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南营 靓丽的明天

    时间:2020-05-13 07:58: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石桥街道办事处南营社区坐落于淄博高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段,可谓发展优势得天独厚。东临803省道,北靠济青高速公路:同时贯穿南北与东西的主要交通要道柳泉路和鲁泰大道也从此地交叉而过,真乃人杰地灵一派时代变迁的迷人景观。更诱人之处还在于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层楼群,星罗密布,装点着高新区这座日趋繁华的新城。这些年来,南营人也像高新区其他建设者一样,充当起了经济浪潮中的一支生力军,发挥着他特殊的光与热。

    华南大厦就是高新区建筑楼群中的一笔重彩,它的建设无疑为高新区的经济繁荣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为观赏者留下一幕感慨和遐想。

    当人们从鼓舞与喜悦的目光里,回眸南营的过去和展望南营的未来时,人们不禁就会想到南营人的领路者——沈希华。

    沈希华看上去是一个非常讷言而又沉稳的人,也许就是这种不善言谈的性格,才塑造了他对事业执著追求的坚韧,难怪古语讲: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也许这正是最适合于他的写照。沈希华经受过部队生涯的磨练,深谙创业所包含的艰辛。从走进军营的那一天起,他就将夙愿埋藏在自己的心底。每时每刻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当好一名人民的子弟兵,也要为回家乡做一个有用之材做好基础的储备。沈希华正是以这种心态面对着命运每一次的抉择。1985年当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的时候,沈希华主动请战,奔赴云南前线,他参加了有名的老山“九,二三”战役,经受了战争血与火的考验,而正是这一年他告别了部队四年的戎马生活。在退伍归来的路途中,他永远忘不了领导和战友们挥手告别时的赠言:在部队是祖国的需要,回家乡同样是祖国的需要:在部队我们是好样的,在家乡我们同样是好样的!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我们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人民子弟兵!

    1990年3月,沈希华当选为南营村村主任。这之前他正是以一颗“我们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人民子弟兵”实践着他的誓言,践行着他的诺言。他从镇办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工到村委现金出纳和治保主任,都是在自己诚实的努力和干部与群众的信任下成长起来。1987年年23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他才真正体会到神圣二字是怎样的令人备受鼓舞和怎样的令人信心百倍。但当他接过村主任这副重任时,他的内心却再也不能平静……“在部队是个好样的,在地方同样是个好样的”,这就是一个经受过部队陶冶的男子汉的真实情怀。

    南营村当时拥有500余户,1500余人,这在行政村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较大村了。有位哲人曾这样形容过村庄,村庄就是荒野之中的农舍,这里不仅有参差不齐的树木,更有参差不齐的荆棘…… 这话一点也不假。沈希华在当上村主任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做好群众工作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当时正赶上村中拆迁修路,有个别村民我行我素将村里的拆迁规定放于耳后,沈希华在这项工作中没少吃苦头。有一天他在给几位村民做调解时,有几位村民竟与他大动干戈,最终大打出手。沈希华面对这样的处境,曾一度气馁过,是老支书一段肺腑之言才使他茅塞顿开云消雾散:经不起摔打不是个硬汉子,经不起千锤百炼不是块好钢材;在逆境中开展工作,就是我们村干部生长的土壤,沈希华的工作经验就是这样在艰辛与矛盾中获得的。他一点点地积累,以“泰山不让杯土固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胸怀包容了这方热土。他要渐渐将这份激情的积累化作一份份这方土壤的营养,来呵护这方热土的一草一木,让每年的收获都变得异常丰实。

