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温情又彷徨的人生体察

    时间:2021-02-25 08:02: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朱利安·巴恩斯在短篇小说集《脉搏》中注入了饱满且敏锐的人生体察,在平凡的情感关系与细微的情感变化中表现出脉脉温情,在人生态度、婚恋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反复的游移与彷徨,在焦虑的情绪中继续对人生与人性进行执着探索,凸显了一位作家所应具有的人文主义关怀。

    【关 键 词】朱利安·巴恩斯;《脉搏》;温情;彷徨;人生体察

    【作者单位】乔卫华,商丘工学院。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识别码】A

    作为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享有一定声誉的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迄今为止共发表了20余部作品,被视为真正代表欧洲文学志趣的文坛大师。2011年,巴恩斯发表了小说集《脉搏》,这是继1996年的《穿越海峡》、2004年的《柠檬桌子》后,巴恩斯推出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巴恩斯一改其在长篇小说中对历史丰富性的探索与追求,将笔触伸向中产阶级的生活片段,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精致的语言书写其步入晚年后对人生的通透体察,在平凡的情感关系与细微的情感变化中表现出脉脉温情,在人生态度、婚恋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反复的游移与彷徨,在焦虑的情绪中继续对人生与人性进行执着探索,凸显了一位作家应具有的人文主义关怀。

    一、平凡与细微中的脉脉温情

    小说集《脉搏》总共包含14个人生故事。巴恩斯在小说扉页上写道:此书献给亡妻帕特·卡瓦纳。他将对妻子的思念转为一种温情,并将其渗入自己的作品。在《婚姻线》中,男主人公怀着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再次来到两人曾多次到访的岛屿,他将这次出行视为对过去的告别。在与B&B旅店老板卡鲁姆的交谈中,在出行地点的不断切换中,与妻子有关的记忆总是猝不及防地闪现在男主人公的脑海中。从妻子对花瓶的痛恨——因为在她看来,“采花就是加速花朵的死亡”,到妻子被公牛群“围攻”时的惊愕;从两人满怀欣喜地要与整个岛屿分享新婚的欢愉,到两人默契地对视——笃定自己的婚姻一定不会如他人般坎坷重重[1]。触景生情的伤痛使男主人公不禁暗自怅然,“他曾以为自己可以向过去说再见,他曾以为可以减轻悲伤,或者,哪怕不能减轻,但至少可以回到曾经让他们十分快乐的地方,让悲伤加快前行的步伐”[1]。故地重游没能让男主人公割舍过去,在他心底,记忆中妻子明亮的眼睛远比现实生活中任何具有导向性的东西更能促使其坚强地生活下去。巴恩斯将男主人公丧妻的悲与痛倾注于最为普通的回忆方式,真挚情感的背后隐藏着其对妻子无尽的思念与爱慕。《脉搏》同样刻画了一位与妻子有着深厚感情的丈夫形象。故事中的妻子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病,这对夫妻的深情并非通过丈夫对重病妻子的细心陪护与照顾表现出来,而是将彼此相伴的温情融入较为普通的生活琐事,于细节之处衬托出一位老人对生活安排的坦然接受。当得知妻子的病情时,丈夫犹如深陷一场灾难,整日与儿子探讨妻子的精神状况以及用药问题;当主治医生在库房展示其妻子病情恶化后会用到的东西时,他恼火地指责医院的行事方式。为了方便照顾妻子,这位工作繁忙的律师向单位请了假,在家里添置了许多扶手,改建了很多轮椅坡道;为了不让妻子为自己的生活起居担心,他试图接受将衣服送到干洗店,以便让妻子看到干干净净的他,看到他可以将自己照顾得很好。从怀疑妻子的病情到妻子病情的确诊,再到对重病妻子的陪伴,这位丈夫强忍悲恸,用真挚动人的本能反应表达对妻子的浓浓爱意与不舍,用温柔与体贴的情感为妻子留下最美好、最幸福的临终感受。

