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伦勃朗绘画对于影视中人物用光的影响

    时间:2020-08-17 07:55: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伦勃朗绘画中的光线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秘密武器,富有表情的光影主导着绘画作品的情绪和整体感觉,深入地揭示了画面中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这种独特的光影语言已然成为伦勃朗表达主观情感和表现画面美感的视觉符号和形式语言,它不仅对当代绘画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影视创作中的人物光线处理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伦勃朗;光影语言;影视人物用光

    中图分类号:J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4-00-02

    文艺复兴以来,文艺领域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内容以及严谨典雅的形式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尤其从17世纪开始,欧洲绘画进入到了一个崭新局面,无论内容题材还是形式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光线也开始成为了绘画语言的主要角色。意大利画家达·芬奇首先对绘画中的光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积极研究探索,并把“明暗对照法”引入绘画中来。出生于17世纪初的卡拉瓦乔颠覆传统,用新的眼光考虑艺术形式,他把“阴暗法”带进了“明暗对照画法”。形式上看,伦勃朗的绘画风格在技法上继承了卡拉瓦乔的“明暗法”,但他在光线运用上更加独具匠心,把绘画中独特的光影布局赋予了特殊的情感,使画面中的神秘之光变成了自己独有的精神之光。

    在影视人物的光线处理方面,无论是专业的灯光设计人员还是普通的观众往往习惯于常规的人物造型用光和唯美的人物用光,无论是在影视剧的创作中还是不同类别的电视节目制作中,我们通常会看到围绕人物造型表现的主光、副光、轮廓光三个光位构成的“三点布光”手法。人物在“三点布光法”的照射下,脸部明暗层次丰富,轮廓鲜明突出,整体造型效果比较到位,但是,在“三点布光法”照射下的人物全部变成了几近相似的面容,光線全然散失了人物独特个性与内涵的表现力。影视艺术是借助于现实生活的素材表现不同人物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的艺术形式,影视中的人物是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三点布光法”的光线气质特点与人物性格内涵的表达就很难完全契合。作者想到了伦勃朗绘画中的人物用光特点,企图通过研究分析伦勃朗绘画中灵活多变的个性用光手法,探寻影视中能够揭示不同人物性格内涵的用光方法。

    一、神秘光线之精神

    光线是艺术家情感外化的重要手段,通过画面中光线的合理布局,艺术家可以赋予其象征意义,从而激发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对于伦勃朗来讲,光线就是他的精神语言。伦勃朗说:“有一天我在父亲的磨坊里发现了一些东西。风车常使磨坊内部产生奇妙的现象。磨坊的窗户通常都非常小,但是当太阳照耀时,尤其是在春天明朗的天气里,整个磨坊里会充满一种非常奇妙之灿烂的光芒,那是我以前从没有见过的。”伦勃朗这种对于光线的敏锐与感悟奠定了他用光表达人物情绪和精神思想的基础。

    对于伦勃朗来讲,他画面中的光线已经全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之光,而是萌生于人类心灵之上的精神之光。《圣家族》中,画面上方的小天使伴随着淡淡的光芒将观者的视线引向了画面中心的圣母与圣子,圣母正细心照料着酣睡的圣子。圣母脸上的光线鲜明突出,与婴儿脸上的明亮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画面中光线的亮度对应关系充分表现出了伟大母爱、美好亲情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大片深沉温暖的阴影衬托下,画内的光线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明暗走向,光与影的对比关系由静变动,呈现出了鲜明的视觉节奏感。伦勃朗绘画中光线对画面人物情感的表现意识在影视人物的布光中也同样适用。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恋恋风尘》中,主人公是从小青梅竹马青春年少的阿云和阿远,两人淡淡的情感没有过多曲折离奇的变化,只有在往返于家乡与城市的列车上可以看到他们心心相印相互倚赖的身影。外面明亮的光线透过车窗洒在两个人物的脸上,随着列车的行进及窗外景物的变化,照在人物脸上的光线明暗闪现。在这里,静止的无言身影与明亮的闪烁光线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对比,明亮的光线直观明了,就像两个人物的内心情绪一样闪现变化。恰当的光线布局将人物的思想内涵跃然纸上深入人心,与伦勃朗精神之光的意味一脉相承。

