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文论功能:文论身份建构的逻辑起点

    时间:2021-02-17 08:00: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文论何为?

    作为对文论“失语症”的回应,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文论界提出了“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命题。这一命题所包含的内涵已超出文论本身的范围,因为在“转换”的倡导者的阐述中还包含了文论的中国身份问题、中国文化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荣誉问题。然而文论的民族/国家身份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者说,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论仅仅是或者首先是为身份而存在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要先阐明如下问题:我们何以需要文学理论?文论何为?文论有什么功能?

    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形态各异,从最一般的角度,文学理论应该首先具备以下三种基本功能:

    1.文学理论的解释、认知功能。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解释和认知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功能,它实际上还可以分解为依次出现的实践性的解释—认知和学科化的解释—认知。从发生的角度,当然是先有文学的发生,后有文学理论的出现。而最初的文学以非独立的形态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活动的物化形式之中。尽管人们对“什么是文学”从未取得过一致的意见,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对这一精神创造活动的解释和认知。历史地看,文学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曾承担了多种功能,而这些功能实际上就是人们对文学活动的所有现象解释和认知的结果——解释和认知就是文学理论。当然,这种解释和认知以何种形态存在、人们对它如何命名并未否定我们所称之的那个关于文学的理性思考本身的存在。在文学理论的学科化以前,对各种文学现象的解释和认知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这种阐释并非刻意追求知识的自洽性,它首先是满足人类对自己的这一独特的精神实践活动的认识并反过来试图对文学实践施以影响。这也可以叫做文学理论的“份”内功能。

    2.文学理论的价值、思想功能。文学理论是对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解释和认知,文学理论一旦形成,文学理论的功能或人们对文学理论的期待不会仅仅限于文学活动的范围之内,这就是文学理论的价值—思想功能。就价值而言,文学理论实际存在两种层次的价值问题:一种是在解释和认知过程中,主体的价值评价和情感的介入。这种价值的介入并非是因为文学本身具有情感因素,而是因为任何精神活动都或隐或显地会有主体的价值介入。按照库恩的考察,自然科学研究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科学家在从事冷冰冰的知性工作。实际的情况是,科学史上“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研究范式的选择同样有主体的情感介入。在这一意义上说,文学理论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只是价值介入的显与隐而已。它们的共同点是这种价值因素服从于整个知性活动的要求,价值介入要在文学理论的框架内以知识的有效性的形式呈现,这就是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的科学性问题。

    我们所说的文学理论的价值—思想功能主要是指这样一种功能,即在文化的框架内,文学理论是一门关涉人类精神、思想、价值的人文科学,它与其他人文科学(哲学、宗教、伦理学、历史学等)一起承担一种文化的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更新的任务。在某个特定时期,文学理论或许还会凸显自己的激进品格(如80年代的中国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可以不经介入创作而直接地作用于社会……文学理论一旦作为独立的、有组织的和有生命的文本,她就有权力向她之外的现实讲话并与之对话。文学理论不必单以作家诗人为听众,它也可以作为理论形态的‘文学’与文学作品一道向社会发言。这不是僭越,而是职责,是文学理论作为美学、作为哲学的社会职责”①。文学理论的这种“份”外功能是文学理论的拓展功能。它使文学理论与社会生活之间保持着积极的有机联系,也使文学理论获得了在文化视野中的合法性和存在根据。

    3.文学理论的学科功能。19世纪以后,受近代科学主义派生的学术规范和现代大学教育体制的影响,文学理论开始了它的学科化进程。在对文学的各种现象的实践性解释和认知的基础上,西方追求解释和认知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仿照自然科学,文学理论用概念、范畴、法则等对文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予以说明,对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予以揭示,从而构建一种具有自洽性的知识体系。20世纪初,中国也开始了文学理论的学科化过程。学科化的文学理论自然离不开实践性的文学解释和认知,但是,文学理论一旦作为学科出现,又会与文学的实践和文学的解释、认知实践产生某种分离,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学科化的文学理论把从实践中获得的文学解释和认知转化为相对纯粹的知识,在学科化的体制内进行知识话语的生产或再生产、知识的传递和文学阐释技能的训练。但是,学科化的文学理论毕竟是人类对文学现象的知性活动的漫长历史中的阶段化方式,它可能会在变动的当代学科体制中产生相应的变化,或不再称为“文学理论”,这个词语甚至可能消失②。因此,学科化文学理论的独立性并不是要抛弃或取代对生生不息的文学活动的实践性阐释,相反,它必须时刻检讨自己的纯粹知识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从而保证自己不至于离开文学解释实践太远而最终抽掉了文学理论学科的根基。因此,文学理论的学科功能可以看作是文学理论的附加功能。

