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论汪曾祺作品的“中国画”特色

    时间:2021-02-21 07:54: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汪曾祺的作品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新、健朗的叙事风格和美学追求,与中国绘画有相通之处,如含蓄留白的内容、散点透视的技法、诗画相融的韵味等。本文对汪曾祺作品的“中国画”特色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汪曾祺作品 中国画 审美风格

    一、绪论

    综合众多专家的看法,中国绘画主要可以分为古典形态与近代形态。中国绘画的古典形态是指中國绘画传统的物质形式,即感性的物质形式与理性的精神内容达到高度统一的整个古典和谐绘画艺术。中国绘画的近代形态,主要指20世纪以来,融入西方绘画观念和创作技法的中国绘画。本文涉及的“中国画”概念均指中国绘画的古典形态。

    中国绘画形式上平淡疏朗,色彩雅丽,起伏有致,自然天成;内容上含蓄留白,人景相融,意象高洁,气韵淡泊;美学上画中有诗,情感平衡,力求和谐。多年来,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亦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新、健朗的叙事风格和美学追求,在许多方面可与中国绘画交相辉映。

    二、含蓄留白的内容

    一般说来,文字叙述要求严整规范,逻辑清晰,文字描写要求清晰逼真。而写意图画则以笔简意全、意象生动为最高境界。在中国绘画中,含蓄留白是最常见的手法之一。西方的很多画通篇都是满的,油彩渗透到画布纸张的每一寸,而中国画总留有许多的留白,虬曲的树藤中用干墨留出大量“飞白”,来展示树藤表面的沧桑之感,“深山藏古寺”的图画中没有古寺,只有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打水,却巧妙含蓄地迎合了主题。

    相应的,汪曾祺作品有比较明显的留白特色,但他也有自己的特点,即以实为虚。许多作品为了追求含蓄留白的特色,运用侧面描写、场景烘托等手段,汪曾祺不是这样,表现在文本中,即在小说的结构上讲究“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他的小说不编织情节,不安排巧合,无悬念,无高潮。小说的主体便能够显示各种人情世态的民俗氛围,在氛围的铺叙和渲染中塑造人物。他往往删繁就简,将大段的话与丰富的含义浓缩在一句话甚至几个字所构成的画面中,如他自己所说:“我牺牲了一些文字,赢得的是文体的峻洁。”①这在读者看来就是很清楚明白,直截了当,但细细品来又别有一种味道。

    另外,他放弃了直白而创造了一个虚实相生的审美想象空间。他的作品,“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②产生了“实景清而空景现”、“真景逼而神境生”③的效果。绘画中的“留白”是他最推崇的画论。他说,中国画很神奇。齐(白石)先生画中的鱼,没一点色,一根线山水,却让人看到了江河,嗅到水的清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有些画看上去没有,却包含着一切。他还认为,作家不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写尽了。要留有余地,让读者去思考,去补充。就像中国画所讲究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如在《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头》中,他写道:“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又如在《幽冥钟》中,他这样写:“罗汉堂外面,有两棵很大的白果树,有几百年了。夏天,一地浓荫。冬天,满阶黄叶。”

    这两段文字呈现出了两幅不同的画面,看起来并没有刻意地留白与遮掩,然而句与句之间有巨大的空白要读者进行审美的想象加工,形成语言的神气和味道。由于汪曾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作品的这种留白写意透露出唐诗的韵律和晚明小品的灵趣。这样的语言简洁如白话,但又很有韵致。在前一段引文中,两组四字句相对,一组五字句相对,虽然是整句,但不拘于一种形式,既有整句的韵味,又有散句的天然。这种中短句的灵动跳跃正是汪曾祺的写作特色之一。“粗茶淡饭,怡然自得。化纸之后,关门独坐”,只有十六个字,就把收字纸的老白几十年的日常生活尽收眼中,体现出了老白安贫乐道、淡泊逍遥的生活态度,又和“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形成对照,个人安乐悠然的生活之流与从容自然的时间之流交汇而合一,隐含着一种中国几千年来绵延不断的生活态度,意境恬淡悠远。

    以这种眼光来审视中国画,可以发现一些相通之处。中国画的写意化体现在追求自然风格,但不照搬自然万物,而是追求主客观的统一即与自然相融,天人合一,物我两化,具体体现在中国画的构图不受时空限制,不像西画那样遵循黄金分割比,多以灰调或淡色水墨表现五彩缤纷的世界,不像西画那样严格遵循色调与光学,等等。

    三、散点透视的技法

    透视的技法在绘画与文学上都适用。绘画的透视技法大致可以分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焦点透视是指针对某个景物或某处意象聚焦,以较严格的透视方法来集中描绘。此技法西方绘画运用较多,一幅画中往往运用到透视学、色彩学、光学等。散点透视则具有流动性和随意性,不将笔力着重放在某处,而是充分利用纸张空白,而且具有“边走边看”的流动性。例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采用了明显的散点透视技法,通过一条线索在不同情境中的贯穿,边走边看,满篇中没有刻意描摹的主题。物体的远近也没有刻意遵从透视的比例关系。同理,在许多中国山水绘画中,也只是以墨色浓淡来大致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这都是散点透视的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以焦点透视设置小说的画面,在描绘时往往针对一个中心事物,浓墨重彩集中描绘,或者以中心意象统领全篇。但汪曾祺的作品大多用的是散点透视的方法。

    如《看水》:“小吕一边走着,一边顺着渠水看过去。他看小鱼秧子抢着往水上窜;看见泥鳅翻跟斗……——那是什么?是蛇?……这小东西,游到对岸,爬上去,摇摇它湿漉漉的、光光滑滑的小脑袋,跑了!……”

