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刘泓志:让城市与人谈恋爱

    时间:2020-05-20 07:58: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人与人需要交流,人与城市需要感受。但对于每一个城市人来说,很少有人会主动感受城市,更少有人懂得如何去感受。”这正是刘泓志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的地方。

    “不是只有漂亮的形象才可以形容美。”这是刘泓志对城市美学理念的理解。

    “设计将庇护所转化为家,将住宅转化为社区,将城镇转化为机遇的磁石。”这是印度著名建筑师巴克里斯纳·多西说过的一句话也与刘泓志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在华贸写字楼24层,一个可以俯瞰北京大望路商圈的落地窗前,我们见到了匆忙赶回来的刘泓志——他刚刚结束了一次紧急召开的临时会议。《南方日报》曾这样介绍他的身份:AECOM亚太区副总裁刘泓志有着26年的规划设计实践,他还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综合方案副总规划师之一、上海市2040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咨询专家,积累了大量在中国及北美洲的城市发展经验。但是在和他的谈话中,并没有很多生硬的名词,他更愿意谈情感。

    “人与人需要交流,人与城市需要感受。但对于每一个城市人来说,很少有人会主动感受城市,更少有人懂得如何去感受。”这正是刘泓志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的地方,“城市规划师这个行业在创造或是赋予城市新意义,同样,城市也在做出反馈,这就像是一次看似静默、实则欢畅的交流。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对自己的城市有所要求,有所期待。”俯瞰着窗外雾气氤氲的都市,刘泓志的故事如卷轴一样徐徐展开。

    与城市恋爱

    在欧洲存在这样一个小镇,生活着100多位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走进小镇,映入眼帘的是邮局、杂货店、银行、美发店等等店铺招牌,一眼看上去和普通小镇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细看就会发现,所有店面都设计得十分简陋,大多只是挂了个招牌而已,店员由一些看护人员扮演。实际上这个小镇是一个专门照顾失忆症患者的养老院,这些店铺的存在目的,只是让这些老人感觉生活在一个正常运作的城市中,而非困守在单调的养老院里。刘泓志深深地被这个小镇触动,这里打破了他曾经的美学理念,“我忽然明白不是只有‘漂亮’和‘酷’才可以形容美,严谨和精致的设计才能表达空间的美,体会一座用心关爱与照顾人群的城市,于是我开始寻找城市美学理念更深层次的意义。”

    每次造访英国伦敦,刘泓志都会从一座教堂走上千禧步行大桥,大桥的另一端穿过全球知名的泰德美术馆,美术馆的后面便是居住社区。跨过泰晤士河的步行路径把人流直接引进美术馆,美术馆的地面层是不收门票的公共空间,让居民与游客在自然行动间都能感受这座城市丰富的文化与艺术。

    美术馆成为了行人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了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使人文和艺术真正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体验让刘泓志相信生活与人文应该相互融合的道理,一个城市的设计者应该可以让居民的生活成为滋养文化甚至发展文化的动力,城市文化不造假地标不走高步调,这样自然的结合才能焕发城市真正的美。

    “三种方法”指的是变换三种不同的身份去走街串巷。第一種是游客身份,用新奇的眼光和好奇的视角去发掘城市的与众不同;第二种是将自己当作城市居民,想象在这个城市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需求如何得到满足;第三种是作为城市规划者或决策者,体验城市环境的氛围和品质,设想规划设计的初衷与问题,思考这个城市需要被如何运营与管理。

    “五种感官”指的是回归人性基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多面向感知城市。城市外貌形态和建筑风格,街头的声音与人群的交流,商场的光影与地铁的味道,沿路贩卖的食物,以及站在高处俯瞰城市的质感。

    设计一座城的过程,就如同与这城市谈了一场恋爱。其间有欢欣雀跃,也有苦思冥想,由最初的懵懂到熟悉,最后仿佛与它融为一体。刘泓志对于城市的种种体验已经转化成了他对于城市之美的感悟与理解,而这也必将在他催生的每一座城市设计方案中成为继续追求的理想与情怀。

