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三种影像编码方式

    时间:2021-03-25 09:20: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建立在《湖北少数民族传统叙事影像化的初步研究》和《少数民族影像创作者与接收者调查报告》之上,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如何融合现代影像叙事,提出了三种编码方式。分别对应了主旋律影像、商业化影像和艺术影像。先是探究了在这三种类型中,少数民族影像曾经采用过的编码策略,然后结合调查报告和相关案例,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提出新的编码方式。从而为相关研究者和影像创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主旋律;少数民族;编码;符号

    经过若干次定量和定性调查后,笔者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现代影像编码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按照影像的生产类型,提出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三种影像编码方式,分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主旋律影像的合成编码、与商业影像的合成编码和与艺术影像的合成编码。

    一、主旋律化编码

    将少数民族叙事与主旋律话语进行缝合,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主流。“十七年时期”通常会用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冲突来形成戏剧矛盾的核心,而这种阶级冲突与其时的国家政治结构具有内在的同一性[1]。比如《内蒙古人民的胜利》,影片主要人物道尔基王爷受到反动美蒋势力的蒙蔽,最终幡然悔悟,这一叙事策略在《农奴》、《勐垅沙》中被反复使用[2]。另一种方式,是将少数民族与侵略者的矛盾与国家冲突进行缝合,其惯用的策略是,将少数民族内部或者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处理成人民内部矛盾,在更大的威胁——别国侵略者——面前,结成统一战线,从而化解了内部矛盾,同时传达了多民族国家团结一致的信息。

    当前,我国正处于和平崛起的新时期,国家需要输出新的文化形象,因此,少数民族元素与主旋律结合的编码策略,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从主题选择上来说,可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中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相契合的理念,比如环保问题、经济转型问题等。电影《滚拉拉的枪》,描写了彝族的传统习俗是,每个人生下来就要种一棵树,而且要保护它不被砍伐。这种朴素的民族信仰暗合了现代的环保低碳理念。在叙事策略上,营造戏剧性需要矛盾冲突,而怎样选择矛盾冲突的双方,以及矛盾的最终化解,成为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主旋律影像编码的关键。比如影片《马背上的法庭》,它将国家法治精神与边境少数民族人治传统作为一对矛盾,由此引发戏剧冲突,导演将这种内在矛盾,外化为两个人之间的冲突,最终借由两个人的互相理解,实现了矛盾的缝合——将国家法制与少数民族家族制度融合;另外一种叙事策略是,在共同敌人面前,各民族发挥自身的优势,团结一致此时,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以及地域文化特征,就被纳入到一个对等于汉族及其文化的影像进程中,地方性区域文化的多样性表达,被纳入华夏民族的整体特点呈现,从而将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主流文化元素进行编码。这里的敌人,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比如环境污染、贫困、贪腐,邪恶等,但更多时候,创作者更倾向于用实体来呈现它,最常用的策略是将它具象化为外国敌对势力,多民族联合抗日题材因此成为屡试不爽的类型片。

    二、商业化编码

    上文中提到的包含少数民族元素的反特片,其实就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商业类型片,它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编码进特务类型片中,取得了票房的成功。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少数民族文化商业化编码的最常用策略就是“奇观化”,在影像发展的历史上,不可否认,“奇观现象”在刺激观看者视觉神经和感知神经层面,具有重要意义,本质上来说,现代商业电影中的3D、CG特效、120帧率,都是生产奇观影像的技术手段,而少数民族题材商业电影,展示给主流观众看的,是一段他们不熟悉的影像,包含着似是而非的符号、具有异域风情的民俗、以及想象中的世外桃源[3]。

