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风起阿拉善

    时间:2021-02-11 08:00:1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金色的十月,金黄的季节。应阿拉善盟旅游局局长双喜同志的再三邀请,2009年10月5日至12日,我第一次走进刚刚被评为世界唯一的沙漠地质公园的神秘的苍天般的阿拉善。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境内,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面积达9.69万平方公里。最早知道阿拉善,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乌海市一中上高中的时候,常常听家里人说起阿拉善。尽管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所在地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离乌海市海勃湾区不到200公里的路程,但那时的交通条件差,除了知道大漠、戈壁外,更多的是感到阿拉善的神秘和遥远。前几年,在给早已离休在家的九十岁高龄的爷爷乔桂章整理回忆录《难忘的岁月》,撰写题为《加强防范,防止暴乱,彻底解决阿拉善历史遗留问题》专题回忆文章,查阅了《阿拉善盟志》,听老人回忆20世纪50年代任中共巴彦淖尔盟盟委副书记兼阿拉善旗旗委第一书记时,在以乌兰夫同志为首的自治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西藏拉萨发生武装叛乱后,稳定阿拉善局势,防止暴乱,彻底解决阿拉善历史遗留问题的日日夜夜,对阿拉善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踏上阿拉善的土地,走进阿拉善,成为我心中的向往。2004年8月,市委决定将我从市政府副秘书长、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岗位调任市旅游局,任党组书记、局长。由于工作的关系,从此我更多地关注和了解起阿拉善盟快速发展的旅游业。阿拉善,作为中国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和内蒙古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漠、戈壁、奇石和胡杨观光为主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和凝聚着我的目光。

    10月6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我们早早地起来,在双喜同志的精心安排下,在阿拉善盟旅游局赵志坚同志的陪同下,从巴彦浩特乘车奔向600公里外的阿拉善右旗境内的世界最高的沙峰,游历巴丹吉林大漠。

    巴丹吉林大漠分布于阿拉善盟西部,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沙漠,世界第三大沙漠。到达巴丹吉林沙漠旅游接待站,我们和早已等候的阿拉善右旗副旗长孟和、旗旅游局局长王布和同志分乘两辆特别改装的2020北京吉普车,驶入了茫茫的沙海。

    2020北京吉普车在驾车师傅的手中像离弦的箭,翻越着一个又一个沙山,遇到过大的沙峰,车身就会沿着陡峭的沙坡斜着盘旋而上。沙漠的险峻,让身系保险带的我不由得一手紧紧扣着车顶保险杠上特制的安全拉手,一手紧紧护着脖子上挂着的照相机,双眼盯着前方,感受穿越沙漠的惊险和兴奋。

    巴丹吉林大漠以其高、陡、险、峻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湖泊最多、鸣沙声最大的沙漠。沙峰、沙壑、沙峭、沙谷、沙壁连绵起伏,蔚为壮观。大漠腹地的必鲁图沙峰,海拔高度达1 600多米,相对高度达500米,比撒哈拉最高的沙峰高出70多米,因而被称为世界最高的沙峰。巴丹吉林大漠深处分布着大小144个湖泊。湖泊依沙而生,沙水相伴,百态各异。湖泊周围芦苇丛生,植草茂盛。放眼望去,湖水映着沙山,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水面上,水鸟觅食嬉戏,仿佛是一片沙漠中的江南之景。几个人行走在沙漠中,从陡峭的沙波滑下,顿时会出现隆隆的飞机轰鸣声,细听又好似雷声滚滚。由于沙丘高,面积大,降雨少,巴丹吉林的鸣沙在世界独拔头筹,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

    火红的太阳渐渐西下,圆圆的月亮渐渐升起,夜色悄悄降落在巴丹吉林。踏着月光,我们来到了离巴丹吉林庙不远的巴丹吉林嘎查接待站入住。围坐在嘎查的会议室,长条会议桌拼成的方桌上摆上了奶食、冷羊肉和凉菜。喝着滚烫的奶茶,孟和同志拿起一瓶白酒,边倒边风趣地说,在巴丹吉林过夜,要想留下难忘的印象,就一定要放开喝些白酒,而且不会醉。说着,带头爽快地喝了满满一碗。我们相互凝视着,理解着,追随着,情不自禁地端起了碗中醇香的美酒,畅快地咽下。大漠的深处,敬酒的歌声,欢乐的笑声,划破了静谧而多情的夜空……