    收获真是按照沈希华的思路摇曳起了它丰硕的枝丫。群众的拥戴,党员的信任,像绿叶陪衬着鲜花,像溪流呵护着江河,南营的柳暗花明春之妖娆正伴随着冬眠的大地渐渐醒来。

    1998年年底,是南营村人缅怀历史憧憬未来的特殊时期,这一年他们和其他村子一样,又迎来了一个村支部和村委换届的时刻。人们彼此之间虽然很少交流,但内心可在暗暗掂对着这个真正能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将全村人的希望体现为发展动力的领路人。沈希华就是大伙心目中的第一个中意人。43名党员的寄托,就是在这一份份无记名投票中不谋而合。从此沈希华成为了南营村的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从村主任到党总支书的晋升,在多数人的眼里那是权利的象征,然而在沈希华的眼里却是责任的双重压力。常言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八个字看起来平平常常,可要真正使这两个字在百姓的眼里得到认可,那可是需要一番业绩来证明,需要真正让百姓在生活上得到实惠来证明。这实惠也就是必须体现在群众的吃、穿、行、住上,哪一位在基层有作为的农村干部不是体现在这一点?群众的期望其实也是围绕着这四个字将希望寄托在每,一位基层干部的肩上。正因为沈希华深明此理,他才深感肩上的责任之沉重。上任之后,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他深知任何一项困难的克服,都是一个领导群体智慧凝聚力的具体体现。为此他将村两委的两位副职和几位成员都作了详细分工:杨爱清、张远利、邢本志、王峰、曹玲。他们每人的各项工作都做到了责任分明。

    发展村办企业是造就一个村由穷变富的必经之路,任何一个村要想从贫穷走向富裕不靠工副业的发展是寸步难行的,这是实践论的哲学定理。作为南营的发展也同样逃脱不了这个范畴。南营的支柱企业是造纸厂,这个厂子的发展与壮大在当时来说直接关系着南营的发展前景。沈希华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带领一班人扑到了这个厂里,他从企业的现状到未来几年的发展历程作了详细的考察和论证。在经过反复的市场分析后,他带领干部职工四次改进了生产工艺,并对旧纸机也进行了技术改造,同时也进行了设备的更新,达到了高起点、高效率、高档次、低消耗的标准,板纸质量由原来的C级提升为B级,花色品种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月产量由原来的900吨增至1200吨;市场销路由省内扩展到南京、河南、东北等地。在企业的逐步发展中沈希华得到了启发也得到了经验,这也许是沈希华感到最大欣慰之处。发展就是硬道理,发展就是生产力。沈希华至此才理解了此话的真正含义。几年时间内,在沈希华的带领下,南营相继又上马了建筑安装公司、花卉苗木公司、水泥预制厂等企业。2000年年初,沈希华经过赴江苏无锡等地实地考察,又新上马了淄博冠华建材有限公司。此项目系生产科技含量高的铝塑复合管。该管材是钢材、镀锌管之后的第四大化学管材,具有质轻、无毒、抗压、防腐、防冻、节能和应用广泛、施工方便等特点。性能造价均优于钢材和镀锌管,是国家提倡、实力强行推广的建筑用材。经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全部合格,被市建委定点为新一代推荐产品。

    在淄博冠华建材公司挂牌的同时,淄博十一中也在南营的土地上安营扎寨,这是造福子孙的大好机遇,也是优化经济环境的大好机遇。为此沈希华又通过协商,该校的

    定点学生服装和学生公寓用品定点厂——华南服装厂也相继成立。该厂通过自身定点营销的信誉,不但壮大了自身实力同时也开拓了行业市场。

    随着南营企业的逐步壮大,山东华南集团宣告成立。这是南营村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也是南营村一座不可磨灭的丰碑。

    沈希华在发展自身企业中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发展经济需要内因的有机结合,其实也更需要外因的有机结合。所谓外因的有机结合,说自了就是招商引资。在高新区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的感召下,沈希华也深感自身的欠缺和不足,他懂得“自我关照”和“吾日三省吾身”这一处世哲学,什么事都得在接触和反省中得出定论。

    为此沈希华又做出了建设南营工业园和建设华南大厦的举措。华南工业园位于南营村西删,于柳泉路和泰美路之问,东距205国道1公里,南依高新区创业中心,北邻市东北外环路,距济青高速公路淄博站1,5公里,占地150亩,园内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配套设施水、电、暖齐全。总投资1200万元。

    华南大厦建筑面积32272平方米,投资6000余万元,高83,7米,22层,是一座集招商、办公、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厦。

