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的地域文化意蕴

    时间:2020-04-27 07:58: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盛可以图文散文集《春天怎么还不来》通过对故乡和童年美好事物的怀念,对故乡目前生存现状的批判,在对诗性家园深情呼唤和乡土人生的文化观照中体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意蕴。

    关键词:诗性家园 文化观照 地域文化

    以小说创作著称的当代湘籍女作家盛可以于近期推出了她的首部图文散文集《春天怎么还不来》。在这部作品中,盛可以褪下小说创作一贯以来锋利有力的风格,以温暖的情怀,描绘童年与故乡的原生态之美,抒发对故乡生态环境遭遇破坏的忧虑情怀,在对故乡诗性家园的深情呼唤和乡土人生的文化观照中体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意蕴。

    一.诗性家园的深情呼唤

    “人究竟应当转移到荒原上,还是迁徙到原始森林中。如果有人可以首次选择,那么,宁可选择精神的原始森林,而不是精神的荒原。”〔2〕(P32)德国的彼得·科斯洛夫斯在谈到现代人的精神归宿问题时如是说。现代化进程带来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与空虚,这就导致了现代人需要一个精神栖息的地方。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来说,这种精神的家园就是有着传统基因的乡土大地,是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盛可以对童年时代故乡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描绘充满诗情画意,以自由自在的笔调展现故乡与童年的美好风姿。在盛可以的笔下,“兰溪河从前通向大海。那时垂柳拂水,河水清澈,鱼虾味道鲜美。乌篷船、白色帆船,以及赤裸脚踩在鹅卵石上的纤夫在河中漂移,仿佛梦境。”〔1〕(P15)故乡的河流流淌着生命力的美;“乡下的春天,才算得上百花盛开。”〔1〕(P117)故乡的花草树木是绮丽多姿的;“乡下人生病不请医生,扯把草药,或煎服,或外敷,如果还不好,就到处打听偏方,不管谁家有,只要你上门,都能讨到”故乡的民情是质朴温暖的。盛可以抒发对于故乡,对于童年美好事物的怀念,在真情实感和审美想象中,将故乡理想化为充满诗意的精神家园。

    盛可以的散文集为我们展现了理想化的自然景观与温暖的人情、人性,然而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存家园必然会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为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商业文明腐蚀了人的灵魂,人与人之间质朴的关系受到影响,自然的光华与生命的神性逐渐失去了色彩。盛可以的散文中充满对故乡现状的沉重描述。“村里已无一片荷叶,一根菱藤,池塘变成宅基或农田,房子在臭水沟边毫无顾忌地生长。水泥铺向乡间小道,工业污水排进河里,钱流向腰包,田园诗意是奢望,健康饮水是致命问题。”〔1〕(P127)现代文明的进程让故乡生态环境遭遇严重的破坏,故乡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几百年的文物古迹都可以随意拆改”〔1〕(P111)盛可以感叹故乡人文景观被随意处置。“人和自然的关系变得冷漠麻木,拜金风俗已经深刻影响孩子。”〔1〕(P9)“电加快了生活速度,也离间了人心,人们很少围灯夜谈,就连春节团聚,也是各玩各的……”〔1〕(P13)“乡村地花鼓基本消失,有关部门呼吁重视民俗文化,殊不知当人的内心对某些事物失去热情,怎么呼吁都是白搭。” 〔1〕(P91)物质文明发展带来的负面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生存处境,造成了精神资源的匮乏,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人生短暂,总是困在钢筋水泥森林中……”〔1〕(P123)盛可以在许多散文中表达了她在精神上与现代物质社会的隔膜。

    现代文明在带来相对丰饶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腐蚀了故乡的原始与质朴。对于盛可以来说,故乡益阳并不仅仅意味着一个温情美好的回忆港湾,它更意味着精神的家园、灵魂的归宿。盛可以既怀念充满诗性的童年故乡,也书写故乡遭遇生态破坏的现实境况,整部散文集流露出对失落的诗性家园的深情呼唤。