    二、瞬间黑暗之意蕴

    影是光线的空缺,在光线照射不到或者被遮挡的地方都会形成影,如果此影无限扩大甚至成为黑暗,它就会成为观者产生无限遐想的精神空间。伦勃朗绘画中的黑暗布局就是兼顾形式空间和精神空间的瞬间黑暗。对于伦勃朗来讲,他对黑暗的关注情有独钟。小时候,父亲磨坊中风车转动所形成的瞬间黑暗令他刻骨铭心,“那时老鼠非常多,前一天我们的捕鼠专家,刚捉了一大堆放在笼子里,挂在墙上,这些大老鼠在笼子里钻来钻去,咬着笼子上的铁丝,使得笼子慢慢摆动起来,在墙上形成了怪异的影子。加上风车转动时所造成之瞬间黑暗,磨坊里的景色简直无从描写。”这种对常人来讲熟视无睹的瞬间黑暗却在伦勃朗心中产生了无限的想象与思考,成为了他表达人物思想情感和精神内涵的独特艺术空间。

    伦勃朗绘画中的瞬间黑暗具有独特的意义,这种黑暗既是人物所处环境的真实空间依据,又超越了正常真实空间的存在价值。这种不能确定形状与颜色的暗淡空间成为了观者产生无限想象的线索,也成为了画家表达人物精神状态和思想情感的独有再造性精神空间。在《戴金盔的男子》中,从画右投射过来的光线就像聚光灯一样照射在了人物的脸部和头盔上,使得金盔和人物熠熠生辉,画面中最亮的是金盔上的光线,闪闪发光喻示着人物往日麾军前进厮杀战场的光辉。在侧光的布局下,人物脸部明暗分明,面部肌肉坚实有力,给人呈现出一种刚毅冷峻肃穆含蓄的感受。画面中人物脸部以下与后景构成了暗淡的低调效果,人物身后被无边的黑暗衬托着,这种黑暗将观者引向无限的遐想,仿佛暗示着主人公坎坷的经历与深沉的思绪。画面整体光影布局巧妙,明暗虚实有度,将刚强坚定威严悲壮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在《最后一幅自画像》中,画面中的伦勃朗眼神迷离无精打采,呈现出一种饱经沧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画面在无边黑暗的环境衬托下,没有来源的光线从上方照射在了人物的头巾和脸上,形成了人物顶光的光线布局效果。在这种光效的影响下,人物眼窝深陷没有光彩,光线不仅强化了老人自身的脸部皱纹,而且突出表现了人物苍凉的生活状态。画面中后景的黑暗就像人物的艰苦生活和坎坷经历一样显得无限深远、遥不可及。而脸部微弱的光线也像一种潜在的内心语言一样,表现了画家苍老疲惫的现实生活和艰难坎坷的心路历程。

    瞬间黑暗在影视人物的塑造上也有着同样深沉的意蕴与内涵,它与光线形成相互衬托相互依赖的关系。画面中的黑暗往往给观者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可以让他们跟随创作者的意识进入画面人物的内心世界。曾经获得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的电影《血色将至》中,人物的表现同样采用了伦勃朗式的黑暗背景表现手法。主人翁丹尼尔·普莱恩维本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银矿工人,一次意外中他获取了一条秘密的信息,在美国西部一处偏远的山区蕴藏着大量的石油,从此他走向了开采石油追逐物欲的贪婪之路,從而变得野心勃勃。伴随着财富的与日俱增,他的亲人逐渐离去。他贪婪的浪子野心换来的却是无比深切的寂寞,普莱恩维孤独地生活在偌大的房间中寂寞空虚。为了表现普莱恩维孤独无奈以酒相伴的境况,本片摄影师就采用了伦勃朗绘画中的黑暗处理手法。画面中普莱恩维孤身一人,微弱的光线从斜侧方照射过来,后景大面积的黑暗显得无限深远遥不可及,仿佛暗示着普莱恩维贪婪无度、冰冷孤独的内心。场景中微弱的光线和无边的黑暗互相衬托相互依赖,将人物窘迫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三、深度空间之内涵

    带有隐含和暗示性的空间产生了伦勃朗绘画中的独特空间深度,这种空间深度从而也揭示了伦勃朗绘画中所特有的精神内涵性。伦勃朗绘画《浪子回头》中,明亮的光线和浓重的阴影构成了画面厚重深沉的美感。画面中的光线仅仅照射在前景的主要人物身上,风烛残年的神父、衣衫褴褛的儿子以及处于画右紧盯着浪子的男子,明亮光线的引导将三者的关系联系在了一起。神父身后的两位仆人处于背光面中,观者的视线全部放在了儿子身上,人物身后的背景是淡淡的幽暗。伦勃朗这种幽暗中带有情愫的艺术空间处理是独特的,它既可以给观者提供一个简单生活场景的依据,又可以使观者产生无限的遐想。幽暗的后景仿佛暗示着儿子远走他乡的窘迫生活,也仿佛暗示着他精神上渴望得到父亲宽恕的回归,画家通过幽暗空间中的明亮使画面形成了一种深沉的气氛与内涵。此画想要表现的是一种精神的回归,还是一种探求的失败,在这种充满着暗示性的光线气氛和艺术空间面前,相信不同的观者自然会有自己的感悟与理解。