    为了不失时机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沈希华又与村两委成员经过反复研究出台了有关招商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政策规定与高新区优惠政策相比,在同等的情况下,另外享受南营村特殊的地域性优惠。在招商条件逐步完善的基础上,沈希华开始随高新区招商团赴日本、韩国等地开展招商,同时在省内也多次举行不同形式的招商会、洽谈会、信息发布会,大力宣传南营优势;另外还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大力提高南营知名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辛勤的耕耘。终于换来了硕果的收获,拥有1,2亿元资产、具有较高市场信誉的山东新空间置业有限公司进入南营居住小区,开发A组团房地产,相继几十家工业项目在工业园落户,年收入可达120万元。部分商业房和建筑用地也已被商家赁租,投资200百万元的淄博世纪英才学校也在这里建设。所有这些有力地带动了南营的商店、服装加工、五金修理、饭店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华南大厦这座宏伟建筑,在沈希华的努力下,引来了香港建兴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愿与华南集团合资建设山东淄博华港大酒店,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元,注册资金1200万美元。预计每年营业收入1200万美元,利润100万美元。目前正在装修阶段,届时华南大厦将显示出她特有的风采。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质的飞跃,接下来的一项重大课题摆在沈希华的面前就是旧村改造。旧村改造在农村可谓是一件最繁琐也是最令村干部们头疼的大事,它牵扯到婆婆妈妈讨价还价和一部分人认死理、钻牛角、得寸进尺的诸多问题,沈希华也同样在这一方面没少操心。在一次拆迁调解中,他的衣服都被撕破了,可他并没有气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就是凭着干工作的这股韧劲,说服了一个个村民,解决了一项项困难。他亲自挂帅将原来300余亩地盘上的旧民居全部拆除,用100亩地为全村建设30余幢五层居民楼。共计8万平方米,实现了户均两套楼房。水电、天然气、地暖、网络配套齐全。人均居住面积50平方米。村民安居乐业,过上了过去群众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另外100亩交售山东新空间置业有限公司开发,此项举措又一次为南营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旧村改造的完成,沈希华又想到了村里的老人和孩子。老有所养、幼有所爱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一个领导干部的职责,为此村里又决定兴建58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60岁老人均可免费吃住,并为其每人每月发放60元的生活补助,未人住的老人每月可领取240元生活补助:同时还制定了每年为老人查体和每年为老人免费做一身衣裳以及不定期安排一次让老人外出旅游的制度。2002年96位老人登上了八达岭,最高年龄的高达86岁。当他们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天坛、香山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没有自己的好领导,他们哪会有今天。

    为了使南营有一个更好的人文环境,沈希华又倡导投资近200万元建设起了南营儿童公园,这在全市也是首屈一指的,假山、花木、喷灌、人工湖、文化娱乐设施达到了市级规范化幼儿园标准。

    随着经济的发展,南营村逐步成为了南营社区。成为社区后的南营,沈希华意识到南营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俗话讲:经济是主干,精神是花朵。为了使这个花朵开得芬芳开得鲜艳,南营村投资30万元购置了36面大鼓,最大直径达3,3米,成立了一支150人的锣鼓队,堪称亚洲第一。在聘请来的颇有锣鼓造诣的指挥师孟兆国的执教下,不仅在多次的市区重大活动中打出了风采,也在市外打出声誉。他们曾应邀菏泽参加了声势浩大的牡丹节庆典,在牡丹节盛会上大显身手。高山流水,瀑布跌宕,鸟语花香,马蹄声催,南营锣鼓可谓风吹百树动。一片叫好声。同时社区不同形式的文化生活也日趋活跃,吕剧、京剧、秧歌,一到节假日各显风采。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的进程中,社风也得到根本性好转,社区居民的素质也得到提高。

    如今的南营已是高新区一颗闪烁的新星,连续五年跨入高新区经济强村行列,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5亿元大关,人均收入7692元,沈希华也相继荣获市、区优秀共产党员、淄博市优秀青年企业家、淄博市十大杰出农民、振兴淄博劳动奖章、山东省十大杰出农民、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国农村改革十大风云人物等称号。沈希华这样谦逊地说,个人的荣誉微不足道,南营的发展才是我的心愿!

    相关热词搜索: 靓丽 明天 南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