    二.乡土人生的文化观照

    盛可以这部散文集呈现出对童年时代故乡益阳乡土文化的固守与热爱。“一部文学作品的最明显的起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作者。因此,从作者的个性和生平来解释作品,是一种最古老和最有基础的文学研究方法”〔3〕(P75),任何文化行为都要落实到人,而主体性格心理特质最终驱动和规定着精神文化的独有创造。有着底层生活经验与感触的盛可以,在写作上敏锐自由。这部散文集在对故土和童年诗意描绘的同时用现实的目光冷静审视和批判乡土,表现出对乡土人生的悲悯书写;对逃离乡土却迷失城市这一群体生存境遇的喟叹;对人、人性,人的命运及生存境遇的关注。

    盛可以善用冷静透彻的笔调审视乡土人生,呈现出悲剧化的抒写。如在谈到乡下女性如山野的花一般随季节枯荣的生存境遇时,“乡下粗糙的生活磨去了他们的细腻敏感,繁重的劳动使她们失去对生活的想象,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像无数看不见的绳索牢牢地捆住她们……乡下女人只有生存,没有生活。”〔1〕(P117)如谈到自己的姐姐时,“她的生活就像这十里荷塘,短暂的浓艳过后,陷入一望无际的枯败。”〔1〕(P119)盛可以用充满悲剧意味的笔调抒写了如姐姐一样年少嫁做人妇的乡村女性孤独寂寞、没有追求和梦想的生存境遇。在《不甘》中写了少年贪玩辍学,干了一个双抢的农活,吓得重回学校发奋读书,后来考上重点大学的故事。作者用三言两语的叙述和简单的小故事就将“一方面是牲口般的劳作,一方面充满宿命式的安逸”〔1〕(P139)这种生活的残酷性展现出来。

    “倘若一个时代的最高思想成果和理性智慧不能在散文中得到体现,倘若散文不能对时代和民族的灵魂加以思考,那是没有创新可言的。”〔4〕(P288)盛可以的散文呈现了当代社会日益汹涌的现代化浪潮与日益得势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性。这种负面性既有乡村城镇化进程中所造成的生态恶化,也有现代城市文明的压抑、冷漠与疏离。无数如作家盛可以一般在乡村度过童年时代,怀着到城里、去远方的童年梦想的一代人。当他们真正长大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后,故乡却成了异乡。盛可以的散文中不时流露出对逃离乡土却迷失城市的人们生存境遇的喟叹。如在《动物世界》中,她写到:“最难的不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最难逾越。同是灵长类动物,千人千面,要听懂对方,走进对方内心,中间隔着很多只鸟,很多条狗,很多只鸡……”〔1〕(P101)她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疏离感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令人回味。她在《跟妈妈进城》一文中写道:“假若有一天槐树下不再有等我的妈妈,我便真是无家可归了。”〔1〕(P15)这种没有归属感的孤独状态代表了远离家乡,漂泊都市的都市边缘人群体的生存体验。在《乡下的花》中说道“普罗大众,有几个谈得上在生活?大抵是本能生存,负轭前行。”〔1〕(P117)以沉重的笔调展现了当代社会个体人生的存在状态。在《消失的池塘》一文中写到:“人们喜欢到人造的乡下休闲度假,追寻野趣,同时又无节制地毁灭自然,制造污染,各地大兴土木,拆古仿古,人类像无头苍蝇,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飞向哪里。”〔1〕(P127)展现了人类在精神层面上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角逐,在人生意义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的困惑,对未来的焦虑感。这是当代知识分子焦虑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值得反思的社会现象。盛可以将故乡的现状与童年时期的经验进行对比,感受着时代生活和文化状况的变化,并以自然而敏锐的笔触来揭示、反映,在对乡土人生的文化观照中突显其文化性格。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文学创作者的作家们对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会有着更敏锐的洞察,同时更敏感地感受着这一变化给社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盛可以通过文字的诗意抒写及冷静批判突显出乡土人生的文化关照,流露出对失落的诗性家园的深情呼唤。

    参考文献

    〔1〕盛可以.春天怎么还不来〔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2〕[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著,毛怡红译.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雷达.《我的散文观》,《雷达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介绍:范果,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美学)

    相关热词搜索: 意蕴 不来 地域 春天 文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