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严复主要思想评述:学界观点的考察

    时间:2021-04-18 07:55: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作为《天演论》一书的翻译者,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严复在中国思想史尤其是近代思想史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在中国近代风云际会的动荡岁月中,面临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严峻现实,严复从西方第一次既系统而又有选择地传播进化论,宣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以救亡图存,为促进戊戌维新运动和中国走向近代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严复 思想评述 考察

    严复是生于1854年,逝于1921年。在严复逝世前,很多学者就开始研究其主要思想,梁启超、胡汉民、章太炎等人均有涉及。在严复逝世之后的几十年间,对他的研究有所加强。新中国成立后,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严复思想的研究一度处于停滞,有关严复的文字大都是根据政治斗争需要而写的批判性文章,直到1977年以后才拨乱反正,开始了全面研究的阶段。

    严复思想的研究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十年来,严复思想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产生比较多的成果。

    1992年11月,严复故乡福州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严复研究会”。1993年,该研究会联合中国社科院、福建师大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严复研究自此进入一个有组织的阶段。随后,“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也宣告成立,并陆续举办了“严复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

    为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和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联合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一书,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任主编并作序。

    2004年是严复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在这一重要的一年里,福建省举行了几次严复的学术研讨会。最近的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次是在2004年二月底,福建省政协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联合在福州举行了“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宋新夏以及来自大陆各地和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并推出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150周年诞辰(研讨会论文集)》、《严复志》、《严复年谱》、《严复年谱新编》、《严复墨迹》和《严复大传》等一批新著,凸现近两年来,相关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已获累累硕果。此外,还有是在2004年1月举办的“纪念严复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是由福建师大严复研究所、中国社科院近代研究所、福建省亚太经济文化促进会、厦门大学历史系等单位联合举办的。

    除此之外,较为有影响的严复学术研讨会还有在严复逝世八十周年时由北京大学参与主办的“纪念严复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会上,梁柱教授发表了题为《先驱者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评价》的演讲,主办者还为论文集《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一书举行了首发式

    一、严复的进化论思想

    严复以一部《天演论》闻名于世,其进化论思想深入人心。大多数学者认为严复之所以翻译《天演论》是针对中国当时民族危亡的社会现实,是为了救亡图存,其主要意图是在于说明中国若能顺应“天演”规律而实行变革 ,社会则将由弱变强 ,否则将沦于灭亡而被淘汰。严复的天演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主张进化发展,提倡变法维新,无疑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概念做了根本的否定,邹芙林甚至认为《天演论》“成为当时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理论依据 ,为中国社会革命、文化革命、文学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的改良派人物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如梁启超、康有为、夏曾佑、蔡元培、胡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无不受到进化论的影响。甚至可以说 ,他们都是先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而后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①陈国庆、刘惠娟两人认为进化思想的积极影响有三方面,首先是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次是为改良派与革命派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最后是影响了普通民众,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在指出严复进化思想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他们也论述了其消极的影响,认为严复将渐进方式从生物界扩展至宇宙万物人类社会,因此对改良派产生很大影响,而康有为、梁启超都坚持社会的发展不能躐等,只能拾级而上的渐进观念,反对革命,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消极影响。并指出严复进化论的传播 ,在思想领域形成泛化进化论,从而使进化成为一个简单的价值标准,另外,进化论与实用主义相结合成为整个学术思想的同一认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学术思想的正常发展。②

    关于严复进化论思想的内涵、特征等问题,陈国庆、刘惠娟认为严复的社会进化观点是在吸收斯宾塞进化思想及反对赫胥黎进化学说的过程中形成的。③严复结合了两人的观点去迎合中国当时的局势,希望通过此书唤起民族的觉醒,号召人民救亡图存,挽救民族的危机。周济在其文章中指出,严复倡导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汇流,最主要的方面是将天演之学,用之于阐发中国社会的进化,使生物进化论与社会进化论相结合。