    这一片夜晚的月光下,小吕和动物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幅散点透视的画面。首先,这画是移动的,景物随着小吕的“边走边看”“蹲下”“走近去”不停晃动着,画面的焦点一会沟渠边一路前进着,一会在几种动物之间转换着,一会又顺着水面跳到对岸,描写的方式也十分随意均匀,很符合散点透视的技法。

    这种散点透视的技法会带给读者独特的审美享受。汪曾祺作品没有枝蔓的语法结构,往往长、中、短句交错使用,在阅读过程中有种轻松跳跃的美感。而且,由于视角的不断移动,即叙述视角的转化,读者容易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以主人公的眼光去感知和想象,获得“身临其境”的审美愉悦。他的小说也具有散文化的特征,经常穿插一些看似与文章毫无关系的场景与感受,淡化故事情节。正是因为这种“散漫”,使得散点透视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如《昆明的雨》、《昙花·鹤和鬼火》、《翠湖心影》、《八月骄阳》等。

    另一方面,散点透视这种自由的结构使得众多意象的集中成为可能,这背后可以蕴含极为丰富的象征意义与复杂的感情。如《八月骄阳》中: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它们了……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跃出了水面,歘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以上片段是借旁观者的眼睛写当时老舍先生投湖前的心理活动,意象的平均描写与不断转移突出了散点透视的技法。“那个人”不停看着湖水的重复叙述,他一成不变的姿势,外边的安静对应着自杀前心理极度的混乱和挣扎,纷乱嘈杂的种种景色正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外化。霸道的知了、纷乱的粉蝶对应严峻的社会形势,跳水的鱼成了自杀行为的象征,“星星出来了”是对老舍先生烦恼与痛苦的忧伤抒情。作者不直接写老舍,而是借助了张百顺的眼光,对政治事件作日常化处理,这种借彼言此、以小喻大的方式无疑增添了作品的复杂性与思想深度。这种散点透视的文章,看起来“这一笔、那一笔”,却因其蕴含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能带给读者更大的心灵冲击。

    四、诗画相融的韵味

    汪曾祺深受“诗画同源”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中诗画常常合一,题画诗即是这样的表现。苏轼曾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同源,中国画作為中华民族具有起源性质的正宗艺术,它的以体悟、品味为特征的独特审美方式,养育了民族性的审美文化灵性。唐宋以后,小说、戏剧等叙事性艺术兴起,诗画仍以它的审美方式强烈影响后起的叙事性艺术。中国古典绘画与诗词和谐共存,诗为画提供了理性的升华,画为诗提供了感性的想象。诗画合一带来了和谐美妙的审美效果。

    汪曾祺在许多文章中都穿插了富有意蕴的小诗或别有情致的歌谣,有自己创作的,也有引用他人的,体现了“画中有诗”的审美意境。散文如《昆明的雨》、《天山》、《伊犁闻鸠》、《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小说有《徙》、《鉴赏家》、《求雨》、《星期天》、《金冬心》等。他说:“中国现代小说的语言和中国画,特别是唐宋以后的文人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④在描绘社会人生时,汪曾祺充分显示了他的小说家的讲故事、写人物的才能,即所谓“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个性。

    如在散文《昆明的雨》中,汪曾祺构建了一幅画面:在雨中的一个小酒店里,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四十年后,他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首诗畅达自然,水汽淋漓,即使以古人挑剔的眼光来看,也算得上妙品了。有了这一首点睛的小诗,不仅使这幅“店中小景”变得格外高雅而有韵致,而且进一步烘托出了全文优美宁静又略带感伤的意境。

    小说《侯银匠》的结尾是这样一幅画面:侯银匠独自一人坐在灯下,因唯一的女儿出嫁感到孤独,又因女儿过早地辛苦操劳倍加感伤。他不知怎么就想起早年在银器上刻过的两句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两句诉说当年赶考学子落榜凄凉的诗句用在这里,乍一看有些突兀,情感上却有很强的相通性。对侯银匠的心理描写就用这两句诗来概括,充分发挥了中国古典诗词内容精简、意蕴丰厚的特点,把那种历经生活磨砺、百味杂陈、欲说还休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绘画还是小说中,画面带给人的往往是想象构造带来的视觉享受,而难以充分表达复杂的情感内涵。画中题诗的处理就是为了“点”出一种意境,“点”出一种氛围,“点”出一种情感。诗句带给画面情感层次上的延伸。而各种各样新的画面又为诗句诠释了新的内涵,把诗句置于千姿百态的人生图景之中。汪曾祺是聪明的,他不但把人生的丰富意味藏在简洁平静的叙述之中,而且学习中国画家,利用中国博大精深的诗词文化,从小说的画面中挖掘出丰富的审美内涵。

    注释:

    ①汪曾祺.说短.汪曾祺全集(第3卷),第84页.

    ②范唏文.对床夜雨,第3页.

    ③笘重光.画筌,第5页.

    ④汪曾祺.关于小说的语言(第4卷),第267页.

    参考文献:

    [1]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山西: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12.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杨红莉.民间生活的审美言说——汪曾祺小说文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4]汪曾祺.汪曾祺说:我的世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12.

    [5]汪曾祺.汪曾祺全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余秋雨.艺术创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7]汪曾祺著,段春娟编.汪曾祺说戏[M].山东书报出版社,2006.8.

    [8]陆建华.汪曾祺传[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7.

    [9]夏元明.汪曾祺小说与中国画[J].黄冈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画 特色 作品 汪曾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