    故乡情,美国梦与中国结

    台湾城市的道路两侧多为骑楼建筑,刘泓志出生的桃园县中坜市,至今还充满了许多红砖搭建的骑楼拱廊。在他的记忆中,这种骑楼多为单层建筑,骑楼下附加一个半层的阁楼。沿街骑楼下通常是商铺,台湾湿热多雨,骑楼为居民,行人,和消费活动提供一种连续的遮阳和避雨的半公共空间。这也是刘泓志童年与邻家孩子一起嬉戏的领域。骑楼的一端有棵大榕树,爬上这棵树可以瞭望房子后方成片的稻田。骑楼和大榕树,在刘泓志幼时的心中绵延,扎根,给了他独特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这里便是幼时的刘泓志与儿时玩伴们生活的领地,是他童年记忆中不变的场景,一个专属于刘泓志的“百草园”。

    直到有一天,连排的红砖骑楼房子被推倒重建,大榕树被连根拔起……家人满心欢喜地住进宽敞高大的新楼房,刘泓志和他的玩伴们却默默追念消失的百草园。就在那一刻,刘泓志心中萌生了一个理想:维护城市记忆和温度。于是在大学期间他选择了进入建筑系研读。

    28岁时,刘泓志把这个故事写进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申请书,这是他选择这个职业的初衷。学校老师看了他的故事觉得很有感触,积极建议本来想申请建筑系的他坚持城市设计道路。当时对城市设计还一知半解的刘泓志,至今清楚地记着老师鼓励他的话,“城市设计会帮助你在更早的机遇里做更多可以更大程度改变人们生活的事。”

    1992年刘泓志开始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城市设计,这段时间的学习是刘泓志从钻研建筑到理解城市,从热衷个人创意到结合公共利益的转型期,同样也是新的成长起点。来自同窗多元的文化冲击和价值观念,重新打开了刘泓志设计的思维大门,让他强迫自己放下已经建立的知识与技术,接受并且探索新的价值与理念,成为他“破”而后“立”的见证。

    硕士两年的学习后,刘泓志进入了美国一家国际公司工作,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开始走访世界各地。这样的机会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城市观察和项目经验,开拓视野的同时也形成他对世界各个国家文化的认识、尊重和敏感度。“城市经验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讲是十分重要的,这意味着这位设计师的背后有各式各样的城市经验作为设计思考的数据库,成为了他实践设计理念的储备力量。”

    在美国发展得顺风顺水的刘泓志,2006年却决定来到北京工作。如今看来,这是刘泓志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有着两重意义,一个之于自己的成长,另一个是为了更多城市发展的受益者。他说:“回到内地,对我自己来说是一种情感和文化上的归属。我有一个很长的成长过程,当我觉得自己有些能力的时候,我希望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在跟自己有情感连结的土地上得到实践。我投入城市设计的初心,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与能力把人的价值和生活的情感重新放回城市发展的优先位置上,尤其是经济利益主导的高速发展城市。”除此之外,城市设计规划专业的受众是很庞大的,会影响到许许多多的人,刘泓志感叹,在中国这个发展如此快速的国家,他在美国花费十天工作能起到的影响,不如他在中国专注投入的一个小时。

    故乡情、美国梦和中国结,这三种交织的旋律在刘泓志身上都有了相应的诠释,形成了这位规划设计师身上独有的魅力。

    无序之中 有序自成

    土地是资源,空间也是资源。好比城市街道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土地资源来提供机动车交通需要,但在整个城市絕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一小部分汽车是在使用中,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在汽车的闲置与空转。“一样的土地资源可以在空间与时段上有不同的利用,让街道能被更多行人的活动来利用——例如绿化带与人行道,这都需要新的创意与政策来支持,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多的空间资源。”在离开台湾很久之后,刘泓志反观台湾的城市,忽然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他将其描述为“在无序的自行建设之中,显现出了有序的人本城市。”这又恰巧成为刘泓志心中城市设计的积极参考。

