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经济贸易 > 正文

    商业传奇NO.24邵氏帝国:邵逸夫的邵世纪

    时间:2020-09-09 07:55: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提及香港,在其自由经济体地位、李嘉诚等之外,很多人会觉得港片、港星、武侠电影、警匪片、TVB等等这些关键词更为亲切,这一切都是因为香港这个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给华人世界带来的“娱乐效应”——甚至上升到娱乐文化的符号化特征。

    相较于我们了解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与文化不一样的是,在这里“娱乐业”成为更为人们所欢迎和参与的行业,甚至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力满及全球,冠绝华人圈。从商业影响力传播的角度来看,香港就是一座真正的华人世界里“软实力”输出最多的经济体。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上周刚刚去世的哪位“娱乐英雄式”人物了,他就是“香港娱乐大王”邵逸夫及其邵氏娱乐帝国。

    2014年1月8日,107岁的邵逸夫与世长辞,以一种非娱乐的方式将自己和邵氏推到公众面前,人们在感慨邵氏打造优秀电影、电视、天王明星的同时,也纷纷忍不住探究邵氏如何做到在时代商业大潮中始终能够保持其活力与创造力?本期《一国一企》,我们将带您走近邵逸夫一手打造的邵氏商业帝国,以求探寻其在影视娱乐行业的独特成功路径。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邵逸夫曾一天看9部电影,而他在台下的故事,比银幕上的更精彩。他一生多次冒险:远赴南洋单枪匹马建立自己的影业帝国,也曾去美国只身闯荡好莱坞;有一次轮船触礁沉没,他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大海上飘泊了一夜才获救,其坚韧如同和孟加拉虎一起漂流的少年派。

    他的一生就是这个大时代的缩影:在仅仅有700余万人口的弹丸之地香港,他创造的港式电影和电视剧影响了整整半个世纪的华人。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是闻名于世的慈善家,美国为其表彰,英国为其封爵,中国为其冠名。即使他身后的邵氏帝国也进入黄昏,内地星罗棋布的逸夫楼与“要不要吃面”之类的经典台词却不会随风飘逝。

    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起于1924年,邵逸夫的大哥邵醉翁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邨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1925年,邵氏兄弟创立的天一电影公司制作了电影界公认的史上第一部武侠片《女侠李飞飞》。武功高手飞檐走壁的绝技第一次被搬上大荧幕。由于天一公司出品影片多且快,又首拍古装片、武侠片,剧本也多取材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故拥有了不错的口碑。

    天一公司的崛起,让当时上海滩电影业的霸主明星公司感到了威胁,于是联合其他五家电影公司,限制已经购买这六家公司影片的发行商购买天一等公司的影片,这一事件被称为“六合围剿”。邵氏兄弟决定避开锋芒,将电影事业从上海转到南洋。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到新加坡与三哥邵仁枚合力开拓南洋华人电影市场。邵氏兄弟逐渐组成庞大院线和发行网络。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并决定发展有声电影。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获利颇丰,成本仅仅一万元的影片,仅在广州一地的票房收入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1934年,“天一”从上海移址香港,扩大粤语片的制片数量。30年代早期,他们已经拥有30多家戏院,他们的发行业务也引导了上海天一公司的制片方针,主要针对东南亚电影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要满足以粤语为主的观众的趣味。

    从1936 — 1937 年后,邵醉翁将公司交给邵邨人打理(邵醉翁返回上海照顾家族事务)。20世纪30年代中期,天一公司的制片方针开始发生转变,名字也改为南洋影片公司。此时,香港的南洋公司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邵氏兄弟公司的关系是典型的跨国界的。利用英国殖民地的众多资源(例如汇丰银行、船运航线),不同城市间的地域限制很容易被跨越。南洋公司的运营资金和影片发行都要依靠新加坡的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兄弟公司也需要依靠香港、上海和广东各地提供稳定的片源、设备和技术。

    1937年后,南洋沦陷,邵氏兄弟的影业发展进程被打乱,后来被迫关门,战后公司业务迅速恢复。

    1958年,邵逸夫宣布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当时清水湾片场已经建成四座摄影棚。由于时装片无法拍大,邵逸夫就拍古装片。1959 年的《江山美人》,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维下出厂的。1961年 12 月 6 日,邵氏片场一期落成并正式启用,面积达到 65 万平方米。邵逸夫的梦想,就是把邵氏打造成“东方好莱坞”。邵氏影城内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电影设备,致力发展有声电影的邵逸夫,特别为邵氏片场的硬件设施花下重金。

    战后,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发展南洋事业的同时开始谋求转向,加之在五六十年代,强烈的排华情绪遍及东南亚各国。为了保证自己大范围的院线以稳定的华语电影为来源,并开拓东南亚之外的新电影市场,邵仁枚和邵逸夫决定重组香港的制片厂。在他们看来,香港的低税率、宽裕的劳工市场、便利的交通条件(方便抵达新加坡、台湾和世界上其他华人为主的地域)、密集的上海南下电影人都促使香港成为一个诱人的制片基地。

    不过,在50—60年代,陆运涛主导的“电懋”在亚洲地区拥有的高档影院院线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邵氏和“电懋”这两家最大的海外华人电影公司的竞争不断扩大,延伸到东南亚各国和香港,改变亚太地域的电影文化和生产经营模式的同时,更为邵氏后来在策略上的转变埋下伏笔,有观察认为,邵氏商业步骤的变化体现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理念上。

    邵氏在清水湾建立一个“现代”的电影城。1965 年,邵氏兄弟公司宣称拥有15个摄影棚,两个外景街道,一套完整的彩色胶片洗印设备和从美国、欧洲进口的最新电影设备。通过建立一所中国电影历史上最大的、最先进的制片厂,推动华语电影进入“彩色和宽银幕时代”(伊思曼七彩和邵氏综艺体阔银幕),邵氏兄弟公司实施的现代化进程带动了香港影业的全面转型,从一个“传统制作的旧时代”进入具有现代感和先进技术的新电影业时代。当时记录称,“清水湾邵氏片场占据了整个山头,搭建了十几座房,同时前山后山还建了无数街道、城墙、吊桥、堡垒。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装武侠片盛行之时,每一日,在邵氏片场里开工的台前幕后人员,数以千计。”

    相关热词搜索: 帝国 邵氏 传奇 世纪 商业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