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

    时间:2020-11-07 15:22: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双边投资协定(BIT)通过两国间政策安排的方式,降低了跨国投资者的投资门槛与风险,促进了中国OFDI的发展。但由于双边投资协定(BIT)签署国之间客观存在的发展水平与制度环境差距,其对中国OFDI影响的方式及程度可能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利用2005—2012年中国对57个发展中国家的OFDI数据,通过面板校正标准差模(PanelCorrected Standard Error,PCSE)考察了双边投资协定(BIT)与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关系。从检验结果看: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OFDI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低制度环境国家更加明显。

    关键词:双边投资协定(BIT);制度环境;政治风险;对外直接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78(2016)02-0082-09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6.02.015

    一、引言

    自从“走出去”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3年中国OFDI流量仅为28.55亿美元,2014年则高达1 16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对外投资国[1]。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防范与控制风险对于境外投资活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双边投资协定①(BIT)作为一种双边法律规则,是政府层面为降低企业境外投资的门槛和风险,由两国间签署的有关投资待遇、利润汇回、税收安排等内容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这种制度安排,被认为有助于降低双边投资者市场进入的成本与风险,即可以改善双边境外投资的软环境,因而成为中国政府为促进OFDI着力推行的重要举措。自1982年中国和瑞典签订第一个BIT至今,中国已签订并实施了128个BITs,并且,大部分是同发展中国家签署的。但是,作为对外投资行为主体的企业,对于这种政府间双边政策安排的反应又如何呢?或者说BIT对母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动机和流向或投资目标地选择偏好,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显然,搞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和改进BIT的绩效,促进中国OFDI的更健康发展,因此,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试图把东道国制度和BIT与制度的交互项引入分析,探讨中国进入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偏好,以及BIT与东道国制度结合后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间接影响。

    二、文献回顾

    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如空间距离、要素秉赋、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和经营环境等,会影响境外投资在当地的经营成本与市场效率;另外一些因素,如文化距离、制度因素、社会政治环境等,则会影响境外投资的投资风险。一般来说,双边投资协定(BIT)虽然也会谋求通过影响东道国的营运环境,来降低母国资本在东道国的经营成本;但更多则是试图通过双边政策安排,降低母国资本在当地经营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投资的风险水平。然而,从理论上讲,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会影响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关于双边投资协定(BIT)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学术界虽早有研究,但却结论不一。一些研究成果认为,从实际效果看,BIT通过保护投资产权、保障投资公平和优惠待遇,促进了签约国之间的双边投资,显著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外资流入[23]。Egger和Merlo更认为,BIT不仅在短期内显著促进OFDI,而且其长期促进作用更加明显[4]。部分国内学者也就BIT对中国OFDI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张中元发现,签署双边投资协定,能促进中国OFDI流向具有较大规模OFDI存量的经济体,并认为对东道国制度水平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5]。但是另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认为,BIT对OFDI的作用并不明显。BIT签订数量与吸引的投资并没有直接关系[6]。刘笋基于法制层面角度认为,BIT对OFDI影响的有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BIT的约束力仅限于缔约双方,缺乏普遍性。第二,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利害对立,双方签订BIT的基本出发点差异巨大,前者注重对外资的管理与引导,后者则着重保护本国投资者的利益与安全,强调投资者的权利和东道国的义务[7]。

    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中国OFDI流向的影响,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张鲁青运用交互项检验的方法,证明了BIT与东道国制度质量间存在替代关系[8]。宗方宇等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OFDI数据,检验了BIT、东道国制度水平与中国OFDI的区位特征,发现BIT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到签约国投资而且能够替补东道国制度缺位,对于促进企业到制度环境较差的签约国投资的作用更大[9]。宋泽楠运用分组检验的方法同样发现,BIT对中国OFDI的作用,在制度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中影响较显著[10]。李平等利用中国宏观层面OFDI数据,指出BIT有助于弥补东道国制度缺陷,从而促进中国OFDI[11]。而另一些学者则考察了东道国制度对中国OFDI的影响,认为东道国质量与中国FDI负相关[1214],从而得出了与Wei、Globerman和Shapiro、Asiedu和Gani认为东道国制度优劣与FDI正相关完全相反的结论[1518]。

    综上所述,学者们虽早已就BIT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双边投资协定(BIT)有助于降低在东道国投资的风险,并推论其对母国境外投资有促进作用,但经验性研究的结论却并不一致。这似乎说明,在承认双边投资协定具有对东道国制度替补作用的基础上,达成双边投资协定的两国间的制度质量差距及其替补效应,可能对母国OFDI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从东道国制度质量对中国OFDI流向的影响看,相关的经验性研究结论也存在明显的分歧。对此,我们注意到,在基于东道国制度质量考察中国OFDI区位特征的已有研究中,学者们对东道国制度质量的测度,多采用世界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 WGI )世界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 WGI)由以下几部分构成:民主与军政(Voice and Accountability)、政治稳定和暴力(Political Stability and Absence of Violence)、治理效率(Government Effectiveness)、法制(Rule of Law)和腐败控制(Control of Corruption)。或国际风险政治指南(ICRG)制度风险指数包含以下12项指标,分别为:政府稳定性、社会经济条件、投资情况、国内冲突、国外冲突、腐败控制、军事政治、民族紧张、法律和规章制度、种族关系紧张、民主程度和政府服务质量。国家风险指南(PRS)参照世界治理指标(WGI)把制度风险分为6个指标,分别为民主与军政、政治稳定和暴力、治理效率、规制质量、法制和腐败控制。提供的制度风险指数。我们认为,这两种指数都侧重于对一个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测度,而不是经济市场制度。而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表现为该国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肯定与国外投资效率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为此,本文认为,如果将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区分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个维度,并以此作为东道国制度质量的测度指标,来考察双边投资协议(BIT)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或许能够使结论更具解释力。

    相关热词搜索: 区位 协定 中国 影响 选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