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贾樟柯:“站台”外的世界

    时间:2020-09-09 07:59: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贾樟柯正火。

    在华语电影逐渐在国际电影节失去竞争力的大潮中,他导演的《天注定》获得了第6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改编自近年来网络热点暴力事件的故事、武侠片的形式感以及海报上手持猎枪的姜武形象,令普通观众第一次如此期待贾樟柯的电影。

    这不再是少数人从盗版碟中看《小武》的年代了,也不再是他的《三峡好人》遭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年代。当年,在排场稀少、观众寥寥的状况下,贾樟柯只能“悲愤”地说:在遍地黄金的年代,谁还需要好人?

    如今的贾樟柯频频出现于时尚杂志和电影杂志,他的微博拥有700万粉丝,还担任了中央美院的客座教授。对奢侈品企业来说,他是个富有艺术品位的文化人,能为奢侈品带来更丰富的内涵。对微博用户来说,他是个公知,热衷于用微博关注公共事件,表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对观众来说,他是个专注于艺术创作的导演,从1995年的第一部短片《小山回家》开始,到2013年的《天注定》,18年间,贾樟柯的作品走遍了全球电影节,是中国在国际电影节获奖数量最多的导演。

    但是,贾樟柯最深刻、最不为普通大众所知的变化来自于其他方面—那些电影工业和商业紧密相连的领域。

    一部由新锐女导演宋方执导的《记忆望着我》的文艺片透过独特的发行渠道正在各地热映,在南京,它已经连续上映了五周。一部由法国导演阿米阳导演,讲述阿尔及利亚革命的法语纪录片《革命是可以被原谅的》正陆续售出多个阿拉伯国家的版权。一部由影星郭晓冬和小陶红主演的女性题材的电影《陌生》正计划于2014年“三八”节上映。曾经在国内上映的《hello,树先生》透过国际发行网络的长线销售,今年终于收回投资成本并略有盈利。

    所有这些电影有一个共同的符号:贾樟柯监制并参与投资。

    这是贾樟柯发起的“添翼计划”交出的第一个三年的成绩单。一开始,业内并不看好这个投资新导演头两部电影的扶持计划。2005年,刘德华的亚洲新星导计划通过一部《疯狂的石头》意外地挖掘了宁浩,新导演计划已经成为诸多公司品牌推广和融资的重要概念。但事实上,新导演培养的实操难度、电影市场的投资风险往往让这些计划在开完发布会之后就如泥牛入海,悄无声息。即使是中影的青年导演培养计划,也在一部《即日启程》后不见下文。而由导演个人发起的新导演扶持计划,“添翼计划”是唯一的一个。

    这代表着一个多数人并不熟悉的贾樟柯形象。

    商业意识

    长久以来,贾樟柯、王小帅、张扬是人们谈及第六代导演必提的名字。贾樟柯和王小帅一直保持着一种友情的互动,2012年王小帅的《我11》上映,男主角长得像贾樟柯还被王小帅用来做推广噱头。

    但其实,大家的路已经不一样了。

    “添翼计划能帮助导演跟资本建立关系,培养新导演的商业意识和商业责任,”贾樟柯说,“我们的投资不是公益事业,必须产生回报,对投资者有交代。”

    回顾“添翼计划”的成绩单时,贾樟柯点起一根雪茄—这是他戒烟计划失败后的新爱好。透过雪茄营造的戏剧性烟雾,他熟练地使用着“资本”、“投资回报”这样的词汇。在他面前的书桌上,堆着一摞未拆封的书,最上面是野夫新出的《1980年的爱情》和《身边的江湖》。

    但是,不用担心,贾樟柯并没有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资本代言人—他并未要求自己扶持的导演彻底迎合商业。但他认为每部影片必须严格符合某个市场定位,这个定位能保障影片获得精确的市场回报。贾樟柯告诉《记忆望着我》的女导演宋方:“你的商业性就是保持自己的艺术性、独特性,保持了这两点,你独特的商业性就发挥出来了。”其次,他想给导演建立起某种工业意识,也就是说,电影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标准,这些标准是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

    正是在这两个要求下,新导演韩杰的《hello,树先生》才获得了成功。作为其山西老乡的韩杰,2006年以一部讲述山西犯罪少年的《赖小子》获得了鹿特丹电影节金虎奖。《赖小子》里的热血少年、山西背景与贾樟柯的《小武》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呼应—这也许是贾樟柯选中韩杰的原因。

    2011年底上映的《hello,树先生》由贾樟柯的西河星汇制作和投资,由上影集团联合投资,由当年的保利博纳发行。“保利博纳是个有经验的民营发行企业,上影是国企,”贾樟柯说,“我们是艺术家,演员上使用喜剧市场的符号王宝强,摄影师用的是王家卫的摄影师。”