    台湾是一个非常重视个体差异性的地方,不论生活形态还是城市文化都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最让人诧异的是,城市最终形成了高度混合,看似无序的状态竟然是人们有序的生活其中,所有居民的需求都得到了最大满足。刘泓志说:“不论是本地居民还是旅行者,都会有类似的观察或感受,就是大多数人居住的环境里,楼下就是餐厅、书店、洗衣店或小诊所,走几步路就到街角的便利超商或公车站牌。晚上出来也可以看见街道与小公园上还是活跃着谈天或散步的人们。其实,大家在追求个体差异的同时又都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风貌。”

    在谈论城市环境与空间特质时,可以看出在街道,建筑和公共空间三个方面,刘泓志都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见解。首先,在规划城市道路方面,刘泓志介绍了“共享街道”的概念,也就是让车道回归街道,让街道成为城市居民乐于参与的活力公共空间。这跟近年来中国内地城市开始接受与认同的“小街道密路网”有很多共性。如果你曾经行走在波士顿,旧金山以及很多欧洲城市之中,都会对这个概念有切身体会。

    所谓的小街道密路网就是选择在有限的区域里,合理的将总道路面积和总车道数部分拆解成更多的窄道或支路。街道从宽变窄,同一个方向的一条街道拆成两条甚至是三条。从交通规划来说,城市的南北向与东西向车流基本是被满足的。从街区角度来说,过大的封闭小区有机会形成小街坊进而向街面开放。从人行角度来讲,窄街道与小街区更方便行人通行。而刘泓志提出的“共享街道”理念,是在小街道密路网的概念上强调这些街道的尺度与界面设计,要让更多的功能在不同的时间段得到更高效的利用并保障人的安全,街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不再分割社区而是增加了城市的亲密度,拉近了人与城市的距离。“人的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就是走路,然后才是依赖交通工具,如果说连人的最基本的走路需求都不能满足,那就不是一个人本的设计。”刘泓志说道。

    其次,在建筑规划方面刘泓志提倡“城市建筑”的理念。主要的诉求就是,建筑应该具备公共性不同程度的为城市生活服务,是城市形态与风貌的一部分,不应单考虑内部功能或独立角色。多功能建筑,尤其是融合城市功能的建筑应该被重视与鼓励。一度,许多老百姓被传统观念左右形成了“住宅就是住宅,商业就是商业”的概念。实际上,在选择适当地区的情况下,部分区域用做混合性住宅会增添人们生活的便捷度。十多年前,以刘泓志为主要设计师的天津泰达生活居住区规划项目中,他就致力将地面层沿街型商业结合到居住区,形成一种创新的住宅形式,打造具有生活性与鼓励交流的街道空间,让住宅更有生活便捷性,让居住区更像是有凝聚力的社区。

    第三是公共空间规划。刘泓志主张“打破传统大型绿地的常规化设计,改为具有各种尺度、形式与质地的公共空间设计”。“简单的把绿化或开放区域当成公共空间是狭窄或偏差的想法。城市需要提供市民休闲、运动、交流、宁静或互动的空间,让大家方便到达,感觉安全,并且通过这些真正提供公共活动的领域把不同的社区结合成一座整体的城市。”刘泓志表示,大量规划的绿地范围都属于交通或基础设施边缘的缓冲绿地,空间与视野开放,但是,这些地域严格意义来讲又不算是公共空间,它们只是物理空间上的开放,并没有有效的提供人活动的区域,只是消极的城市边缘空间或剩余空间。他还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弱化与退化,是助长大量封闭式小区的原因也是结果。我们要关注的不止是绿地,还有市场、街道、地铁站、口袋公园或邻里公园、各类文化场馆或图书馆等,都是重要的公共空间基础,值得用心设计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价值。”

    保留与开创 连接城市的未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以适应现代都市的生活需要。贝聿铭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了一座玻璃金字塔。此事一经公布就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样会破坏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还是密特朗力排众议落实了贝聿铭的方案,才有了今天巴黎标志性的建筑。刘泓志讲述完这个故事后,意味深长地说:“城市的现在与未来存在一个微妙的连接。城市应该在时间的长河里以不同的形式积淀每个时代重要的思考与印记。所以城市规划设计师就要去做两件事,一个是保留,另一个就是开创。”

    相关热词搜索: 与人 谈恋爱 城市 刘泓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