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从《愤怒的葡萄》中凯西信仰转变看美国左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1-04-18 07:51: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愤怒的葡萄》是描绘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美国农民的悲惨生活,以特殊的角度叙说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该作品中主要人物凯西信仰的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美国左翼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透过这部作品,我们能够对美国左翼思想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可以说很多时候文学作品可以作为思想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文献文本。因此,凯西这一人物成为了该作品中的亮点,这个人物为研究美国左翼思想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凯西;信仰;唯物;无产阶级;左翼思想

    【作者简介】包茜,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文学思想史研究是人文学科专业的一个较差研究方向,也是一个相对可以见深度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这一研究方向引起了诸多学者和专家的注意,于是文学思想史方向的研究成果每年都数以万计的出现了。美国左翼思想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在美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思想自由的社会中,左翼思想的产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研究美国左翼思想自然就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议题,但是寻找经典的角度和崭新的文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研究任务。笔者选择了《愤怒的葡萄》作为研究美国左翼思想的文本文献,立足于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笔者通过对人物思想和信仰的转变进行破折,从而对美国左翼思想进行全面的研究。

    一、《愤怒的葡萄》诞生的时代背景

    1.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美国农业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左右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美国农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说是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像其他经济种类一样,产品大量过剩挤压,农场主和资本家一样为了保持较高的价格利润大量销毁农产品。这样一来,大量的农民面临着破产。另一方面,一战期间为了在战争中获利,美国农场大量种植棉花。不仅出现了大量产品的挤压,而且还使得土地日益变得贫瘠。

    在美国这场经济危机中,农业对农民经济和生活的支撑日益变得薄弱,甚至是逐渐消除。大量农民进行逃亡,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东部的农民卖掉所有的财产去西部,希望在西部找到生机。但是那场经济危机不是区域性的,而是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逃到西部去的农民依旧生活艰难。

    2.经济危机中美国农民的生存状态。经济危机中农民的大量逃亡只是农业在从事人群中的一个总体反映,当时美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却应该从微观角度去考察。经济危机中的农民根本没有经济来源,长时间内只能排着长长的对于去领救急品。很多人只能把麻片绑在腿上进行御寒。

    因此,当时的农村生存状态是非常艰难和非常惨淡的,很多农民在经济危机中丧失一切了,包括丧失了生命。

    3.20世纪30年代美国左翼组织在政治中的影响力。20实际30年美国社会中产生了左翼组织,这些组织对于当时的美国政治产生了一定的干扰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并不是太强烈,甚至可以说微乎其微。因为这种左翼组织始终没有正式进入美国政坛,可以左翼组织始终没有推动无产阶级的产生。

    二、《愤怒的葡萄》中凯西人物形象与信仰转变

    《愤怒的葡萄》中凯西这个人物的形象和信仰都是本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枢纽,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枢纽也充分地放映了美国左翼思想产生。

    1.凯西牧师形象设定的目的与作用。凯西在《愤怒的葡萄》中是以农村牧师宗教身份出现的,这种人物形象的设定目的在于揭示美国游离契约性社会以外人群和左翼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且凯西以宗教身份出现,也说明了美国思想自由与左翼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恰恰是持与美国世俗社会不同思想的人传播和滋生了左翼思想。

    2.凯西信仰转变背后的社会变动。凯西信仰的转变说明了有一些人却是改变了原来基督教的宗教信仰,而信奉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欧洲阶级理论的政治信仰。说明美国民众的思想领域确实发生了变动,有新的思潮进入到社会当中。但是这种新的思潮并没有给美国思想领域产生明显的影响。

    凯西信仰的转变揭示了美国思想领域异端思想能够生存,这从一定方面证明了美国社会思想的自由,也说明了美国社会人文情环的传统由来已久。

    3.凯西思想转变后人生轨迹的寓意。凯西思想转变以后带领工人进行暴动,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为底层社会群体争取种种权益,最后牺牲在暴力之中。凯西的这种命运暗示了美国左翼运动的命运,那就是必将失败。因为这种运动在美国就没有存在的合理性,美国根本就没有左翼运动适应的土壤。

    三、从《愤怒的葡萄》到美国左翼思想

    1.《愤怒的葡萄》与美国当时社会变动的关系。《憤怒的葡萄》主要描写了美国东部农民因为经济危机遭受破产而被迫向西部逃亡,但到了西部以后依旧面临生活艰难的命运。通过这部文学作品能够看到,经济危机给农业带来的危害造成了美国社会大量流民的产生,下层社会人群的地域性流动而已加强。这样一来美国的社会形态就从昔日的稳定变得频繁动荡,大量脱离生产的人开始产生,他们开始试图寻找其他的谋生职业。

    经济危机以前的美国社会是一种契约性的社会,国民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社会经济组织给国民支付报酬。但是1929-1931年的经济危机使得这些社会经济组织大量萎缩,国民与社会的契约关系逐渐被破坏。正规的经济效益创造途径消失,大量的流民只能通过自发组织间接或直接地参与政治从而维持生活。这种对政治的参与是非正常化的,往往表现通过某种非法活动从而胁迫政府答应某种条件或提供某些待遇。

    参与这种非正常化非法活动的流民逐渐自发地组成的这样或那样的组织,这种组织在美国社会中以前是从未出现过的。因为这种组织的出现使得一些原来异端性的因素呈现出向正统位置过度的趋势。这种组织的出现自然是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政治的一种强有力的挑战,因为这种组织就像癌细胞一样扩散。

