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回应观众多元需求,“上海牌”好戏越来越多

    时间:2020-11-21 08:00: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中的双人舞。摄影/ 郭新洋

    两年前,上海提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上海全力组织项目实施,协调推进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其中,已经建成的项目包括: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刘海粟美术馆、世博会博物馆、程十发美术馆等。未来三年,包括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博物馆东馆等在内的7个剧场、纪念馆和歌剧院项目也将陆续竣工。

    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文化建设,引起了文化艺术界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热议。在本次上海市十三届政协三次会议上,就“打响文化品牌与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这一议题,委员们提供了不少思路与建议。

    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与在沪全国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上海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一批业内一流的硬件设施已经建成,表明上海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文化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内容生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仅要注重硬件设施,更要重“软件”,即培育良好的创作生态推动产生优质作品,要思考如何更好呈现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创造出更多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的优秀作品,提升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特别是做优做实上海“演艺大世界”文化品牌上,众多文艺院团更需要利用优势,做强做精。

    关注当下,精益求精

    2019年,在“一团一策”的推动下,上海市各院团激励创作鼓励演出,剧目创作、演出场次、演出收入等指标再创新高。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新创(含改编)大型剧目109部,较去年增加11部;院团演出收入3.03亿元,较去年增长0.18亿元,增幅6.3%;全年演出10790场,较去年增加571场,吸引观众329万人次。

    良好的成绩不是结果,而是开端。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众多委员一致认为——2020年上海舞台艺术进入厚积薄发、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从源头抓创作显得尤为重要。艺术创作要有大格局,要有雄心,也要有定力,上海文艺工作者要与时代共振,拿出更多佳作,体现新时代新作为。

    与此同时,上海国有文艺院团助力推进“演艺大世界”,步子越来越稳,节奏越来越快。围绕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艺术剧场持续引进名家名团名作的首演首发。对此,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介绍道,去年一年,上海大剧院迎来了百老汇原版音乐剧《摇滚学校》中国首演,巴西圣保罗交响乐团的亚洲首演等众多文化盛事。

    音乐剧《摇滚红与黑》。

    不仅上海大剧院,音乐剧《歌舞线上》《贝隆夫人》《摇滚红与黑》等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中国首演,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木偶剧团等专业演出团体也以各自创排的精品剧目,为“演艺大世界”输送了大量优质演艺节目。

    文艺创作关注当下,与时代同频共振已成为上海文艺界的共识。对此,市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尤存强调,将时代特征融入当下的艺术创作,对上海文艺工作者提出了高要求,必须做到“心中有人民,手上有本领”,也就是说,如何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提升,精益求精打磨作品,成为上海文艺创作的核心与关键。“好剧本是一点点磨出来的,没有投机取巧。”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编剧王丽萍感慨尤深,剧本创作必须“硬核”,要生动描摹人物、故事、家庭和历史沿革,用真情实感打动观众。这就要求创作者加强生活细节的“储备”,使现实题材的作品更贴近生活,同时也要注重剧本的文学性,形象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曲折的情节都是创作制胜的要素。

    近年来,提高质量,反复打磨甚至“归零重塑”的情况在上海文艺创作过程中并不鲜见。艺术家于“再创作”的过程发现核心症结,大刀阔斧地改,精益求精地修,才能诞生杰作。去年,新编现代京剧《北平无战事》1月在人民大舞台正式首演,5月又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舞台,9月这部剧又拿出了“新版”剧本,从导演理念到表演方式,从声腔回归到舞美呈现,进行全新的创作实践。而上海芭蕾舞团的《闪闪的红星》,尽管已演出55场,却依旧边演边改,力求以全新面貌再现舞台。

    红色文化,精神高地

    交流发言中,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认为,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在着力建设文化场馆的同时,还应更多关注历史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挖掘更多的城市文化底蕴。此外,黄昌勇分别就着力确定文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特色,在文化建设中突出中国风格、民族传统、本土特色,打造现代化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等谈了自己的想法。

    在建设文化大都市的进程中,牢牢抓住“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无疑是重中之重。

    上海的建党历史资源十分丰富,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诞生、第一份党刊《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创办、《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在上海制定。全市保存完好的革命遗迹多达440处,其中,中央早期在上海的各类机关重要旧址30余处。

