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做读书人,教学生读书

    时间:2020-06-04 16:05: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至今3年有余,记得2012年,刚刚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我跟随泰兴市教研室的领导一同去山东取经。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先开枪,再瞄准。这一理念的提出者是李希贵校长,我虽有耳闻却了解甚少。回来之后,不知天高地厚的我洋洋洒洒写下一篇质疑文章《“乱开枪”与“细瞄准”》。我质疑没有经过慎重选择便将大量书籍推向学生的行为,质疑“多”是否一定胜于“少”。当时,对于主题学习的诸多理论我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这篇火药味十足的“学习心得”发表在《泰兴教研》上。后来,我深度参与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并参与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编写,也阅读了李希贵校长的诸多专著,如《学生第二》《学生第一》《面向个体的教育》《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立足于他思想的全局来审视其理念,“‘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到底要教师做什么”这一问题才逐渐在我头脑里清晰起来。

    在我看来,“语文主题学习”实验首先要每一个教师成为读书人,这一点至关重要。唯有读书人能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正确实施。“先修炼好内功”,这是指导实验的马红芳老师经常叮嘱我们的。她反复强调:不爱读书的教师,怎么会教出爱读书的学生?语文老师不读书,是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的!

    我们襟江小学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对于教师的阅读一向十分重视,不仅明确提出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名著的要求,而且每个学期都要举行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给教师赠书,图书漂流活动也不断进行。这些读书活动丰富了教师们的思想,让大家对教育有了更多思索。

    参加“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我开始了另一种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阅读。近一年来,我就精读了《诗经》《论语》和《孟子》,并且把自己的学习所得记录下来。我还和学生一起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凡是要求学生阅读的书,我都一一读过。这种与理论无关,却与个人修养关联极深的阅读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的视野从教材出发,走得越来越远。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读书人。

    做一个这样的读书人,有怎样的幸福呢?可以举一个小例子:今年我教三年级,教材中有一个成语:根深本固。这个成语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较难理解。不少老师讲解时喜欢让学生查找工具书,再进行一番解释。我却给学生画了两幅“抽象画”:第一幅画的是“木”,木的象形字学生一看就认识,因为它长得就像一棵掉了叶子的树。第二幅画的是“本”。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加的一横代表的是什么吗?”有聪明的学生反应过来:“这是树的根,因为它长在下面。”于是,大家明白了:“本”原来就是指大树的根。我追问学生:“那么,你们知道‘根深本固’的意思吗?”不少学生反应过来,说出了自己的解释:“只有根扎得深,树才站得稳。”后来,在教学“体”这个生字时,我也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右边的“本”字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想到:就像根对于一棵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样,对于人而言,身体是工作的本钱。

    在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我对于不少司空见惯的字的来历越来越感兴趣,不断探索字词,偶有所得总十分兴奋。上例中的“本”在古文中就时有出现,正是因为对它的本义有充分的了解,所以教学时我才能灵光一闪,引领学生自己发现成语的意思,化难为易。像这样的例子如果注意记录,应有很多。教师对古典文化的理解越深,教学时传递给学生的东西也就会更多。

    语文教师要“教学生读书”,读海量的书。其实对于这里该用“教”还是“带”,我曾有过犹豫。好像不少人都用“带”字代替了“教”,经过反复思索,我觉得还是用“教”字妥当。

    我校有一个指导各科教学的大课题,叫“我们行”教育实验,它倡导的是实践,提倡各科教学都要“以行为中心”,也就是要去做。这与陶行知先生讲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是相通的。陶行知先生谈到“教”与“学”的关系时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据陶先生的理论可以看出:老师不仅需要自己读书,更要自己怎么读书就怎么教学生读;不只是由着学生读,更应该和学生一起读,一面自己读一面教孩子学会读。这应该算作“师生同读”,又可称作“老师教学生读”。

    那么,如何“教学生读书”呢?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做一点阐释。

    首先,要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把学生当成和自己平等的阅读者。这几年在课内外阅读指导中,我都努力遵循着这一理念,和学生一道做读者,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学生读书时,我不提出明确的问题,但一定有一个要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把喜欢的理由搞清楚。在课堂上,我经常随意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前一天的阅读所得,大家一起讨论。去年,我带学生读《论语》,也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读起。我要求学生每天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一天讲一条,不只是说出《论语》名句的意思,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我还和学生一起给《论语》“挑刺儿”:找寻其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和不赞同的观点,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专门讨论。在我看来,这样的阅读都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那就是教师不是在教学生学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学习。而这里的“学”在陶行知先生那里又与“教”是一体的。

