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例谈民俗文化的欣赏视角

    时间:2021-03-26 08:03: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总体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领域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是长期在特定自然的、历史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真实地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生活。通过欣赏民俗文化作品中的色彩、民风、习俗、语言的“土”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美”,激发人们对民俗文化的热爱。

    关键词:民俗文化;欣赏;民族

    中图分类号:?摇K8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70-02

    著名作家季羡林曾说过:“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的土地,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湘西如果没有像沈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和黄永玉先生这样的大画家,恐怕一直到今天还是一片充满了神秘的terra incognita(没有人了解的土地)。”凤凰古城这片土地上的奇特的风土人情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欣赏《端午日》,品味中华民俗文化的“土”与“美”。

    一、“土”——色彩土

    红黄两色是中华民族在喜庆场合普遍使用的颜色,表示大吉大利,喜庆有余。红色是兴奋色,能调动情绪的兴奋因子。譬如:“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带头的)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一匹红布”、“(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还有隐藏的“鞭炮”色,不用问,一定是红色的。林林总总的传统色彩充斥文中,时时处处洋溢着俗不可耐的“土”气。《端午日》中的文句“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的“雄黄”色,既是莹丽富贵的象征,又是千古帝王色。而为“王”做“相”的祈愿虽然仅存于短暂的冥想中,但这浓酽的富丽,是人们对浓郁、强烈、丰满色调的追求与喜好,也是人们对华贵生活的向往和企求。

    二、“土”——习俗土

    文中植根于华夏沃土的湘西民风土俗,本着质朴纯良的土性,于浮华喧嚣的红尘中不染铅华独守香闺,幽然傲立于百家争鸣的民族文苑,成就着世界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霞光四射,炫目多姿,令人瞩目。如;穿新衣、吃鱼吃肉、额角写王、赛龙舟、鞭炮示贺、捉鸭助兴等莫不缤纷着民族习俗的“土”。沈先生炙情的语言激人遐思,茶峒人的民族精神浸润纸背。既有观众的呐喊助威与赛手激烈竞渡的大场景的热力配合,又有船上桨手和锣鼓手间的倾力合作。这种民族的凝聚力随处可见,弥漫着华夏民族老土的民风。而“捉鸭子”助兴的余韵更是与沱江这块土地分割不开的异文化的独特习俗。

    三、“土”——语言土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口头文艺,是中华文艺和美学宝库中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那些运用形象的和诗一般的语言中,阐发了他们具有民族文化深层内涵的独到见解。口头文艺的大量存在,是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的许多少数民族没有本民族创制的文字,但这并不意味他们没有关于文艺的理性思考,独特的话语表达系统和多样的表现形态呈现在历史悠久的中国少数民族文艺中。《端午日》的民间口头文艺论述特别值得一说,文中简练明快、朴实无华的乡音俚语活灵活现地再现了湘西端午赛龙舟和赶鸭子的生动画面,民间乡土口语不经意地穿插其间,亲切淡雅,意蕴非凡。如文中三个“莫不”,“把船向前划去”、“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尽善于泅水的”等多处出现当地土语语法特征和习惯,这些语句莫不散发着民间语言天然敦厚淳朴的天籁氤氲。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所作的、无须艺术修饰的简单描摩与再现就是艺术创作,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和“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

    再看《端午日》的“美”

    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每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都会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艺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在该民族的文化习俗、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中得到解释和证明。绚丽多彩,作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感受,是对自然景象、社会生活现象和文学艺术创作的赞美之词。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美”——场景美

    不同民族的妆饰具有自身的民族习惯特点,许多少数民族,都崇尚色彩的繁富与艳丽。由几个“莫不”排比出盛装华服的茶峒人的阵势强大,且是在“鱼”“肉”饭饱之后,更以饱满精神和百倍干劲拉开助威阵势。人群中处处是脉脉含情的少男少女。此情此景,壮观亮丽——布景美!奇异的族群文化和风俗文化具有很高的表演性和观赏性。《端午日》沿江两岸万人空巷——人聚河岸,盛况空前!河面赛船上擂鼓的、划桨的,众人奋力争先,激烈竞争的壮观场景,给人力量,激人奋进,美不胜收。其精神追求——美!

    二、“美”——音乐美

    倘佯在少数民族地区,犹如航行在艺术的海洋。中国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精绘巧艺,更不乏荷马式的人物。神话故事、巨型史诗等仍存活于中国少数民族中,并仍保留着完整的形态。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剧、建筑、工艺等各艺术门类,都有惊世之作。协调节拍的激烈号令声、激励赛手的锣鼓声混合着雄浑激昂、振奋人心的观众呐喊声,把佳节人们的心海掀起了层层兴奋的涟漪。人们追赶鸭子的嬉戏声、鸭子扑扇翅膀的叫唤声,好事者引燃的鞭炮声,俨然一支雄健高昂、急剧交响、撼动人心的军乐曲,回旋在沱江上空。

    三、“美”——人情美

    简朴无华,清新自然,为美的最高形态,更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少数民族文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迷人壮茂景观。本土乡亲人人热情参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论是质朴的观看者、奋力合作的竞赛者、乘兴捉鸭子的平民,还是简洁地买鞭炮放的“好事”者,都流露出当地民众纯真纯美的质朴本性,足见当地人睦邻友好的人际关系,军民的和谐共处平等同乐,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分高下贵贱的人情美。

    流连驻足于名山胜水中,闪耀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的凤凰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珠玉。它以其深邃的历史感将代表凤凰悠久历史的文化一一展示,将一个地域悠久的历史与可视、可感的人文景观联系在一起,在今天,这一悠久的文化,像一幅幅绵延流动的辉煌历史画轴,灿烂依然。

    相关热词搜索: 视角 民俗文化 欣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