    这些组织当中的领导者是经济危机出现以前就游离在契约性社会以外的人,经济危机的出现和底层国民的艰难生活为他们奉行的欧洲阶级理论提供了现实践行,他们以某种理想性的口号对流民以及底层国民进行各种煽动。在这种情况的推动下,美国出现了新的政治势力,他们在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渗透。

    2.美国左翼思想的产生根源与发展途径。新政治势力和政治组织的出现使得美国政治格局出现了重大的挑战,但是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坐等自己的利益被分割,他们势必会通过自己掌握的政治和法律资源对新政治势力的扩张进行了限制。于是双方的各种博弈与较量便迅速展开,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其中思想和文化方面最为激烈和明显。

    因为双方都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通过各种宣传从而赢得整体国民的支持。从而有效实现自己力量的的增强。这种倾向对于新的政治势力似乎更为迫切、更为明显,因为他们急于在美国政坛上立住脚,他们只能在自己政治宣传下大功夫,从号召大部分国民支持他们。

    政治的宣传需要实现概念的创造和发明,这种目标的实现自然已经上升到了政治思想的产生。新的政治势力一方面进行对欧洲阶级理论的吸收和改造,另一方面不断结合美国社会实际情况进行政治宣传口号的创造。因为美国的特殊性,这种新政治势力只能称之为左翼政治势力,而不能称为无产阶级政治组织,而他们的政治思想也就是美国左翼思想。

    美国左翼思想的产生自然是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冲击社会下的产品,这种产品的主要策源地是美国农村和农民群体。美国的左翼思想只是经济危机以前游离在契约社会之外的一小部分人进行煽动国民活动的理论,这部分人大多经济危机以前拥有各种宗教身份。无论他们的信仰是否发生转变,但这种身份确实有利于他们进行政治活动。《愤怒的葡萄》中凯西的经历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诚然这部分人当中有真的信仰欧洲阶级理论,但是他们始终无法将欧洲的阶级理论输入到美国国民的思想中。诚然一开始,有不少的流民加入他们组建的政治组织,但是这种融合始终不会长久,因为这种融合依靠的不过是广大农民一时的生活艰难和组织者昔日宗教身份的影响力。

    美国总统罗斯福上台以后积极推行“新政措施”,经济危机逐渐得到遏制,国民的生活保障机制快速建立起来,国民的日常生活水平逐渐恢复到了正常状态。在这种形势下,大部分国民渐渐开始脱离了对左翼思想的信奉,左翼政治组织也日趋瓦解,大多数流民又重新回到了契约性社会中来,这样一来左翼思想的生存现实基础就不存在了。

    左翼思想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基础以后,其在政治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就日益消减,最后其影响力可有可无。左翼思想最后只能存在于文学成为了边缘化的思想,可能在国民的意识中有对这种思想的了解,但是信奉这种思想人在国民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3.美国左翼思想命运的必然性。美国左翼思想始终没有成为革命思想,左翼组织也始终没有发展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可以说左翼思想在20世纪美国思想领域只是划过的一颗并不明亮的流星,所形成的影响力也可提可不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代表的欧洲阶级理论是有着特定的适应范围,那就是苏俄、东亚,这些理论的诞生地似乎都不适应。美国的社会就更不可能适应这种理论,为这种理论提供生长的土壤。从一定角度来看,欧洲阶级理论只能适应于资本主义社会和专制主义社会交杂状态的国家。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在世界上的都是领先的,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问题只是一时的,左翼思想只能在这个不适应的国度里一时兴起,但是这种兴起终究掀不起什么风浪。

    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发达的地步,并且其自身调和的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一直处于向前发展过程中,虽然有时发展速度较慢但是一直处于发展中。并且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文化、国民素质、法律建设都远远超过其他过程,已经当到了现代化甚至超现代化的程度,可以说这些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契约性社会的有效运转。在这种形势之下,左翼思想根本无机可乘。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没有经历过专制社会,美国社会阶层的压迫现象很少存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左翼思想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美国是一个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国家,只要一种思想没有违反法律就可以存在,即便是违反了法律也在司法范围内进行解决。所以,美国的意识形态控制是非常弱的,美国政府对国民言论的约束较为人性化,与意识形态至上的苏俄、东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左翼思想也就只能寄托于文学创造之中,因此美国左翼思想只能只能产生左翼文学,供美国国民去评价,或赞扬,或批评。

    四、结语

    《愤怒的葡萄》诞生于经济危机以后的美国,这个时期左翼思想已经在政治和社会上处于消退时期。作者在這个时期对昔日泛滥一时的左翼思想产生了回忆,但是在现实中很难再找到左翼思想的身影,故而把这种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之中。

    作者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对凯西这个人物信仰的转变进行了有效的设定。这一点确实符合历史事实,但是尽管作者有意拔高凯西的正面形象但是因为英美文学求真的传统不得不使凯西成为悲剧英雄。 因此,虽然作者倾向于左翼思想,我们依旧能够通过《愤怒的葡萄》这部文学作品看到美国左翼思想的发展过程以及最终命运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周仁成.从革命文学、左翼文学到反法西斯的抗战文学——美国左翼文学在我国现代时期的传播与交流[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2):106-111.

    [2]黄翔.30年代美国左翼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D].集美大学,2013.

    [3]杨悦.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左、右翼社会运动的政治过程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4]王予霞.左翼消沉时从未消沉的左翼声音——苏珊·桑塔格与当代美国左翼思潮[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1):98-103.

    [5]朱丽.例谈现代美国女作家的左翼思想[J].文学教育(中),2010 (10):28-29.

    [6]刘金婧.美国学者塞·法伯谈列宁思想的现实意义与西方左翼[J].国外理论动态,1997(20):153-158.

    相关热词搜索: 左翼 美国 葡萄 信仰 愤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