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谈历代对“怨”的继承和发展

    时间:2020-08-15 07:52: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孔子“怨”的观念影响了中国今后文学批评的发展。魏晋六朝以后文学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社会现实黑暗面的功能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近代,反映国民内心、社会黑暗、政治腐朽的作用成为一种趋势,并且文学越来越成为政治宣传工具,依附于政治。

    关键词:“怨”;文学;社会;政治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是最早提出文学的社会作用的论述。孔子编《诗三百》就是因为它符合这种文学观念。但是受时代局限,孔子认为文学的“兴观群怨”的目的是要“近之事父,远之事君”,最终目的是要为统治者服务。这种文学观念一定程度上向政治靠拢,并影响了中国今后文学批评的发展,尤其在先秦两汉时继承者颇多。

    孟子的游说活动的目的更倾向于为统治者治国服务。《孟子》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主张都反映他“事君”的思想。

    西汉的大赋,尤其是在汉武帝统治时期,趋向描写繁复意象,藻饰文辞;更有京都大赋,规模宏大,富丽精工,一方面反映当时国家的富强,另一方面又劝谏皇帝要戒奢从简,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正文都极写盛世的繁华,结尾笔锋一转,劝谏君主要体恤天下生民,戒奢从简,方可天下大治。虽是为民着想,但更多的是为君主出谋,体现了“怨”,也表现了其社会功用。

    魏晋六朝以后,文学的“事父”“事君”作用下降,反映社会现实、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面的功能越来越明显。

    曹操的诗,一部分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蒿里行》写的是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生动地再现了战乱下人民的悲惨遭遇。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学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风气。随着时代的发展,“怨”的内容在文学中的作用逐渐增大。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市民意识在文学上逐渐得到表现,李开先的《市井俚词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种趋势。市井俚词的一大特点是它的群众性,并且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风俗现象。李开先本着反映现实的创作要求和需要提出“真诗乃在民间”的意思,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民间谣谚也值得重视,因为它们也具有反映现实的精神及其社会作用。刘毓崧在《古谣谚序》中写道,“谣谚之兴,由于众诵”,和社会现实有一定联系。并且在近代的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他还认为这和政治的关系也最为密切。

    在诗歌领域,黄遵宪举起改良大旗,迫切要求诗歌配合他们的政治改革主张,掀起“诗界革命”,反对复古诗风,认为诗歌应反映变化了的社会现实。

    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里,由于封建正统的文学观念的统治,和小说一样,戏曲一直受到轻视。近代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是一篇反映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对于自取的看法好要求的代表性文章,提出了戏曲的社会作用问题,主要是把戏曲作为宣传的武器应用到政治斗争去,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服务。

    18世纪中叶,出现了两部现实主义巨著,一部是《儒林外史》,一部是《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它对现实生活的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和对人物形象的典型描写,深刻地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和社会罪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由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这就是说,吴敬梓继承发展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讽刺艺术传统而把它推向一个高峰。《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的高峰,它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广泛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封建制度和各种观念作了尖锐的批判,堪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清末又有四大谴责小说问世,朴实直白地讽刺官场、批判现实。中国的文学历来不是单纯的文字,是具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反映现实和批判现实是其重要的两个作用,这也是中国文学理论的一面大旗。而中国文学的政治倾向也成为一个传统被延续下来。以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了解古代风气习俗。文学作品很好地弥补了史之不足,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高采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历代 继承 发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