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穿越经典的渐悟

    时间:2021-02-06 07:54:1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韬,笔名十翼,号大风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现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书法作品曾经获得第五、六、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览奖。论文获第三届全国“书谱”奖。撰写发表中国书法、印学、中国画、中国文化、美学等方面研究文章百余万字。主要著作有《大学书法篆书临摹教程》(荣获第二届“兰亭奖”)、《二十世纪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史》(荣获2004年辽宁出版集团优秀图书二等奖),《大学书法论文写作教程》、《张韬书法作品集》(荣获第二届“兰亭奖”),《张韬中国书法篆刻中国画作品集》。主编《礼器碑临习指南》、《石鼓文临习指南》等字帖、教材多种。

    鉴于其在艺术、教育、创作、研究诸方面的突出贡献,2005年,其家乡南阳市市委、市人民政府为其建立了“张韬艺术馆”。

    大风堂笔法论

    中锋:中锋,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概念。五种书体中都用到中锋,以楷、篆、隶三种书体为普遍。中锋与圆密切关联。圆、尖是毛笔笔锋的固有的形状。中锋对应的审美风格为浑圆、厚重、绵密、雄健等。

    侧锋:侧锋,尤以行草、草书中运用,体现得比较丰富。侧锋与方、扁相关,是书写过程中毛笔笔锋运动所致。它所对应的审美风格为爽利、险峻、飘逸等。

    笔触:笔触是指毛笔与纸接触瞬间所呈现的点画形态。大篆的书写训练对笔触的要求,可以从形、意两个方面来认知。笔触是用笔的起始,在水墨淋漓之际的笔锋触纸的瞬间,将大篆中锋用笔所具的圆、垂、密、实的技法形态与圆实、凝重、绵密、圆浑意态都要尽情表现、完成。此中奥妙,可拟形于翰墨,布诸怀抱,在书写过程中真切实在地去感受,去领悟,去把握。古人说意在笔先,面对一个具体的物质书写过程,“形”又何尝不是在用笔之先呢?王羲之云:“用笔神妙,不可得而详悉。夫赋以布诸怀抱,拟形于翰墨也。”

    笔性:笔性,泛指书写训练过程中对毛笔所具性能的理解、控制与把握,它建立在书写者对篆书笔法的理解与具体运用过程中。比如,不同性能的毛笔(软、硬、兼毫)弹性不同,圆笔中锋、尖笔中锋、方笔中锋,方笔中的中、侧锋并用,八面出锋,万毫齐力以及润笔、枯笔、湿笔、渴笔笔痕与线条质量间的关系等等。

    圆转:一般而言,大篆书写过程中,凡方折笔画,多以圆转笔法为之。这是大篆笔法区别于楷、行、草、隶书体最明显的形。

    圆转笔法,要求书写时对毛笔技术性能的控制能力特别强。凡是与圆转相关联的笔画,从对毛笔笔尖、笔腹、笔根部的要求,到提笔的幅度(毛笔笔锋与纸的夹角度),转锋的角度与力度、运笔的节奏快慢以及按笔力感的轻重等,都有细致的规定与要求。在课堂书写训练过程中,每一种与圆转有关的笔法运用,都有详细的技术分解。对圆转笔法的细解和技术性能的把握,均应做到不露圭角,不着痕迹,圆转而通畅,与范本的技术要求形像而后神似。

    提按:大篆笔法中的提按,不像行草书中笔法的提按那样清晰、险要。通常认为,提按笔法,只有在行草书中才重要,尤其在墨迹的行草中体现得较明显。其实提按笔法在大篆笔法技法形态中同样重要。提,在大篆笔法中极为重要,只是被浑圆、厚重、绵密的线条所包容,裹挟其中未能显见,尤其是在青铜器铭文拓片的线条中,更被隐藏其中而难寻端倪。在大篆墨迹的作品中,即可显见。按,是大篆笔法中最普遍、最常用的笔法。一般认为,大篆中的按笔容易写,没有特难的技术含量,殊不知按笔之法与其他笔法一样同样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与书写要求。在具体的物质书写过程中若一味按笔,线条就显得板滞,有生硬之坏,无血脉流畅之神采;若水墨控制欠佳,恐成“墨猪”或成苍白无韵之枯笔、燥笔。故而,提按笔法是一对矛盾的共生共存体,要提得起,按得下,用得好,才臻佳境。

