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奥斯汀论“感觉与料”

    时间:2020-08-22 07:52: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奥斯汀以日常语言分析方法对感觉与料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批判,可以说,这一批判从其根源上消解了这一伪哲学理论。感觉与料理论正是模仿科学主义的建构主义方法,对日常语词的多样用法以及人类实际感知的多样状况视而不见。从根源上看,这一理论也正是对语言实际用法的歪曲理解所带来,消解方法也正是清理日常语言的实际用法。

    关键词:奥斯汀;感觉与料;理论;对象化

    1 日常语言分析方法

    奥斯汀在《感觉与可感物》中对感觉与料理论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批判。自始至终,他将目光投向“日常语言”这块。说日常语言,当然主要是对照人工语言(主要是一套符号系统),理想语言(主要是剔除日常语言的据说是某种“含混性”),科学语言(主要用于描述一套过程与机制)等来说的。好比同科学语言对照,“狮吼虎啸,虫鸣鸟叫,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某种物体周期性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粒子的周期性振动…简谐振动是指物体振动的位移与时间之间是正弦和余弦的函数关系。”可以说,我们通常是把“吼”与“狮”,“虫”与“鸣”等放在一起理解的,就此看,理解一个词差不多意味着理解同它搭配的另一些词;但我们也说“你吼什么?”,“风在吼”…一个“吼”怎么一会儿可以放在狮子身上,一会儿又放在人甚至是风身上?再一个,像“声音”“物体”这类词是不是也会如此?

    “一个词本已具有很特定的用法,却不加警惕或不加界定或毫无限度地把它逐渐延伸,直至它变成,起初也许变成含糊的隐喻,但最后变得毫无意义。”从这个方向看,我们或可说,“吼”也好“啸”也好就算能被归入“各种声音”,就像“笔”“香烟”都被归入某种“物质事物”,但这些词的用法却不能被归约,不能被“声音”“物体”等涵盖。换句话说,“吼”“啸”这类词通常会有某种我们一般称为“隐喻”的含义变迁,这种情况在“声音”,“物体”这类词那却不多见(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同“声音”搭配的“听到”换成比如“看到”,这就是所谓“通感”,这里不赘)。另一方面,把聲音还原为“物体振动”,也就是把“声音”从“听到”那里松绑了。声音不再是某种只能被(我们的耳朵)听到的东西;物理学用“音高”这个概念来界定物体的振动频率,据说,“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在16至20000赫兹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翻开字典,“吼”被解释成“兽大声叫”,而在物理学那,日常语言的“大小”“高低”“长短”完全由一套可供精确测量的变量刻画(“位移”,“时间”,“次数(频率)”…这些概念相互定义再由函数加以刻画)。

    2 科学理论建构方法

    一般说来,解一道证明题或是掌握诸如万有引力定律光靠熟悉我们的日常语言当然不成,这里还须有某种数学素养或是科学素养。这话是说,对于诸如力,引力,质量,比例,引力常数等概念,它们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比一个远,我们要掌握它们的确切含义,基本上是要在另一套系统内才有可能。就算是“力”,“质量”这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一旦为某套科学理论吸收,也就随即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个含义根本上是由科学理论本身提供的(如牛顿所言,万有引力本质上是“数学力”)。同样的,这个“新”含义也从这套科学理论那里获得了某种合法性(合法/合法性这类概念本身就很值得讨论,但作者当前还缺乏深入讨论的思想力度;也许,把“合法性”换成“合用性”也算一个权宜的提法)。换句话说,科学概念是不是合用要看科学理论本身;日常概念是不是合用要看日常生活。而转向一般形式学科诸如数学,逻辑学,我们很可以看到一套证明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概念都是充分符号化的,这就是说,在形形色色的证明过程中,它们并不会发生某种类似于日常语词意义上的含义变迁(但日常语言却可以将科学语词加以吸收使其隐喻化,比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类说法),正是符号语言的这一特征才使得能使用它们进行长程推理而不失真。