    倍受观众喜爱的中央电视台第十套栏目《百家讲坛》,是一档以建构时代常识,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目的的栏目。该栏目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选题主要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相关,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汲取知识的学术殿堂。为了契合于学术文化的栏目定位,《百家讲坛》的舞美设计和光线处理独具匠心,在电视屏幕上营造出了一种直观浓郁的学术气氛。场景中的光线分成了两个层次,前景中的主讲人处于一个光区下形成了基本的造型效果,整体后景以冷色为基调且明度较暗,淡淡幽暗的背景显得深邃而静谧,仿佛百家讲坛的主题一样令人回味无穷,主讲人在淡蓝背景的衬托下也显得博学多才沉稳大方。《百家讲坛》中光线的深度艺术空间就颇具伦勃朗绘画中的精神内涵意味,深蓝色的背景契合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栏目主旨,给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往往能够让观众跟随着主讲者的音容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另外,《百家讲坛》后景中的一缕光线也成为了整个场景的点睛之笔,在淡蓝背景的衬托下,这缕光线预示着知识的光芒,它就像阳光一样哺育着大众。

    毕生追求自由表达的伦勃朗无论现实多么的变幻莫测,他都孜孜不倦地向着自己的精神之路前行。小时候从父亲磨坊窗户投射进来的奇妙光芒就像宇宙中的魔幻之光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他,尤其当磨坊中的风车及笼子转动时,光线随之发生了强烈而又鲜明的变化,这种瞬间的明暗变化更像乌云遮日一般彻底打动了伦勃朗童真的心,光与影成为陪伴他一生表达思绪与情感、精神与现实的艺术语言。光影在伦勃朗的绘画中是表现情感的有力工具,完全是为其创作思想服务的。伦勃朗对光线的独特运用纯粹是主观的,他的光线是表达人物思想情感的秘密武器,富有表情的光影主导着伦勃朗绘画的情绪和整体感觉,深入地揭示了画面中人物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

    伦勃朗精神层面的光线表达使其成为不折不扣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光影的魔术师”,这种与人情感互动和共鸣的艺术语言运用是永放光彩的。伦勃朗绘画中富于思想的光影运用源自于他坎坷的人生积淀和丰富的情感体味,及其对艺术真谛的孜孜追求。伦勃朗毕生致力追求的光影语言的精神表达是和其个人的审美心理、精神状态和生活体验息息相关的,是其精神内涵的自然流露。这种独特的光影语言已然成为其表达主观情感和表现画面美感的视觉符号和形式语言,它不仅对当代绘画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影视创作中的人物光线处理均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对影视中的人物用光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史作柽.伦勃朗艺术的美学内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培德.光:视觉语言[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3]刘继炜.伦勃朗油画的光影艺术美[J].大家,2011(03).

    [4]韩文利.浅析伦勃朗绘画中光的特殊性[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

    [5]金淑芳.伦勃朗的艺术与人生[J].艺术评论,2010(09).

    [6]杨玲玲.浅谈伦勃朗绘画的光影艺术[J].艺术科技,2018(11).

    [7]闫雪峰.伦勃朗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J].美术观察,2018(08).

    [8]苻海俊,胡俊.浅析伦勃朗绘画中光影的人性化特征[J].名作欣赏,2018(02).

    [9]白冰洋.伦勃朗《犹太新娘》色彩与笔触研究[J].艺术教育,2018 (02).

    [10]杨雯淇.伦勃朗绘画解析——从图像学角度解析《夜巡》《圣彼得的拒认》 《扮成圣保罗的伦勃朗》三幅作品[J].美术大观, 2018(01).

    [11]黄玉清.浅析伦勃朗绘画中的女性——以其妻子与模特为例[J].艺术教育,2017(12).

    [12]冯云.艺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伦勃朗绘画给后人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11).

    相关热词搜索: 用光 绘画 人物 影响 影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