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深圳中考之困:竞争甚于高考

    时间:2020-05-19 08:01: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参加中考体育考试的深圳中学生。图/视觉中国

    “非深户,考了380分(总分460分),会不会真的没有高中读?”

    “公办学校可能真的没得读。”

    今年7月中旬,深圳中考成绩发布后,一名没有深圳户口的考生家长在某论坛发问,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一条在深圳广为流传的信息,更是戳中了无数家长的痛点:平均分96,勉强踏入录取线最高的深圳中学;平均分94,进不了深圳高中四大校;对于非深户来说,平均分85基本是他们迈入公办高中的最低线。

    据统计,2019年深圳市公办普高招生计划35531人,报考人数78300人,录取率仅45.38%。

    这意味着在深圳有近55%的初中毕业生,将进入办学水平不高、收费却更高的民办高中或者职业院校。对很多人而言,这无异于提前被“宣判”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

    提前三年到来的人生分野,让不少家长难以接受:“在深圳,中考太残酷了,比高考还难。”

    与之相似的,还有上海。最近几年,上海已不再公布公办、民办、职业院校的具体招生名额。但几年前有媒体根据历年数据分析,上海中考的公办普高录取率已不到50%。

    包括上海、深圳在内的一线城市,聚集了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但他们的下一代面临着其他城市无法想象的激烈竞争。

    今年夏天,深圳中考之难的讨论持续发酵,难题也摆在了城市管理者的桌上。9月1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通过现有高中挖潜、新改扩建和重点建设“高中城”等多渠道推进高中学校建设,到2022年新改扩建30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增学位6万个,增幅将超过60%。

    不过,多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深圳并不缺乏公办高中的规划,如何推进、如何落地,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难题。

    激增的非户籍人口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深圳向外来人士发出的最诚挚的邀请口号,显示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开放。然而,激增的人口也成为深圳中考之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宾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人口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优质教育的缺口越来越凸显。

    据统计,2019年深圳中考报名人数是78300,此前两年,这一数字分别是72100和67800。也就是说,三年内,深圳参加中考的人数增加了1万,增幅15%。若放到更长的时间轴里看,2009年深圳中考报名人数是51852,10年间增长了51%。

    中考报名人数的快速增长与常住人口的增长有着直接关系,而这其中更多来自于非户籍人口的高速增长。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杨光辉曾撰文分析,1987年之前,深圳非户籍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10.4%,1987年后增速开始放缓,1987年至1992年增速仅为24.73%。但因人口基数庞大,绝对增量并不小。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0年,常住非户籍人口从99.13万增至576.32,翻了四倍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户籍人口。1988年,深圳户籍人口60.14万,非户籍人口60万。此后,非户籍人口飞速增长,将户籍人口远远甩下,深圳成为唯一一个人口倒挂且倒挂十分严重的国内一线城市。1998年,深圳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比例达4:1。

    矛盾就此凸显。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局长黄汉波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一般来说,政府公共资源与服务是按照户籍人口配置的,比如教育、医疗等。人口倒挂的结构使得这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所覆盖人群十分有限,导致公共资源短缺。

    事实上,深圳早就意识到这一问题。本世纪初,该市就明确了人口管理方面的工作思路,提出人口总量增长过快、结构不尽合理,应“稳步、适当扩大户籍人口规模,提高城市发展的稳定性”。

    2012年,深圳提出明确目标,当年将新增户籍人口24万人。此后,增长始终保持在每年20万以上。2016年,深圳再次拓宽入户渠道,当年新增户籍人口50万。

    不过,因为非户籍人口的基數庞大,截至2018年,深圳的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4.9%,人口倒挂现象依然存在。

    相较之下,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都不存在这个问题。两地对于入户政策都限制得比较严格,户籍人口始终多于外来人口。目前,北京市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维持在1.7:1左右,上海市维持在1.5:1左右。

    而且与北京上海不同的是,深圳对于外来人口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及中高考报名条件却更为宽松。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深大附中)校长刘为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一线城市中,深圳是最包容的,“给非户籍人口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提供了进入公办普高的机会。”

    2005年,深圳市发布相关文件,规定父母在该市连续居住一年以上,其子女就可在该市享受义务教育。而这类非深户的初中应届毕业生,也可以在该市参加中考。

    不过这批考生的招生计划多数情况下均单列,与深户相比,计划数较少,占各校总录取数的10%到40%不等,部分高中对非深户的录取分数线也会稍高一些。

    可以说,深圳已基本实现了异地中高考,报名的门槛并不高。上海、北京则与此不同。

    截至2018年,深圳的非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超过65%。图/新华

    上海规定,家长的居住证积分必须满120分才能享受和本市户籍孩子同等待遇,即可以在公办学校就读,并参加上海市的中考、高考。积分的要求包括年龄、学历、纳税或社保缴纳时间等。

