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在全市经济强县强镇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1-10-24 14:10: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在全市经济强县强镇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会议表彰了我市建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文华办、金华办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就建强工作讲了话,他们的讲话和发言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请大家认真领会好、贯彻好,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工作抓好、抓扎实。下面,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谈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对前段强市强镇建设工作的估价

    自2004年启动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和首轮经济强镇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强工作,按照黔党发[2004]6号、市发[2004]6号文件精神要求,立足市情,出台了《关于推进经济强县强镇建设的意见》(*党发[2004]15号),在推进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的同时,启动了全市首轮经济强镇建设,在2个**市列建强镇的基础上,明确了5个市列建强镇开展建强工作,通过制定政策,完善措施,县镇联动,取得良好成效。

    2002年,**市被列入贵州省经济强县建设,排名居第20位。2004年贵州省经济强县建设年度考评排名中,**市从原来的第20位跃升为第18位,列毕节市、都匀市之前,铜仁市之后,**的综合得分为81.92分,铜仁市为81.94分,毕节市为80.07分,都匀市为79.94分。总的来说,我市建强工作的难点在经济总量的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的增收、人均gdp的提高上,其它的指标是做得不错的。

    (一)关于我市建强工作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体现在:一是我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二是我市计划生育工作从70年代就开始抓起,经过不懈的努力,生育政策符合率明显高于贵州的其它地区,贵州的人口承载量已超900万人,而**市的人口容量可达30.6万人,还没有超载,我市生育政策符合率列为第8位;三是我市历来的政策是还富于民,高度重视就业问题,经过努力,城镇登记失业率为9.5%,在全省20个经济强县(市)中是最低的;四是我市社会治安治理力度大,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堪称模范;五是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通过积极引导农民转型,城镇化率增速较快,每年为2%左右,现城镇化率为37.6%。

    劣势体现在:一是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均生产总值低,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总收入量太小,在20个经济强县(市)中位居末位。**这些年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但在做大做强上工作不是很具体,没有很好地抓住大发展的机遇。进入建强序列以来,全市gdp、财政收入一直处于低位状态,形势不容乐观。前段时间,省建强办组织抽查的8个县(市、区),其经济增长总量处于高增长态势,如:地方财政收入增速上,六盘水市中山区达70%,盘县达50%,贵阳市清镇达40%以上,而我市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上报数为13.6%,在全省20个强县(市)中是最低的。二是我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2005年只是达到要求,而其它强县(市)则是超出指标要求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量也要跟上。

    (二)关于我市建强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我市的建强工作,措施是有力的,成效是突出的。主要体现在:一是强县强镇主要经济指标大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达到甚至超过考核目标的要求;二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三是基层抓机遇、促发展的热情高涨,特别是部分建强镇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为保持全市建强工作良好形势奠定了基础;四是部分激励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建强工作向前发展。有的建强镇自觉地把发展镇域经济融入全市建强工作的大局,对建强工作具有较强的荣誉感、紧迫感、危机感,工作劲头很大,渴望上级的政策及时到位以促进基层的发展。有的专门从二级机构负责人中抽调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具体抓建强工作,强镇工作抓得有声有色。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总体上看,全市建强工作存在“上紧下松”的现象,即:市里抓得紧,镇级工作相对较松。讲市里抓得紧,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常委会专题研究出台了市委市政府的文件,陈晓红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保位争先意识,要求各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注重实效,把全市建强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雷文蓉市长也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市建强相关工作。二是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形成了各方共同推进的合力;三是建强领导小组专门制发了具体考核办法,不断完善奖惩激励机制。讲镇级工作相对较松,主要是指对建强工作的认识和政策措施的落实还不到位。首先是认识不到位。有的建强镇的主要领导说:“市里说我们是强镇就是强镇了吗?”这样的认识,当然就会想象得到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还有部分领导认为,我市戴了强市的帽子还远不如习水等地争贫困县实惠,因此提出退出强市强镇建设笼子的观点。这种观点也是不对的。其次是工作不到位。有的建强镇至今没有明确具体的人员抓建强工作;有的强镇虽有专门人员,但主动与市建强办联系协调不多,致使工作成效不明显。第三是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部门的政策措施不配套,市里的政策落实不下去,镇里的同志有怨言。上述问题,成为我市强市强镇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我市建强工作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二、对下步建强工作的几点要求