    在他和其他电影工业高水平制作人才的协助下,韩杰的艺术风格得以稳健地发挥,大型国企的投资联盟保障了资金与政治正确性(从独立制作起家的贾樟柯深谙审查制度对电影构成的潜在威胁),高度市场化的民营企业承担发行角色,而贾樟柯的公司西河星汇负责国际发行。

    尽管《hello,树先生》有王宝强的卖力演出、顶着喜剧的外包装还有诸多电影节光环的加持,但农村背景、荒诞的剧情和浓厚的隐喻色彩使得它和中国普通观众的商业片品位距离甚远,在国内的票房只有245万元。就在《hello,树先生》上映一周后,《失恋33天》上映,以3.5亿元的票房创下了小成本国产片的最高纪录。

    艺术电影可以成为经典,在数十年后依旧被回忆和观看,但一时的得失总是让人有失落感,所以把艺术片推向市场的人都有强韧的神经。两年以后,当《hello,树先生》依靠西河星汇的海外长线发行策略收回投资时,贾樟柯终于可以自豪地笑了:这是条少有人走的路。大部分国产艺术片只有三个选择:要么只能卖给电影频道;要么只在民间放映暗中流传;要么一上院线就亏损。像《hello,树先生》这样上了院线,票房不佳,最终还能收回投资的艺术电影,几乎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这就是贾樟柯的绝招,也是他能在国内艺术电影市场并不景气的状况下,搭建了一个新导演长线投资平台的原因。他依托的是西河星汇经营多年的国际发行网络,他自己的作品就是这个网络的开路先锋。

    国际发行一拼渠道,二靠人脉,是细致的销售工作和高调电影节营销的结合。从《站台》开始,法国知名的Celluloid Dream发行公司就一直代理贾樟柯作品的海外版权销售。而在电影节圈子里,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对其青睐有加,贾樟柯的《站台》、《世界》、《三峡好人》都参加了威尼斯电影节,他的纪录片《无用》、《东》也先后入围,短片《河上的爱情》在威尼斯的亮相规模不亚于大电影。2007年,贾樟柯成为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2011年,贾樟柯担任了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主席—他已经不仅仅是个电影节游戏的参与者,他已经成了这个圈子的话事人。

    依靠这个商业与人脉搭建的网络,贾樟柯自己的作品以各种形式完成了全球销售。借助于回顾展、DVD合集出版、电视台单次播映、版权到期后的续约等等,源源不断的长线收入使得一部艺术片不用依靠国内市场就能回收成本并盈利。2006年,他擒获威尼斯金狮奖的《三峡好人》在国内票房不足400万元,在海外市场的收益却接近300万欧元。

    贾樟柯将电影的工业制作理念灌输给年轻的新锐导演,监督其作品的生产。后者可以借助他的品牌,在全球电影节获得影片的展示机会,这些电影节的奖项是新导演作品的最佳广告,透过电影节的交易市场,影片将透过国际发行网络输入到全球。从品牌角度看,这是贾樟柯这一主品牌下成功的子品牌的拓展故事—这也是“添翼计划”最核心的商业模式。

    中国合伙人

    “《天注定》已经售出了41个国家的版权,本来国际放映计划都比国内靠后很多。但得益于这部影片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力,英国、法国、美国都将在国内放映后陆续上映。”

    贾樟柯说,代理《天注定》国际发行的是全球知名的电影发行商MK2—这家法国公司代理了众多艺术电影的发行,自2006年《三峡好人》后,他们就和贾樟柯一直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了获得贾樟柯影片的代理权,MK2付出了6年的耐心等待,他们看中的是一种稀缺的艺术资源背后的商业潜力。

    从2000年的《站台》开始,MK2就开始跟贾樟柯谈代理事宜,但当时他的片子是由Celluloid Dream公司代理,MK2的老板说,“没问题,等待机会再合作”。这一等就等到了2006年的《三峡好人》,贾樟柯和Celluloid Dream对影片的理解有差异,终止了合作,开始跟MK2合作到现在。

    “我是一个念旧的人,和北野武的公司从《站台》开始一直合作到现在,在国内也是一直在和上影合作。”

    谈及合作的老朋友,贾樟柯流露出了感性和怀旧的一面,从侃侃而谈的电影商人猛然变回了创作者—只在此时,《小武》、《站台》背后那个深深关注现实,甚至带有某种悲观主义情绪的导演才回到了人们面前。贾樟柯的微博里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怀旧,《阿里巴巴》、《冬天里的一把火》、《粉红色的回忆》,他以一种认真又调侃的态度反复提起众多属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早在电影学院时就常和他混在一起的同学王宏伟则成了他的御用演员,因《小武》的形象而广为人知。

