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利用古文传承美德,促使学生持续发展

    时间:2021-03-26 08:00: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国家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愿望之迫切可见一斑。因受“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洋文化”的冲击,加上功利化、应试化评价机制的影响,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尽人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学生人文精神“缺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虽然历经历史长河的冲刷,仍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完整地延续了下来,更将持续地发展下去。儒家经典所承载的传统道德精华,不仅凝聚成民族之魂,更铸造了东方文化特有的神韵。高中文言文中涵盖了大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那么如何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发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忠、孝、仁、义、俭”,有效在教学中融入和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孝”是持续发展的起点

    “孝”,即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是培养学生成才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使之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人心堕落,社会倒退。乌鸦尚有反哺之孝,更何况人呢?因此,提倡并弘扬孝道,切实让孝道文化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父慈子孝”、“尊长爱幼”,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也以尊重师长、孝敬父母为做人的美德。如《师说》一文,韩愈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进步思想,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重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师道观念,并通过“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其子”和“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人物进行对比论证,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不重视师道的恶劣风气。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教育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

    社会的需要日益复杂化多样化,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具有个性化的、创造性的人才,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将永远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基本要求,永远符合时代特征。

    二、“仁”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

    “仁”,即推己及人,和睦亲善。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传统人才观的影响,家庭对子女重在生活的关心,学习的关注,却忽视了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教育,于是父母对子女娇宠无度,使得他们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

    推己及人这一思想一直是道德伦理的最低起点。中国人做事,自古就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主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笔者在教学中也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向学生讲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教育学生要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帮他人所需;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的优良品德。崇尚和睦是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民族自古弘扬“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提倡人际间要亲善和睦,仁慈为怀;国家之间要睦邻友好,平等共处。“万事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民谚无不说明崇尚和睦是中国人的共识。笔者在教《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时,强调孔子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协和万邦”思想,教育青少年要热爱和平,和睦相处,珍惜今天安定的社会环境。

    推己及人、和睦亲善预示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关系,它连接沟通着人与人的心灵,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只有推己及人、和睦亲善,人才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三、“义”是持续发展的重点

    “义”,即刚正不阿,宁折不弯。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宁为善死,不为恶生”的气节依然在风口浪尖处矗立,历经大浪淘沙、沧海桑田依然璀璨如故。正是这种“浩然正气”,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的文化心理深层,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等等,这些都应该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焦点,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点。

    学习《鱼我所欲也》一文时,笔者教育学生要有“义重于利,义重于生”的思想;舍生取义是人的秉性,应该保持,而不应该为物欲所蒙蔽,以致见利忘义,从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以及见利忘义的不良倾向,并要求学生背诵这篇千古绝唱,理解“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千古名句。在教《梦游天姥吟留别》时,阐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那种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傲岸性格。在教《涉江》时,突出屈原那种在困境中仍坚持理想、决不同流合污的崇高人格等等。这样,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感受英雄的人格魅力,为自己在成才的路上保驾护航。

    再者,中国历史上不附权贵、执法如山的清官屡见不鲜,他们以身作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了法律的尊严,使国家机器得以正常运转。宋代的包拯曾说过“秀才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气节;春秋时鲁国典狱官李离因判错案,冤杀了人而自杀;诸葛亮因用人不当而使街亭失守,他不彻私情挥泪斩了马谡,并自请降职三级,从而实现了他的诺言:“进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为官清廉是从政者必须具备的品质。清则无私,廉则生威,为官做到清白廉洁,定能做到鞭梢所指,从者如流;登高一呼,万民响应。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品格纳入当前素质教育的范畴。

    四、“俭”是持续发展的焦点

    “俭”,即勤劳节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指的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它要求人们节制自己的生活欲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节约生活,节约财用。勤劳节俭,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早期的经典《周易》中,就有这样思想的总结,即“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孔子也认为“礼,与其奢也宁俭”,“奢则不逊”,“君子惠而不费”。从传说中的尧、舜、禹起,各个历史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乃至封建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无不把勤俭作为做人的美德、持家的要诀、治国的法宝;大力倡导节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舌尖上的浪费”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弘扬我国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利于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奉公以勤,律身以俭”的美德,贬斥懒惰、奢侈及安逸享受的恶习;在提倡勤劳的同时,也注重节俭。所以笔者教育学生,养成和保持勤劳俭朴的美德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在语文教材中这样的内容比比皆是。如《诗经》中的《伐檀》描写了奴隶伐木的艰辛;《孔雀东南飞》一文中塑造了一位“昼夜勤作息”的勤劳妇女形象。中华民族又是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从“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到“大禹治水”、“李冰修堰”的历史事实;从孔子“发奋忘食、乐而忘忧”的行为风范,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誓言,无不贯穿和昭示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笔者在教《游褒禅山记》时,教育学生无论做学问或是创建事业,都必须培养立志进取的精神,不能随意盲从,半途而废,因为“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只有具备这种自强不息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古语云:成才先立德。无论在成才的路上还是创业的途中,都不会一帆风顺,因此要培养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必需培养他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格。

    五、“忠”是持续发展的至高点

    “忠”,即天下为公,爱国如家,是自国家产生以来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感情基础和道德规范,“忧国忧民”、“国而忘家”、“位卑未敢忘忧国”、“舍生取义”,这些教学崇尚气节,讲求情操,培育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

    天下为公,要求的是关心他人、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追求平等、公正,视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它的最高境界是在义利相矛盾、相冲突的情况下,“先义后利”乃至“公而忘私”。如,教《民贵君轻》时,强调儒家大师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补充《廉颇蔺相如列传》,展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计个人生死荣辱,以国事为重的可贵品质;教《离骚》,突出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高尚品格。通过这些内容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中华民族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以天下为己任,关心社稷民生。孔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也以“平治天下”为己任,此后,爱国爱民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公无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等等。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七十多位诺贝尔获得者曾如是说。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对世界的和平、人类的繁衍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仰慕先贤,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以智慧和力量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发掘教材,把握契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传承中华美德。

    参考文献:

    [1]郑湘晋.德育——质量蕴藏其中[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朱小蔓.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周鸿波  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中学  528000)

    相关热词搜索: 古文 传承 持续发展 美德 促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