    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分层次看待。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奇观化展现,通常分为四个层次:抽象符号的想象、具象符號的再现、叙事事件的再现和民族精神的表现[4]。第一层次的编码,通常是将少数民族区域塑造成一个想象中的乌托邦,它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任何具体的所指,将之编入叙事,更多是为了取悦观众。比如《霍元甲》中,霍元甲战败逃到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山村,苏醒后的第一天早上,电影使用了一个推开门的运动镜头,紧接着一个大全景俯瞰镜头,漫山遍野是翠绿的农田,勤劳的农民在悠闲地耕作,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霍元甲在这样一个“不真实之地”,完成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治愈。这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引导着影片上映时的主流观影群体——都是白领,去想象一个安详的治愈之地。所以,关于这个地方的民俗、历史故事和民族精神,观众一无所知,也无需知道。

    而在第二个层次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具体符号,开始承担一定的叙事功能。这样的编码案例有很多,比如《天上的恋人》,讲述的是广西壮族青年的恋爱故事,其中壮族铜鼓作为一个关键的叙事元素,推动了男女主角的相恋。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将少数民族的仪式或艺术品作为符号,移植到影像叙事中的做法,能够吸引大多数观众的注意力。尤其是少数民族风俗中,本身具有叙事因素的仪式,往往会得到最大的关注度。比如土家族中的哭嫁仪式,在300名调查对象中,有67人表示被测试片段中的哭嫁仪式所吸引。如何将类似的符号编码进商业片,使其成为关键情节点,这为致力于从事少数民族相关内容的影像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第三和第四层次经常是互为表里而出现,即少数民族独特民族精神的体现,往往依托于具体的文化事件而产生。这就要求创作者对民族历史事件有深刻认知,并且能从个别的事件中,洞悉到人性的共通点,遗憾地说,这样的商业片在国内几乎凤毛麟角。台湾的《赛德克·巴莱》可以看做是个典型,它脱离了猎奇式的展示,而是将影像根植于台湾日据时代赛德克族奋起反抗的真实历史事件,从中挖掘这一民族的民族性,其中战士战死沙场,妇孺自杀殉道的民族自尊,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这样的编码方式,要求创作者沉浸到民族历史的肌理中去,提炼适合现代影像商业表现的元素,并将之组织成完整的叙事。在好莱坞电影中,反映印第安族裔民族精神的奥斯卡获奖影片《与狼共舞》以及《荒野猎人》,值得创作者学习借鉴。

    三、艺术化编码

    在中国刚刚加入WTO那段时间里,曾盛行过民族艺术怎样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保证其独立性的讨论,在这种语境下,学者认为少数民族影像中,文化符号被编码成中国特色,成为对抗全球化和现代化,凸显本土意识和国家意识的武器,是世界主义想象中的本土隐喻,从而在全球化语境下确立自己的身份。如电影《德吉德》中对少数民族形象的描写,类似于西方立场上对“东方”的构建,本质上是“去历史化”和“他者化”的尝试[5]。

    在文化全球化已经成为既定事实的背景下,这样的编码策略已经显得陈旧。然而,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将以怎样一种新的编码方式进入艺术影像, 现有的案例屈指可数。最近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作品是《路边野餐》,导演毕赣是汉苗混血,出生且成长与凯里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他的电影中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元素,比如蜡染工艺、苗族葬礼,这些符号脱离了国家意识的隐喻,甚至也不是民族特色的呈现,而是与诸多其它符号夹杂在一起,成为导演的私人记忆,构成一种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这样有益的探索本身就展示出,在艺术影像领域里,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编码,当务之急是摆脱任何事先预设的假定和符号化倾向,它的隐喻,它的能指,只有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才有具体的呈现。

    参考文献:

    [1]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J].北京:电影艺术,2005(1).

    [2]胡谱忠.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国家形象[J].北京:电影艺术,2013(2).

    [3]宋瑶.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初探[J].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5).

    [4]赵卫防.缝合与间离——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一种评析[J].北京:电影艺术,2005(1).

    [5]胡谱忠.当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表述[J].北京:文艺研究,2016(2).

    相关热词搜索: 三种 民族文化 影像 元素 编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