    有评论称“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其对生活与文学创作的智慧在小说集《脉搏》中也多有体现。巴恩斯将此次创作的基调定位于温情,这种温情不是用直白的言语堆砌出来,而是有意识地埋藏在文本的细节处,是一种微妙的安排,更是一种对现实生活最本真的把握与感知。在《园丁的世界》中,男主人公肯虽然不满妻子玛莎在园艺方面投入太多的精力,但他私下里仍会去学习园艺的相关知识,会一本正经地操作玛莎送给他的土壤测试器。不管是出于对玛莎的爱,还是对丈夫职责的履行,肯甚至会按照玛莎的要求开始与接骨木展开漫长的斗争。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肯在客人离开后才表现出被蚊子叮咬的不适,玛莎责备他的体感麻木,肯却认为这种掩饰在他看来是必要的,因为他在默默地维护玛莎花园的“名声”。《同谋》着重刻画了一位离异男士对一位女医生初生爱慕时的欣喜与悸动。在得知女医生的手有血液流通不畅的问题后,主人公“我”决定为她多准备几副手套。从猜测女医生是否需要一副乳胶手套以便做些园艺工作,到考虑女医生是否需要一副与鼓鼓囊囊的滑雪衫相配的滑雪手套,再到思忖女医生是否同样需要毛茸茸的睡袜,在意识的流动中,“我”将对女医生的迷恋之情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情感细腻且绵密。巴恩斯擅长以男性的视角表达对异性的关注与爱恋,但其笔法又极为贴近女性的温暖与柔和,在平凡的情感关系中,在细微的情感变化中,巴恩斯将对爱情、对婚姻的情感体验生动地表现出来,融入一个作家对人文精神的执持与坚守。

    二、选择节点的彷徨与游移

    如果说在《福楼拜的鹦鹉》《十又二分之一章世界史》《终结的感觉》等长篇小说中,巴恩斯是站在文学创作的角度明确地总结出他的历史观点,即“现存的历史在历史学家和权力等的作用下,是不充分的史料和不靠谱的记忆相融合的结合体”,那么在小说集《脉搏》中,面对人生态度或是人生方向的选择,巴恩斯则表现出反复的彷徨与游移[2]。在《与约翰·厄普代克上床》中,巴恩斯借一对闺蜜简与艾丽丝的不同选择,展开了对是严肃对待人生还是轻松对待人生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悲观的艾丽丝认为“所有生命都是败笔”,她总是在专栏中纵论人生的无定与不幸;而简则标榜轻松对待人生,“直至人生出了差错,她才去寻找严肃的解决方案”[1]。巴恩斯无意对简与艾丽丝的人生观进行判定,而是理性、冷静地呈现出在他看来能够构成对立的人生态度,留给读者思考、权衡和选择的空间。在对婚恋相关问题的思考中,巴恩斯则通过几个主人公失败的经历表现出人们对情感把握的犹豫不前。在《东风》中,离婚后的弗农搬到一个海边小镇,新生活的开始使他对新恋情同样充满期待。在与女服务员安德莉亚的相处中,弗农再一次感受到恋爱的甜蜜,他甚至开始思考恋爱的真谛:“如果你坠入爱河,你就想知道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1]然而,安德莉亚却不认同弗农的爱情观,她总是小心翼翼地包裹着她的隐私,那些伤痛她不想提及,更不想分享。面对弗农以追求平等知情权或是以爱的名义获取对自己往事的了解,安德莉亚气愤地选择不告而别。在《脉搏》中,“我”的父母有着美满幸福的婚姻,但“我”却没能遗传父母“结婚的天赋”,没能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我”反对妻子贾尼丝提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夫妻都会找到一种相处之道”的说法;“我”质疑到底该怎样选择人生的伴侣,是“和自己一样的人,还是不一样的人?与自己相似却又不同,还是与自己不同却又相似的人?”[1]“我”不断地变更着对幸福婚姻的定义……然而,再多的思考也没能帮助“我”阻挡婚姻的危机,“我”与贾尼丝观点的迥异,现实與自我认定的鲜明对比,在感情的世界中或许从来都不存在可以照搬的真理与经验,“我”在羡慕父母恩爱的同时不禁感伤自己对婚姻的无能为力。在这两个故事中,弗农与“我”的婚恋经历代表了一种人生常态,人们总是在摸索中找寻能够维系长久婚恋关系的方法或是捷径,巴恩斯借人物在失败经验中的惆怅与迷茫来表达自己对婚恋价值选择的彷徨和游移。

    在小说集《脉搏》中,巴恩斯通过对比或是对话的方式呈现出对同一问题的多重思考维度。如在《园丁的世界》中,自幼在乡下长大的肯认为自然代表着无聊,代表着敌意;而城市姑娘玛莎则对植物的萌芽惊奇不已,认为大自然无比仁慈。在《擅入》中,杰夫在与凯西分手后,一方面欣喜于回归单身为自己节省了很多时间,另一方面却又找寻新的陪伴以度过孤独的时间。在《同谋》中,主人公对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各种善意提醒充满感激,但又对没能亲身经历一些事情而感到遗憾。在《与约翰·厄普代克上床》中,简认为信仰使得一切变得有意义,而艾丽丝却认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绝望的,改变信仰并无太大意义。巴恩斯在此次创作中一改往昔的锐利,在对人生的体察中多了些平和与宽容,同时在这份平和与宽容中又饱含对世事无常的感叹,表现出对人生选择节点的彷徨与游移。

