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论中国抗战精神的文化品格

    时间:2021-03-26 07:57: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中国抗战精神,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映,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抗战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品格。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本性”品格,自强不息精神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刚性”品格,厚德载物精神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柔性”品格,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韧性”品格。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厚德载物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厦,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品格支撑。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伟大的中国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抗战精神;文化品格;本性;刚性;柔性;韧性

    [中图分类号]K265.9; 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10-0080-06

    一、前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1]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中国抗日战争既是中日两国“硬实力”,即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也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大和民族“软实力”,即意志力和精神素质的较量。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积极组织和推动伟大的抗日战争,成为中国人民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因此,中国抗战精神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加,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和时代升华。“抗战精神是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孕育、迸发、升华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精神品格的写照,也是中国精神的代表。”[2]中国抗战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伦理智慧、精神气质及文化品格,是中华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

    二、中国抗战精神的文化品格

    中国抗战精神,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映,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弘扬。中国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忠报国、艰苦奋斗等传统伦理精神相承接。“五千年的民族美德和民族精神真正发扬着忠、孝、仁、勇、礼、义、廉、耻,由被封建势力曲解、利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道德,在民族自卫战争中发扬为真正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3]640从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抗战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品格。

    (一)爱国主义——中国抗战精神的“本性”品格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本性”品格。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可谓是中华民族的“天性”或曰“本性”。爱国主义精神不仅表现为一种对祖国具有强烈而真挚的情感,而且体现为对祖国勇于担当的责任和义务。关于“爱国”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典文献《战国策》。《战国策·西周策》云:“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汉纪》中也有“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的说法。《论语·宪问》中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称赞管仲为仁,其理由即是管仲为保卫华夏文化不受夷狄的凌侵。可见,中华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从“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屈原,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从“精忠报国”的岳飞,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一身报国有万死”的陆游;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孙中山,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等,无不彰显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爱国”与“忠君”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但“爱国”与“忠君”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忠君是忠于一姓一家之王朝,而爱国则还有忠于人民、忠于民族的积极含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帝制被推翻,“爱国”与“忠君”彻底脱钩。总之,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志士仁人的内在品德和固有的本性品格。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格,培育了无数的中华民族英雄。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忠实地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壮举。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在抗日战争实践中得到了历史继承与时代升华,它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具体体现为:

    1.深厚的爱国情感。情感是爱国主义之所以称之为爱国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及《在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唱出了中华儿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悲愤交加的爱国情感。在八年抗战中,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的八路军、新四军,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爱国官兵,都怀着高度的爱国主义激情勇敢作战,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誓死不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忠于国家和民族的实际行动。

    2.忠于国家和民族。“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正是中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民众踊跃参军,抗击日寇侵略的真实写照,集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责任意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抵抗日本军队的入侵,大多数的中国人仍然坚强不屈地自称“我是中国人”,表现了对祖国的忠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民族,又集中体现为中华将士在抗日战场上杀身成仁、为国捐躯的壮烈行为。

    3.杀身成仁、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抗击外来侵略,保卫或争取民族国家之独立,实为人生之第一要义。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平时实无其因缘,有之惟当民族受凌辱而争取独立之时。可为之杀身、可为之舍生者,吾民族之独立为首要。”[4]中华民族杀身成仁、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与日军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和壮烈行为。例如,从台儿庄战役中下达“誓死抵抗日军,我们要用血肉来填敌人的炮火”命令的孙连仲将军,到枣宜会战中发布“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昭告的爱国将领张自忠;从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到“宁死也不做俘虏”的“八女投江”,再到“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当俘虏”的“狼牙山五壮士”,无不彰显爱国将士为国捐躯的壮烈行为。无论是敌后战场上的八路军、新四军,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爱国官兵,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杀身成仁、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新篇章。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3 5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 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亿美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不畏强暴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胜利。杀身成仁、为国捐躯是中华传统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战中的最悲壮的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取得抗战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彰显了中国抗战精神的“本性”品格。

    (二)自强不息——中国抗战精神的“刚性”品格

    1.“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应有的“刚性”品格。《周易》提出刚健自强的学说,宣扬“刚健”的品德。《周易·乾卦·文言》云:“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周易·象传》又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谓自强不息,即是君子应该效法天,运动不息,永不停止的积极进取精神。儒家创始人孔子自述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从人生态度来看,自强不息表现为坚持独立的人格意志。孔子提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到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再到南宋陆九渊提出的“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语录》)等,都体现了坚强不屈的独立人格精神。

    从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来看,自强不息又体现为反对统治阶级的暴政和外来侵略。张岱年先生指出:“《周易》中提出的‘自强不息’四个字,仅从中国人民传统的共同心理来看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人民有反对外来侵略的传统,对外来侵略不能忍受;二是中国人民对内有反抗暴政、反压迫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所有志士仁人,或致力于学问事业,或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或致力于抵御外侮和救亡图存,亦莫不尽心竭力,奋斗不止。自强不息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人生态度和处理民族国家之间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2.中华传统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生动地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刚性”品格。表现在:

    一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心理基础,自强不息则是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行动体现。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6]520针对当时散布的“亡国论”毛泽东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要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负担起重大的责任。我拥有五千年文化四万万五千万人口之伟大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应当提高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畏难,不怕苦,不悲观,不失望,视日寇为死敌,视汉奸为世仇,与日寇作殊死战,反对一切傀儡政权,誓死奋斗,不屈不挠。”[3]718中国共产党人要在抗日战争中起模范作用,不但要与丧失民族自信、民族自尊的民族败类作坚决的斗争,还要提高人民群众抗战的自觉意识和自信心理,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出来。

    二是中国军民誓死抗击日本侵略者。无数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挽救民族危亡,高喊“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为抗战流尽最后一滴血,表现了不屈不挠的“刚性”品格。蒋介石的军事顾问蒋百里曾经说:“中国人最大的武器就是坚强不屈的意志,敌人可侵占我城市,可屈服我政府,但绝不能屈服一国的文化,更不能屈服一个民族的意志。日本假口防共,想拿二百万来屈服中国人的意志,等于梦想,日本一天不停止侵略中国,中国势必抵抗到底,最后胜利必属于中国人。”[7]正是这种坚强不屈的民族独立人格意志,编导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剧。

    例如,1940年2月,东北抗日联军司令员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军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当日军解剖其尸体后,发现胃里仅有草根树皮时,日本关东军上下亦大为震惊;1942年5月,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激战中,亲临前线,壮烈殉国。爱国将领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淞沪会战中,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8]如在太原会战中,国民党军长郝梦岭、师长刘家骐血染战场,士兵伤亡达10万人之多。此外,还有敌后根据地人民群众开展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以及山东的铁道游击队等,也体现出普通民众生死不苟、大义凛然的精神。在全面抗战的8年中,敌后解放区军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区平民伤亡890余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共伤亡584 267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由此可见,面对强大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军民宁死不屈、誓死抵抗,展示了中华民族“刚健自强”的精神品格。

    (三)厚德载物——中国抗战精神的“柔性”品格

    “厚德载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之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柔性”品格。“厚德载物”一语出自《周易·坤象》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大地一样品德宽广、仁厚,能够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有学者指出:“按照古人的说法,厚德来自大地的秉性,大地无不承载,宽厚能容万物。这里的‘物’既指自然之物,也指社会存在。对于自然之物,厚德载物,意味着滋生万物,顺承天意;对于社会存在,厚德载物,意味着继善成性,成为谦谦君子。”[9] “和”是厚德载物精神的核心品质。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有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中庸》提出的“君子和而不流”;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的“仇必和而解”;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提出的“太和,和之至”;等等,由此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崇尚和谐的民族。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厚德载物即是宽厚兼容的精神,这是儒家所特别推崇的。道家也讲‘和’,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和’并不是否认差异,但更强调一致。以和为贵的观念正是中华民族坚强凝聚力的思想基础。但是思想家所宣扬的‘以和为贵’的观念也起了巨大的作用。”[10]

    总之,“厚德载物”蕴含着鲜明的和谐精神和宽容理念。英国哲学家罗素高度评价中华民族的和平性格时说:“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尽管中国发生过很多次战争,中国人的面貌仍是非常和平的。”[11]和谐精神与宽容理念,是厚德载物的内在旨趣,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柔性”品格。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可谓是中华民族的性格,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柔性”品格。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之和平,而且求世界之和平,不但求一时之和平,而且求永久之和平。欲达此目的,便须决一死战。”[6]476用战争消灭战争,求得永久的和平发展,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旨。厚德载物的“柔性”精神品格在抗日战争中具体体现为:一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大敌当前、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在党派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不计局部利益,以民族大义为重,从多年的内战对峙转变为共同抗日,化干戈为玉帛,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纾国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华“和为贵”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华北战场上,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配合友军作战,取得歼灭日军1 000多人的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勇气和信心。在华中战场上,国民党军队进行武汉会战时,八路军、新四军在主要铁路干线上牵制日军30多万人于自己周围,国共军队共歼灭日军10万余人,其中3万多人被八路军、新四军所消灭。为了配合1941年的晋南战役,毛泽东多次向八路军总部指示:“我们的基本方针是团结对敌,是配合作战。”“在敌后猛击日军,与正面友军配合作战,决不计较国民党的反共仇恨。”[12]国共军队团结合作,取得了抗击日军的多次胜利。可以说,没有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就没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二是“以斗争求团结”,站在自卫的立场上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亲美英派虽然继续抗日,但开始推行消极抗日政策。而中国共产党仍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继续争取同国民党的合作。中国共产党指出:“如能加紧团结而不自坏其长城,再接再厉而不自丧其勇气,则抗战未有不胜,建国未有不成者。”[13]但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站在严正自卫的立场上予以还击,决不轻信让步。中国共产党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原则,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极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时局的好转。毛泽东认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以斗争求团结”也彰显了“和为贵”的精神品格。总之,没有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三是宽容包容,优待日军俘虏。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害。但中国人民在坚定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却能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即“以德报怨”,优待日军俘虏。1939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优待日军俘虏的指示》中要求:“在战斗中俘获之日军俘虏应尽量释放,多则不超过两星期,情况许可时则当场释放,多加宣传优待。”日本人残害了无数中华同胞,但是我们却能以德报怨,优待日军俘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有容乃大的宽厚包容的品格。简而言之,中华传统厚德载物精神在抗日战争中从不同维度得到了鲜明的昭示,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柔性”品格。

