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2005~2008年吉林省餐饮业食物中毒分析

    时间:2020-11-23 09:29: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餐饮业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规律,为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有效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时间、地区、季节、场所、致病因素项目对中毒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上报餐饮业食物中毒案件75起,发病2 050人,死亡6人。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人数18人,分别死亡2人、4人,占死亡人数的33.33%、66.67%。夏、秋季中毒构成较大,分别占36.00%、45.33%,明显高于春、冬季的9.35%。亚硝酸盐、四季豆、金黄色葡萄球菌,报告起数分别为10、14、10起,占总数的45.33%。结论:吉林省餐饮业食物中毒有一定特点及规律,应强化重点季节、重点食品以及薄弱环节的宣传及监管。

    【关键词】餐饮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监管与控制

    【中图分类号】R15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32-02

    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另一方面危害社会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为掌握近年来吉林省食物中毒发生的状况,探讨其发病原因及规律,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对吉林省2005~2008年餐饮业发生的75起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所用资料全部来自2005~2008年间吉林省各市(州)食物中毒报表。

    1.2方法按时间、地区、季节、场所、致病因素等项目对中毒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结果

    2.1总体情况2005~2008年吉林省共报告餐饮业(包括家庭、食堂、学校课间餐)加工、制作或出售的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75起,累计中毒人数2 050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0.27% 。见表1。

    2.2流行特征

    2.2.1地区分布四年来发生在市(州)、县(市)、乡(镇)以下的食物中毒起数分别为24、19、32,农村地区-乡(镇)以下食物中毒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构成比 42.67%,乡(镇)以下死亡率最高,为66.67%。见表2。

    2.2.2时间分布夏、秋季中毒例数分别是27、34例,分别占36.00%、45.33%,中毒人数分别是638、1163人,分别占中毒总人数的31.12%、56.73%。夏、秋季中毒例数、中毒人数明显高于春、冬季,表明吉林省夏、秋季食物中毒事件较为突出。见表3。

    2.2.3场所分布酒店发生食物中毒52起,占中毒起数的69.33%,明显高于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例数以学校食堂最多,为1 196例,占58.34%,表明学校师生就餐较集中,一但发生食物中毒影响较大。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起数及中毒例数虽少,但病死率较高,分别为33.33%、66.67%。见表4。

    2.3致病因素发生食物中毒致病因素主要为亚硝酸盐、植物毒素(四季豆)、金黄色葡萄球菌,报告起数分别为10、14、10起,占起数的45.33%。有机磷、溴杀灵、毒鼠强引起的3起食物中毒,中毒人数仅为18人,占0.88%,死亡6人,占死亡人数100.00%,表明化学性食物中毒危害严重。

    3讨论

    结果显示,2005~2008年发生的75起食物中毒夏、秋季中毒起数之和为61起,占中毒起数的81.33%,说明吉林省食物中毒多发季节在夏、秋季,此结果与吉林省地处东北,夏、秋季气温较高,微生物繁殖较快,加上餐饮业自身的食品卫生管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因亚硝酸盐、植物毒素(四季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分别占中毒例数13.33%、18.67%,这与北方饮食文化不无联系。由于菜肴中多使用猪肉、狗肉、牛羊肉等,肉类加工一般采用熏酱方式,亚硝酸盐做为着色剂,剂量使用不当,造成了亚硝酸盐使用超标,导致因亚硝酸盐使用过量而引起食物中毒[1],同时误将亚硝酸盐当做食盐使用也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因素;四季豆是北方百姓经常食用的蔬菜,由于加工温度及时间不合理,可能会产生红细跑凝集素,食用后引发消化不良症状;工地食堂、农村家庭各有4、8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分别死亡2、4人,占死亡人数33.3%和66.7% ,其中工地食堂死亡的2人是因为误食了混有有机磷的蔬菜,农村家庭死亡的4人,1人误食了混有溴杀灵的蔬菜、3人误食了混有毒鼠强的植物油。可见工地食堂、农村家庭是食品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3],临时工地、农村地区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性极为严重。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职能部门进一步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加强对重点单位、重点食品的监管力度,强化卫生设施的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引入GMP(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加大食品卫生宣传,普及卫生知识,以控制食物中毒发生;同时,加强卫生监督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卫生检测技术水平,建立食物中毒预警机制,适时发布预警预告等是防范食物中毒发生,减少食物中毒损失和影响的主要控制手段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刘长杰,张历,孙武长,等.吉林省1998~2003年餐饮业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55

    [2]翁利胜,宋彩风.1997~2006湖北省学校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4):259

    [3]闻剑,戴昌芳,黄青梅,等.广东省1998~2003年家庭食物中毒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18(2):143

    [4]杨盈周,郭蕴君,王小贺.陕西省2004年食物中毒发病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1):007

    (收稿日期:2009.04.24)

    相关热词搜索: 吉林省 食物中毒 餐饮业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