    在离阿拉善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尔镇南50多公里的额日布盖山中,有一条神奇的红褐色的风蚀岩石峡谷,称额日布盖峡谷,当地人也叫“红墩子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峡谷由北向南呈“丫”字形构造,长约5公里。奇特的地质构造,加上大漠变幻莫测的气候,在峡谷内形成光与影的完美结合。谷内奇峰突起,陡峭险峻,幽静深远,最高处达百米,最宽处三四十米,最窄处仅有几米。漫步峡谷中,百米高的“小头大肚铁将军”“石猴”“猪八戒照镜子”“文字塔”等自然景观惟妙惟肖,意趣盎然。土生土长在这里的王布和同志告诉我们,13世纪初,蒙古铁骑曾经6次征伐西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亲征路过这里。峡谷里曾经圈养过成吉思汗的战马,峡谷两边的石墙,是当年古战场的遗迹。

    早就知道阿拉善盟有负有盛名的奇异怪石“蘑菇云”,但不知道是在海森楚鲁风蚀地貌景观区。海森楚鲁风蚀地貌景观区,位于额肯呼都尔镇西北180公里处,景区20平方公里,北临巴丹吉林沙漠,是前往额济纳旗的必经之地。海森楚鲁为蒙古语,意为“像锅一样的石头”。海森楚鲁怪石林,地貌原始,堪称大漠绝美之境。据专家考证,在数百万年前,该地区还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海洋,地质学上称为“阿拉善古海”。花岗岩质地的海床经过海水长期浸泡冲刷,表面变成了圆形、椭圆形状。由于地质结构的不断变迁,海床最终上升为陆地,又经过风力剥蚀,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奇怪形状。海森楚鲁风蚀地貌景观,具有岩石观光、文史研究、地质探秘、旅游探险等综合价值。怪石形态各异,造型多样,鬼斧神工,栩栩如生,有很高的科考和艺术观赏价值,早已被中外科考专家和摄影家关注和聚焦。

    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神奇的阿拉善右旗,参观了仰慕已久的誉满神州的中国航天基地———“东风航天城”,我们在额济纳旗考察。

    额济纳旗位于阿拉善盟最西端,其历史悠久,风光独特,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活动。夏商周时隶属乌孙;先秦时为大月氏领地,称“弱水流沙”;西汉初期为匈奴牧地,到汉武帝时称“居延”。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游牧于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之侄阿拉布珠尔到西藏礼佛,随后遣使入京请求内附,几经辗转,后定牧于额济纳河流域。80年后,土尔扈特部渥巴锡汗率众冲破沙俄的围追堵截,浴血奋战,历尽千难,从伏尔加河回归祖国。著名的故事片《东归英雄传》,就是以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题材而拍摄的电影。

    神秘的黑城,是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城作为“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坐落在离额济纳旗旗府所在地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西夏时期,为“黑水镇燕军司”驻地,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元代,大兴土木,扩建城池,设置“亦集乃路总管府”,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道要站。黑城的城池是方形的,四面残缺的城墙几乎已被沙子掩埋了。裸露的部分,显现着当年的雄伟,记载着逝去的岁月沧桑。黑城东西长470米,南北宽384米,总面积18.05万平方米。远远望去,城墙的一角上耸立着几座白塔,西落的阳光照耀着,神光闪现。城内传说中的藏宝井和黑将军突围时的城墙掘洞历历在目。旗旅游局的同志告诉我们,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率领探险队,曾先后几次在黑城内大肆盗掘,所获的珍贵文物竟征用了近百峰骆驼才运走。黑城,这座充满历史文化和岁月伤痕的古城,与相邻5公里的枯死的胡杨怪树林一起,在风雨中诉说着昨日的辉煌与悲壮!

    十月的额济纳,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沿着额济纳河两岸分布的胡杨林有45万亩,是金秋额济纳最富魅力的景致。胡杨,也称梧桐,杨柳科,蒙古语称“陶来”,是第三纪地质变动时幸存的古老树种,是国家二类珍稀保护植物。额济纳生存着世界三分之一的胡杨,是世界上胡杨树最集中的地区,以河谷胡杨林为主的植被结构区为保护对象的“七道桥胡杨林自然保护区”,2003年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胡杨耐干旱,抗风沙,极具顽强的生命力,有“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之说。漫步在金色的胡杨林中,仿佛进入了童话般的世界。千姿百态的胡杨林金叶挂满枝头,密密匝匝,金光灿烂,漫及天涯。金色胡杨林,每年成为数以千万的诗人、画家、摄影家抒情、写生和摄影的梦寐以求的地方。

    在众多的胡杨中,位于达来呼布镇北28公里,有一棵高达27米,需6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的“神树”,树龄大约已有800年的历史。相传,300年前,从伏尔加河回归祖国的蒙古族土尔扈特人被安置在这里,因胡杨密集,枝干横生,骆驼和马匹等大牲畜难以入内采食,有人就分片燃火焚烧。几年后,当他们再次游牧到这里的时候,很多胡杨早已被烧毁,唯有一棵高大的胡杨,依旧枝繁叶茂,毫无损伤。人们相信这是神灵在保佑。于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将这棵胡杨供奉为“神树”。每到冬末初春,是牲畜采食青黄不接的季节,远远近近的牧民就会虔诚地来到“神树”前诵经祷告,祈求风调雨顺,草畜兴旺。这棵“神树”,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30多米的范围之内,从“神树”发达的根系中,又分长出5棵粗壮的胡杨树,牧人们深情地把它们称为“母子树”,寄托着心中真挚的情意。

