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基于受众需求的大学校报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0-11-09 04:03:4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华霞 俞琛 陆爱莲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研法、访谈等方法,以《江苏大学报》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与面临困境,在校报内容、采编队伍、宣传与投稿、融媒体、开放联动这五个层面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江苏大学报》的创新发展,并为其他大学校报发展提高决策参考。

    关键词:受众需求;校报发展;融媒体;开放联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媒体资源丰富异常,新兴媒体增加了新闻阅读渠道,正改变着受众群体对传播媒体的需求[1]。1974年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提醒我们受众自身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着媒体使用的控制权,并且引导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受众,关注受众使用媒体的需求。

    近年来,纸媒发展空间严重受挤压,而校报同样处于困境之中。《江苏大学报》是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下的机关报纸,具有独特的权威公信力、舆论引导力,但是其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阅读量减少、关注度下降、影响力减弱的问题[2]。

    一、《江苏大学报》发展现状分析

    为了更加科学地了解《江苏大学报》的发展现状,笔者对江苏大学师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有14道题,共发放185张调查问卷。被调查人员中,男性85名,女性100名,学生140名,在职教职工29名,退休教职工16名。通过问卷数据分析,笔者归纳出《江苏大学报》的发展现状。

    阅读数量表层上,每期校报都阅读的人仅占7.57%,41.62%的人从没看过校报,这其中,27.27%的人是因为不知道校报的存在,32.47%的人知道校报的存在但没有阅读渠道,占比最大。这反映出《江苏大学报》阅读量、关注度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知名度。

    受众需求上,据调查数据,稿件类型上,受众群体更偏向于阅读实用性强的内容;阅读渠道上,除了固有的食堂、教学楼、宿舍楼下报栏自取方式外,更多人认为校报最方便的获取渠道是使用公众号推送或网络版校报;对校报扩展线上媒体功能态度上,81.62%的人表示希望加入更多的新媒体元素与线上互动。投稿途径上,53.51%的人认为校报有必要扩展投稿途径,绝大多数的人对投稿表示支持态度。

    二、《江苏大学报》发展困境

    依据调查数据与访谈结果,笔者归纳,《江苏大学报》发展上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出版周期所限,新闻时效性差。除去毕业季、迎新季、新年等专刊,《江苏大学报》通常是半月刊。这与校园新媒体隔天报道的及时性相比,出版的校报新闻已经成为旧闻,无法满足师生们对获取校园最新动态信息的求知需求。

    第二,版面有限,内容吸引力不强。《江苏大学报》目前对开四版,内容分别为要闻版、综合新闻版、校园版、文艺副刊。版面容量有限,且反映学校要闻的各种会议、活动的报道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喜闻乐见篇幅较少,校报主要内容对受众群体的吸引力不强。

    第三,读者反馈渠道不畅通。《江苏大学报》从编写、出版到发行,受众群体的参与度不高,读者反馈渠道不畅通。新媒体能实时与读者互动,使得读者沟通更便捷、信息反馈更及时、编读互动更迅速,而校报读编互动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愈发凸显。

    三、校报发展策略

    笔者在校报编辑部老师、其他高校学生记者、本校师生中选取代表进行深入访谈,借鉴其他高校先进对策,再基于调查数据,从校报内容、采编队伍、外部宣传与投稿、融媒体、开放联动格局这五个层面,总结出以下发展策略。

    (一)校报与新媒体错位发展,着墨于深度报道,适当满足合理需求

    在新媒体崛起迅速的背景下,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作为校园两大宣传媒介,传播内容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交叉重复信息。而校园新媒体在时效性与阅读便利度上,远胜于半月一刊的《江苏大学报》。基于冲突矛盾,校报应与新媒体错位发展,专注于挖掘内容的差异性、独特性。

    《江苏大学报》受众群体主要为本校师生,师生思维活跃度高、独立思考能力强。校报与新媒体错位发展,需要着墨于深度报道、着眼于评论类新闻。基于此,《江苏大学报》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基础:第二版面主题是综合新闻,主要报道学校教科研新闻等,定位深度报道。2019年,三版校园新闻版块新设“校园微评”栏目,增加了评论形式。新设立的栏目,风格仍在慢慢定型,未来会往深度方面发展。

    校报作为江苏大学主流媒体,是第一思想舆论阵地,要完成好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的使命。党报的性质决定了校报正能量的基调与倡导价值观上的使命,规范了校园新闻的形式。因此校报必须保证主要基调,再适当满足受众群体的合理需求,谋求创新与改变。

