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运动情境下归因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1-03-18 08:04: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本文通过对运动归因研究的四大理论来源、运动归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运动归因心理控制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运动归因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After making literature summary about four attributional theory"s origin,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ttribution research and of locus of control on attribution. This article gives the future tendency of attribution research.

    关键词: 运动;归因;运动心理学

    Key words: sports;attribution;sports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315-02

    0引言

    归因是表示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某种行为结果而推论或判断其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以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自从1980年以来,归因理论已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相应地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运动归因指的是人们如何解释训练水平提高的快慢以及比赛的成功与失败。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国外学者在运动归因方面已作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与我国体育发展水平极不相称。本文旨在通过对运动归因理论的来源,运动归因、运动归因心理控制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1动归因研究的理论来源

    归因理论由美国学者海德于1985年提出的,他认为行为的结果可以归因个人或环境的压力,或者同时归因于这两个因素,但没能对这两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海德的理论对运动归因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其后的研究(包括运动心理学)的作用不能被低估(Stuart Biddle,1993)[1]

    1965年琼斯和戴维斯比较系统的论述了知觉者如何根据某人特定行为推论其意图的归属过程。构建了对应推论的归因理论体系。所谓对应推论,就是寻找或推测对应于行为后果的那个意图,是关于行为后果与其意图对应关系的理论,他使归因理论在科学性和合理性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随后凯利总结了一个最全面的理论来说明当代人面临多种情景变量时的归因。他认为:说明行为的原因可以使用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二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三是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情景)。凯利构建了协变分析模型(covariat ion analysis model)—三原理论。

    1972年韦纳和他的同事以海德的分析为基础,扩展了成就动机(Atkinson & Raynor,1974)和控制源(Rotter,1966)的概念[5]。他把海德的四个主要因素归纳到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和控制点(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个维度。1979年韦纳提出另一个维度—控制性(可控与不可控),韦纳把三维综合成一个因果归因模型,并以成就行为为内容研究了这一模型[1]。韦纳理论的成就为运动归因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国内外运动归因研究现状

    2.1 国外运动归因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体育运动领域的归因研究在规模和深度上都有了一个较大的进展,对于韦纳归因理论的维度分析(内外源、稳定性、控制性)来说虽然并不排除其它维度存在的可能性,但迄今已有实证研究对此提供了较为一致的方向。以下是归因过程模型(引自Biddle,1993)[1]:

    它显示了影响人们进行归因的因素即归因的前因,然后是如何把归因分类的过程,最后是归因对于动机、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我将从这三个大的方面来谈国外运动归因的现状。

    2.1.1 归因前因的研究

    2.1.1.1 性别差异的研究Iso—Ahola于1978年进行研究发现,男女两性在归因方式上无显著性差异,只是打上了性别的烙印[1]。我Dueck和Geotz用自信心的强弱与自尊心的高低加以解释,女性往往自信心不足、自尊感不强,男性相反,他认为女性在其社会化中发展了“害怕成功”这种消极品质。

    2.1.1.2 年龄差异的研究Bird和Willams(1980)研究了四个年龄组男女学生运动归因,他们揭示归因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只是其它年龄段的运动归因研究还很少,特别是老年人运动归因方式。

    2.1.1.3 成就动机归因研究Robert(1978)研究发现,成就动机高的儿童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成就动机低的儿童倾向于把成功归因运气不好,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差。Mac hr和Nic hlis(1980)认为成就动机应根据不同文化,运动员和不同个体而确定,不应绝对主观一般化。

    2.1.2 归因的因素、维度的研究

    2.1.2.1 因素韦纳等人继承海德的归因思想确定了四个主要归因元素:个人能力、个人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Roberts和Pascuzzi(1979)编制了一个开放性问卷,经调查研究发现,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被使用仅占45%,因此他们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模式。所以一个简明能容纳知觉结果的原因的普遍的有效的归因分类仍需研究[3]。

    2.1.2.2 维度韦纳根据四种元素分类,提出归因维度“模型”。即控制源和稳定性两个维度1979年又增加了第三个维度“控制性”。罗素(Russell 1982)研制了“原因维度量表”(CDS)。使控制源与稳定性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得到肯定,而控制性维度的信效度还较差。

