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环境安全 > 正文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改变产业和生活

    时间:2021-03-27 07:57: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信息技术产业全面深化和变革创新的新阶段,泛在、融合、智能和绿色发展趋势凸显,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信息技术加速创新和深化应用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的内生动力。爆发式增长的信息消费、加快发展的新兴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机遇,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产生了众多的投资机遇。随着信息技术加速深度融合和集成优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新的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孕育形成。从“智能工厂”到“智能生产”,从数字娱乐到智慧家庭,从数字医疗到数字教育,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城市,我们已经步入智能新时代,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深刻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和生活。

    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主要工作

    2015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推进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应用推广力度,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提高信息消费水平,提升两化深度融合和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支撑能力,保持产业平稳增长,实现“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

    (一)务实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

    组织召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咨询委员会会议,制定2015年工作重点和集成电路产业投融资指南,配合制定各项支持政策措施。推动成立9个专项组,明确各层级组织的工作职责,建立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地方、部门与基金公司之间的协调机制,制定2015年工作方案。推动国家基金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完善投资决策机制、流程,探索成立投资人组织,建立国家基金、地方基金、民间资本协同的工作机制,以国家基金为平台,围绕产业链横向或纵向,推动破局性兼并重组。

    (二)推进供给端协同创新,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培育信息消费新增长点。

    一是移动智能终端。继续推进TD-LTE智能手机、穿戴式智能终端、行业应用智能终端产业升级,提升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产业链配套能力和产品品牌效益。促进TD-LTE专网、数字集群、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等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支持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各种智能应用的开发和推广,加快终端产品和内容的融合。

    二是智能电视。引导视听产业加快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支持智能电视、激光投影电视、云音乐播放等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建立完善智能电视标准体系,丰富智能电视内容及应用服务。推动更多整机与芯片企业合作,提升智能电视自主核心芯片技术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继续推进彩电、音响行业质量品牌建设。

    三是数字家庭。继续实施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工程,重点探索居家养老、互动教育等数字家庭典型业务,重点推进健康养老、社区服务、智能家居等应用,增强信息惠民能力,促进信息消费增长。持续推进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创建工作,增强基地示范带动效应,引导数字家庭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数字家庭标准体系。

    四是智能服务机器人。面向个人、家庭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力推动消费类智能服务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提高家用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水平、稳定性和适应性,促进家用服务产品在家政服务、安防监控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五是LED。落实LED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强LED上下游的协同创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持续提升LED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布局智能照明系统和核心芯片开发。创新商业模式,进一步开展示范应用,推动LED应用与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半导体照明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规范市场竞争,提升检测和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水平。

    六是北斗导航终端。落实《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开发面向智能终端的集成芯片,推动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创新应用模式,发展精确定位、室内外导航等应用业务,开展网络辅助北斗定位、授时的相关技术与应用研究。

    (三)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产业链配套,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集成电路。继续组织实施“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完成2015年课题立项工作,根据相关部门意见,将课题预算书报送财政部评审;组织专家进行2016年课题指南编制的调研工作,进一步改进整机系统牵头、骨干企业主导的组织方式。做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进一步聚焦CPU和操作系统两大核心任务,加强顶层设计,实现专项2020年预期目标。继续加强在研课题的过程检查,做好课题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加快推进课题验收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切实做好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二是工业强基工程。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以强基工程和电子基金为抓手,提高关键电子材料、元器件及工艺装备等研发及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我国网络通信用光电子器件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具有较好基础的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关税的市场杠杆作用,平衡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提高本土材料及元器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继续支持国产装备及仪器研发,并引导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多渠道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新型显示。推进TFT-LCD技术升级和OLED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发展前景相对明朗、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关键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形成自主发展能力。实施《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平板显示产业链,提升本地配套能力。加强行业运行质量分析,进行预测和信息引导,推动产业数据挖掘和知识产权预警服务,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四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支持云计算关键设备及安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在云计算系统中的应用,加快云计算相关标准研究。支持REID、智能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高精度、智能化、网络化的数据采集器件和设备。提高计算机、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设备性能。支持研发高速度宽带通信设备。

    五是TD-LTE。加强TD-LTE多模多频手机芯片、终端的研发。支持基于TD-LTE技术的无线宽带专网设备和系统研发。加强网络类测试、终端生产类测试等仪器仪表的研发和产业化。构建LTE专利体系,防御和应对未来可能的专利纠纷。加大TD-LTE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六是太阳能光伏。统筹利用多种资源引导企业加快创新,对关键技术研究及共性技术基础平台建设加大支持,提升光伏产品技术水平。发布《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快国际标准及两岸共通标准等制修订。加强产品质量监测,指导建立国家级光伏应用检测平台。指导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尽快开展工作,并妥善应对新一轮“双反”调查。支持光伏多样化应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及配套服务体系,加速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七是锂离子电池。发布并实施《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规范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秩序,引导行业资源整合和企业合理布局。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推进锂离子电池用关键材料和基础工艺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立,推进电池产品、生产设备、原辅料、安全等领域标准制修订。

    (四)大力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一是智能制造试点。加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关键电子元器件和系统研究,整合智能控制、工业互联网等软硬件产品,强化电子信息产业对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选择重点整机企业开展智能生产应用试点示范,探索生产线升级改造,积极向行业推广成功经验和模式。

    二是行业应用。实施信息技术产用合作专项,在机械、石化、消费品等重点行业开展试点示范,形成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加强汽车电子、金融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应用电子产品和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强化战略引导,研究制定《2015~2017年电力电子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积极推进IGBT等核心芯片和器件产业化,支持在轨道交通、输变电、高压变频等领域的应用推广。促进TD-LTE专网、数字集群、北斗导航等技术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支持SVAC标准产业化和应用示范,加快视频监控产业发展。推进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行业协会、企业和研发机构共同组建产用合作联盟。

    三是信息安全。重点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核心技术研发,发展基于安全可靠芯片和基础软件的可替代信息技术产品,提高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产品的成熟度。加强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产品和标准,构建安全可控信息系统,支持在党政军以及金融、通信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

    相关热词搜索: 技术创新 改变 数字 产业 生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