    其次,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快乐地读书。我执教《快乐学成语》一课时,安排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故事乐园》的成语故事。备课前,我就问自己:如果我读这些成语故事会怎么读?我发现,这些成语故事我并不全都感兴趣,那么学生会全部感兴趣吗?他们对哪一则会更感兴趣呢?根据“怎么读就怎么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哪一个成语感兴趣,原因是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接着,我选择了“买椟还珠”和“郑人买履”两个成语故事,重点指导学生阅读。原因是我发现这两个故事特别“好玩儿”,故事中的人物具有喜感。好玩儿的东西往往是学生所喜爱的,易于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这个时候,我猛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观点:谈欣赏,必须理直气壮地讲趣味。欣赏活动是一种心灵活动,它不是因为外力的强迫而进行的,而是出自欣赏者自愿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引导读者进入这种自愿的心灵活动中去,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感到有趣味。于是,我就从趣味入手,引导学生对成语故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阅读。

    珍视学生的阅读趣味,从“好玩儿”“有意思”开始,让他们快乐地读书,这就是我教学生读书的主要方法之一。

    随之而来的,写,也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么教学生阅读,对于其写作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我看来,教学生读好了书,写的困难便大大降低了!今年我第一次尝试教三年级,如何带领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写作,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小孩子年龄小,以前都以口语的训练为主,能说不能写。经常有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写的时候却习惯性地说:我忘了刚才怎么说的了。如何更加自然地由口语表达过渡到书面语表达呢?

    这时候,我想到了书信,书信体相对于其他体裁的文章来说,口语化的特点更强。写信时,学生就是在对自己的倾诉对象说话,不需要优美词汇的装饰,只需将心里话原原本本地倾吐出来即可。可是,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书信是陌生的,尤其是书信的格式对于他们而言多少有些复杂。这时候,我首先想到的解决办法还是读书。

    有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亲爱的汉修先生》是我一直所喜爱的。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孤独孩子鲍雷伊的故事。自二年级开始,他开始给作家汉修先生写信,从短短的两句话到长篇大论。鲍雷伊在与作家通信的过程中,不仅生命获得拔节,而且写作能力也节节攀升。有人称这本书是“学生最好的作文书”。于是,从这本以书信为主要载体的儿童读物开始,引导学生用书信倾吐心声,成为我这个学期的重要课程。

    开学第一课,我没有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而是和学生一起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我把开头的5封信呈现出来(它们都很短小),一边带学生读,一边让大家猜测后面可能会写些什么,思考小主人公鲍雷伊为什么要给作家写信。就这样边读边聊,学生对于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我适时引导学生:当心中有话要倾吐时,写信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无巧不成书。开学两个星期,我们班一个同学生病住院,他的妈妈在班级QQ群中描述了小家伙在医院孤独无聊的状态。抓住这样的契机,我引导班里学生给他写信。由于贴近生活,这封信学生写得较为轻松,大多数学生能把在学校里的经历讲给病床上的同学听,讲得生动活泼,有真情实感。

    近几年,我校一直有教师前往甘肃省军人子弟学校支教。我的一位好朋友这个学期恰好到那里支教,也教三年级。最近,我们相约让两个班的学生用书信交流的方式练笔,让学生在真实的通信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写信之前,我让学生猜测远方的朋友希望知道自己的什么信息,怎么介绍自己更生动,而且带领学生阅读鲍雷伊向汉修先生介绍自己的书信,以便有所启发。在写第一封信《我的自画像》时,我让学生把它作为交朋友的自我介绍。这封信刚刚写成,我可以猜想:当学生接到来自远方的信时,会多么兴奋和有成就感。

    不难发现,一本贴近学生的文学作品,能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供许多素材。那么,我们当然有责任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开发资源,提供学习材料。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必读一些书目,这学期是《窗边的小豆豆》《兔子坡》《亲爱的汉修先生》等。结合这些阅读,我们进行了“建立运用机制,激活学生阅读储备”的课题研究。相信当学生能够自觉有效地阅读时,他们的写作能力必然随之增强。

    我可以算作是“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一名“新兵”。幸运的是,我融入了一个大的集体。无论是参与主题实验的网上研讨,还是参与主题丛书的编写,再到写出一篇一篇文章,我都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尤其是每一点探索都能得到来自远方的关注与指点。我愿与大家在读书的道路上多一些探索,一起看到更多,走得更远,在“教学生读书”的道路上幸福前行。

    相关热词搜索: 读书人 教学 读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