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休闲生活 > 正文

    “现实生活”:走向马克思哲学的基点

    时间:2020-08-22 07:51: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根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直接面向。“现实生活”有其内在发展的逻辑性,抓住、掌握“现实生活”,就掌握了走向马克思哲学的钥匙,具备了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及其价值论的方法。明晰“现实生活”发展、变革的规律,对于直面“中国问题”、“缩短和减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和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对于我们关注现实生活以及现实的人的发展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现实生活”;马克思哲学;现实问题;变革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2-0056-03

    “现实生活”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其并非日常生活意指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零碎、非系统的生活,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生活以及由物质生产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生成的“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32这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立足点、生长点。掌握“现实生活”无疑成为走向马克思哲学的基点和切入点。现实生活有其生成的内在结构、规定性和发展逻辑。马克思哲学理论就是根植现实生活,面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现实问题,在马克思时代就是无产阶级命运问题、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在揭示和描述这些问题中形成自己的哲学理论,马克思哲学理论直接面向“现实问题”,是问题中的哲学,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马克思哲学在探寻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中实现理论升华,而要解决现实问题,就要实现“现实生活”的变革或革命。而现实生活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实现解放的旨归与路径所在。

    一、“现实生活”: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基点

    “现实生活”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现实生活,离不开生活的主体——人的存在,“现实生活”是处在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人”的“生活”。何谓“现实的人”:马克思论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2]67有了有生命的人存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物质生活本身。”[3]79于进行物质生产生活本身,马克思进一步指认“现实的人”的第二个基本规定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2]79一旦“现实的人”具有前面两个条件,人就有自身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还有“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2]80只要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必须进行这三方面的活动,不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如此。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仅有这三点也不是全面性、丰富性的“现实的人”。人,是社会中的人,所以,真正的历史活动必须有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再生产。这也就是人为“现实的人”的第四个基本规定性。“当我们已经考察了最初的历史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也具有‘意识’。”[2]81因此,人也必须进行精神生活的再生产。这样就构成了“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从事的实践活动就生成了“现实生活”。在“现实的人”进行现实的生活过程时,无疑形成了“现实生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生产的内在结构性。

    “现实生活”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根基、生发点。哲学源于生活,马克思哲学尤其如此。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根基于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生活过程,来源于19世纪德国的社会现实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而资本主义社会最大的“现实生活”就是商品生产活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4]马克思对商品的研究揭示了商品,不光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的“元素形式”,而且也是“人的生活”的“元素形式”。在批判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活动中汲取理论滋养,面向“现实生活”根植“现实生活”。马克思也从对经济范畴的副本批判到对“现实的生活”原本的批判,在批判中揭示“现实的生活”的本真原貌。在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中揭示了“物与物的关系”遮蔽下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现实生活”,在资本运动的规律中揭示历史运动的规律,阐释“现实的个人”的“现实生活”历史,形成马克思哲学生发的原点与基点,昭示了马克思哲学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问题中的哲学。

    现实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批判面向。马克思哲学不是无病呻吟,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中探索“解放何以可能”来“改变世界”。而非视哲学是诉诸探求一种超历史、超生活的或者非历史的“本体”,因而以探求“世界何以可能”而“解释世界”的理论。也正是以“解放世界”的理论自觉,马克思哲学才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才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哲学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探求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路径,走向马克思哲学并不是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走进马克思的书斋,而是走向马克思哲学活的灵魂中,掌握、运用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直面“中国问题”。马克思哲学批判直面现实问题,这是马克思哲学方法论活的基点。

    现实问题,随“现实生活”的变迁而不同。走向马克思哲学,理应善于与时俱进地把握“现实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呼声,是社会发展中的病灶、疑惑或困境。而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时代问题的抽象概括反映。马克思哲学理论基点于“现实生活”,批判面向于“现实问题”,直击“现实生活”的问题病灶。解释的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时代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前途的问题,改变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无产阶级命运的问题。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主导意识形态,直面“中国问题”义不容辞,根植于中国现时代的“现实生活”,提出自己时代的问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发出时代的呼声,反映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刻不容缓。而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是运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成性思维方式把握中国问题的理论结晶。“四个全面”就是直面中国问题的理论自觉和哲学智慧,反映的是中国当下发展中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的问题,是中国现实生活发展中重点性、突显性的问题。这就是走向马克思哲学的价值,也是马克思哲学基点的关注所在。

