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从劣币驱逐良币的视角看货币形态的演进

    时间:2021-03-22 07:54: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劣币通过感性形式、实践形式、理论形式三种形式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体现了货币的独占性与排他性的本性。通过进一步分析,劣币驱逐良币也是货币形态演进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劣币;良币;交换符号;货币形态

    [中图分类号]F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0-0120-03

    [作者简介]崔慧永(1977-),男,吉林吉林市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理论与行政管理。

    如果在流通领域同时存在两种或更多类型的货币,那么这些货币会逐渐形成良币与劣币,二者之间进行斗争,最终“劣币驱逐良币”。

    一、劣币驱逐良币的形式

    劣币驱逐良币是流通领域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从低到高存在三种形式。

    (一)劣币驱逐良币的感性形式

    一般而言,人们手中或多或少会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用于维持自身生活所需。有人持有数量较多的货币,除了满足消费之需外会有部分剩余;有人持有货币的数量刚好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是收支相抵的情况;还有人入不敷出。前一类人可能永久地持有货币,而后两类人只是暂时地持有货币。无论哪一类人,都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对货币的态度或心理,即保留相对崭新的货币而先使用陈旧的货币用于交换,暂时持有货币的人更是如此。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情况来看,旧币与新币在流通中发挥的作用完全相同,但旧币与新币给人的感觉不同,人们更喜欢崭新的货币。外表崭新的货币就是良币,而外表陈旧的货币就是劣币。人们总是首先使用旧币,因而在流通中发挥交换媒介作用的、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就是旧币(即劣币),而被保留的相对崭新的货币(即良币)却没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这种劣币占据流通领域而良币退出流通领域的情形,即为感性形式的劣币驱逐良币。

    (二)劣币驱逐良币的实践形式

    人们进行交换,货币是必不可少的交换媒介。当货币进化到铸币出现时,人们在流通中使用铸币。由于铸币在不同的人之间不断转手,久而久之就会磨损,其实际重量会小于其面值,变成不足值的铸币。最初,人们对是否接受和使用不足值的铸币还有所顾虑,但人们渐渐发现,自己获得铸币只是为了用它交换自己想要的物品而不是直接消费,到手的不足值的铸币还可以转手给别人,只要能够通过交换得到与其面值等量的物品即可,这样磨损的铸币就依然在流通中使用。此种情形得到了延伸,有人故意从铸币上取下少许金属而使其变成不足值的铸币,如果这样的铸币不影响交换,也被人们接受。不管是自然的因素还是人为的因素造成铸币的磨损,人们不会在意其本身是否足值,只要按照面值能够交换就可以接受和使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因自身磨损成为不足值的金属铸币就是劣币,而没有磨损的、足值的金属铸币就是良币。在流通中人们出于交换的需要和避免财富受损的考虑,会首先使用不足值的铸币交换物品,贮藏和持有足值的铸币。这样,流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的是不足值的劣币,而足值的良币则被贮藏起来退出了流通领域,这就是实践形式的劣币驱逐良币。人们在使用铸币交换时,不再是感性的行为,而是自觉的活动。

    (三)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形式

    在典型的复本位制的货币制度下,贵金属金和银同时作为货币材料充当本位币,一种商品由金和银两种货币标价。由于开采金和银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开采金的劳动生产率比较稳定,而开采银的劳动生产率相对提高较快),导致金和银的市场比价经常变动,进而用金和银标价的商品价格随之变动,造成交易的紊乱,使经济运行出现波动。为了稳定经济,国家以法律形式固定金银比价以稳定市场交易。由此金和银自身就出现了两种价值,一种是作为商品形态的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的实际价值,另一种是作为货币形态的固定不变的法定价值,两种价值并存。此时,由于实际价值与法定价值之间不一致的矛盾,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价值被高估的货币就是劣币,而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价值被低估货币就是良币。出现了劣币与良币,劣币就开始驱逐良币。

    假设将整个流通领域被清晰地划分为商品流通(物物交换——金块与银塊交换)和货币流通(货币交换——金币与银币交换)两个相互联系的领域,此时商品流通中的金、银比价由市场确定为1:16,货币流通中的金、银比价由国家法定为1:15,那么银币成为劣币,金币成为良币。劣币驱逐良币需要经历四个步骤:第一步,货币流通内部的兑换,即以1:15的国家法定的金银比价,将15两银币兑换成1两金币;第二步,从货币流通到商品流通的运动,即将金币熔化,1两金币熔化后变成1两重的金块;第三步,商品流通内部的交换,即以1:16的市场实际的金银比价,将1两重的金块交换得到16两重的银块;第四步,从商品流通到货币流通的运动,16两重的银块铸造成16两银币。经历这样一个周期,将第一步付出的银币数量与第四步得到的银币数量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多出了1两银币,这就是“利润”。有利可图就会有人去做,正是在利润的驱使下,所有人都不断地让金币退出货币流通熔化使金币数量减少,同时将银块铸成银币进入货币流通使银币数量增加,这种情况一直会持续到银币再也兑换不到金币,即金币在货币流通中绝迹为止。这就是理论形式的劣币驱逐良币,这时人们的行为变成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