    因为作风老派,在电影学院时代,贾樟柯常被叫作“贾科长”。尽管是半路考入电影学院的进修班,与其他正规高考制度进入学校的学生有所区别,但贾樟柯凭借对电影的热爱始终保持着一种活跃度。传说他为了学习拍电影,穿上军大衣混入北影厂的拍摄现场。而为了推广其创办的“青年电影实验小组”,他会在T恤印上巨大的文字在学校内招摇过市。另一个关于贾樟柯的传奇故事是,在山西某地拍摄影片时,剧组与当地混混发生了冲突,贾樟柯和制片组一起抄起棍棒,展示了文艺青年的愤怒力量。

    从宣传T恤到勇斗恶势力,贾樟柯表现了和其文弱形象不一样的智慧和胆识。将传说和官方叙事拼贴,出现了一个讲义气、有计谋、重友情却又深怀文艺理想的贾樟柯形象。所有冲突性的元素,被一个人戏剧化地整合了。这种独具风格的形象尤其能吸引同道。他和比利时来的华人摄影师余力为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1995年,余力为将贾樟柯拍摄的《小山回家》送到香港国际映像节,从此开始了两人长期的紧密合作。其后,贾樟柯的所有电影全部由余力为担任摄影指导。

    另一个伙伴周强在《小武》之后出现,这位出身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和社会学系的精英,在美国留学后在香港艺术中心有一份体面工作。据说,《小武》在香港放映后,他立刻来到大陆—从《站台》开始,他成为所有贾樟柯电影的制片人。《站台》是贾樟柯在电影工业体系内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它由法国、香港和三家日本公司联合制作,在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发行,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电影、法国南特电影节最佳导演等诸多奖项。

    尽管《站台》试图成为一部体制内电影的努力失败了,但透过国内盗版DVD市场,电影圈专业人士和文艺青年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贾樟柯,这个导演能拍出大电影。

    最重要的是,贾樟柯通过《站台》完成了自己关于电影工业的启蒙,周强带来的国际电影理念和电影节资源,余力为出色的电影摄影技术,通过这部电影完成了一次成功的组合。从此,贾樟柯创作,余力为摄影,周强负责制片和海外发行—这一强有力的资源组合形成的合力,在《站台》之后,让贾樟柯的产品模式开始定型。

    一个“中国合伙人”的传奇从此开始了。

    广告之道

    位于电影学院马路对面的锦秋知春是黄亭子周围最早的高档商业楼盘,有大量的影视广告公司聚集于此,既有周边影视后期制作资源的便利性,又能看着电影学院,守着一个电影梦。很多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是以广告开始自己的影视生涯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初怀着一个普遍的梦想:拍几年广告,财务有保障后再做电影。

    贾樟柯也在这个迂回电影梦的聚集之地办公,当大部分同学落入拼价格、拼关系接活竞争的广告制作生意老套路时 ,他找到了一条独特的广告经营之道。在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2011年监制的纪录片《语路》。这部由贾樟柯监制的纪录片,纪录了潘石屹、黄豆豆、老罗等时代人物的心路历程。而这部作品,最早的缘起是一个广告。

    “当时这家代理苏格兰威士忌品牌Johnny Walker的广告公司有一个新任务,就是制作一个新的品牌周期广告。最早他们有三个创意,一个是由我来演一条广告,一个是我来拍一条广告,一个是现在这个纪录片的雏形。我力挺第三个创意,因为这个创意是更富有时代精神,更能和电影产生紧密结合的。”

    结果,《语路》分别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在电视上,它以15秒广告的形式出现,所有被拍摄者产生一种代言人的效果。在视频网站里,它是一个可分开点播的人物纪录片,获得了几十万次的点击。在电影领域,它在一些艺术类影院播放,同时作为纪录片参加了第16届釜山电影节与第12届东京银座电影节以及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在图书领域,纪录片的撰稿采访文字成为一本畅销书《问道》,在广告领域它获得了艾菲奖数字营销全场大奖与“中国互动网络广告创意奖”视频广告银奖。

    “电影人参与广告,必须给广告以更丰富的文化气息和生命力。所以,这也是我参与做广告的重要目标。我们不制作功能性广告,因为那没有电影艺术手段的表达空间,我们主要制作能表达企业文化内涵的形象片。”

    贾樟柯对自己的产品定位十分准确,交通银行的“财富”系列形象片便一直是由贾樟柯的团队制作的。“财富不只是一个账户,更是一个独立宣言。财富不只是一部汽车,更是一段心的旅程。”在一句句格言式的排比句中,贾樟柯最喜欢的20世纪80年代生活场景不断在现实空间中闪回。通过艺术家的处理,一家银行的价值观瞬间变得亲近而富有诗意了。

