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时间:2021-02-17 07:55:4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提出了高校就业指导教学创新的对策,即理念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

    【关键词】就业指导 教学创新 研究

    1、高校就业指导课需要教学创新

    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其中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这就要求教育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不可避免的一个现实问题,这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以创新精神引领,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教育创新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迅速变化着的就业市场相联系。因此,教育创新对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尤为重要。

    2、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目标应该分三个层次:其一,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即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以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这种就业可以称之为终结性就业。其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寻求到与其相匹配的工作,在和谐的工作环境中实现个体人力资本、兴趣和职业的匹配,可称之为和谐性就业。其三,培养大学生形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帮助其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的长效就业力,获得成功的生涯发展。这种就业可以称之为发展性就业。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层层递进,内涵也各不相同,终结性就业体现了人与职业的结合,和谐性就业体现的是人与职业的暂时平衡,发展性就业体现的则是人与职业的稳定平衡,这是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最高境界。

    2.1 理念创新:实现从就业指导向生涯教育的转变

    王希尧的《人本教育学》指出:“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结构中,通过建立教育关系的教师劳动对象化而实现的人性发展,就是教育本质。”因此,要树立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理念是决定人的行动方式与行动投入程度的关键要素。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以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取得职业生涯及人生的成功为目标的科学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导。

    2.1.1 对高校而言:突破“短期促销”模式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高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工作,而非教学的一个环节或行政工作。这就要求高校大力推进改革,从理念上支持就业指导的实现,大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明确的就业指导道路上前进,提高就业指导的动机和质量。

    成功的就业指导要突破以往对大四学生进行集中突击教育的形式,以“发展性生涯辅导”模式搞好就业指导,完成大学生就业的准备过程、选择过程、实践过程、调整过程和实现过程。

    2.1.2 对学生而言:从找工作到成长的转变

    大学生本人应正视现实,调整心态,转变传统的“一次就业定终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中狭隘的地域观念,不要盲目从众,转变“被动就业”和“依赖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思想。总之,必须调整心态,转变观念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按照高等教育推行的“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教育模式来塑造自己,迎接新挑战,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体系创新:搭建全程性教育体系

    2.2.1 大学一年级:认识自我与环境

    根据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应从学生上小学开始进行相应的教育。但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却是:学校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殿堂,学生就要专心于学习,学有所成再谈论职业,再加上高考的巨大压力,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对社会上各行各业基本上是一无所知,“职业”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词汇。因此,生涯教育的内容首先是职业认知教育。职业是人生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的综合体现,既是可从中获取应有报酬的岗位,又是扮演一定社会角色、履行自身社会职责的大地,还是使个人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场所。可是在我们大学生眼中的职业,其概念远远没有如此表述得这么大。如80年代的大学生不进国有企业就不能称之为就业,而近几年的应届毕业生看中经济收人高、有个人发展优势的职业。再如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职业数量大量增加,第三产业的职业将成为当代大学生选择的主要职业,但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而不太重视它。因此,了解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职业的分类对于形成当代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另外在职业评价教育方面一定要让大学生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评价出最能发挥个人特质与潛力的职业方向或职业群。还应让学生了解职业声望的评价因素及影响因素,避免出现从众、攀比,不考虑个人特征,追求虚荣的心理现象,这是做好生涯规划的重要条件。就现阶段来说,应重点加强大学生的基层意识教育。

    2.2.2 大学二、三年级:发展职业素养

    首先要培养的生涯发展素质就是职业道德素质,以提高职业品质。“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提升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为学生做生涯准备的关键所在。一般说来,人生包含了职业,职业又反过来塑造了人生。但是,职业对人生的塑造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还是限制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关键就在于有没有职业道德的导引。高等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让大学生们了解职业道德的产生、构成、特征及其基本规范,自觉形成和发展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规范和调节职业道德行为,对以后的工作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非一日养成,因此在大学期间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特定的职业道德教育,便能为他们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应按专业在职业道德的系统内进行行业道德教育。当然,尽管不同的行业道德规范在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但又具有鲜明的共性,即: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敬业、乐业、忠于职守、求实奉献;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团结协作。

    2.3方法创新:能力培养是重点

    2.3.1 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是为了培养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受教育者的知识面得到拓宽、知识结构更趋完善,并能掌握基本的工作技术与技能。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受到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和锻炼,不但可以使本身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使知识结构得到完善,而且可以检验自身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中与社会文化不相协调的部分,从而纠正自身的偏差,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做好准备。此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直接和社会各层次、各类型、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如何分工协作、学习如何处理各类人际关系,在实践中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因此,大学生生涯教育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质保量的专业实践是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关键。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亲自体验工作中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才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更切实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高等学校必须认识到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生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积极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高校必须有一个长远规划,有经费保障,建立相应的实践基地,特别是做到校企结合,共同研发,让学生成为研发项目的重要力量。要在用人单位、企业家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联系网,让学生同实业界建立联系,请实业界人士参与大学的教学工作。同时,大学教授们也可以利用假期到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实业界参加社会实践,使教学更贴近实际。学校还可组织学生参观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使其在进一步了解实业界的同时扩大社会交往。

    4、结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要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构建以学生为本,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体系,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參考文献:

    [1]沈之菲:火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7)。

    [2]池忠军:生涯辅导的理论渊源与方法辨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1)。

    [3]罗双平:职业生涯规划理论[J]职海观澜,2013(5)。

    [4]周玲、李雄鹰:论高校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的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

    [5]南海:对生涯教育的哲学思考[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

    [6]立荣、李哗: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擅变一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

    相关热词搜索: 就业指导 课教学 高校 创新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