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课程建设路径的选择

    时间:2020-06-06 08:30: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决定了英语应用性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困境入手,从改进英语教育模式、加强培养双师双语型人才、创建校内实训基地等方面为示范性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建设改革的路径提出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示范性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专业;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9-157-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市场迫切需求的对象。在这新形势下,2008年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了修改,新的教学目标提出: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目标与人才培养战略决定了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向职业性倾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外语+技能”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作为领导能力领先、综合水平领先、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社会服务领先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在英语课程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英语教育研究的一个紧迫课题。笔者以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该院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困境,提出一些改革发展路径的思考和建议。

    一、示范性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困境

    (一)学生英语学习的期待视野差别

    高职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生源素质悬殊很大,包括第三批本科录取线以下的学生以及三校生(来自中专、技校、职业中学并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特别是三校生)相对学习能力弱,英语基础差别大。其学生中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会选择进入高职院校中办学条件好、办学理念先进的示范性院校学习。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因为其相对先进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理念,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及其所处的有利地理条件,每年都能吸引到很多好生源,包括很多高考分数在本三线以上的学生。另外,城乡差别、地区差异,也造成学生英语基础不等,对英语学习的期待视野迥异。很多好学生期望很高,不仅要求通过等级考试(包括应用能力A、B级考级,四、六级考试),还希望提高自身的英语实践和应用能力,以便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一部分学生希望继续升本甚至读研。但是少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其中包括大部分的三校生),毕业时连基本的A、B级应用能力的要求都达不到,从心理上畏惧英语,躲避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学生的期待视野差距大,统一的英语教学目标实难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再加上合班上课,听课人数众多的英语课堂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需求,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英语课程设置职业特色不足,专业英语ESP与基础英语EGP的衔接融合矛盾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中心,加强基础英语教学,以语言教学讲解、技能训练为主,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称为基础阶段通用英语教学(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另一种是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减少基础英语教学,加强专英语业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称为专业阶段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很多学校重视EGP而轻视ESP课程,这一点从课程设置上就能体现出来。好多学校既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也没有设置ESP教研机构;有些学校即使开发了ESP课程,大多也采用以语言为导向的模式,严重偏离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没有形成兼具高等性和职业性的课程特色。很多高职院校对ESP教学不够重视,ESP教师与EGP教师之间普遍缺乏交流与合作。一些学校将ESP定位为选修课或考查课,存在课时少、学分低、师资不足等尴尬问题。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英语课程设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学院把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为“基础+专业”的模式,但尚没有开设专门的专业英语课程ESP。英语课时目前减少为两学年四学期,每学期授课12周,每周授课4课时。前三学期注重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五种技能,强调听说为主的应用能力培养。为了努力满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英语学科带头人只能在英语教材上下工夫。目前采用的英语教材分为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两个模块。基础英语重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交际能力。行业英语根据各专业群所面向的职业,依据企业的工作流程、典型工作环境或场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以帮助学生具备在本行业领域内运用英语进行基本交流的能力。行业英语根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群又细分为经贸英语、机电英语、IT英语和土建英语。全校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都由学校大外教研室英语教师负责讲授,暴露出来的问题是:英语教师缺少相关专业知识,碰到专业问题有时老师自身也搞不清,只能限于一般字面的翻译,而解释不了其中的原理。基础英语教师普遍缺少相关行业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点,这对专业英语的教学与发展是个严重的制约。可以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掌握不了专业的英语水平,也不会真正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自然也很难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社会发展需求与英语学科地位边缘化的矛盾

    目前,高校英语学科都面临一个尴尬处境,即一方面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既懂专业又有较高专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在许多高职院校英语学科地位边缘化。很多院校基础英语课时被大量缩减,有的院校在一年级时只开设一学期的基础英语课程,到二年级时再开设一学期或两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有的学校由于师资缺乏而将学生合班上课。大多数学校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程,没有专门的专业英语教学管理机构,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价和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很多学校重理重工轻文,在英语教学方面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语音设备简陋、落后甚至瘫痪,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匮乏等问题,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先进的办学理念,从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不稳定。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行政人员相比教学工作任务重,收入偏低,进修、培训机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师的发展和工作积极性。这些问题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也同样存在,制约着英语学科的发展和壮大。只有改变观念,加大重视和投入,才能改变困境,在英语教学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实现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实现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深化改革,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使命。