    三、在焦虑中继续人生与人性的探索

    在小说集《脉搏》的布局方面,巴恩斯显然进行了精心的编排。第一部由9篇小说构成,其中,《在菲尔与乔安娜家》分4次呈现出来,与其他几个故事交叉排列,错落中又不失情节的延续性。《在菲尔与乔安娜家》从表面上看是托尼、迪克、卡罗尔等人用带有英式幽默的言语,肆无忌惮地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实际却暗含着巴恩斯对人生更为深刻的体察,由平淡温情转为危机中的焦虑。在讨论吸烟话题时,几个人聊到美国大选,聊到烟草税,聊到令人恐惧的肺癌。在讨论橘子酱的话题时,几个人聊到英美两国的差异,聊到肠癌。在讨论爱与依赖的话题时,他们则试图探讨有没有心癌这种病症,甚至构想应当建立一套规避和控制系统,确保自己永远不会受到伤害。在讨论对常识的接受程度时,他们将话题引向动物的自欺本性,引向40多年后的亡国危机。无论是由简单的生活习惯聊到癌症,还是由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聊到核战争等问题,原本轻松惬意的闲谈时间充斥了压抑与惊慌,不禁令人想到典型的末日情绪。早在19世纪末,西方社会的城市化、工业化、机械化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此时,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动摇,世界变得复杂而生疏,人被限制在统一性的思想规范中,个人与社会的疏离感是个体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无所依靠,人们逐渐产生焦虑、苦闷、绝望的心理倾向[3]。面对比19世纪末更为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高举人文主义大旗的巴恩斯深感以文字力量呼吁大众、惊醒大众的迫切与艰巨,在滔滔不绝的对话中,在愤世嫉俗的腔调中,巴恩斯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加以表现,将对个体或民族前行方向的隐忧性思考加以表达,在焦虑中继续进行对人生的精准体察。

    在小说集《脉搏》的第二部中,巴恩斯分别讲述了与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嗅觉有关的5个故事,在虚实结合中用娴熟的笔法书写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画师》塑造了沃兹华斯这样一位富有善心的聋哑画家。他喜欢观察孩子,不刻意躲避他人的目光,在他看来,孩子如精灵一般,闪耀着真挚与美好的人性光辉。然而,沃兹华斯的绘画对象——海关税务员塔特尔,却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塔特尔不但对沃兹华斯的画作指指點点,还故意克扣沃兹华斯的工钱,甚至傲慢地撕毁沃兹华斯送给打杂小男孩的肖像画。面对塔特尔的蛮横,沃兹华斯反而庆幸自己不会听到更多可气的言语。《和谐》同样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双目失明的玛丽亚从小对音乐有着极好的感知力,她16岁便频频出入沙龙,成为音乐社交圈里的名人。在得知医生M的磁力治疗法的神奇效果后,玛丽亚的父母决定让女儿进行尝试。在M医生耐心的医治过程中,玛丽亚的病情有所好转,她开始逐渐感受到光和影像。但即将重见光明的玛丽亚却又失去了之前弹奏乐曲时的自信与沉稳,错乱的韵律代替了曾经的响亮动听,她的父母甚至断定她的演奏生涯将就此结束。气愤的冯氏夫妇要求医生M立刻终止对女儿的治疗,M则竭力反对他们的蛮横,以一名医生的道德操守捍卫玛丽亚获得救治的权利。然而,利欲熏心压倒了科学与理性,被父母监禁起来的玛丽亚很快旧病复发,再次失明。一方面,在对《画师》与《和谐》的呈现方式上,巴恩斯重回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并继续对历史与权力问题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巴恩斯将人物置于某种感官缺失的境地,在弱化其听觉或视觉的同时,却又强化其感知世界的新方式。这或许可以视为巴恩斯体察人生的又一个视角:以真心、真情去感受世界,不应当以失去自己的另一种感官为代价,在备感焦虑与苦闷的时代,我们更应当去捕捉人性之真,发掘人性之美。

    巴恩斯对历史的理解独到而深刻,步入暮年的巴恩斯更乐意与读者分享他对人生的观察与感悟。在小说集《脉搏》中,巴恩斯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对话搭建起一个个关乎爱情、关乎婚姻、关乎分离的短篇故事,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对亡妻帕特的思念,用跳跃分散、诙谐明快的语言彰显出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英]朱利安·巴恩斯. 脉搏[M]. 郭国良,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朱珍. 试论朱利安·巴恩斯作品中的历史观[D]. 华东师范大学,2015.

    [3]肖同庆. 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热词搜索: 体察 温情 彷徨 人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