    (四)艰苦奋斗——中国抗战精神的“韧性”品格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传统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始终坚持和倡导的优良作风和政治品格。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韧性”品格。中华民族是个吃苦耐劳的民族,“苦”而不屈、“苦”而不衰、“苦”而不倒,蕴含着锲而不舍、愈挫愈奋、愈难愈做的“韧性”品格。艰苦奋斗精神是一种不怕艰难困苦,英勇顽强去战胜困难的精神。中国远古时代很多神话故事展示了中华先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宏观画面,蕴含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据《史记·夏本记》记载,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可见,“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孕育着中华先民天下为公的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列子·汤问》记载“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面对太行、王屋二山,毫不畏惧,立志要铲平它。愚公说:“虽我之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增加,何苦而不平?”在愚公身上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艰苦拼搏精神。可见,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反映中华先民同大自然作斗争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不怕苦难、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此外,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也从不同层面体现了中华先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中华文化典籍中还有很多关于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格言或警句。如《尚书·大禹谟》云:“居安思危,戒舍以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周易·否》提出“君子以俭德避难”的命题。道家则也提出“俭”为“三宝”之一,在物质生活上,强调“寡欲”“知足”等。墨家崇尚劳动,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的观点认为,倡导“节用”“节葬”学说等。从一定意义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勤劳简朴、艰苦奋斗的发展史。

    中华传统艰苦奋斗精神在抗日战争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彰显出中华民族的“韧性”品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得到许多国家及其人民的援助,这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依靠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体而言:一是中国抗战之艰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战败投降,前后长达14年之久,而全面抗战则有8年之久。抗战时间之长,面临困难之艰,抗击日军之多(在八年全国抗战期间,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日本陆军主力100万余人,和五分之二的日本海空军力量)也是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所没有的。再加上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中华民族面临着更加艰难困苦的环境。从1940—1942年,是抗日根据地最为艰难困苦时期,当时人们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到冬天没有被盖的地步。而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控制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抗日根据地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面临的抗战之艰苦,是世所罕见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克服困难的最有效途径。二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面对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及缺衣少粮等困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而是焕发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冲天革命干劲,中华民族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势。毛泽东说,“在我们面前是没有悲观的,我们能够战胜任何的困难。”1939年2月2日,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口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其中,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赴无人烟但土质肥沃的南泥湾。从王震旅长到公勤人员、随军家属,人人动手开垦荒地,结果使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由于我们下决心自己动手,建立了自己的公营经济。边区政府办了许多的自给工业;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工商业;几万机关学校人员,也发展了同样的自给经济。”[14]总之,大生产运动和经济建设,为度过严重困难时期,巩固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支持敌后长期战争,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克服不可征服的困难,创造了从未有过的奇迹。中华民族以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简而言之,艰苦奋斗的美德彰显了中国抗战精神的“韧性”品格。

    三、结语

    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艰苦奋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在抗日战争中得到生动的展示,它们共同构成中国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品格。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国抗战精神的“本性”品格。自强不息精神体现了中国抗战精神的“刚性”品格,厚德载物精神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柔性”品格,艰苦奋斗精神则体现中国抗战精神的“韧性”品格。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厦,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品格支撑。应该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抗战精神是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中国抗战精神既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品格,也开启了中华民族的理想航程与现实方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中国人民能够在亡国灭种的危境中开辟出民族奋起的新道路,彰显了中华民族具有强大而无限的生命力。中国抗战精神也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伟大的中国抗战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以及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习近平.谈抗日战争与抗战精神[J].决策与信息,2015,(6).

    [2] 宇文利.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N].中国教育报,2015-09-02.

    [3]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4] 张岱年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80.

    [5] 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 (1921-1949年) (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667.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蒋百里全集(第6卷)[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108.

    [8] 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95.

    [9] 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158-159.

    [10] 张岱年全集(第7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554.

    [11] 何兆武,柳卸林.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下册)[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6.

    [12]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41-643.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史料(第8册)[M].1979:347.

    [14]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2.

    〔责任编辑:屈海燕 王圣姣〕

    相关热词搜索: 品格 抗战 中国 精神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