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语文教学中的“低位徘徊”现象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1-02-25 07:57: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当前,语文教学“耗时长而收效微”的状况依然存在。杨再隋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存在着“虚、闹、雜、偏”四大重症,崔峦先生也曾痛批小学语文患上“夜盲症、多动症、高热症、浮肿症”。作为教研员,听了几百节小学语文课后,我深深意识到,语文教学陷入了“低位徘徊”,即滑行在浅表层面,教师讲的、学生练的,很多都是学生课前已经知道的,教学之后,很难看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增值点”。教学本应是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在认识、知识及能力等方面产生“量”的增加或“质”的飞跃。可事实上,语文教学中的“低位徘徊”现象却一直存在,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整体设计上的“低位徘徊”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扁平”

    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上看,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本节课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并不清晰,更别说哪些是要教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了。叶圣陶先生说“课文只是个例子”,语文教师的本质工作是以课文为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师之所以为语文教师,他的标志性工作是语文知识教育和语文能力培养,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听说读写。

    我曾经听过一个老师上《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上课伊始,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之后让学生自由读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个学生回答过后,这个环节草草收场;老师又问:课文里是怎样写更羸的?一两个学生不得要领的回答过后,教师不置可否;接着教师再让学生读1~5段,告诉学生这里讲的是故事的结果;再请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问学生: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学生说是原因;最后请学生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之后就开始进行生字教学。那么,《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应该教什么?学生仅仅需要知道故事的原因和结果吗?这个故事的逻辑性非常强,更羸是怎样通过大雁鸣叫声的凄惨、动作飞得慢这些表象一步步做出“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这一推断的?对于“愈”“失”“直”“忽然”“嘣”等词语的理解,结合语境,使学生体会这些词语的运用妙在何处。从读中感悟写作时如何遣词造句——这才是我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让他们去体会如何根据表象判断事实,如何进行遣词造句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

    在课堂教学中,类似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如崔峦老师曾经说的:我们的语文教学患上了“夜盲症”。对新知识、新技能视而不见,却去追逐一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学的增值点无从体现。如果我们拿到一篇课文,连教什么都不清楚,我们学生从何而谈收获与提升。

    (二)教学结构的设计缺少“上升层次”

    就文本解读水平而言,课堂教学的整体结构的设计止于文字的表层,缺乏纵横联系的深探。著名文学理论家童庆炳先生在其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提出了“文学文本层次理论”,即将文学文本划分为“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三大层次。以此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多半还停留在“话语层面”,缺少形象的内化,更没有触及深层意蕴。就学生能力形成而言,也止于文本内容及表达形式的解读,缺少相关拓展与迁移运用环节的设计,而“能力是在运用中形成的。”导致课堂整体凸显“无上升台阶”,各种教学活动都落在了学生认知发展这同一个层面上。如学习《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课堂伊始,教师就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说“这个宋国人想不劳而获”,有的学生说“这个宋国人把偶然的事当成了经常的事,很可笑。”上完课之后,老师让学生再总结寓意,学生的回答仍然是这堆话。我们不禁要问:教学效率在哪儿?

    实际上,就这个寓言故事而言,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于对深层寓意的理解——思维方式的僵化导致这个宋国人认为偶然的事以后不会变,还会像这样经常发生。显然,教师没有理解到这个层次,学生也就学不到这一层次。再往上登一级的台阶是:作者为了表达这个寓意,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假如是你,又会用怎样的故事来表达这个寓意?这样深度的读写迁移才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也有利于学生对这个寓言的灵活运用。否则,学生在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时,没有任何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课堂教学效果上的“低位徘徊”

    (一)“浮”

    课堂教学效果上的“浮”表现在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有层次、有目的的读太少。 我曾经听过一个教师上《桥》这一课,教师教学完全脱离文中描写环境和文中关于老支书临危不惧、舍小家为大家的描写,一味地进行文本的拓展:播放歌曲、播放赞颂老支书的诗歌、播放像老支书这样的人物纪录片。课堂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孩子们承受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篇课文应该这样教吗?如果这样上,阅读课就完全变成了一节道德说教课。这篇课文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理解如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气氛,理解如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感受老支书这个老党员坚毅如山的形象、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同时,通过品读,让学生了解短篇小说的表达特点。案例中的教师,脱离文本的过度拓展,削弱了文本的工具性,一味地夸大文本的人文性,这样的教学就是浮于表面。语文教学一定要通过品词析句沉入文本,以语言为载体,去感悟、升华,否则学生的感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语文课堂中,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被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去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听过了太多语文课堂上的喧嚣,看过了太多语文教学的热闹,难免心生疑窦:语言的丰富多彩和语文教学的鲜活灵动就是这般的喧嚣和热闹?太多的非语文调料,使语文失去了语文本来的味道,语文课看起来更像是品德课、政治课、班会课、常识课……而实际上,语文教学最基础、最简单的目标追求其实就是“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真正的语文教学应体现这样的目标价值。语文课要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这“十字真经”,紧抠“知识、能力、方法、习惯”这“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这四项要求。语文课堂中的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浮,还表现在花里胡哨的课件上。课件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不用课件就不足以体现所谓“新”。课题用课件播放,重要知识点和其他重要信息用课件播放,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甚至在指导学生书写汉字时,要注意的笔画及笔顺问题也用课件演示。我曾经到一所学校听课,低、中、高年级均用课件进行生字教学,教学流程都是一样的,根本体现不出年段特点和学段目标。还有的课件用艳丽的色彩刺激学生的眼球,师生互动退居次要地位。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文本的研读被淡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活动被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的对话不见了,教师的主导变成了课件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生动的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但当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