    二、“现实生活”的内在发展逻辑

    “现实生活”不是杂乱无章、任意发展,而是遵循一定运动规律,有其内在逻辑性。“现实生活”内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塑的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内容,因此它们的辩证运动就构成了现实生活的内在发展逻辑。

    “现实生活”是生活的主体——“现实的人”的活动,是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及其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辩证统一性。马克思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81在这里马克思奠定了精神生活的唯物主义基础,进而“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73,清楚地指出了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人们是自己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的制约。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3]离开了人们的现实生活、现实生活过程就不可能有精神生活的形成和发展。在现实生活的发展逻辑中,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决定了精神生活的发展逻辑,精神生活的生产依赖于物质生活的生产,精神生活的内容也基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但精神生活一旦形成就不是完全被动的。精神生活也反作用于物质生活,同时精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发展中具有其相对独立性。精神生活会影响物质生活的再生产。诚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的是人类的劳动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力量。”[5]这充分体现了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统一性的运动规律存在与“现实生活”的内在发展逻辑,而“现实生活”的内在运动,往往引起现实生活的革命性变化。

    “现实生活”是“现实的人”的生活过程,而现实的人在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时,也进行着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人是社会动物,人类的发展在于人的社会性,因而社会关系的生产或再生产对于人的发展具有本质的重要性。马克思哲学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现实生活的变革,关注社会关系的生产或再生产性问题。社会关系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性、根本性保证。一个社会不注重其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其就不能生存,这是历史的铁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2]275今天的历史发展已经验证了这一论述的科学性。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等的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再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现实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就是系统性地变革不合理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现实生活”的演进逻辑,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及其社会关系再生产运动规律的辩证统一。而要实现社会发展,就要实现“现实生活”的变革,“现实生活”变革应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三、“现实生活”的变革:解放的路径与旨归

    马克思哲学有其价值论立场与指向。“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是马克思哲学的使命、实现解放的路径选择。实现“现实生活”变革的根源在于社会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大机器生产产生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正是说明“现实生活”生产方式变革的根本性和重要性。马克思对于“现实生活”的描述与批判,形成了其理论基点,而且进一步指明了其理论现实化的路径选择和价值旨趣,就是在变革“现实生活”进程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趣是以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发展为基础,因而是一个现实的、真实的而非虚假的历史、生活实现的过程。在人的社会历史活动中,人作为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个体,总是社会生活的结果和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先决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不是漫无目的地虚无缥缈。我们由生活世界所规定,又创造着生活世界的现实的力量和条件,进而凭借这种现实条件和现实力量改变自己的生活世界,把发展自己的理想变成实现自身发展的现实,从而为人类实现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展现出一条历史必然道路。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所彰显的人的“解放的旨归”昭示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的人类,绝不是让人仅仅从“物与物的关系”遮蔽下被发现,也不是让人从“对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生活中独立,而是让人从对“物的依赖”中直接解放出来,把现实生活中物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所追求的价值旨归与揭示的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现实生活”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性,其呈现的现实问题,也具有历史时代性。是不可逆转、不可跳过的。走向马克思哲学,就要抓住“现实生活”这一基点、切入点,掌握马克思哲学的方法论,面向中国“现实生活”。直面“中国问题”在社会变革中“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现实生活”是由历史的、真实的生活实践所构成的现实。它必须通过自身充分发展才能达到自我否定、自我扬弃。走向马克思哲学,须以理论自觉把握“现实生活”,改造“现实生活”。而中国今天最大的现实生活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四个全面”。虽然过程中难免产生“阵痛”,但为了缩短和减轻社会改革进程中的痛苦,只有直面“现实生活”世界,在现实生活的洪流中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孙承叔.资本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及其手稿当代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相关热词搜索: 马克思 基点 现实生活 哲学 走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