    顿挫:顿挫,在大篆笔法中不太显见,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顿笔运用,一是用于圆笔中锋起笔之瞬间,即笔触后的顿笔。它要求在书写的潜意识、意念中完成,不可有丝毫懈怠。所谓稍有不慎,会全盘皆输。二是用于线与线的交叉点。大篆文字铜液浇铸过程中所形成的线条与线条的交叉点重厚、朴拙、荒率,甚至有些粗糙。大篆用笔,若要表现其朴拙之形之意,在书写线与线交叉时,当有意识加重顿笔之法。提、按、顿三者紧密结合,在瞬间完成后,稍加提笔意识向前推进。我将线条与线条交叉处的顿笔,称之为大篆笔法中的“焊接点”。挫笔在大篆书写训练中所呈现的技法形态为:多为逆向运笔。比如圆形结构单字书写时由右下向左上方向行笔推进、斜线以右下向左上方向行笔推进以及点画的逆向运笔等等。在书写时,毛笔笔锋圆中有散锋、叉锋出现;若用力过重,笔锋甚至会全部散开,这就要求书写者对毛笔笔锋运用、控制应具有一流技法水准。另有个别情况,毛笔逆向推进,三分、二分笔先行而一分笔裹入其中随其后而行。

    绞转:绞转笔法在大篆笔法中不见常用却价值重要。绞转与顿挫笔法,在大篆笔法中所对应的技法形态与圆笔中锋基本相类,唯有线质厚重中更见凝练、遒劲,铁画银勾。若绞车转动中的麻绳,五股合力,被相互裹挟、绞转,合成一股。千里阵云中若现龙腾翻转,万岁枯藤上又见烟岚、垂露。

    大篆书法作品中线质的雄浑、绵密、雄健,刚柔相济中的弹性、柔韧之美,都与绞转笔法有关。大篆笔法中的绞转笔法,当理解为绞锋、裹锋与圆转笔法相合相生。在大篆的书写训练中,绞转笔法寓形与意之中,在运笔的过程中,集绞锋、裹锋、圆转、顿挫、提按种种笔法于笔端,集千钧力于一发,抱万毫筋于一线,其金之柔、铁之秀、钢之韧融会于笔力与线条之内,诚所谓“藏骨抱筋,含文抱质”是也。

    轻与重:大篆书写训练中,轻与重笔法属意态范畴,它不可能落实到一个具体、细微的技法点分解过程中。轻,相对应的具体笔法是提笔,线形细,多用一分笔。其线质的要求力量感强,富于弹性,飘逸中的厚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轻笔细线,最能检验一个书法家作品中的技法含量。亦即是说,只要关注不同书家作品中的轻笔细线条的质量,即可分出他们在技术方面的积累与艺术水准的高度。在大篆书写训练中,轻笔、细线的技术要求、技法含量要求更高与重笔粗线条比较,其质感处于同一审美高度。重,所对应的具体笔法是按笔,线形粗,多用二分或三分笔。其线质要求浑圆、凝练中的柔韧,富于张力。轻重笔法与提按相辅相成,在大篆笔法中提升着线条质量的纯度若绵里裹针,刚柔相济,将百炼钢化作绕指柔。