    首先是认识要到位。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这个道理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要长期自觉地具体落实在行动上并不容易。对建强工作的认识,不能一般化,我们必须明确:建强工作不仅仅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任务。建设经济强县强镇,是市委、市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一手抓扶贫、一手抓促强”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我市“两业一城一市”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提高各级党组织领导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部分同志提出要退出强市强镇笼子的所谓以退为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试想,如果我们退出来,不但没有争贫困县的份儿,还会被列入全省既非贫困县、又非建强县、区(市)的57个县(市)之列,到时得到省里和遵义市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支持的力度就可能更小了。2005年全市财政支出2.7亿元,但我们满打满算全市财政收入才1.1亿元左右。多出的钱主要是上边关爱的。我认为,从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的高度看,大家应当按照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提高的要求,联系建强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思想认识上存在的差距,切实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其次是工作要到位。新一轮建强工作竞争更加激烈,在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从2004年度的情况看,我市在全省建强考核中上升至第18位,2个遵义市列建强镇(街)分别在30个建强镇中排名第2位、第4位,5个市列建强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大多数高于全市同期平均发展水平,但同省内、遵义市内其他强县(区、市)强镇(街)相比较,差距还不小。去年12月16日召开的遵义市建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将汇川区、桐梓县和余庆县作为进入省列建强县的预备县(区),从今年起,每年从各县、区(市)列建强镇中择优推荐6个后备镇作为遵义市列建强镇;为真实地反映各建强县、区(市)的发展实绩,**市提出对各建强县、区(市)属地范围内属遵义市级管理的企业所产生的gdp和税收纳入各建强县、区(市)的指标统计,并将省列建强县列入市里的表彰奖励范围,将禁毒工作作为对市列建强县、镇的重要考核指标。这对建强工作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各遵义市列建强镇、**市列建强镇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和赶超意识,在工作中振奋精神,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同时,目前还不是建强的乡镇,务必对照市建强办[2006]1号文件的精神,认真做好辖区主要经济社会考核指标的测算工作,于4月底前将申请加入市列建强镇的专题报告和指标测算情况报市建强办,确保实现2006年度市列建强镇增加2个的目标。关于工作到位,我强调两点:

    讲工作要到位,首要的是领导的精力要到位。建强工作目前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阶段,常言道:“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强县强镇的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是建强工作的责任人,不能当甩手掌柜,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让建强工作“走到哪里黑哪里歇”。党委要把建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一定要有领导同志分管并直接抓,分管领导的精力一定要充足。党委政府在抓建强工作中,必须把握大局,理清思路,争取主动;必须研究政策,配套政策,落实政策;必须深入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协调。总之一句话,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同志,都要把建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讲工作要到位,还需要强调建强的思路和方法要到位。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关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冲破各种思想障碍和体制约束。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克服自卑思想,牢固树立自信自强意识;破除自满思想,牢固树立赶超意识;破除守旧思想,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意识;破除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奋发图强意识;破除得过且过的思想,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为加快发展创造一个“居安思危、不甘落后、奋起直追、锐意进取”的良好思想氛围。机遇稍纵即逝,抓机遇讲究速度和效率。在众多机遇中,我们尤其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抓住国家进一步支持“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认真把握国家和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产业导向,认真把握国家和省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搞好政策和项目对接,争取更多的支持。关键要在学习政策、理解政策、用好政策上下功夫。

    第三是政策措施要到位。政策措施不落实是建强工作难以健康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黔党发[2004]6号、*发[2004]6号、*党发[2004]15号文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部门的文件,对新一轮建强工作提出明确的政策措施,抓好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是有效推进建强工作的重要保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三个方面:一要加大政策措施的配套力度。省委、**市委、**市委已经明确的政策,各部门要认真负责地抓好落实,需要配套的要配套,需要细化的要细化,做得不到位的要尽快落实到位。二要加强督查工作力度。不仅要跟踪督促各项工作进度,更要把政策措施的落实作为协调调度的重点。目前,有一些单位部门过分地强调自身的困难,对建强工作的政策措施顶着不办,基层很有意见。这是不顾大局的表现,应当立即纠正。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把建强政策措施的落实作为专项督查内容,深入基层,摸清情况,及时通报;市直各有关部门也要围绕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协调和服务。三要发挥市建强办的作用。要以政策措施的落实为重点,继续搞好经济强县强镇建设的联系、协调、督促、指导和服务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建强工作经验,及时反馈建强工作进展情况,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建强决策依据;要继续深化对建强支持政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等的研究,大力营造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把建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同志们,建强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信心,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求实务快、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努力保持强市强镇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不断开创建强工作新局面,为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飞跃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会上 强县 讲话 建设 经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