    二、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

    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是其思想的重要部分,他曾提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观点。长期以来,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近年来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一般认为,严复的自由主义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维护个人自由的法律和政治制度;第二,提倡经济上的放任自流;第三,提倡功利主义的伦理观;第四,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多数学者在论述严复引进自由思想的反封建的启蒙意义的同时,更多地讨论了严复自由思想的内涵、来源及价值属性等。

    冯英在其文中指出,严复在引进西方英美自由主义的同时,加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强调自由有限性和个体自主性,特别是个体独立之精神的强调,认为言论自由是与真理联系在一起的。分析认为严复在重视个体自由的同时,还强调己应与群保持平衡,虽然渗透着传统的因素,却并没有曲解西方自由主义的基本精神,更不可能主张以抽象的国家利益去置换个人的幸福。④

    三、严复思想的发展

    严复思想的发展变化问题一直在学术界有着很大争议。传统的观点认为,严复是早期进步,后期反动,因为相对于早年那种批判封建旧学,宣传西方新学的激进行为,晚年拥护传统、鼓吹复古的保守行为是与当时中国的潮流那么的格格不入。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不再单纯地以严复晚年的一些事情而对他进行武断和简单化的评价,认为应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如有的学者认为严复晚期尊孔读经的做法并不足以论证他的反动,因为那些儒家经书本来就是经典,其中确有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精华。而严复晚期拥护君主专制,反对民主共和,反对革命,也应作具体的分析,不能一味地加以否定。

    大多数学者认为严复思想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差异,并对这一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近几年来大概有这几种解释。

    部分学者主张阶级局限的观点,他们认为严复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其身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使然。持此观点的郑家建、张平海、李爱峰、刘华等人。⑤张平海等认为严复戊戌变法失败后,思想趋于保守。辛亥革命后,其政治立场更为落后,不仅反对任何革命 ,就是其他变革也表示反对。其政治思想日趋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他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形势,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能与时俱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刘国习、张大伟认为严复晚年思想的变化是随着对中国国情和西方文化的全面深入体察而变化的。分析指出正是这双重因素使得严复从背离传统到回归传统,“晚年的严复在全面审视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已从其早年的背离传统文化转向晚年回归传统文化,并认为传统文化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不断发展。”⑥

    艾昆鹏、张水勇则从道德关怀的视角论证严复在接受西方进化伦理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政治的同时,看到中国国情的实况,要维护道德就必须维护传统,而传统又与专制的政治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失去传统道德也将失去有效的基础,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让严复对西方颇感失望,最终使严复失去了效仿西方的兴趣,走了回归传统的道路。⑦

    另外,甄建均把严复的思想分为早中晚三期,认为其思想变化有着外在和内在原因。外在原因是西方文明引起了他的失望,导致他向中国文化靠拢,内在原因在于其渐进思想,一直反对共和,思想中一直保留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恋,这两重因素使得他前后思想大不相同。⑧

    总之,大多数学者高度评价了严复在近代史上的积极影响,认同其在近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家地位。而严复思想的各个方方面面,可谓是见仁见智。

    注释:

    ①邹芙林:《论严复传播西学的积极影响和贡献》,《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 7卷第4期。

    ②③陈国庆、刘惠娟:《严复对进化论的选择与创新》,《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3卷第1期。

    ④冯英:《析严复对自由概念的界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18卷第4期。

    ⑤郑家建:《论严复的自由主义思想》,《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第21卷第5期;

    ⑥张平海、李爱峰:《严复政治思想转变的原因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0年第27卷第1期;

    ⑦刘华:《浅析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问题之论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1卷第1期。 ⑧刘国习、张大伟:《背离与回归—严复传统文化观的嬗变及其现代性启示》,《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第20卷第4期。

    ⑨艾昆鹏、张水勇:《严复民主思想的道德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5卷第4期。

    相关热词搜索: 学界 评述 考察 观点 思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