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魅力岭南

    时间:2020-06-11 07:55: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地方乡土文化资源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它以独特的稳定的形式存在,是当地人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地方文化所蕴含的审美成分和自身的本体成分,是任何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失去了这种地方文化资源,就等于失去了某个重任。

    【关键词】资源开发;乡土课程;教学实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传承地方文化新支点。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这不仅是由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国民族民间艺术本身特有的价值所决定的。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会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课程在传承文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地方文化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它把课本上的文化、艺术变成了现实。然而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必须了解家乡文化资源。

    番禺有着悠久的历史。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南海郡,番禺为南海郡属下县,并为南海郡治所在地。2000多年前,番禺就是重要的港市,《史记·货殖列传》曾称“番禺亦其一都会也”,被列为全国九大都会之一。岭南古城番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别具特色的南国水乡风情、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发达的商贸旅游服务行业和便利的水陆空交通。

    还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莲花山上的莲花塔,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南村馀蔭山房,沙湾的留耕堂,鳌山古庙群,以及数量众多的氏族宗祠等。这些建筑,大量使用了砖雕、石雕、木雕、泥塑、灰塑、绘画等工艺和装饰手法,显得既纤巧精致又不失古朴大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研究意义。地方乡土文化资源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它以独特的稳定的形式存在,是当地人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地方文化所蕴含的审美成分和自身的本体成分,是任何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失去了这种地方文化资源,就等于失去了某个重任: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具有人文性的美术教育,无疑承载着发展与传承这种地方文化资源的重任,更是人才成长的需要。

    通过对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传承地方灿烂的本土文化,共享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资源;通过对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合地方优秀的文化资源,培养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对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丰富地方的美术教学资源,为地方的乡土美术教学积累资料。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新课程实施至今,为避免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鼓励立足身边的各种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结合具体实际以及本地区的条件、学生的兴趣进行区域性课题研究。本课题以岭南特色课程资源为例进行开发与利用。

    (一)研究对番禺岭南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

    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和饮食文化。如:家乡特产,包括炸牛奶、炒米饼、白蔗、马蹄、莲藕、慈菇、番薯;家乡水果,包括香蕉、番石榴、甘蔗、柑橘、木瓜、凤眼果、荔枝、龙眼、黄皮等;番禺文化,古老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威武醒狮、龙狮文化、民间嫁服;家乡的戏曲与飘色,如家乡粤剧戏曲的造型及飘色盛况和小演员的表演;番禺特有的家乡风俗与传说以及各种节日风土人情,如端午节裹粽子、中秋猜灯谜、鳌鱼舞、赛龙舟等;番禺古迹与景观,如莲花塔、馀荫山房、留耕堂、鳌山古庙群以及水乡特色景色。让岭南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二)研究对番禺岭南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

    一至二年级课程内容为家乡特产,可进行平面图案欣赏与设计及特产的包装盒、袋的欣赏、设计和制作;三至四年级课程内容为欣赏家乡各式水果,以及形态各异的果树,用线描、国画等各种材料及表现手法绘画家乡的水果;五至六年级课程内容为龙狮的造型特点、场景以及民间服饰,尝试用各种手工制作精美的民间嫁服、龙狮等;七年级课程内容为欣赏家乡的飘色表演及了解戏曲造型特点,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戏曲与飘色人物造型与情节。

    三、研究教育实践过程

    (一)活动实践

    陶艺造型教研活动。引入钟村龙狮文化,再对岭南传说动物进行讲解,然后采用陶塑制作的手法表现岭南传说动物。在本节课教学中,方老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在方老师有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陶艺创作中,使最后的陶艺作业有趣、生动地展现出来。本节课最大的亮点还在于最后的课堂拓展上:方老师把岭南传说动物陶艺稍加设计便做成了钱罐、笔筒、储藏物件等,这正好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与实用性设计教学相结合的课程。 如《陶艺造型》这一课,可以融入岭南元素,教研教改为《夸张可爱的岭南传说动物》,这样既不脱离教学内容,又添加了地方特色,老师们可在这方向上多发掘来完善课题内容形式。

    沙湾飘色巡游连环画创作综合实践活动。由西片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连环画·组画——沙湾飘色巡游》综合实践活动在钟村中学开展,区美术教研员黄志明老师及西片的美术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方玉珊老师采用创新方法:一是利用信息技术拥有的复制、粘贴功能,方便画面的重组;二是将地方古建筑版画和人物景物造型融入信息技术进行创意重组,设计连环画《沙湾飘色巡游》。学生作品别具特色,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技法,效果展示极富趣味性,造型可爱,色彩鲜艳,手工精细,栩栩如生,极具欣赏性,别具特色,体现了家乡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美术具有超时空的重组性表现特色,飘色巡游场景复杂,人物众多,笔者尝试重组去创新形象,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二)反思建构阶段

    1.总结规律。在调查、采访、资料收集等过程中自主探究,在研究合作中提倡协作备课,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并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与其他学科、与乡土文化进行综合、立体的开发与利用。

    2.探索结论。通过以美术特色乡土教材内容为指引,确定方向、选题、内容、方法、策略、实际情况,围绕地方特有的资源进行挖掘、筛选、分类、整合,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分别进行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并设计美术地方特色课例以及别具乡土特色的美术作品。

    四、研究结论与观点

    事实性结论。从研究目标具体化来看:一是研究对番禺岭南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二是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与其他学科、与乡土文化进行综合、立体的开发与利用;三是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从内容上选择:一是在研究对番禺岭南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中选题;二是在研究对番禺岭南地方课程资源的利用中设计课题。从系统性、特色性反映出:一是符合立足身边的各种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结合具体实际以及本地区的条件、学生的兴趣进行区域性课题研究的要求;二是落实番禺推进“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需要;三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建设的需要。

    乡土教材的汇编。从小学、中学两个阶段分两册来展示老师们的成果。如戏曲、飘色、家乡风俗、岭南建筑、剪纸、传说故事等方面,设计了如陶艺、版画、国画、设计、线描、动漫等课例。师生们在调查、采访、资料收集等过程中自主探究,在研究合作中提倡协作备课,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并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与其他学科、与乡土文化进行综合、立体的开发与利用活动中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完成。现将老师们的课例汇编成册,初步形成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与本土文化特色的西片美术教材,供师生们学习与使用。在此抛砖引玉,望同行们指正。此中小学两册的地方教材编写得到西片指导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使西片的美术教育成果得以展现,同时也是广大师生交流与学习的素材。

    地方资源开发成果集。开发地方资源,汇编了成果集,其中论文成果四篇,教学设计成果八篇,案例成果三篇,活动报道八篇,以及美术课题教师获奖共计五十八项。在开发过程中,研究方法比较科学,通过全过程的行动研究,阶段性的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保证了课程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过程具体翔实。本课程研究分理论学习、教育实践、反思建构三个研究阶段,每个阶段研究内容明确,人员分工落实,使课题成果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侯令.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J].少儿美术,2005(04):5.

    [3]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2.

    [4]李永永.承傳与发展——谈民间美术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及意义[J].中国美术教育,2005(06):29-32.

    相关热词搜索: 岭南 魅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