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教育教学 > 正文

    臻于至善精益致远

    时间:2021-04-21 07:50:5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郑德荣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学家,是全国高校最早三个中共党史博士点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作为国内较早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的学者,郑先生理论视野宽广、研究视角多样,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综述:一、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和奠基人;二、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有自己特色的体系;三、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思想和支柱理论研究;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关键词]郑德荣;毛泽东思想;研究;学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A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17)04-0047-04

    郑德荣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中共党史、毛泽东思想学家,是全国高校最早三个中共党史博士点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自1952年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以来,郑德荣先生从教已有65年(1980-1982年借调北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65年寒来暑往,一甲子余笔耕不辍,臻于至善,精益致远,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使命,将学术科研融于血脉!郑先生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研究、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研究、中国革命若干问题研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提出很多具有高价值的学术观点,有些填补了学术空白,有些匡正了传统认识,有些则具相当的创新价值。

    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作为国内较早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的学者,郑先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颇有建树。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开创了系统研究毛泽东思想史的先河,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很大创新,该书修订本在当时配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集体学习时使用;1988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则是国内最早创立概论体系的著作,多次被《光明日报》列为高校征购教材;1993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论纲(上、中、下)》,是当时国内少数全面、系统、科学论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鸿篇巨著之一;同年出版的《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则在延安时期的界定上有个人独到的见地;另外,《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书被誉为“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宏观研究方面的拓荒之作”[1]如今,郑先生虽已90岁高龄,依然老骥伏枥,笔耕不辍,2015年出版了被誉为“一部史论结合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力作”[2]的《毛泽东思想纵横观》。迄今为止,郑先生共出版了毛泽东思想相关研究著作13部(套),在《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发表相关文章百余篇(含合作)。郑先生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果赢得学界一致赞誉,正如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主任逄先知先生所說:“郑德荣先生长期以来潜心研究毛泽东思想并取得很大成绩,是国内这方面的著名专家之一。”[3]郑德荣先生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学术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反映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重点焦点、研究范式和动态趋势,归结起来综述如下。

    一、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和奠基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畅通无阻,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与时俱进,关系到人民生活能否幸福安康,这是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首要问题。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命题,并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一次相结合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郑德荣先生在多年中共党史研究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整体把握和探究的基础之上,厘清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起步过程,梳理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中遭遇的三次阻挠和挫折。有别于以往笼统的论述,郑先生首次明确提出,反对教条主义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重要历史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毛泽东把哪些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国化,以及中国化的过程。郑先生在其著作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旗手和奠基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树立了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光辉典范。这些鲜明的学术观点和透彻的论述为我们系统深入的研究学习毛泽东思想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郑德荣先生还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归纳概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构成要素,特别指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底蕴。世界发展潮流和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这些观点都为学术界广泛肯定和接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创新理论,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郑德荣先生的研究不仅包含专业的理论高度抽象,也有深入浅出的概念揭示。比如对“历史性飞跃”的正确理解和深刻阐释。为什么要用“历史性飞跃”一词来形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只是使用概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郑德荣先生从哲学概念的角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原因,真正做到答疑解惑。

    郑德荣先生还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历史轨迹和宝贵经验,为我们指明其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和“三化”提出的历史旨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了时代化和大众化,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基础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在现实发展过程中的延伸和必然要求;时代化是开创中国化和大众化新境界的关键和现实需要。并深入分析了新形势下继续实现“三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郑德荣先生的学术研究一贯秉承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他在文章中指出,从1957年后,毛泽东在马克思中国化的道路上出现了偏差,陷入了误区,偏离了他自己一贯强调坚持的理论结合实际,理论上出现失误,也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挫折。