    可以这样认为:文学理论首先是为文学现象的解释与认知而存在,其次是为参与构建一种文化生活、一种文化的价值而存在,而文学理论的学科化是一种相对次要的功能。因为系统化文学理论固然重要,但这种重要性不能从这个理论本身得到说明。至于文学理论的民族/国家身份则是文学理论实现其基本功能以后的问题了,它至多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命题。文学理论不是为身份而存在,即使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如果仅仅强调文学理论的民族/国家身份,而忽视了文学理论在解释文学现象的有效性、忽视文学理论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有机联系,那么文学理论的这种身份也只能是一件没有文化建构作用的漂亮外衣。当然,这里并没有排除文论既具备民族的身份又有解释效力和文化建构功能的可能。

    二、90年代文论的功能缺失

    文论“失语症”的命题中包含两个判断: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论因大量借用西方文论话语(可以上溯至“五四”时期)而在世界文化/文论交流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中国古代文论在当代文论中的失语。这两个判断是事实判断还是虚假判断、这一命题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似乎不必匆忙下结论,暂且称之为有待论证的命题。这一有待论证的命题的惟一意义是它带出了当代文论、特别是90年代文论中存在的一些真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失语”一词可以概括的。90年代文论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所谓的“失语”,而是文学理论功能的部分缺失。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基于不同的角度和要求对90年代的文论现状表示不满,文学理论(包括文学批评)对文学的解释和认知功能的萎缩或乏力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似乎越来越远离当代中国的文学实践,成为与文学创作、大众的文学接受无关的行当。“文学理论的危机”或“文学理论的终结”之声时有耳闻。其实,造成当下文学理论的“落魄”并不全是因为文学理论自身的不思进取。90年代的社会和文化转型、文学内部的格局重组、审美型的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中的大众审美要求的矛盾等因素,使文学理论酝酿着类似科学领域的“范式”转型。而完成文学理论的转型或一种新的文论范式的生成必须要经过所谓的前范式阶段——话语多元的时期、甚至是话语混乱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如何能期望一种获得高度认同的文学解释和认知的诞生?这是文学理论的“份”内功能缺失。

    商业意识形态和商业消费主义的兴起是90年代社会和文化转型的标志之一,商业意识形态和商业消费主义强烈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在这一时期的商业环境中,文学理论与其他人文科学一样都经历了一个边缘化的过程,文学理论等人文科学的自身存在遭遇合法性危机。在文化的构架内,文学理论无法提出和回答社会文化生活的重大问题,文学理论对社会的价值和思想的建构功能面临萎缩甚至丧失。这是文学理论的“份”外功能缺失。

    与前二者形成对照的是90年代文学理论的学科功能获得空前的扩张。在中国的大学学科体制内,文艺学学科培养了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建立了完备的三级学位授予机制。文学理论的学科化知识的生产也达到数量上的繁荣。在图书在版编目(CIP)中,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类的图书不计其数。文学理论教材是学科化的文学理论的主要知识形式之一。在众多的教材中,虽然在编写模式和观念设定上不够多样化,但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这一阶段学科化的文学理论的发展实绩。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科化的文学理论的发展和繁荣是以文学理论的阐释功能和价值功能的缺失为代价的。90年代以后,文学理论界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从价值和思想层面后撤,专心于文学理论的学科建设,甚至把文学理论的功能仅仅理解为文学理论的系统化的理论建构。这种对文学理论功能的不正确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文学理论的虚假繁荣,结果导致文学理论更重要的功能的遗失和近年来文学理论的危机。

    ①金惠敏:《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3期。

    ②卡勒就认为,受当今西方所谓“文学性蔓延”或文学的终结的影响,文学理论更确切地说就是“理论”。另参余虹《文学理论的生死性》,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

    责任编辑 宋 蒙

    相关热词搜索: 文论 建构 逻辑 身份 起点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