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无边风光读中来

    时间:2021-02-25 07:55: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小学生的记性好、模仿力强,悟性却相对较弱,因此,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语言积累,特别强调通过阅读积累、生活积累来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只有天天积累,学生才会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才会厚积而薄发,他们的语言才不会苍白,他们的思维才会被点燃、点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并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其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

    一、让浓厚兴趣成为滋润学生语言之花的阳光雨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贯彻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因此,教师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他们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并在这无边的乐趣中自然而然地积累语言。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节目中生动的词语、精彩的对话都会成为其模仿的对象,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并让他们上台讲故事。这样,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然后,再告诉学生课外书中有更多的精彩故事,学生便会开始自觉地阅读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笔者不仅采用了指名读、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还采用了游戏、表演等方式,帮助其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增强其阅读兴趣,使之在生活中实现语言积累。

    二、让课外读物成为丰富学生语言色彩的宝库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以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当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就要适时地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课外书,使其有好书可读。在推荐课外书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金色童年》、《校园趣事》、《假日行动》等,这些文章的内容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他们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当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重要的活动或不良的思想倾向时,笔者就找些相关的书籍进行思想教育动员。例如,广播操比赛快到了,结合集体训练,选择《长征故事》、《卧薪尝胆》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参加大队委竞选等,应适时选择一些动人篇章让学生阅读,这样学生就会热情高涨。如果一篇文章能使阅读者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话,文章对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而深远的,不仅内容可能终身难忘,而且有关语言也可能永远难忘。

    2.要与学生的心灵世界相通。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童话故事具有幻想性,故事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但幻想中却往往寄托了学生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因此,对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和童话比起来,更具有现实意义。人们想战胜死亡,渴望生存,古往今来的童话里便出现了不老的仙人、不灭的生灵;而科幻小说里则出现了神奇的新药,发明了新的医疗器械,这一切都是学生们所希望的,所以他们都喜欢读科幻故事。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想问个“为什么”,他们喜欢读一些探险和科幻的书籍,就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所以,像《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都能引起他们的极大兴趣,值得推荐。

    3.读物的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结合学校开展的“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活动,让学生广泛涉猎千古传诵的经典范文,此类文章文辞优美,能直通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读这样的文章,语言和精神的修养都会得到提高。如名家名句、唐诗宋词等,要让学生多读。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高的使用频率,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诗句都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灵世界很接近,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应多选一些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阅读。

    三、让科学的阅读方法成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桥梁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是很难做好一件事情的。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让学生们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在课外阅读中,笔者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再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如在《挚爱亲情》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且摘抄下来,然后小组交流,分门别类,整理编辑,其中收录了《我的背影》、《我的母亲》、《红莲》、《一碗阳春面》等经典名篇以及诗歌《妈妈的爱》;有一小组收集了许多老歌,如《妈妈的吻》、《草鞋》、《好爸爸、坏爸爸》、《外婆的彭湖湾》等;还有的则搜集了童话、童谣;有的小组推荐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电视剧《母亲》等,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积累、内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感动着、震撼着。不用说教,他们从中感悟到的东西足够他们咀嚼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教育的真谛。

    不仅要学会自主搜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时就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进行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挚爱亲情》中学生有感于亲情的伟大,有感于父母深恩、祖辈厚爱,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这时他们就会主动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的情思;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拍或摄,记下生活中珍贵的瞬间。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时的对比,然后结辑成文,再来交流、感受,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

    四、让评比展示活动成为学生保持积累语言习惯的动力

    中小学生情趣不稳定,为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早读课、语文活动课、班会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诗文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小作家》擂主大比拼”等活动。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示学生摘录的笔记、读后感和手抄报等作品,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另外,笔者还利用习作来内化学生积累的语言。习作是语文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体现。用词是否精确、丰富、生动,可以检验出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同时,作文里的词汇运用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给学生呈现他们学过的词汇,帮助他们从无意识状态上升到有意识运用状态。所以每次作文教学,笔者都会向学生呈现大量与主题相关的词语,请他们自由选用。学生自己选用的词语超过了所呈现的范围,则给予表扬和鼓励。经过“课外—课内—课外”几次反复,学生很自然地就会运用词语了。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在习作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且还对积累词语运用词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惟有好读书,读好书,才能学好语文,才能为学生嘴边、笔底的灵气引来丰盈的活水。教师要牵引学生经由教材走向课外阅读这方美丽开阔的田野,使他们的语言在这无边的美丽中增添更加缤纷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志伟,杨裕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J].浙江教育科学,2001,(6).

    相关热词搜索: 中来 无边 风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