    2.1.3 归因结果研究

    2.1.3.1 归因与期望Chalip(1980)认为,应激情况下,内部控制比外部控制对成绩的破坏性小。韦纳(1985)归纳了三点:①如果事件的结果被认为稳定性原因,则期望将来的结果倾向稳定或增加将来成功的期望。②如果结果被归因为不稳定性的原因,则期望将来是可变的。③结果归因与稳定性原因比归因与不稳定性原因更期望将来有相同的结果。

    2.1.3.2 归因与情感按Weiner的三维理论观点:归因点和控制性维度主要反映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而稳定性维度主要是与将来的行为期望,担忧等与时间有关情感相联系。

    2.2 国内运动归因理论研究现状80年代以来,运动归因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广泛。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运动领域研究与我们的体育发展水平极不相称。我国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徐连进,田宝(1996)运用“因果维度表”(中国的)对我国27名健将级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7]: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是:面对胜利倾向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面对失败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

    盛绍增(2000)运用归因维度和效能期望表问卷,对女子篮球运动员比赛中效能期望,归因和情感反应相关研究,结果表明[8]:女子篮球运动员主力运动员对成功期望明显高于非主力运动员;训练年限不同的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归因稳定性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训练时间在5年以上的运动员的稳定性归因明显高于训练年限不足5年的运动员。

    叶平(2001)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CCTA)量表(CCTAI),运动竞赛焦虑测试(SCAT)量表,以及测试CCTA归因的四个原因维度(即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可预测性)的量表(CAS)测试运动员。结果表明:高水平运动员比低水平运动员和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倾向于认为运动焦虑产生原因主要来自身体而不是来自于情境;可预测性与CCTAI中的比赛准备焦虑负相关,控制点与CCTAI中的对方实力焦虑负相关。[7]

    罗湘林(2007)对运动归因训练效果的跨情境性研究,结果证明了:运动归因训练能产生积极的“信念”,而此“信念”有助于理想归因的形成,并可以迁移到学业领域中。

    3国内外运动归因控制点研究现状

    3.1 国外在运动归因控制点方面研究

    3.1.1 信息加工与控制点关于控制点和信息加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内控者和外控者之间有一些明显差异。内控者能更有效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动任务本身的特点上(Pines,1973;Pines and Julian 1972)能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Julian,Lichtman and Ryckman,1968),并且出现更高的处理问题的技能(Christophe 1989)。而外控者则更倾向于遵守社会规范和准则(Pines1973;Pines andJulian 1972),在赛前赛中更易从外部来源获得信息,更关注外部的,可控性较小的因素(Julian,Lichtman and Rychkman 1968;Lefcourt,1966;Pines,1973)更重视外部因素的重要性。

    3.1.2 焦虑唤醒与控制点对于极端的内控者来说,他们常常对失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同时,又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外部因素的作用,因此,在赛前,他们可能回体验到较高的焦虑。但另一方面,内控者往往比外控者能更为现实地处理成功与失败地问题。这种信念给内控者提供一种进行自我调节的方法,而这种自我调节可以导致赛前焦虑水平的降低(Phares1976)。

    3.1.3 领导策略与控制点就领导策略与控制点的关系而言,内控者更倾向于努力控制和操作外界环境,且更善于进行自我导向和自我调节(Lefcourt,Etal,1969;Phares,1968;Seeman,Etal,1962),更少依赖于外部强化。外控者相信,按照别人的要求去做并满足别人的期望,是控制强化和奖励的最好方法。

    3.1.4 性别差异与控制点在面对体育运动情景的控制感方面,研究者发现了某些性别差异倾向(Anshel,1979;Blucker and Hershberqer,1983;Rejeski,1980)。和外控型的女性相比,内控型的女性对消极反馈的反应往往更为居沮丧,也更关心比赛结果。总得来说,和男性相比,女性对自己能力的评价较低;对成功的期望较低;进行更多的外部归因(任务的难度、运气等)和更少的内部归因(能力、努力等)。