    3 感觉与料与哲学传统

    对照起来,我们很可以看看“感觉与料理论”,在奥斯汀看,这当然是一套伪哲学理论。一方面,这套理论参照物理学基本粒子假设,所谓“我们从来不曾看到,或以其他方式感知到物质事物本身,我们感知到的是感觉与料”,但另一方面,这套理论又恰恰无法被充分量化(我们并不能将“物质事物”从“看到”那里松开)。奥斯汀先后考察了“欺骗”“直接”“错觉”“幻觉”“看起来”“显得”“好像”“真正的”…一系列日常语词,指出不顾这些语词在特定情况下的特定用法将其肆意延伸最终只会滑入“meaningless”。奥斯汀在其《感觉与可感物》中正要对那套被称为“感觉与料理论”的“哲学理论”发出疑问。依于此,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在于(a)尽可能忠实转述奥斯汀本人对感觉与料理论所做的批判,这种批判主要采用了语言分析的方法;(b)澄清“(语)词(word)”“用法(use)”“语言(language)等概念在奥斯汀那里的含义;(c)从“哲学语法”上辨明艾耶尔所举的“桌子”“书”等“例子”本身具有的诱导;(4)论证奥斯汀强调“语境/特定情况/周边环境”非但不会滑入某种相对主义,反而为对治相对主义开了一剂良药。当然,这前前后后,作者还希望能在奥斯汀的框架内就日常语言分析的效力,科学与哲学的一般区分,语言的本性,以及现代汉语的语言分析可行性等问题做些思考。

    奥斯汀的火力对准了感觉与料理论,这一理论如奥斯汀所说“在柏拉图的时代已经很古远了”。奥斯汀选做靶子的主要是艾耶尔《经验知识的基础》(1940),普莱斯的《感知》(1932),考虑到艾耶尔事后所做的反批评更为详尽可靠,作者也将其视为某种意义上的“发展趋势”。这部分主要参考艾耶尔的《二十世纪哲学》(1982)以及他Has Austin Refuted Sense-data?同时,R. J. Hirst的A Critical Study of Sense and Sensibilia也蛮可以视为对奥斯汀思想的回应。这里主要有两点,一是艾耶尔批评奥斯汀的火力并未触及他的论证的根本点,即,感觉与料理论家所说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纯粹逻辑上的。而在Hirst那里,奥斯汀的要害则在于没有对感觉与料理论给出某种“因果性论证”。我的总体看法是,二人皆没有看到哲学工作的核心以及语言的本性。他们没有看出感觉与料这类问题原就是同我们自小学说话的种种经验连在一起的。在这里,看出这点至关重要,这也恰好说明为何一个比柏拉图还古老的论题能在二十世纪重获生机。同时,A. Stroll在其2000年出版Twentieth-Century Analytic Philosophy 一书中花了相当篇幅讨论了奥斯汀的Sense and Sensibilia ,在我看,这其中也多少包含新见。这里所选主要是针对感觉与料理论本身的相关阐论,另一方面,就奥斯汀本人思想方法(奎因,B.威廉姆斯等人都做过讨论),科学哲学一般区分等问题所做的讨论既多且杂,暂不赘论。

    4 语言分析与哲学传统

    感觉与料理论是在西方传统中生长起来的;按照奥斯汀的说法,这一理论远比柏拉图“共相”古远。不但古远,针对这一理论或支持或反对的阐论几乎贯穿整个哲学史。在柏拉图,笛卡尔,贝克莱,休谟,康德以至二十世纪诸如罗素,艾耶尔等大哲学家的著作中,都能看到对这一理论或多或少的持论。一般说来,某一理论,若是“很多很多大哲学家”[奥斯汀语]都争相提倡过源于这一理论的学说,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这就应该不只是哲学家们各自的“哲学理论”,而是一般人,普通人,正常人稍微一思考就会滑入的一般倾向。

    但这些一般倾向怎么就发展出一套理论呢?西方向来有强大的科学化传统,即将某一课题专题化,对象化。“把周边情况与所研究的对象严格区分开来,单独对对象进行研究,如果需要,则把周边情况加以形式化处理,作为研究对象的外部条件或变元重新引进,这是科学研究的进路。我把这种进路称作“对象化”。”另一方面,随对象化而生的则是近代以来科学建构的数学化,杨振宁教授在其《20世纪数学与物理的分与合》中为我们梳理了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数学与物理的分合史,牛顿引力定律与微积分,动力学与数学分析,量子力学与虚数理论,电磁学与纤维丛凡此种种,差不多可以说,“近代科学在某种意义上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的最大特点在于进行长程推论而不失真, 因此科学可以借数学语言通达感官远远不及的世界而保持真实。”可以看到,若感觉与料理论果真宣称自身具备某种科学理论的特征,那我们就不得不就理论本身的含义做一番探讨,但这眼下已然溢出本文论理范畴。

    参考文献

    [1]参看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奥斯汀:《感觉与可感物》,商务印书馆,2010年

    [3]参看陈嘉映:《周边环境——一项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比较研究》,《现代哲学》,2012年第2期。

    [4]参看杨振宁:《二十世纪数学与物理的分与合》,《环球科学》,2010年10月。

    [5]参看陈嘉映:《论近代科学的数学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1月。

    作者简介

    朱文瑞(1991-),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

    相关热词搜索: 奥斯汀 感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