    二、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有自己特色的体系

    早在1977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就远见卓识的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个体系,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4]邓小平强调,断章取义的理解和使用毛泽东思想是不科学的。实际上,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伴随着毛泽东思想的不断发展完善直至成熟,学界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工作就已经开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界对此展开了较大规模的学术理论研究。但如何从体系的角度去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完整性?这一问题在大多数研究者看来,是存在较为模糊的认识,甚至存有疑义的。对此,郑德荣先生经过深刻思考后,一针见血点出了要害:毛泽东的著作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这也是我们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主渠道,但毛泽东的著作不是教科书,也不是学术专著,而是在长期革命实践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而写作的报告、讲话、总结以及指示等等,形式多样、体例不一。人们在零散阅读毛泽东的文章或者《毛泽东选集》的时候,很难从根本上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十几年来,大量理论工作者把对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概括和阐释作为一项严肃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在此历史过程中,郑教授潜心研究,在自觉完整准确的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之上,在出版一系列相关专著的学术积淀当中,较早的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基本结构和理论特点等方面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释。并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是有其客观必然性的,这就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他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蕴涵于毛泽东的著作当中,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概括不宜固定模式,并根据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党的历史文献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基本结构的四种基本分析概括。即:第一,按照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划分;第二,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划分;第三,按照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或基本原理的概括;第四,按照各理论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立体构建划分。这为学界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提供了一条可参照的道路,也使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研究不仅止步于个别问题之上,而是全面的研究和发展。

    学无止境,进入新世纪,郑德荣先生在原有大量研究基础的深厚积淀中突破原有研究框架,结合时代新要求,分别从毛泽东的国情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思想、资本主义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国际战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八大方面构建毛泽东思想新的研究体系,内容别具一格,角度颇为新颖,为学界深化拓展毛泽东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启迪和视角指引。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思想和支柱理论研究

    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的深入思索和科学探究,郑德荣先生系统总结出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思想和支柱理论,主体是新民主主义理论,支柱理论包含: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党的建设理论、武装斗争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在《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之际,郑德荣先生从宏观角度出发,对新民主主义理论进行了从内涵到外延,从纵向到横向的延伸接续关系的深入研究。并且清晰合理的论述了新民主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区别不同。得出了许多富有教益的结论,使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更加坚定,对于前路上的曲折和失误有更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毛泽东思想的支柱理论,郑先生也有深入的研究。比如: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郑德荣先生突破传统观念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兩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包含前者,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郑先生认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仅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经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跨越了卡夫丁峡谷的道路。

    又如党的建设理论。毛泽东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郑德荣先生从总体上把握了思想内涵十分深邃丰富的毛泽东党建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和建党90多年来的宝贵历史经验中概括出既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更有着丰富的党建现实依据的毛泽东党建理论的突出特点——“四个统一”。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组织入党与思想入党相统一、党的建设与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相统一、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中华民族先锋队相统一、广泛民主与高度集中相统一。关于武装斗争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郑先生也都有大量相关研究成果,于此不再赘述。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全新的科学命题,但是这一命题中并不包含毛泽东思想,原因众说纷纭,有甚者提出是因为毛泽东思想过时了。当时社会上和理论界都产生了很多疑问和误解,即是在今天,也有一些人对此有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判断。为此,早在2008年,郑德荣先生就以老一辈无产阶级学者的敏锐眼光和坚定立场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郑先生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不同历史过程中的两大理论成果,二者所产生的历史背景,所要解决的历史问题都不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已经毋庸置疑,但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形势的变化,社会上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即使在学术界和理论界观点都不尽相同。为此,郑德荣先生综合过去近60年的研究成果,高屋建瓴地结合现实发展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从两大方面、五个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全新概括和论述。两大方面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五个问题分别囊括毛泽东思想的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当代价值以及国际价值。有理有据的科学回答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5]郑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既为人们正确理解认识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参照,也是坚定科学的回应了十八大报告对毛泽东思想的肯定。

    事实上,郑德荣先生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理论视野宽广、研究视角多样,比如《“两个务必”提出的思想动因》、《毛泽东思想的渊源》、《毛泽东“寻乌调查”与党的思想路线形成》、《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的群众观与实践》、《“大跃进”时期毛泽东对调查研究的反思与实践》以及《毛泽东荣辱观的探析》等等。这里仅就上述几方面重要内容进行综述。郑德荣先生从教65年来,奋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第一线,特别是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方面学术思想十分深厚,研究内容非常广泛,理论创新影响深远,研究体系已臻成熟,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中的一颗常青树、一道风景线。值得我辈不断深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喜发.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读《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3).

    [2]胡学举.一部史论结合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力作——评郑德荣著《毛泽东思想纵横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2).

    [3]郑德荣.毛泽东思想新论(序言)[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3-44.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责任编辑:卫令海)

    相关热词搜索: 臻于 致远 精益 至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