    3.1.5 运动成绩与控制点稳定的运动成绩与运动员的归因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者发现(Roberts,1975),总是取胜的运动员,取胜后往往进行能力归因,偶尔失利时,这些运动员不将失利归因于能力。与此相反,总是失败的队的运动员,则将结果归于个人或全队缺乏能力。不断失利的运动员则认为自己缺乏能力。这种归因意味着他们将来成功的机会很小,比赛失利后,做出更大努力提高自己的可能性也更小。

    3.2 国内在运动归因控制点方面的研究

    3.2.1 祝蓓里(1993)运用自编的信、效度高的运动成就责任(SAR)问卷表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控制点进行研究得出:青少年运动员对于运动成功或失败总体上具有适宜的心理控制点结构;15岁是从内部控制为主转化为内外控制点平衡发展的关键年龄;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具有偏向内部控制的趋势;大多数是运动员处在内部控制型与外部控制型之间的某一点上;从事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则没有表现出差异。

    3.2.2 徐跃捷(1995)采用儿童内—外控制量表(Nowicki-strickland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scale for children,Nowicki and Strickland,1973)对少年运动员的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得出:不同项目、年龄少年运动员的心理控制点没有差异,趋于内外平衡;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具有偏向内部控制的趋势;不同技术等级的少年运动员其控制点呈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体校少年运动员其控制点不同。

    3.2.3 王江云(2001)在对运动员竞赛的归因研究中得出[4]:男子优秀运动员分别比女子优秀运动员有较多倾向将失败归因于外在情形;个人性项目比集体性项目运动员较多的倾向将成功归因于内在情形。

    3.2.4 郭春阳(2004)在西安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得出[3]:15岁是从内部控制为主的归因转化为向内、外控制点平衡发展的关键年龄;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主力运动员比非主力运动员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后卫比中锋、前锋更具有偏向于内部控制的趋势。

    3.2.5 孙士杰、张萍(2008),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得出[8]:从运动等级上看,在失败的情境下,无级别运动员和一级运动员差异显著,无级别运动员更趋向于从本身找原因;从训练年限上看,在失败的情境下,训练年限三年以下的运动员和训练年限六年以上的运动员心理控制点差异显著,训练年限三年以下的运动员更趋向于从本身找原因;从位置上看,在成功的情境中,只有二传队员和自由人心理控制点差异显著,二传队员趋向于将运动成绩主要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结果;从主力替补方面看,在成功的情境下,主力和替补运动员心理控制点差异显著,主力运动员趋向于将运动成绩主要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结果。

    4运动归因未来发展

    自从海德提出归因理论以来,归因理论慢慢扩展到体育领域。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面文化的差异必然影响归因研究;一面有时实验结果偏离被试知觉的结果,并且往往研究者和运动员的原因知觉相差较大;其次,运动情境中大多是在实验室研究,仅有少数现场研究也只是简单的控制研究,而且在复杂的对抗比赛中,影响归因的因素多种多样。国外在运动归因方面起步早,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虽然近15年在运动归因研究的规模和深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运动归因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开辟性别、年龄差异与归因,成就动机与归因,自尊与归因,归因的维度、因素,归因与期望,归因与情感等方面的研究领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展望新世纪,很多学者认为运动归因研究尚局限于狭窄领域[6]。文化差异、归因类型、教练员—运动员归因差异、可得无助感、归因心理训练与健康相关得练习等新领域亟需开拓[8]。具体方面有:实际运动情景得归因类型、运动结果与运动表现;对运动归因得信效度均较高程度的研究;归因在大众健身体育方面及青少年发展方面的应用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运动归因心理训练的实施及效果;教练员和运动员运动归因差异的性质在运动归因和情感中期望的不确定性;结果研究于过程研究相结合;运动归因本土化研究;运动归因与运动情感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徐连进.运动归因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J].体育研究,1996,(2).

    [2]梁利民.归因理论与运动员赛后心理变化的调整[J].安徽体育科技,1992,(1).

    [3]王江云.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4).

    [4]郭春阳.体育运动中归因研究的发展及现状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5]马红宇.心理控制源与体育运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6]罗湘林.运动归因训练效果的跨情境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0).

    [7]齐冰.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

    [8]孙士杰,张萍.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

    相关热词搜索: 归因 研究进展 情境 运动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