    简与繁:大篆笔法书写训练中,简与繁相对应于提按、轻重、顿挫、绞转笔法。从笔法形态立场认知,它更趋于意态的把握,书写训练中的提与按、顿与挫及绞转笔法,都可以进行细致的笔法元素的步骤分解,即用笔过程中用笔动作的细分解。比如提笔的合理位置,提笔的幅度大小,毛笔笔锋与纸面的夹角度及提笔的时间概念;按笔的力感、毛笔三分笔位置在按笔中的运用、毛笔笔锋与纸面的垂直形状,提按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提按互回与圆弧、转笔、圆笔、翻卷、腕力、肘力、臂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处理等。繁与简则趋向意态性,它要求在书写训练分解过程中,应繁中见繁,对每一个技法点的分解、解读、领悟要繁而又繁。但在具体的书写实践过程中,应繁中求简。即将所有技法点化解、融入不经意或者潜意识的意态中而不露痕迹。如此书写训练,是对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运用、控制毛笔的能力、悟性的检验与提升。

    到与不到:相对于轻与重、繁与简在大篆书写训练中的价值而言,对到与不到的领悟、实践更具抽象性,属纯粹的形上范畴。若从风格立场领悟,即常说的审美批评中的艺术理念与艺术精神。风格是一个相对的“实概念”,而艺术理念、精神是一个相对的“虚概念”。“到”是形下的用笔经验、能力表现的具体注释。姚孟起说:“字须笔笔送到。”大篆的笔法训练,强调笔笔送到。笔笔送到,线行圆、厚重,线质雄浑、饱满、凝练、遒劲,力感由此而生。

    大风堂创作论

    艺术创作贵在自然、率真。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为率真。天真烂漫是吾师,为率真。率真者,真性情也。艺术家唯真性情,才见其作品背后的浩然正气与锦绣文章。

    米芾《海岳名言》云:“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风阙,是何等语?”艺术创作,为无境之境。书法艺术创作,尤为如此。一根线条,彰显书法家的生命轨迹;黑白构成的空间里,融入书法家的人心、文心、智慧。

    艺术创作,应具有创作家独立的创作思想、观念,审美意识,技法语言,风格陈述。当然,还必须有文化观念的时代精神。我个人认为,创作即是创造、创新,是对古代经典艺术作品的承传与颠覆前无古人,从个人中来;后无来者,能启迪来者。《集王圣教序》,《祭侄文稿》,吴昌硕的花鸟,黄宾虹的山水,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经典作品,均是如此。

    艺术创作,是以艺术家的生命为中心而展开的。物质的依据(或称技法、技巧依据)是古代经典作品;风格的建立,是对经典作品技法与风格承传过程中的借鉴、模仿、积累,最后提升出具有个人创作审美倾向的作品观念;境界的缔造,则是生命展开的宏阔、壮丽与辉煌。

    中国画创作,讲“气韵”。六朝谢赫“六法”中有“气韵生动”之说。山水、人物、花鸟画讲究气韵,而气韵与笔墨水相关。五代荆浩《笔法论》评王维:“王维笔墨宛丽,气韵高清。”

    宛丽、高清指向以气韵为旨归的审美风格。落实在笔墨技术层面,应指笔墨的晕染所显出的平淡、自然、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中国书法创作也讲“气韵”,与用笔用墨用水相关,它指向清、亮、鲜、逸的审美视觉愉悦感。林散之先生草书,黄宾虹简笔山水,即是中国画、中国书法“气韵生动”的代表之作。

    书法艺术创作,线条质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线条的生命是以笔法为基点而展开的。字构空间赋予了线条千姿百态的生命状态。笔法、线条、字构,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汉文字书法独立的艺术特性。行气、章法构成书法艺术作品气脉回环,与壮美、优美不同风格类型相对应的种种审美倾向。其中,线条质量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检验书法家与书法艺术家的标准、大家与大师的标准,最有效的方法,是看他笔下的线条是否具有古典性、创造性、艺术性、生命力。

    艺术创作,说到底是创作家精神甚至灵魂的展开。笔法、线条、字构、行气、章法技术层面都是“形式”、“躯壳”。创作家的艺术思想、文化观念、人文情怀的彰显才是根本,是精神、灵魂的寄托。

    创作:期望每一笔都有思想。

    相关热词搜索: 穿越 经典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