    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确定高职英语课程建设的目标

    教育部高教司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原则是“应用为主”,即高职英语教学要建立在各高职院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调整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对教材教法进行全面改革,从而实现以职业需求为本位,以培养“从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根据新的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应以“学生能力加职业需求”为本位,通过具有职业实践特色的职业英语English for Career Purposes(ECP)教学,改进课程设置,实现EGP与ESP的有效衔接,缩小学生能力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ECP教学依据的是能力本位教育,它提倡以能力为目标,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的,核心是如何使学员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实际能力。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利于优化课程设置,形成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使训练转向注重英语技能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实现高职英语的科学健康发展,从而摆脱英语职业课程发展中的困境和阻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双语型人才

    高水平的“双师双语型”师资队伍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应围绕“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建设目标,注重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引进既有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师资结构。同时,学校应更注重在校内树立高水平人才标杆、搭建高素质提升平台,高技能培训平台、高层次交流平台、高投入保障平台,为教师个人成长、团队提升营造浓厚的氛围加大投入力度。学校应该出台相关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多提供机会让英语教师参加出国培训、专业培训、下企业锻炼,熟悉业务运作环节,拓宽专业知识面。同时鼓励英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兼职做外销员、商务师、导游、翻译等涉及英语知识的工作,从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对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获得更多的理解,对职业岗位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有具体的体会。学校领导要重视并努力为ESP教师和EGP教师的衔接合作创造条件。引导EGP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合作形式,在课程设置、课程衔接、教材选用、业绩分配方面加强合作共建。在EGP阶段,EGP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相关ESP知识,为EGP教师的专业授课做好准备;同时,EGP教师要帮助专业课教师熟悉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学校应重视EGP教师和ESP教师的衔接合作工作,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和EGP教师向“双语”教学、“双师”人才方向努力。

    (三)创建校内实训基地,强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英语既是基础课,又是职业支柱课,实训实习环节对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实训是工科理科专业的事,是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事。而认为高职英语课程只是单纯服务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需要,很少把它和实训环节联系起来。高职学生课内英语授课时数少,课外缺乏实战训练,英语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从而影响其职业生涯发展。实际上,高职英语作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阶段的英语课程,它既是基础课,又是职业必须的支柱课;既是理论课,又有很强的实战性;既需要理解和积累,又需要应用和实践。培养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综合能力强的高职人才这一教学要求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实战实训性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学做合一的目的。通过实训实践教学,把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常规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专业+英语”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在英语实战实训教学中,实训基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英语实训基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非生产性,即不生产任何产品,只模拟具体真实的工作场景。二是非工序操作性,即没有具体工序流程的安排,但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机构流程。三是创造应变性,具有创造性、随机性特点,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理解能力。基于对高职院校英语实训基地重要性的认识,有些学校在校内设置了一些英语实训工作室,模拟一些真实的工作场景来训练学生。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实训工作室规模很小,通常限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参加,没有面向全校其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是杯水车薪,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些学校在校外联系实习基地,通过把学生派往企业等单位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来锻炼实际英语操作能力。这个方法的缺陷是学生往返奔波于学校和校外基地,耗时耗资大;同时学生的学习进程依靠实训单位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学习延续的不完整,实训内容浅,甚至完全停留于形式等后果。在英语实训基地建设上,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国高职院校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于2003年建成了一个供全院学生使用的英语教学实训基地——英语村。英语村根据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环境,设置了家庭、交通、旅游、购物、交易、餐饮、娱乐等七大功能,模拟建造了一整套密切关联的真实环境情景,让学生在具体和纯粹的英语环境中获得英语知识,练习口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这种以英语村为载体的校内实战性实训基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推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这种以训促学、受惠面广的英语教学之路值得国内高职院校学习借鉴。

    培养“专业+外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使命,更是高职院校体现办学特色和展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所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办学理念,紧跟市场脉搏加大改革力度,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在服务社会方面真正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头羊。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衔接研究”(编号:2011JSJG49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重大课题“高职英语教学反思的困境和出路“(编号:YK11-38-01)]

    [殷雄飞: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钱彩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英语 导向 路径 课程建设 力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