    未来数年内,上海市委宣传部将全力打造建党历史資源高地,举全市之力推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设,未来将形成以中共一大会址为核心的“红色源头”历史文化区域;全力打造建党精神研究高地,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深入开展建党精神研究,阐明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起点;全力打造建党故事传播高地,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各个艺术门类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

    沪剧《一号机密》海报。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针对当前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各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知名度不高等问题,部分市政协委员建议:要把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与社会宣传工作充分结合起来,通过上海地铁等宣传窗口服务和媒介平台的资源优势,在社会氛围营造中突出红色元素;与教育培训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全市各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围绕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进行课程研发,开设专题教育课程;与红色旅游工作充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平台作用,引导游客在红色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光荣历史和峥嵘岁月;与文艺创作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依托上海重大文艺创作组织推进机制,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美术等领域策划推出一批红色题材精品力作。

    “创作走到高点后要花更大心力精选剧本,在选题的甄选上要有定力、有判断力。”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辛丽丽认为,发挥不同舞台门类的优势和特色,推动现实题材创作,是上海舞台艺术繁荣的关键。去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沪剧《一号机密》,以三种不同的文艺样式聚焦红色题材、上海故事,礼赞英雄、讴歌信仰,共同构成了“红色三部曲”,刷新了观众对红色题材舞台作品的既有印象,不仅赢得了票房,更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好评,这一系列的成功,都为打响文化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020年1月8日,“第十二届东方名家名剧月”举行发布会,超过30位戏曲名家将于2020年3月13日-4月26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轮番献演14台17场戏曲节目。摄影/ 郭新洋

    文化自信,扎根于民

    “这两年我们的文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是越唱越有信心啦!”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近年来经常说的一句话,发自肺腑,感人至深。从12岁开始学习沪剧,一路走来,茅善玉从初出茅庐的青年成为闻名全国的名角儿,从沪剧院力挽狂澜的领导者,到如今“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代言人,更荣膺“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数十年来,茅善玉带领沪剧人所走的这条“出人出戏”的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

    “从开始当演员的那一刻,我就暗暗告诉自己,要当个对观众负责、让观众認可的演员。因为大家来看一出戏,买票时并不知道戏好不好看,都是冲着喜欢的‘角儿’去的。对演员来说,观众是衣食父母,更是终极裁判。”茅善玉的一番话,朴实而充满深情。在她看来,只有心心念念想着观众,扎根人民,用作品说话,用艺术赢得市场。最终,人民就会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最深情的拥抱、喜欢与信任。

    沪剧的发展传承更多地是针对现实题材,是对当前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因此,茅善玉坚持求新求变是沪剧永恒的主题。“沪剧是很接地气的一个剧种,这些年来沪剧的发展所着重的就是演当代剧,现实题材的比较多,所以沪剧跟这个时代,跟我们熟悉的生活就结合得很紧密,它所反映的就是周围的人和事,是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艺术不是一个化石,而是流动的文化,它是活的,是活态的,所以我们在传承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十几年来,从《雷雨》到《敦煌女儿》,从《邓世昌》到《一号机密》,沪剧院完成了剧目传承创新,也完成了人才梯队的建设,这一切,都离不开茅善玉的坚持与努力。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许多有利于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等。随着国家对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视和培养,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了年轻人的生活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对此,茅善玉体会尤深:优秀文艺作品不仅要传承发展,还要创新:“现在,观众的要求很高,眼界也很高,对于戏曲表演来说,不是只要唱得好就行,味道足就行,戏曲是综合的艺术,需要给观众完整的艺术享受。为此,我们必须用工匠精神来打造精品力作。”

    对于古老的沪剧艺术,茅善玉提出了“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的十字口号,事实上,这也正是一代文化人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所担当的使命与责任,只有守正创新,扎根人民,方能不负时代。国家欣欣向荣的发展,离不开文艺界对时代的赞美、讴歌与表达。正如茅善玉所说:“这十个字包含着很多综合因素:戏要有质量;传递正能量,引领老百姓的生活观念、态度和习惯;培养艺术功底扎实的创新型人才;加强院团管理,提高整体素质等等。我们不仅要做到一出戏亮一亮,不断流传提高,还要打牢地基,注重人才、管理等多个方面,真正从根本上为建设文化大都市,打响文化品牌,尽自己的努力、责任与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 好戏 上海 观众 越来越 回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