    阿拉善左旗,是蒙古和硕特部落聚居的地方。巴彦浩特镇区中心的阿拉善王府,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阿拉善历代王爷的官署和居住地。整个建筑群落为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固有“小北京”之称。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阿拉善王府作为阿拉善博物馆,陈列着石器时代以来的文物600多件,陈列着和硕特部蒙古族衣、食、住、行及装饰实物和民间艺术品130多件,是展示和了解阿拉善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紧紧相依的延福寺,始建于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帝为延福寺赐名,并赐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的金字匾。寺内有大经堂、菩萨殿、四大天王殿、转经楼、钟鼓楼、如来殿、阿拉善神殿等大小殿堂10多座。细雨丝丝,香烟缭绕,经声阵阵,给坐落在镇中心的延福寺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离巴彦浩特镇南约30公里的贺兰山国家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宗寺所在地,因在巴彦浩特镇的南方,当地人习惯地称其为南寺。旅游景区内阳光灿烂,树木秀美,松柏常青,庙宇轩昂,宗教文化氛围浓郁。广宗寺,依山而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弟子阿旺多尔吉遵照师傅六世达赖遗愿所建。据史书记载,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十五岁时(清康熙三十六年)被册封为藏域法王———六世达赖喇嘛。由于蒙古与西藏贵族之间的斗争,仓央嘉措被清廷降罪。在押送途中,仓央嘉措秘密失踪,后在此弘法传道,直至圆寂。今天,在此依然保存着六世达赖的灵塔。

    六世达赖不仅是载入史册的喇嘛,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著名浪漫诗人,在诗中他写道: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萨的大街上流浪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我在六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旁独处片刻,追寻着一个藏传佛教的历史记忆。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广宗寺的滔滔经声中,读不懂六世达赖喇嘛扑朔迷离的人生和追寻精神至尊的情怀,但从跳动的诗行间,却看见了六世达赖喇嘛如诗般的真挚情感。

    坐落在腾格里沙漠中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月亮湖沙漠生态旅游区,是我早就想认真考察学习的地方。2001年由北京一民营企业家开始投资开发建设的月亮湖,是集大漠风光、戈壁神韵、原生态湖泊和民族风情等融为一体的,自然的神奇与人类内心精神的需求融合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乘吉普车翻越着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远远地突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蔚蓝的湖水,像天上的海,似梦中的世外桃源,这就是月亮湖。月亮湖有三奇,一是高处观赏形状酷似中国地图的版图;二是湖水是天然药浴配方,与国际保健机构推荐的药浴配方极其相似;三是千万年黑沙,其质远远超过死海黑泥,是天然的泥疗宝物。今天,总投资8 000万元的月亮湖沙漠生态旅游区,年营业收入已达1 000万元。其精美的现代化高星级饭店标准的旅游休闲度假设施及娱乐项目和热情细致的服务,为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着远离都市,远离红尘的享受。坐在小船上,穿过摇曳的芦苇荡,划向月亮湖的深处。微风吹拂,野鸭嬉戏,心灵在净化,心态是那样的宁静、平和、恬美。蓝色的月亮湖,就像夺目的翡翠,在苍茫的腾格里大漠,熠熠生辉!

    不到阿拉善,不知道苍天有多高,大地有多广,路途有多远;不到阿拉善,不知道大漠的浩瀚,戈壁的壮美,奇石的神奇,湖水的清蓝。不知不觉,我们在兴奋、喜悦和惊叹中在阿拉善广袤的土地上度过短短的七天。我的心在深深为阿拉善的神奇、博大和美丽而震撼。沙漠、戈壁、绿洲、湖泊、奇石,贺兰山、胡杨林、广宗寺,还有世界闻名的中国航天城,哪里再去寻找这样丰富多样,风光各异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的组合之地呢?一路考察学习,在秘境中行程1 500多公里,感悟和赞叹着神秘的苍天般的阿拉善。尽管还有曼德拉山岩画等著名的旅游景区没有来得及品味,留下遗憾。但是,考察学习中,我们已深深感到和看到阿拉善盟旅游在盟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旅游界全行业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和骄人的业绩。回眸阿拉善,我的心在感动中默默地为阿拉善盟的旅游发展祝福!内蒙古西部的旅游业,风起阿拉善!

    相关热词搜索: 阿拉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