    北京市的要求则更为严格。外来人口子女只能在京参加中职、高职考试,且有三年或六年的工作时限、社保缴纳记录等要求。

    因此,不难理解,虽然深圳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1252.83万,远低于同期上海的2418.33万和北京的2170.7万,但深圳2019年中考报名人数却是最高的,达7.8万,上海和北京则分别是7.2万和6.4万。

    随着二胎的放开,城市吸引力的上升,深圳的人口压力还将持续数年。根据2018年的数据,深圳初一新生超过10万人,小学一年级新生在20万人左右,幼儿园在园总人数达51万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深圳的高中学位必然会更加紧缺。

    在这一情况下,大力拓展高中学位,是深圳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寸土寸金

    2007年,深圳在意识到初中毕业生激增以及学位紧缺的问题后,制定了《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暨2020年远景目标》,提到“人口快速增长带来巨大学位压力”,并预测到2010年,全市高中在校生达到14万人,新增5万人,学位供给压力大。

    一语成谶。2010年,时任深圳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胡新天对媒体表示,当年高中学位的需求是近年来压力最大的一年。为此,《广州日报》在报道里喊出“考公办普高比考大学本科还难”——这一年,公办普高录取率已经只有48%,而本科录取率有52%。

    深圳并非没有规划。2007年深圳提出,三年内,将新建高中10所,需预留用地220万平方米。原则上,每所高中都是60个班的规制,可提供3000学位,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深圳市预测,到“十一五”规划结束时,普通高中优质学位供给率为80%以上。

    然而,据《深圳特区报》2009年的报道,以市属高中为例,自1997年到2009年,除原有的几所高中规模有所扩大外,仅新建了一所高中。深圳市在“十五”期间即规划新建8所全寄宿高中,但建成交付使用的仅3所,另外5所当时还未动工。

    直至今年,仍有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深圳的公办高中难建的问题。高中难建,最核心的原因是什么?对深圳来说,不是财政,而是土地。

    今年,深圳市教育局在答复深圳“两会”期间代表议案时坦言,扩大公办高中学位建设“已迫在眉睫”。但是,高中建设存在“落地难”问题。教育局提出了三方面问题,均与土地有关,分别是“用地选址难、土地整备慢、规划条件限制”。

    据了解,去年,深圳市规划资源局对全市的高中建设用地进行了梳理,发现在全市范围内共规划高中用地120块,其中已建成56块,余下的用地中因存在规划未稳定、城市更新时序不确定、土地待整备拆迁等问题而较难实施,当前仅有两块用地适合启动建设。

    这一问题已经无法依靠教育部门来解决,而需要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今年深圳市人大代表提交这一议案经过了深圳市教育局的许可,因为后者也希望通过多部门合作,尽快解决高中学位的问题。

    深圳是一个地少、城市开发程度又接近饱和的城市。据住建部2019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区面积1997.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25.2平方公里,后者占比46.3%。相较而言,北京市区面积16410平方公里,而建成区面积1445.54平方公里,后者占比8.8%;上海市區面积634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98.75平方公里,后者占比15.8%。

    同为国内一线城市,深圳可开发的国土面积已经不多,远远小于北京、上海,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毫不为过。而高中的建设,又需要比小学、初中都更大的土地面积。

    根据深圳2007年印发的《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因涉及生均面积、高中教学楼不能是高层等原因,建设一所42个班的寄宿制高中,用地面积至少需要62061平方米,建设60个班的寄宿制高中,则至少要92854平方米。

    扩大学位,就需要更多的班额,但高中所需用地面积,却是个实实在在的门槛。地少的深圳在2016年出台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指引》,规定60个班的寄宿制高中用地面积至少需66000平方米,比原先的规定减少了三分之一。

    不过即便如此,深圳市教育局表示,市规划部门之前反馈,该市目前已难以提供60个班全寄宿制高中的建设用地。比如深圳市第十五高级中学,原准备建设60个班的规模,规划部门于2017年10月提供的选址位于大亚湾核电站10公里影响范围内,市教育局综合各方意见后,于2018年12月申请重新选址,但被明确回复无合适用地。最后只能将办学规模由60个班压缩为36个班,重新选址于光明区。

    哪怕是已经选址的学校,其建设过程也进展迟缓。

    一方面来说,有的高中学校建设用地受到土地规划调整、涉及生态线、涉及城市更新时序等限制,导致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或规划手续不完善,难以开工或建设受阻。

    另一方面来说,已规划选址的高中还面临着土地整备慢的问题,其背后涉及深圳所有高中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事权。

    据统计,深圳市目前有公办普通高中52所,其中市直属普高15所,其他均为区属普高。前后两类高中的财政拨款、事权等,分属市里和区里。深圳市教育系统多位不愿具名的受访对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十余年前,各区有很高的积极性建区属高中,一方面市里对此比较重视,另一方面各区在积极引进企业、人才,在落实子女入学时,区属高中安排起来比较便利。

    深圳地铁站内等车的乘客。政府公共资源与服务通常是按照户籍人口配置的,超大城市的非户籍人口群体凸显了公共资源的短缺现象。摄影/徐文阁

    相关热词搜索: 高考 深圳 中考 甚于 竞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