    二、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一)劣币驱逐良币体现货币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劣币、良币存在三种涵义:在感性形式上,劣币是指外表陈旧的货币,良币是指外表崭新的货币;在实践形式上,劣币是指磨损了的不足值的货币,良币是指完好无损的足值的货币;在理论形式上,劣币是指自身价值被高估的货币,良币是指自身价值被低估的货币。货币在流通中不断转手,必然会变旧、磨损,良币亦会变成劣币,所以无论是感性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结果是劣币充斥整个流通领域;在理论层面,劣币与良币之间兑换,一直持续到流通领域兑换不到良币为止,结果是劣币充斥流通。总之,三种形式的劣币驱逐良币的运行结果是一致的,劣币占据流通领域,良币退出流通领域。劣币与良币竞争,感性形式的劣币战胜良币,是要证明劣币是与良币有同样实力的货币,这是事实;实践形式的劣币战胜良币,是要证明劣币是与面值相一致的货币,这表明货币的币值发生了偏差;理论形式的劣币战胜良币,是要证明劣币是没有被高估的可以名副其实发挥作用的货币,这却表明货币的币值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运行轨迹。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体现了货币的本性,“货币按其本性来说是具有排他性、独占性的。”[1]所谓一山难容二虎,二虎相争,劣币胜出。

    (二)劣币驱逐良币推动货币形态的演进

    人们在交换过程中使用货币,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只有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才能解决不能实现的“物物交换”的问题,这时的货币才真正发挥了作用,实现了其自身真正的意义。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货币的最重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因为没有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也就不能进行商品的交换,进而不会有为了商品交换而进行的商品生产,自然也就不会有发达的商品经济,人类社会也不会发展到今天。

    当然,货币还有其他的职能,退出流通领域、没有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执行的是贮藏手段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其自身存在的意义大打折扣,所以贮藏手段职能只是货币在其发展过程中引申出来的一般职能。从交换的角度来看,执行贮藏手段的货币失去了货币的本来意义,转变为财富的象征。

    货币最为重要的职能是流通手段职能,这一职能使货币成为流通领域的交换工具和符号。人们获得货币,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直接消费它,而是为了通过交换得到自己需要的其他物品,货币是交换的媒介、桥梁,货币本身是过程而非结果,这才使货币具有了“交换符号”的性质与特征。在货币形态演进历程的早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牲畜、盐、烟叶、贝壳等商品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它们被称为商品货币。商品货币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人们还很看重商品货币的使用价值,部分商品货币还要用于直接的消费,这时作为交换符号的商品货币还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既是现实商品又是交换符号。随着货币形态的演进,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取得货币形式的时候,人们对金属货币本身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金银实际的使用价值,因为金银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生产方面的使用价值以外,人们还赋予了金银充当货币材料的使用价值,“作为货币时,贵金属具备了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或作用”[2],这是人们赋予了金银一种特殊的人文意义上的使用价值——社会使用价值。金银的社会使用价值的出现,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换符号化特征的抽象行为,人们更看重金银的这一点。金属货币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是典型的货币形式,货币的交换符号特征已经超越了货币金属的实际使用价值。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工具与符号而存在,这种特征的外显化就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形态的进一步演进是由金属货币形式到不兑现的货币形式的过程。人们对金属货币的态度,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在它的货币职能上,对金属货币自身的使用价值则越来越淡化。从此种意义上讲,金属货币(而不是货币金属本身)的实际使用价值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并且彻底消失,进而金银的社会使用价值也随之丧失,因为失去了载体,金属货币的价值也不存在了。金属货币在丧失了价值之后还能够用于交换,这就是交换的符号。作为符号,可以采取金属介质,也可以采取其他介质,于是人们最初选择了纸张。此时的货币完全采取了符号形式——交换符号,这种符号开始还以纸张作为承载,即纸币,在通讯与网络技术的支撑下,交换符号进化为抽象的符号——电子货币。

    三、货币形态的演进

    商品货币形式→金属货币形式→不兑现货币形式,这一过程是货币形态的不断升级,同时也是货币的交换符号特征的强化过程。在感性形式上,货币还是真实的交换符号;在实践形式上,不足值的铸币充斥流通,货币的交换符号特征开始抽象并显现出来;在理论形式上,国家法定的货币价值最后确立了货币的交换符号特征。陈旧的、不足值的、价值被高估的货币是劣币,从“陈旧”到“不足值”再到“价值被高估”这一过程是劣币的程度在一步一步加深,同时劣币的交换符号特征则一步一步在加强,这种符号化特征最终将良币彻底赶出流通,所以流通中没有了崭新的、足值的良币。既然货币的交换符号特征不断发展,货币的形式亦随之演进,先是崭新的货币被陈旧的货币所取代,接着不足值的铸币取代足值的铸币,然后是货币单位与重量单位相分离[3](国家强制规定的货币单位包含金属含量变小),这一切都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货币的交换符号特征的发展,必然体现货币从商品货币到价值符号进化的趋势,这是以金属货币进化到不兑现的纸币形式为典型的。货币交换符号特征的顶极形式就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已经不需要纸张作为载体,变成了纯粹抽象的符号——人们观念上的数字。货币变成纯粹抽象的符号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终极结果,劣币否定了良币,最终也否定了自己,这推动了货币形式的演进,也是人类经济活动进步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曹龙骐.金融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32.

    [2]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2.

    [3]罗剑朝.货币银行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7.

    (責任编辑:乔虹梁宏伟)

    相关热词搜索: 演进 驱逐 视角 形态 看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