高校中各个专业的教育人员,所以教育技术师资队伍可以选择不同学校内的不同领域的专家。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对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与先进知识进行培养,提升教师对于教育技术的使用观念与能力;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的各个专家通过将教学设计理论和课程教学进行结合,为参与培训的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启发;第三方面,培训内容主要以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案例为主,通过各个类型教学案例的讲解,实现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同时也突出了教学过程与方法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优化教育技术能力评价模式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是为了使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教学改革,并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必须要在应用教育技术的同时,将评价延伸至培训范围之外,在得到教育技术培训效果之后,继续对其进行观察并评价,以此得到综合性培训效果评价,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全面衡量教师所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并采取措施实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一般情况下,高校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跟踪评价模式要在两个角度进行考虑,即评价指标与评价实践。其中,评价指标要以教育技术标准绩效考核指标为基础,而评价实践则要以教务处为代表的教育技术专家小组为主体,利用听课的方式对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评价,同时给出具体的评价结论。在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制定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分批次进行受训教师的跟踪听课,将跟踪所得结果反馈给授课教师,针对一些与要求不符的教师,学校要及时对其进行指导,使其教育技术能力可以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可以在学校中建立网络平台,在跟踪评价教师教育技术运用情况的同时,也可以对教师教育技术改革成果进行展示,以此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到教育技术學习中来,从而实现其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4.建立培训保障制度

    教师要实现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与学校这个大环境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学校中的管理部门要对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给予重视,将信息环境进行物化,优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师更加顺利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其二,管理部门要积极制定政策,对教师教育技术优化以及教学模式改革进行鼓励,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尤其是教改项目的经费,使教师可以有充足的费用开展现代化教学;其三,在学校中组织以多媒体课件、资源建设为主的评比项目,对于教育技术运用得当的教学成果进行适当的奖励,或者为获奖教师提供优先职称评定的机会,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此实现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信息教育技术与理论,才能适应由信息化技术引起的教育改革。文章中通过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分析,明确了其重要性与方向,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上,使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得到提升,并推动其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洁. 关于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途径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2:30-34.

    [2]陈丽烟. 福建省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2:25-31.

    [3]杨小锋.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分析[J]. 商洛学院学报,2016,03:56-61.

    [4]徐华勇. 论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33-35.

    [5]杨林根,李红梅.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 2015,(04):93-94.

    [6]冯晓虹.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及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04):103-104.

    [7]张静,罗永平. 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1,(32):94-95.

    [8]徐华勇.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6,(11):149-151.

    [9]孙淑莉. 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培养[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7):88-89.

    [10]刘艳丽. 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生态化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4):23-24.

    [11]蒿瑞芳.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混合式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