    (二)“躁”

    目前,阅读课堂的表演很多,而实际上很多表演是为表演而表演,追求的是课堂热闹的效果,执教者多美其名曰:“有利于学生理解重难点。”其实,这就是“躁”。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一位教师执教《难忘的一天》时,采用的就是表演法。试问:文中“我”激动、兴奋的心情如何通过表演表现出来?这个例子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语文课到底还有多少语文味?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在语文的知、能、素养方面。收获到底有多少?语文课上的表演是服务于语文教学的,根本的目的是学习语言,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们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躁”还表现在课堂上是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躁”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

    “躁”还表现在无效的合作学习。比如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学生热热闹闹了一阵子之后,各组开始分别表达意见,最后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这样做的结果是:小组讨论代替了个体的独立思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本我,缺失了个性,众声喧哗,异口同声,许多是虚假的反应。

    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实施的 “自主”与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只是“形似”,自主学习浮于浅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只是表面上的自主而已。教师在课堂上不范读,不板书,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却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一位教师执教课文《画家乡》,课文分五段,第一段由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朗读,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然后教师说:“现在大家合作学习第二至五段。”学生四人一组,围成一圈,每人都在张嘴,各执一词,叽里呱啦,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教师在一旁任其“探究”,最后选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完,汇报的是个人观点,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回答都不置可否,或是象征性地提问几个学生,便完成了小组学习的环节。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团队精神。而上述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误区:合作之前不思,交流之时不听,放手合作不导。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学生合作之前必先独立自学,交流时要学会倾听,教师应加强巡视,随机点拨,适时评价。真正的自主学习是教师既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也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跑。尊重,不等于迁就;提倡自主,不等于百依百顺;群言堂,不等于乱言堂。如果我们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这显然是错误的。

    (三)“ 杂”

    “杂”的表现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有一些好像是语文活动的东西被塞进了课堂,耽误了教学时间。比如举办记者招待会、电视访谈、实话实说,等等。这些形式偶尔为之也可以,但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由于只是给少数优等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效果不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对于彻底改变过去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割裂联系的弊端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学中若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度”,也極易走向极端。课堂会变得杂乱无章。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容忘却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音乐课、活动课,科学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不管学习内容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都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也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一些其他学科的任务,让语文课替其他学科分担目标。我们提倡,语文课应该用语文手段完成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三、课堂教学方法上的“低位徘徊”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难点,更是教师追求的境界。所谓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40分钟课堂真正完成的教学任务。有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些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效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语文课堂中有哪些无效劳动呢?

    (一)零敲碎打地提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略加思考后予以回答,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是,有的教师将好端端的整体性课文掰碎提问,以多取胜。他们提的多是表层的问题,字面内容十分浅显,提的问题均是课文的前半句,让学生答后半句,学生随着课文一串就答对了。例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问:“乌鸦看见了什么?”学生回答:“瓶子。”“瓶子里有什么?”教师又问,学生回答:“水。”教师问:“水多不多?”“不多。”学生回答。“瓶口怎么样?”“小。”“喝着没有?”“没有。”……这样的提问,越问越窄,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走,无需动脑,平淡乏味,犹如嚼蜡,课堂气氛怎能不沉闷?好的课堂提问,要能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烦,相机诱导,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有口无心的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强调多读、熟读的观点在当今很有市场。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课堂上要书声琅琅,“还我读书声”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教师挖空心思,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的“读”,绞尽脑汁在教学的环节中加上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没完没了地读,直到把自己读烦为止。比如,“请带着忧伤的感情读”“请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请你重音读这个词”“哪里读得要快一些?哪里读得要慢一些?”一位教师讲《再见了,亲人》,课堂上,她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诚然,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没有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出现“小和尚念经”现象也是语文教学理论的退化,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作弄。“书声琅琅”,秩序井然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以及才智的消磨。我们提倡多读,但不是傻读。读要有目标,要有层次,要有质量,在读中教师还要说,还要讲,还要训练,还要指导;否则,语文教学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阅读教学中的“读”应该给足时间,突出过程。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在阅读中学阅读。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通过多角度、多途径、多方式的读的活动引导他们去感受、体验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文的素养。

