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对当前农村热点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1-12-10 15:14: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www.zqwdw.com)

    农村问题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政党科学治理和正确执政的态度和原则,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进步的体现。由于农村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复杂性、特殊性、多样性和动态性,也就决定了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对此我们应以科学的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它。

    农村的热点问题,我认为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历史的热点问题还没有解决,新的热点问题又出来了。对农村热点问题评判的标准,也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界定,这对我们科学分析和有效解决问题是有积极作用的。否则不顾大局,离开发展以偏概全地炒作只能把问题人为地搞复杂化。近年来,社会比较认同的农村热点问题,大致有这几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农村的土地制度。四是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五是农村的管理体制。我想还有一个当前最热点的问题,就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使之成为热点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宏观经济、资源与技术、经济流程等因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文化、道德和思维的方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问题始终是我们密切关注,热度不减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农村问题无论如何是绕不开的。

    农村的热点问题是很多的,我想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恰逢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课题,人们的目光似乎又一次聚焦在了农村,农村问题再次成为热点。因此我着重谈一谈自己学习十六届五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体会,并结合××区农村发展的实际及个人较长时间从事农村工作的感受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界定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是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理论的组成部分,关于新农村的界定,当前理论界注重思考的是,应该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缺一不可。其中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

    当前从总体看,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提高受基础设施不足制约明显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尽管有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原因,但基础设施不足,是制约农民增加消费的一大原因。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点

    1、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农村用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给城市提供安全食品。同时,农村也能实现生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说新农村建设就是如何使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体现城乡之间的和谐,而不是短期内为了追求效益和收入把生态环境都破坏了。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农村在发展问题上,其实有很多不是那么非常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的,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也不是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因此,进一步说新农村的新,就应该新在农村的发展。这就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也能够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所以总体上看,我们说新农村建设,新就新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阶段,通过两个反哺,即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得农业得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得农村社会能够实现和谐社会。

    2、农村相关制度的完善。

    现在农村中的很多家庭有病人的,或者家庭中有要上学的青年人的,这些家庭往往原来可能还发展得不错,但只要有病人,因病致贫;只要有个学生,因学致贫。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还有一些问题,比如社会保障问题、老人的养老问题、五保户救助、孤寡残疾人,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把城市中已经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中也建立起来。

    3、农村人文、自然环境应耳目一新。

    我们现在传统的观念中,觉得好象留在农村没有出息,农村就是一个相对衰败的环境,人们不愿意留在农村。其实,在很多相对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农村是一个田园风光相当秀美,人们生活也明显有幸福感的地方。因此,很多城里人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向农村回流的现象,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向。现在不仅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在日韩、台湾,都已经出现了类似的趋势。所以我们说,新农村就应该是一种田园风光,一种生活相对比较和缓,给人一个比较和谐的感觉。用这样一个新农村的面貌,它不仅能够让生活在农村的人有比较好感觉,也应该让社会,特别是城里人,对农村有一个新的认识。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1、国家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在现阶段提出新农村建设,不光是我们提出,我们看到欧洲国家,只要有小农场的,如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它都有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而他们也都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以国家财政带动的投资为主,来进行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农村社会制度的建设和保持农村风光秀美的原貌。对于东亚这些小农经济国家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象日本、韩国、台湾,都是针对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出现的问题,以国家投资为主导,以国家财政用于公共设施投入增加为主要手段,带动农村的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投入,综合整治,以改变农村的面貌,也是要保持一个山川秀美的农村特色。

    2、与时俱进和政策上实事求是的表现。

    中国到现在,工业发展到中期阶段,城市化加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中央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战略要求,新农村建设的重大课题也应运而生了,这是国家在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与时俱进地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中国非常紧迫的“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它既符合我们国家的客观需要,也符合国际上通行的规律。这也是未来以至10年中国农村政策的目标和选择。其实新农村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该说一般的市场经济国家,当它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一个特殊条件,那就是税收占gdp的比重或者国家财政占gdp比重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反哺才有可能实现。现在有二种情况,我们90年代的时候,尽管当时农村问题也比较复杂,但是直到1997年之前,国家财政占gdp比重只有百分之十点几,在这种比较低财政的财政比例情况下,由财政来承担农村的公共品投入,显然是不现实的,而2004年国家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加起来,已经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九点几接近20%,如果我们把预算外财政打进来计算,那我们整个财政规模占gdp的比重,大约已经有30%左右了,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在财政占dgp比重30%的时候,就开始有条件用国家财政主导来提供农村的公共品的开支。

    我们知道,现在农民流动打工是非常大。2006年末,全国已经有2亿多,劳动力流动离开农村,无外乎是想得到一些国家在城市财政所建立的文化、医疗、教育等,如果我们农村这方面能有所改善,那何必要离乡背井呢?

    3、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增强农业在国际竞争能力的需要。

    我们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永远不能轻言,完全靠市场来调节农业,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战略意义,就是要保证农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产业,要保证这个地位。从粮食安全角度来说,需要在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安全提供一个起码的基础。

    四、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的目标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1、进一步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从××年初,党中央把“三农”问题强调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制订了许多优惠政策,现在关键在狠抓落实。中央反复强调,已经给农民的好政策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已经给农民的实惠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在这些政策中,最主要的有二条。第一,就是中央近几年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品投入。不仅是加强对农村管理的投入,解决乡村基层的管理开支,而且开始增加对农村医疗和教育的投入。第二,要把财政增加,用于农村公共投入,主要放到县以下基层,特别是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

    2、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这几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只有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地加强农民的合作能力和基层的组织建设,农民有了组织载体,才能对接上国家的资金的投入,对接上国家的政策投入,才能让农村好起来,基础设施才能到位。最近全国人大正在加紧农民合作社组织法的立法进程。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各级党组织,关键在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双带型党员干部。

    3、大力抓好新时期的扶贫工作。

    中央已经明确把整体推进作为一个扶贫战略,这是解决农村发展的综合性措施,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总结出各地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将会成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工作方式。通过典型带动面上。

    4、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失衡的程度可能更为严峻,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快速跨越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矛盾集中涌现凸显期,各种社会矛盾处理好了,就会迅速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矛盾化解不了,就有可能走上拉美国家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的老路。同此可见,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它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契机,而“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增加货币化收入提供了机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如果国家的投资到农民,投资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留在农村,成为乡镇企业的收入,成为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那么,农村、农民的致富就有了基础。当前我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来扩大内需,进而使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外向型转为内需拉动型。

    相关热词搜索: 热点问题 探讨 农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