    (二)调整采编队伍的人员与结构,提高内部供稿质量

    《江苏大学报》的采编队伍隶属于校党委宣传部的校报编辑部,其组成人员主要为本报编辑和大学生记者。此外,学校各学院、各级组织中驻有固定的教职工记者。结合各院教职工记者队伍的职能,笔者对其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各学院教职工记者队伍建设,提高基层与党委宣传部信息的连通性,加强信息共享的优越性;教职工记者队伍成员本身来自不同专业岗位,大多数并非专业的新闻记者。对此可以定期开展针对教职工记者采写新闻的培训交流等。

    《江苏大学报》第三、四版主要内容由学生记者采写与供稿,而这两个版面恰是学生关注度最高的版面。笔者从记者团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出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记者团属于学生社团性质,学生记者流动率较高,承接难度大。采写主力通常为低年级学生,内部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换届时承接难度较大。基于此,笔者建议记者团健全人才选拔培育机制,完善换届承接机制,成熟的学生记者换届完成时有责任为新人提供帮助。记者团可以通过奖励政策挽留任期结束的优秀学生记者,将之转换成储备人才。

    学生记者在各学院中分布比例有所失衡,集中在文科学院。受专业知识以及认知水平限制,采写报道的新闻存在角度缺失、不够全面深入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学生记者借鉴教职工记者的“驻学院记者模式”。各学院教職工记者分别对接本院学生记者,学生辅助教师采访写稿,在实战中培养学生记者的新闻敏感度与采写能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校报投稿途径,提高校报知名度。

    本次调查中,41.62%的人从来没有阅读过《江苏大学报》,这其中,27.27%的人是因为不知道校报的存在,32.47%的人知道校报的存在但没有阅读渠道。因此,学校需要加大《江苏大学报》的宣传,通过学院或学生部门、创意活动、投稿方式等途径提高校报的知名度。

    据了解,现有的投稿渠道已经较为丰富,已开通投稿邮箱,网络新闻有专门的渠道,或将稿件送到校报编辑部办公室等。但是据调查,仍有84.32%的受众群体认为有扩展投稿途径的必要。虽然现存丰富的投稿途径,但缺乏足够的宣传力度和有效的投稿渠道管理。因此,改善投稿途径需要与加大宣传力度相结合,并明晰稿件要求,由专人负责初步审核与二次审核修改,由此达到质量与丰富性的双重提升。而学生到大三、大四甚至研究生、博士后,才形成很多丰富实践和深刻思想,所以校报编辑可以主动出击,鼓励“高手”投稿或主动约稿。

    (四)实行融媒体发展战略,大力开发推广校报网络版

    互联网的发展正改变着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与个人喜好。校报应跟上时代潮流,开发推广网络版校报,并且慢慢转变模式,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以纸质传播为重要依托。调查中,微信公众号版获得了最高的支持率,高达68.65%。新媒体公众号最大的特点在于实时性,即第一时间将新闻推送给全校师生,而校报应将质量与价值作为长期定位,把稿件内容作为核心,为受众提供阅读价值。校报与新媒体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江苏大学报》目前已经跟江苏大学官方新媒体达成合作,公众号上专门设置“掌上微报”,点开链接即可阅读校报新闻。此外,“掌上微报”支持关键词检索文章、查看往期、翻阅目录版面的功能,为满足师生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江苏大学报》纸质版印刷发行时,网络版会及时上传更新,在各大网络搜索引擎上能同步获取当期及往期校报内容。

    (五)多跟学院、部门作联动,加大对基层的关注度

    创办校报的工作链主要是新闻—记者—审核—受众,即校园重要新闻被记者发现、采访、撰写成稿,稿件交由党委宣传部领导审核,通过后印刷成版,一期校报创办完成,最终交由受众群体阅读。而最关键的传递,其实是新闻到受众,这中间要经过记者与审核两环,难免使得校报在满足受众需求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链条断裂。

    新闻应该来源于学校群众,最终要回馈受众群体。要确保链条完整,就要求校报编辑部改变半封闭的格局,与各学院、各单位多做联动,学院单位主动上报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将校报编辑部变成校园新闻的汇聚地,编辑部掌握主动筛选权,响应各学院、各单位群众需求。此外,基层在受众群体占有极大的比率,校报应该多关注基层,如学生群体、后勤服务人员、基层教师。一方面,多关注基层动态,主动发掘采写新闻;另一方面,要鼓励基层人员主动上报新闻或投稿,增加基层内容。

    要形成开放联动的格局,不能仅仅依靠校报编辑部或党委宣传部主动谋求合作,更多需要学校的政策支持,鼓励调动各学院、各部门、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校报创新发展过程,推动校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让校报更好地传达学校办学方略与计划,成为学校的重要名片,发挥其校园文化建设与宣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青.新媒体时代基于受众需求的校报发展与创新——以山东高校校报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张明平.融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校报创新发展策略[J].中國高等教育,2017(12):52-54.

    相关热词搜索: 受众 浅谈 校报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