    (三)嘻嘻哈哈地表演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放飞孩子想象的地方。课堂应当有活动性质和游戏精神,活动和表演能够让学习充满情趣和活力。所以,很多教师都喜欢运用表演手段再现课文的情境。然而,有的表演却把语文课堂糟蹋得体无完肤。一位教师执教《十六年前的回忆》,教者讲到李大钊被捕一段时,让学生演课本剧。给“李大钊”戴上礼帽,穿上长袍,给“特务”戴上墨镜,拿上玩具手枪。几个“特务”一拥而上,笑嘻嘻地喊道:“不要放走一个!”其中一個“特务”把“李大钊”拽住,大声吼道:“给我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说着,“特务”夺下“李大钊”的手枪,又把他全身搜了一遍。“李大钊”“扑哧”一笑,随即课堂乱套了:有的学生大笑,有的学生喊叫,有的学生鼓掌,教师完全失控了。

    表演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于内,要表现出人物复杂的情感态度;于外,通过肢体的演示和媒介物的变化,展示和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教者的失误——没有指导学生关注藏在“戏”后的故事,及故事蕴藏的感情,我们看到宝贵的教学时间就在这样肤浅的热闹中白白浪费掉了。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表面的热闹,反而使课堂更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本我,缺失了个性,众声喧哗,异口同声,许多是虚假的反应。

    (四)随意肤浅地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适时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前提与关键环节。

    (五)随心所欲说导语

    导语是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得好,能一语破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增强教学效果;运用得不好,会增加学生的无效思维,分散学生精力。

    一位教师教《乌鸦喝水》,她是这样开讲的:“这节课学习《乌鸦喝水》。大家都认识乌鸦,乌鸦就是老鸹。目前学术界对乌鸦还有争议,有的认为它是吉祥的鸟,有的则认为它是不吉祥的鸟,至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学作品对乌鸦也有描述,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一段就描写了乌鸦。”这几句导语谈天说地,晦涩繁琐,不仅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倒起了相反的作用。什么“吉祥鸟”“不吉祥鸟”,什么“鲁迅的小说《药》”,一连串的疑问把学生的脑子搅得一塌糊涂。其实,乌鸦究竟是“吉祥鸟”,还是“不吉祥鸟”,本身就是违反科学的。至于鲁迅的小说《药》,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本不可能理解;即使理解,它和本课教学又有什么关系呢?也是赘语。这与开阔学生视野和教学的高难度有本质的区别。不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漫无边际地引证,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六)走入极端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

    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而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四、应对语文教学“低位徘徊”的策略

    (一)教学目标要“精”

    提出“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一目标的价值追求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生命体)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内化。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编写怎样的教学目标,实际就体现了怎样的教学观念。看重“教学过程”是对学习本体——学生的尊重,是对学习本质——递增、习得、建构、发展的深刻认识。

    (二)教学环节要“简”

    面面俱到,反而抓不到重点。要删繁就简,返璞归真,扎扎实实求发展,力求让学生一课一得。语文课想要的太多,往往繁杂无边,要清晰主线,力求“清清爽爽一条线”,避免“模模糊糊一大片”。如教学儿童诗、富有画面感的文章就可以遵循“美读、想像、创编”的原则让学生美美地朗读、充分地想象、大胆地创编,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三)阅读要强化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上语文学习的快车道,双轨并行会阅读。阅读的四个层次为:一层,基础阅读;二层,检视阅读;三层,分析阅读;四层,主题阅读。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要实现阅读的深化,还要着眼于阅读量的增加与积累,如儿童诗、童谣的朗读,围绕主题的群文阅读,有趣的绘本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的整本书阅读,都应有意识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丰富的给养。

    (四)写作要落实

    新课程的课堂里我们经常要读写结合,写几个字,写一段话,但是总觉得有一种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行色匆匆的感觉,有的教师干脆把它放在课的结尾,全当是课堂教学的机动。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月光曲》一课中就很好地把写、思、辨、读、品等融合了。蒋老师听写词语——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啊,讲的就是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要一笔一画工整有力。下面聽写一组词语,注意几个词语的笔画。先听后写一组词语:盲姑娘,蜡烛,琴键。

    师:这组词语里面,盲、蜡、键,都是生字。(生写)

    师:同学们抬起头来,和这位同学一起看,写的对吗?

    生:对。

    师:写的时候注意这个“蜡”字,很多同学误认为它跟“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它是虫字旁,最初的意思是动植物的油。这个“键”他写对了,但我观察了一下,笔顺不是很正确,左中右结构,最后写中间的部分,明白吗?

    生:明白。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学生写)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生: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皎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生:我觉得是特别轻柔,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师: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清幽的月光让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同学们,这个传说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呢?请你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来说一说。请大家先自己准备一下,说一说。

    师:同学们,谁愿意来说一说。(生说了课文的大致内容)

    师:谁愿意再说说,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又一学生描述课文大意)请将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有效还是无效,是正效还是负效,是高效还是低效,主要看是否体现了学科的本质,学生是否学有所获。让我们从少、慢、差、费等语文教学误区走出来,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朴、求真、务实,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成。这样的语文课堂最有语文味,也最有效。

    (作者单位: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李阳)

    相关热词搜索: 低位 徘徊 语文 现象 应对策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