    在高峰年份,贾樟柯的公司一年制作了26条广告。整个2013年上半年,他们就已经完成了6条广告的制作。以贾樟柯个人品牌为重点,结合了西河星汇公司优质广告制作资源(大部分广告由著名摄影师余力为担任摄影),以贾樟柯独有的电影语言和文化视角为工具—贾樟柯的西河星汇公司形成了最独特的广告竞争力。

    “电影是一个开发周期长的工种,在这个创作间隙中广告是个特别好的补充。通过广告我认识了世界的不同层面,丰富的视野,也结识了很多朋友。这种对生活更多元的观察反过来将会推动我的电影。”贾樟柯说,“最重要的是,广告的收入使我在制作上更有发言权。我们的每一部电影都会自己投资三分之一,这样就给其他投资商一个态度,我们是共同进退的。你付出了投资,你在制作上就有更大的发言权,就能更坚持自己的电影。”

    前一句话是官方语言,后一句话才是贾樟柯的重点。广告成为西河星汇稳定的现金流,支撑了其电影开发、制作和公司的正常运营。贾樟柯的独到之处是以一个文化视点形成广告和电影文本之间的连接,这种视点能生产出既满足投资商,也满足文化市场双重需求的产品。

    早在2005年,贾樟柯为长安福特福克斯汽车拍摄的一支手机电影(微电影的前身)中就可以看到其模式的雏形。在一个像汽车广告般的开场后,香港影星吕良伟演绎的旅行者在一个度假村因为《飘雪》这首歌完成了爱情的领悟。

    在这种平衡了商业意图和艺术属性的策略指导下,他讲述服装设计师马可故事的《无用》作为纪录片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另一部影片《24城记》,最早也是源于华润地产纪录拆迁的需求。

    正如贾樟柯在“添翼计划”中反复对新导演强调的,“坚持艺术和风格就是最好的商业”。他的电影美学在电影、广告、商业纪录片中得到了完美的发挥—甚至没有人认为他在向商业妥协。在一种统一的美学主张下,贾樟柯制造的风格在多种媒介文本中自由发挥,他参与的商业活动也成为文化领域关注的公众事件,而实现这一切都依托于一个强大而具有完整识别的品牌—贾樟柯。

    “添翼计划”的最新作品《因父之名》是一部公路歌舞片,目前将首先推出小说,在演员上也会使用知名演员。而在新片《天注定》发行后,他筹备已久的武侠片《在清朝》将会启动,这部耗资过亿元的大制作一度传说由葛优主演。结合他背后的投资资源,2014年,贾樟柯的公司将会投资两到三部亚洲一线导演的电影。在他名字的背后,西河星汇影业作为出品方正逐渐向主流公司迈进。贾樟柯背后的商业企图,也逐渐显现。

    “西河星汇成立于2006年,最早的时候只是因为要管理我和余力为的版权。那时候我们两人加起来已经有近十部的电影版权。电影的国际版权销售是件特别琐碎的事,各种版本、海报、寄送,全是些细节的事情。”他解释说,“而到今天,我们已经有29个人了。”北京是西河星汇的电影制作中心,上海现在成为广告制作中心,香港则是国际版权分销中心。

    “我太感性,管理公司常常要做很多不得已的决定,例如人事上的。但我也在慢慢转变。”

    就在其他的第六代导演依然在为删去一个暴力镜头表示抗议或者呼吁文艺片没有放映空间之际,贾樟柯已经搭建了一个拥有强大国际发行网络、广告制作能力和影视投资能力的独特世界。这个世界现在以贾樟柯为中心,以一种统一的文化气质为风格,延伸到了多种文化产品的生产中:依托广告收入,贾樟柯获得了电影制作话语权;依托“添翼计划”,他成功地进行了子品牌的拓展,并且获得一批年轻导演的资源;依托国际发行网络,他的电影产品得以完成最大限度的回报。

    在将要到来的商业片时代,贾樟柯的冒险才刚刚开始:“电影世界不只有文艺片,商业片是更重要的构成,西河星汇也将参与到商业片的制作中来。”

    这个从汾阳走出的“小武”,在电影审查的间隙里,在艺术片起落的市场格局中飘摇前行,靠着对艺术的坚持和一种山西人的商业本能,用15年时间完成了一次隐蔽的蜕变。他总结自己说,“我的感性就是我做公司的风格,它可能是一种缺陷,但也许也是一种最传统的竞争力。”

    或许,“感性”并不是一个表面意思的表达,它说的是艺术的坚持、传统、一种老派的风格,甚至是一种基于民间的生存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 站台 世界 贾樟柯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