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试论乡镇党委与执政能力建设

    时间:2021-09-25 18:21: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一个鲜明主题。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推进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联结点。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党的各项建设必须“聚焦”执政能力建设。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目前正处于关键时期。本世纪头20年, 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在这个阶段,经济结构日趋多元,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矛盾不断增加,多种信息交相激荡,公众观念取向多样,社会心理躁动复杂,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维护稳定问题突出。在各类矛盾中,最为主要的是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这是各种因素长期积淀、相互交织、摩擦碰撞的结果,既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也集中反映了我们在执政能力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能否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一阶段,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两个结果:有的跃起腾飞,有的盘桓不前。“东亚奇迹”与“拉美陷井”就是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例子。根本因由,就是能否正确应对“矛盾凸显期”这一“多事之秋”,能否保持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稳定社会政治环境。因此,我们共产党人要经受“国情”、“世情”、“党情”变化引起的新考验,最重要、最根本的建设应当是执政能力建设。
      乡镇党委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直接指挥者,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之间最重要的“焊接点”。基层党组织“貌似平常”,但“五脏俱全”,各种矛盾和问题一应俱全,工作的内涵意义非凡,其领导能力的高低,执政能力的大小,不仅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质量,而且乡镇党委面对广大群众,与群众关系最经常、最直接,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声誉。从江泽民同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这句话中,我们除了理解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意义之外,对乡镇党委提高执政能力的意义及其紧迫性也应该有所理喻。
      乡镇党委是党执政的基础,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农村形势的发展,对乡镇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而一些乡镇党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执政能力不适应的问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乡镇党委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方面社会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变化,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日千里”,瞬息万变,这就要求乡镇党委必须适应社会变革需要,既要克服本地实际困难,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大潮;既要做好具体工作,又要经常调整思路,找到前进和主攻方向。另一方面基层的各种市场经济观念和思想观念发育并不全面,本地各种条件十分有限,一时难以适应基层群众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渴求,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使得群众对乡镇的希望越来越大、依赖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乡镇干部的政治素质、文化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乡镇党委在执政能力上远达不到党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政意识淡薄,执政的使命感、危机感不强,认为基层只是“奉命行事”,不是“执掌政权”,或者还存在“不经过努力,党的执政权都将是永远存在的模糊认识”;二是政治意识淡化,不能从政治上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在一些大是大非问题上,尤其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在观察时提不到应有的政治高度。在解决时,又拿不出政治魄力和勇气,致使一些矛盾和问题恶化,让工作被动,令群众不满;三是思想观念滞后,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市场经济的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闯市场的能力和本领,思想上懒惰,不注意研究新情况,不探索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贯彻执行的主动性和坚定性不够;四是部分干部执政作风散漫,务实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弱化,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及官僚主义、衙门作风习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面对新矛盾新问题茫然失措,“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各种矛盾自然越积越多。促使其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农村出现的问题,违背群众的意愿办事,导致矛盾激化,同群众距离越来越远,得到群众参与、理解与支持的越来越少。这些现象都与基层组织执政地位不相符,与我们党对基层组织的要求不相符,与群众的本质要求也是不相符。
      关于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中央提出了“六个好”的目标:即选配一个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团结合作、战斗力强的好班子,首先要选好党性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乡镇党委书记;建设一支精悍高效,素质优良、群众拥护的乡镇干部好队伍;选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好路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好制度;保持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好作风;形成一个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好的工作格局。
      对此,结合自身在基层工作的实际,我认为,乡镇党委要树立自身形象,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应着重在几个增强上下功夫:
      一是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增强创造性执行党的政策的能力
      党的政策是党的生命。正确执行党的政策,首先要认真学习和全面理解党的政策,只有认真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准确掌握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知识。才能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科学地、辩证地、历史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站稳自己的立场,在大风大浪的市场竞争中找好本地经济发展的定位点;才能在不打折扣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克服那种断章取义、各行其是,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做法。其次,要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各项政策,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使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其三,要做好结合文章,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执行党的政策,这是检验乡镇党委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由于每个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各不相同,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也各具特点,特别是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习惯和致富能力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政策和原则的大框架下,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符合镇情、村情、民情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然后扎扎实实组织实施。
      二是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是我们党的根本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党委要履行好“执政”的角色,就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最应该体现在把经济搞上去,把发展促上去,学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求发展,努力做驾驭市场经济的行家里手。当前的农村工作内容十分繁杂,但最为突出的就是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因此,基层干部要始终立足实际,解放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要认真调查研究分析,要找准优势、准确定位,切实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绝不能盲目“从上”,不能盲目赶“时尚”。能不能研究制定出一条自身发展的特效良方,其实就是衡量其有没有良好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以现代的观念谋求农业跨越式发展。三是要结合各自实际,综合考虑本地资源配置和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尤其是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抓好农民减负工作。
      三是把维护稳定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随着改革深入,利益关系的调整,基层民主的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将会日益突出,加之基层本来就是矛盾的“沉淀池”,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有效控制是基层干部面临的新考验。乡镇党委要义无反顾地担起“稳定”的职责,着力解决目前存在的群众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解、有事无处办的问题,构建民情网络,健全民情定期分析制度,落实解民情、化纠纷的责任,完善上下联动解决问题的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形成逐级负责、逐级解决、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为民服务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进一步理顺群众情绪,文秘部落原创 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难题,巩固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
      四、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素质”,增强依法执政的能力
      新形势下的农村、农民工作要治理有效,根本的方法有两条: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在当前农村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广泛调整、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乡镇党委必须学会运用民主的办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能不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执政,是对乡镇党委和干部在新时期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一种严峻的考验。农民最讲实际、最尊重事实,要他们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一定要以理服人,即便是办实事、好事,也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这样才能使所做的工作、所讲的道理得到农民理解和认同。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有了问题,不找政府找“条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这说明领导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靠权力、靠人治已经不行了,必须依法处理、依法管理。努力改变“以人管人,以权管事”的不良机制。在这方面,有三个关系要处理好:一要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法律的关系。党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克服用党的政策取代法律的问题。二要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决不能把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以权代法、以权短法。三要正确处理上下级关系,上级不能对下级颐指气使,尤其不能让下级办违法乱纪的事情;下级也不能无原则地服从。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了,就能做到依法治乡治镇。
      五、把勤政为民作为工作标准,增强执政为民、全面服务的能力
      领导就是服务。乡镇党委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职能上不同于县以上党委,对农民的领导主要是宏观上、政策上的领导,而是党的富民政策的直接实践者、落实者,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前沿指挥部。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已逐步趋向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而一家一户生产的分散性、盲目性、脆弱性暴露的越来越明显,他们迫切需要乡镇党委、政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服务,做他们发家致富的“领路人”、“保护神”。这就迫切要求乡镇党委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围绕实现小康目标、诚心诚意搞好服务上来。另外,乡镇这一级直接面对农村、面对千家万户,对民情、村情、社情最熟悉,自身又有为农民提供技术、人才、资金、销售等服务的条件和主动权,比县一级更直接、便利,比村一级路子广、能力强。因此,必须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为群众尽实心、干实事、谋实利。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党对农村和农民的领导权。

    相关热词搜索: 试论 执政能力建设 乡镇党委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