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必须以弘扬科学精神为基础和前提

    时间:2021-10-19 11:12: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摘要】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文章对科学精神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企业文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4-0233-03

    一、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主要表现为:

    (一)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所以可能的精神基础。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

    (二)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

    (三)创新精神

    大自然本身固有的规律性是科学活动所以可能的客观基础。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

    (四)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必备的基本要求。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要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能实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所以,对于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对于社会而言,则必须具备民主精神。

    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的总和,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共同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状态、传统习惯、技能素质、内外环境、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其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从其本质特性来说,有别于其他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民族性。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直接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征。

    2.功用性。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这在本质上体现出它的功用性。

    3.承传性。每一种文化都是在承袭了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4.人文性。企业文化的宗旨就是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员工创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企业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特征。

    5.革新性。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不断交替,企业文化赖以生成的社会文化会不断地变换其内容和形式,与此相适应,企业文化具有显著的革新性,企业文化只有在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地运动、变革和发展,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6.独特性。每一家企业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都必须以自身的特点为立足点,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学习于己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克服盲目追赶或照搬,力图建立和发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由上可知,企业文化中具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一)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1.先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充满探索、创新精神。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企业文化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与企业相伴而生,因而它是继承下来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企业文化的不断挖掘过程,在此挖掘过程中必须具备探索精神。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拥有的财富,更是所有成员行为的规范和法则。每个成员要想在一个企业中求得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企业文化。这种学习包括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积累新的经验,在更高的层次上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就是企业和员工在企业活动中不断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经营模式等等的精神。时下一种观点认为,企业中的创新就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制造出更为先进的产品。显然这是对创新的一种误解,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一种新的产品固然是创新,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等等也都是创新,有时是更为重要的创新。创新精神意在向企业和员工灌输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突破常规思维,员工应该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并且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敢于承担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创新精神对于当代企业来说,或许是最为重要的精神之一。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稳固的模式和传统,但它们也不是亘古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这一特征在当代企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如今国内外的许多成功企业都在顺应改革潮流,不断更新旧的文化模式,创造新的文化内容。企业文化的创新性正是体现在企业文化能够在与时代潮流的持续磨合中,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历经适应→变革→创新→新的适应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确保企业永远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建设要具有勇于求实、独立精神。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讲求实事求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同样,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文化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物体所受的外部“压力”。企业的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生存的土壤、繁衍的场所,它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物体所受的“张力”。鉴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内外部环境,所以任何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求实的精神,应当根据自身环境创立相应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还体现着相对独立的精神。因为不同的企业走过的从创立、生存到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各企业采用的推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每家企业内部都存在着自身所独立的企业文化,它能够辅助企业对外适应外部社会与市场环境、对内营造良好的协调机制与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全面成长。因此,每家企业的文化又都各具特色,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特征。一般情况下,相同或相近行业内的企业文化在类型方面表现为相近或相似;不同行业间企业文化的差异较大。正是这种企业文化呈现出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形成了整个企业界或行业内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即众多的、局部的个性化、独特性构成了全局的多样性。盲目照搬人家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发挥企业文化固有的功能,而且也没有生命力。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具有独立性。企业的文化绝非自然生成,而是企业所属的地域的社会文化影响、渗透的结果。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孕育企业文化的土壤,正是民族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言论、思想和行动,并随时代的变化而发扬光大,长久流传。民族的心理习俗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企业人员的好恶取舍,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加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发展的动力。企业只有在全民族共同认可的风俗习惯范围内选择培养企业文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工作热情。反过来,富有创新意识和崭新风貌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又会丰富民族文化,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增强生命力,添加光彩。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充满求实、独立精神。

    (二)弘扬科学精神是我国企业文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到在企业当中的普遍推行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首先,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与企业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化,没有体现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文化”。其次,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没有有机结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一种文化娱乐型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比较低。再次,大多数企业文化的建设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未能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最后,企业文化只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影,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中国特色,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我国企业文化未完全做到这一点。审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其不足之处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强行政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的体制还有着强行政化的成分,企业的管理方法也大量套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因此,官僚主义、权力崇拜以及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几乎成为我国企业的通病。还有,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结果使得我国企业成为各级政府机关的附属,企业财产属国家所有,干部职工是国家编制,企业的价值趋向、行为方式、经营目标乃至具体的经营计划往往受到政府行政机关的控制和干预。

    2.重伦理性。伦理性企业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特征是其产生的历史根源。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的家族色彩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次,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很强的伦理特点。在中国,无论是干部的任命考核,还是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和判断,乃至企业决策及其行为的选择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往往都不是以客观的经济效果作为价值评判的依据,而是以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作为衡量的基本价值观准则。我国的企业文化之所以形成这种注重伦理道德的特征,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伦理文化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集权管理模式的滞后效应。

    3.非制度性。在我国企业行为中,很多操作程序往往没有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突出的似是而非的模糊性有关,也与中国社会的大文化环境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而且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法治化”和“以情感人”的局面并未真正形成,“人治”的成分仍然相当严重,诸如长官意志,口头承诺,随意性的和模糊性的习惯,裙带关系等行为随处可见,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历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企业文化从总体上来讲仍然是一种“法治、情治和人治结合性的文化”。

    4.无独创性。就独创而言,我国企业和企业领导不像西方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那样,能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企业家较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如20世纪80年代,各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绝大多数都是由“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之类的“标准件”组成,没有什么个性,降低了对职工的吸引力,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表层,没有渗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不可能形成特色。国外许多企业大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他们各自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成为自身的象征和标志。例如美国ibm公司的“服务文化”,日本索尼公司的“开拓者精神”等都是与众不同的很富有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实例。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却未能形成这种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三、结语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科学性不强,因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已成当务之急。科学精神要求先进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本国情,研究中国经济和世界文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做到实事求是。其次,要面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研究现阶段的经济环境,在企业文化建设已取得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做到积极创新;最后,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陈朝阳,等编著.中国现代企业制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 企业文化 前提 先进 精神 基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